陈大惠采访80岁乞丐
陈大惠:各位观众,下面我们要为大家播放一段录像资料,是我们前不久在湖北省武汉市拍摄到的一段图像:这里是武汉市最繁华的一个地方,叫户部巷,这里每天人来人往,我们会发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呢,过着这种悲惨的生活。他们或者因为家庭的缘故,或者因为生活的缘故,迫不得已每一天要靠在垃圾桶里面捡别人的剩饭过日子。这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每一天都是这样过,路上的行人对他们视而不见。这些年老的乞丐,这些要饭的老人们,大家可否想过,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有儿女啊,他们也有子孙啊,他们的家人、儿孙、子女都去了哪里呢?他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老人正在马路上过着这样悲惨的生活呢?每一天,这样坐在这里,拿着铁碗,我们大家看到他能要到几个钱呢?这位老人他每一天的表情都是这个样子,他看不到人生的尽头啊!就在湖北武汉,我们遇到了这位老人,他在街头告诉我们他很多的人生经历,他告诉我们,夜幕低垂,在这里就是他每天晚上睡觉的地方,一年四季呀,这里就是他的家呀。夜幕降临了,路上的行人没有人看他,他只不过是个要饭的老人。他在想什么呢?各位又在想什么呢?人生啊,人人都有,为什么命运如此的不同?这位老人每天都在走,不停地走啊,这位老人家白发苍苍,他要走到哪里去呢?
老人: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你们中午好。
陈大惠:好,老人家请坐。各位观众,这位老人家呢,是我们从湖北专程请过来的。老人家拄着这个拐杖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已经走了很多年了,这是他要饭用的东西,还有他自己的一件衣服吧,这些东西扔在垃圾桶里真的是没有人碰它的。这个是老人家要饭的碗。老人家只有这么一身衣服,春夏秋冬就穿着它。各位观众,这次我们到湖北举办论坛的过程中,我们在街上遇到了这位老人家,我就过去跟老人家讲话,老人家今年80岁了。下面呢,我们就做一个简短的采访,我们这个采访的标题叫《人生人人都有,为什么命运如此的不同》,请问老人家,您就是武汉人吗?
老人:啊,我是武汉人。
陈大惠:您原来年轻的时候在哪里上班呢?
老人:年轻的时候在武汉重型机械厂。
陈大惠:那个时候您在工厂里做什么呢?
老人:当床工、铣工、刨工、钳工。
陈大惠:床工就是那个车床。
老人:车床都是德国进口的设备。
陈大惠:德国进口的设备,那个时候您老人家这个技术各个方面都还好吧?
老人:都还是可以,别人不干,我干。别人问我,因为我到过苏联培训过,知道这些情况。
陈大惠:我听说您当时还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工程,听说黄鹤楼那个铜顶啊,您都参与一块制作?
老人:黄鹤楼的顶子是青铜制的,青铜制作的是八个知识分子,加上我一个。
陈大惠:八个知识分子,加上您一个。
老人:加上我一个,还有一个帮着后勤服务的,就是现在的搬运工,辅助我们这个工程的。这个工程是当作急件做出来的。焊工时候负责黄鹤楼这个焊工就跟我讲,只能干好,不能干坏。
陈大惠:后来才知道是黄鹤楼。
老人:后来让我们帮忙才知道是黄鹤楼顶子。
陈大惠:那个时候大概是60年代了吧?
老人:66年吧,文化大革命刚开始。
陈大惠:那个时候您是30多岁,您还年轻。
老人:那个时候正好三、四十岁。
陈大惠:这位老人家呀,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技术工人,也是年轻有为呀!有技术、有手艺,而且还能带着知识分子干这么大的工程,黄鹤楼的顶子。我们现场的观众啊,做梦也没想到过,哎,做黄鹤楼顶子的这个当年的老技术员竟然是这样的。那么我们请问老人家了,您老人家在年轻的时候啊,可能在马路上也见到过这些要饭的老人,您是不是做梦也没想过,您老人家……
老人:我也看到过讨饭的,要饭的,我也没想到我还落到讨饭的地步,我自己没想到自己到讨饭的地步。
陈大惠:我就曾经问过老人家,我说,老人家您为什么不回家呢,为什么儿女不养您了呢?为什么走这一步呢?这个老人家告诉我,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闺女,那个女儿是老大是吧?
老人:老大。
陈大惠:这个女儿是做什么的?
老人:我讲大家听,在讲之前呢我感到很惭愧,白做了父母,与我教育有关。
陈大惠:老人家说的是武汉话,他刚才讲的是他自己白做了父母,没教育好子女。
老人:没有教育好子女,大闺女是文化大革命出世的,现在40多岁了,她早期人呢还是蛮好的,她是一个党员,后来的话……量变、质变,她跑到赌博的地方,输了好几十万,人到哪儿去了我也找不着。跑了,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陈大惠:欠了赌债,跑了,那您的儿子呢?
老人:儿子是44年出世的,要说的话本来是很好的,结果由于我的教育的办法不对……
陈大惠: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给我们讲讲。
老人:现在他是个游手好闲,大的拿不起,小的还不想干,东游西荡,到处打游戏,是这个情况。
陈大惠:东游西荡,现在没有职业。
老人:没有职业,到处东游西荡,是我的过错,不怨他,都是我的过错。
陈大惠:老人家我们要问了,您当初对这两个孩子是怎么教育的?
老人:我是怎么教的?采取的方法打骂粗暴,放任自流,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通过学习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才知道自己不对,一切后果是由于我造成的。
陈大惠:这位老人家呢,他从湖北武汉跟到我们来到这里,他在台下也听了几天论坛,也很有收获。老人家刚才反省第一个就是您在孩子小的时候啊,对他们是粗暴地打骂,不讲道理,是吧?第二个就是放任自流,任他发展,也管不了,是吧?那最后这两个孩子就变成这样子?
老人:是这样。
陈大惠:那么孩子妈妈呢?
老人:妈妈更不是个人了,没有做到做妈妈的责任。古书上有一句老话:“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是娘错”,我通过学习才理解这个内容。
陈大惠:那么当年这个妈妈也没怎么管啊?
老人:没管。
陈大惠:我当时在马路边跟这个老人家聊天的时候,我就问一个问题,我说,您怎么不回去找这两个孩子呀,让他们养着您呢?
老人:我是这样想的,我自己一无权、二无钱、三老了。
陈大惠:不是,他该养您呢!
老人:他们,我没有教育好。
陈大惠:他不养您吗?
老人:他肯定不会理我的,不会养我的,我不去找他,他也不会找我。
陈大惠:如果走在街上,您的闺女、儿子看到您了,还能不能认出您来呢?
老人:也许他们会看到我,也许看不到,他不知道这个变化……包括我在内,我白活了80岁,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使我得到第二次生命,能够改变自己的生命。
陈大惠:老人家说他得到了第二次生命,80岁了,对。那么我刚才就问您老那个问题,在街上如果您的闺女、儿子遇到您了,他会认您,把您领回去好好地赡养吗?
老人:我估计,他不会认。
陈大惠:估计他不会认啊!他们?
老人:他没有受到这个教育。
陈大惠:就是他没受到这个教育,在这个情况下,见到您不认啊!
老人:不会,可能会绕道走。
陈大惠:绕道走啊!
老人:绕道走,我估计的话,碰到我……不知道现在他们的生活情况,我也不知道,不好回答。
陈大惠:那您有没有孙子、外孙子?这个都不知道?
老人:都不知道。跟他们分手很长时间了嘛。
陈大惠:老人家呢,被抛弃了很长时间了,当时在马路上我一直注意观察这个老人家,他在垃圾桶里捡起点东西喝,掏着垃圾吃啊。这样在马路边过了好多年啦,老人家拿着这个小碗在马路边乞讨,我就问老人家,您老每天能要多少钱呢?老人家讲,我从来不向人家去要钱,为什么?您给大家讲讲。
老人:我是这样想的,我活了80岁的人了,快要死的人了,应当死为什么不死,我自己想着为什么要钱,要到一个车费钱我就够了,想去找我的老同事,老同事他是五国的,我是五重的,他是技术员,我是技术员的领头的,想找他,看他是不是能够帮助我解决,我现在不想找他了……
陈大惠:我们先问问您,咱们先说这些年您每天为什么不去跟别人要钱,我听您讲,是不想讨人嫌是吧?
老人:我要是要钱,找人家要,是讨人嫌,有钱,你帮就帮,不帮算,帮的话呢,你们这个尊老爱幼,你帮我,我不找人要,是这个想法。
陈大惠:老人家是这个意思:他岁数很大了,他不想讨人嫌,你如果尊老爱幼,看我确实很可怜,你愿意给就给,你不愿意给我绝不去要。我虽然是要饭了,我也不去讨人嫌。各位听到了吗?这就叫德行啊。我们中国老古人讲,“盗亦有道”,过去连小偷他还想一想道德。今天我们又听到老人家给我们上了一课,乞丐也讲道德啊。他不去讨你的嫌,你愿意给(就给),他不讨人嫌。我好几次注意到这个老人家,他就在路边,拿个碗,他也不挡你的道儿,他也不去向你要,你愿意给就给,给多少是多少,一天他没要到,他就捡捡垃圾吃,就这么过日子,他绝不讨人嫌。而且老人家讲“我都80岁了,这个身体该死了,你说它也不死”,老人家讲这个话,我们心里很难过。我们再来问,那冬天您老穿这么单薄,您怎么过呢?
老人:冬天下雪,夏天下雨,我冻得没有办法,住没有,吃没有,穿没有。冬天的时候,捡个烂背心,我就穿上。冻得没有办法就活动活动。实在冻得没有办法,我就玩太极拳,我还懂玩这个。
陈大惠:特别冷的时候您也没有被子盖是吗?
老人:就不盖,就是铺着,就是缩着,蜷在一起,就是住的情况。
陈大惠:吃的东西?
老人:我就捡了吃,因为武汉呢,买碗水都两块钱,买碗饭最低三块钱,我说人家帮我两三块钱,不容易,所以我就不找人家要。
陈大惠:老人家是说呀,别人能够吃这碗饭也不…
《陈大惠采访80岁乞丐》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