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
2004年8月20日于日本冈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讲话
承蒙大会对上一次净空于冈山国际贡献会上所呼吁的「恢复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视,并再次召开此会,讨论如何落实四种教育,净空感到无比的欢欣鼓舞。在目前世界严重动乱之中,有在座各位有识之士共同为救世运而并肩奋斗,乃世界之曙光,兆民之生机!净空非常感激大会再次给我这个机会,与诸位大德分享有关如何落实四种教育的一些浅见。净空深深觉得,这四种教育是二十一世纪世界存亡兴衰的关键。
化解冲突唯有依靠道德教育
教育大要有四,四教实为一体,决不能分离。第一是家庭教育,第二是学校教育,第三是社会教育,第四是宗教教育。四教以家庭教育为根本,以宗教教育为究竟圆满。这四种教育的主体就是中国古人教导后裔的伦理道德教育。古今中外,所有圣贤、所有宗教的经典都是讲道德教育,都是随顺自然的法则,自然法则就是神圣的教诲。神圣不是指某一个人,是指大自然法则,指真理。这四种教育办好了,则天下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如果把这四种教育疏忽了,则社会必定产生重大的冲突。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家庭冲突、夫妻冲突。怎么调解?国家与国家冲突,族群与族群冲突,宗教与宗教冲突,这些是社会的大冲突,而我们自己内心对一切人、事、物对立的念头,是自己的大冲突。冲突问题严重的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得到的。今天的问题,以佛法来说,是每一个人生生世世阿赖耶识里怨愤的种子习气,在这个时候总的爆发出来,所以,演变成我们在社会上,人与人相处总是看人不顺眼。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看什么人、看什么事、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不高兴。这是什么道理?这是无量劫来累积的怨恨,这是很麻烦的。要是大家都爆发出来,这个世界就变成西方宗教所讲的「末日」;「末日」就是整个世界毁灭,从头开始,这就非常可怕。所以,冲突一定要化解;不化解,则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双方都痛苦。
冲突能不能化解?如何化解?化解的原理就是佛法讲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每一个人都有怨恨的心,就不得了,这个世界决定毁灭;如果每个人都有欢喜心,都有爱心,都有感恩的心,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所以,娑婆跟极乐没有差别。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造的,我们这个世界也不是上帝造的,更不是阎罗王主宰的。真正作主宰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的心一念善,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不善,一切人善,一切事善,一切物善,纯净纯善,这个世界就是华藏,就是极乐,就是天园。
纯净纯善如何培养呢?必须用古圣先贤仁爱和平的教育。《礼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学是教人觉悟。觉悟什么?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包括三个课题:第一、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二、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是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人与不同维次空间一切生物的关系)。任何人确实明了这三种关系,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菩萨。「佛、菩萨、圣贤人」是对于宇宙真相真正清楚明白的称呼;如果不明了,则称为凡夫,凡夫就是不明白宇宙事实的真相。不明白事实真相,必然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来对人、对事、对物,哪有不出毛病的道理!因此,把自己的生活环境变成娑婆世界、极苦世界;如果清楚、明白,大家都觉悟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天堂、就是天园。所以,现前世界动乱的根源,就是各个阶层的教育疏忽了伦理道德的修养,尤其是疏忽了古圣先贤关于仁爱和平的教诲。中国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怀疑古代圣哲的教导,从而疏离孔、孟、释迦;而西方由于科技的发达,因而怀疑宗教教育,不再相信《圣经》的教诲,宗教徒不能真正依从神圣真实的教导-这是现前世界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源。
靠宗教教育带动其余三种教育
我们看今天整个世间社会的结合,从基本的家庭组织到整个国家、世界,几乎都走向功利竞争和斗争。家庭不讲伦理道德,夫妻离婚率节节上升,父母忙于工作、赚钱,忽视对儿女的教育,不能以身作则,作儿女的模范,所以,现在子女不听父母的话。而学校教育一味只重视科技、经济竞争的知识传授,忽略了道德人文的教育,所以,学生不听老师的话。社会教育是严重的污染,但看每天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绝大部分是教人杀、盗、淫、妄,忽视因果的教育,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利害冲突,没有恩德情义。而许多宗教也流于形式,只重宗教仪式,经会念,却不懂得经典真正的意义;教义不明,如何能落实!四种教育都没落了,天下焉能不乱!
所以,今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舍弃了伦理道德,想透过这三种教育来恢复伦理道德已经是不可能的,只有宗教还讲仁爱、和平、尊敬神圣。所以,如果希望世界还有一线光明,就要靠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教导我们要信神,信神圣的教诲,信因果报应。世间志士仁人要想挽救今世之劫运,别无良策,唯有急切恢复宗教教育。如果我们能信神圣,信因果,相信圣贤教诲,由宗教教育带动,慢慢回归「崇伦理,重道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那么,这个世界还是有救,末日绝对不会真正来临。
今年一月,我们在此地的国际和平会议,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以教育永续未来的十年计划」,都取得一致的共识,认为推广宗教教育是获得安定和平最有效的方法,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对全球群众的教学。所有宗教,包括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都是教导众生伦理道德、仁爱和平。我们应当将伦理道德、仁爱和平落实,将其讲解清楚,解说明白,做出模范,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以什么治天下?不是以武力,也不是以警察、经济或科技,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用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圣先王用的方法就是教学。圣贤人的教学非常简单、扼要。
仁爱和平教育的内涵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必须靠中国的孔孟思想和大乘佛法。他在一九七三年发表的《污染的起源》文章中说到,「一些较文明的宗教和哲学的创始人认为神性的本质并非威力,而是爱、仁慈和人道。佛、菩萨和基督并非代表施行威力,而是代表克己奉献和自我牺牲;儒家与神道教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助;道教代表以自然为尊,不许人类粗鲁笨拙的行为来扰乱。诚然,在这些更睿智而柔和的传统宗教和哲学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观,才最有希望在现在拯救全人类。」(见《地平线》杂志,第15册第3期,4-9页)
儒佛以五事教人:第一、父慈子孝,第二、君仁臣忠,第三、夫妇恩爱,第四、兄弟和睦,第五、朋友有信,以此为教化宗旨。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道,人道,是天伦,天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而是人与人之间自自然然形成的关系。自然的法则是「道」,而遵循道就是「德」。中国圣人所说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另一个说法是「孝悌仁爱,信义和平」。这两种说法合并起来可以归纳为:「孝悌忠信仁爱对待,礼义廉耻和平共处」,伦理道德的教育要以这个为宗旨。
中国古代朝野贤哲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重要训导。这是说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教化全国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最重要。儒家说「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哲学首先肯定人性本善,至于不善,则是后天所染之习性。所以,圣贤人非常重视教育工作,认为唯有教育才能防止不善,并保卫本善而发扬光大之;而且唯有教育能使人转恶为善,转敌为友,转冤为亲,转迷为悟,转凡为圣。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家和万事兴」,「万事兴」包括社会、国家、世界。家如果和,世界哪有不太平!社会哪有不安定!家庭的美满,要靠做父母的为儿女作「敦伦尽分,防非止恶,修习善行」的好榜样,才能够办得到。从前做父母的懂得这个道理,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的言谈举止,不能够违背礼义,绝对不给儿女不好的印象。父母做出尊敬师长的样子给儿女看,儿女看到父母对老师这么尊重,他对老师就有信心,才会接受老师的教导,这叫家庭教育。老师也要做出好榜样,教导学生要孝顺父母、敬老尊贤。由此可知,儿女不听话、学生不听话,责任在哪里?孟子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父母自己本身没做好,老师本身没做好。
圣贤的经典告诉我们,我们在社会上,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人人都有「君、亲、师」的使命,也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任何一个人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德行、成就事业,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君、亲、师」是古时候圣人处世待人的态度。中国商朝时代的汤王是圣人,他说:「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人有罪,罪在哪里?罪在我一个人。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国王,人民有罪,国王没有教好。反观自己的家庭,家庭里面有一个人不好,我有罪。为什么?我没有教好。不可以怪其他人,不可以怪兄弟姐妹,也不能够怪父母。我们要是觉悟了,就会了解是我们自己没有把一家人感化过来,所以,我们有罪,罪在自己。圣人跟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的心态是「有罪过的是你们,好处都是我的」,这个是大罪,没有比这个罪更重的了。汤王说,任何一个团体不好,领导人有罪,因为领导人没有做好。领导人的责任是「君、亲、师」,这三个字做好,功德无量。『君』是你来领导、策划、带领,『亲』是你做父母,你要养他,你要让他生活过得很好,『师』是你教他。如果你没有教好,没有解决他生活上的问题,…
《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的讲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