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继释迦而成佛,详《弥勒下生成佛》等经。
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般泥洹:即“般涅槃”也,见前。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三长斋月:正、五、九。
行者:修行之人也。
四大:地、水、火、风也。有内外四大。以人身言,骨肉为地,精血为水,暖气为火,运动为风。
天眼:天眼,五通中之一通。其间广狭不等,有外道天仙之天眼,有声闻、缘觉之天眼,有菩萨与佛之天眼。
摩登:具云“摩登伽”,此言“本性”,淫女也。后于楞严会上,闻法悟道,出家,名性比丘尼。
优钵罗:此云“青莲花”。非优昙钵罗也。“优昙钵罗”,树名,此云“灵瑞”,其树有实无花,若佛出世,或转轮王出世,此花方开。
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乃色究竟天之王也。梵语“阿迦尼吒”,此云“窒碍究竟”,又云“色究竟”,乃色界之顶天也。
阎浮提:具云“阎浮那提”,树名也。此言“胜金”,树下有金,故以名树。又因洲有此树,故以名洲。即南赡部洲也,其地七千由旬。
郁单越:此言“高出”,亦云“胜处”,即北俱卢洲也,其地十千由旬。
瞿陀尼:亦云“瞿耶尼”,此言“牛货”,即西牛货洲也,其地八千由旬。
弗婆提:亦云“毗提诃”,亦云“弗于逮”,此言“胜”,即东胜神洲也,其地九千由旬。
须弥:具云“须弥卢”,此言“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耸出众山曰高。在四大天下之中,其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半出海水上,半藏海水下,顶有忉利天宫,日月行于出水上山之半。
娑婆:又云“娑诃”,又云“索诃”,此言“堪忍”。即释迦应化之土,大千世界之总名也。
四天王:欲界第一天也,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邻于日月。
忉利天:梵语“忉利”,此言“三十三”。在四王天之上,帝释居中。四面有三十二位小天子,为内辅臣。合成其数,非自下而上之三十三也。
夜摩天:具云“须夜摩”,此言“善时分”,在忉利天之上。
兜率天:具云“兜率陀”,此言“妙足”,在夜摩天之上。
化乐天:梵语“须涅密陀”,此言“化自乐”,在兜率天之上。
他化自在天:梵语“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在化乐天之上,乃欲界第六天也。此上欲、色二界中间,有魔身天作王,王于欲界,方为欲界顶天。
由旬:亦云“由延”,亦云“踰善那”,乃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此方之驿。有作十六里者,有作三十里、四十里、六十里、至八十里者。
甄叔迦:此言“赤色”。
阿弥陀佛:梵语“阿”,此言“无”。梵语“弥陀”,此言“量”。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福德无量故。
三千大千世界:千日、千月、千须弥山,乃至千梵世天,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实则一大千也。
摩尼:正云“末尼”,此言“离垢”。
八功德水: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能除饥渴、八长养诸根。
●卷三
七趣:《楞严经》以仙道合之六道,名为七趣。
三兽:象、马、兔。
梵王:是娑婆世界之主。
铁围:梵语“斫迦罗”,此言“轮山”,亦云“铁围山”,在四洲之外。
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五阴:色、受、想、行、识。
声闻:闻四谛声教而得证果,名曰声闻。
九品往生: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成九品也。义详《观无量寿佛经》。
十恶:身三恶,口四恶,意三恶也。身,杀、盗、淫。口,妄言、绮语、两舌、恶骂。意,贪、瞋、痴。
泥犁:地狱也,此言“无有”,言无有乐处、无有赦处也。
阿旁:狱卒也,此言“无慈”。
光音天:语言之时,口出净光,名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之顶。劫火至时,此天首免其灾。
地味:劫初地上所生之物也,状如煎热乳,味若细蜂蜜。
四生:胎、卵、湿、化。
梵行:持戒绝欲,名修梵行。
三生:即三世。
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端正故。亦云“非天”,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故。亦云“无酒”,酿酒不成,瞋心誓断故。
十八梵天:即色界天也,在欲界之上。已断情欲,故称为“梵”。十八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义详《楞严经》八、九卷。
十六大国:皆天竺附近之国也,如央伽、摩竭提等。
二十八天王:欲界六,色界十八,无色界四。
非非想天:无色界极顶天也。
须陀洹四重阶级: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诸法眼净,得预圣流也。合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有四重阶级。
缘觉: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得悟道,故名缘觉。
独觉: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名为独觉。
十信: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
十住: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十行: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
十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
欢喜地十重阶级:即十地也,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补处之尊:梵语“阿惟颜”,此云“一生补处”,言一来降生,即当成佛也。
《内典字义译注》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