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那种知见,对一切环境要生起高兴。坐禅时一看:“哎呀,东倒西歪的。”你看到他们东倒西歪的,起烦恼了:“这哪能坐禅?”你到底是给他坐呀,还是给你自己坐?为什么他倒?因为你有分别心他就倒。你要没分别心:“噢,他倒了,倒了说明我要不好好坐,那就是我的样子。”自己赶紧提起正念:“我好好坐吧。”当你坐好了再瞅的时候,他也不倒了,变过来了。所以说,外面的一切影像,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所造成的,但是呢,没有几个人认可这个事。
头些日子有个居士,我给他讲,讲完了问他:“你明不明白?”“师父,我不明白。”说了半天他不明白,我说:“你回家好好明白吧!”他老怨天怨地怨外面。换句话说,最愚蠢的人就是怨外面,不怨自己。我们既然学佛了,既然修禅定,要想成就佛法、成就佛道,就不要怨外面。
眼睛那是一个障道的因缘,耳朵也是障道的因缘,不能看、不能听,不去听、不去感受。所以说,眼前怎么用好这个心,就是我们最殊胜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禅定,把这种不分别心用到我们所有的生活中去,分分秒秒都用这种心去修,那你很快就有所进步。所以说,这个禅定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是禅宗坐禅,不管你修哪个法门都得坐禅。念佛也得坐,有的说:“念佛人念佛就行了。”念佛你走时(指临终往生)得什么样呢?也得进入禅定去念佛,这才行。《净土文》不讲吗:“如入禅定。”告诉你“如入禅定”,你回避也不行,经书在那儿写着呢。有的说:“我念佛和入禅定那是两回事。”嘴念心不动,那就是禅定。所以过去祖师大德不讲吗:“每日吃饭未吃一粒米。”就是心不动,虽然吃饭,他没有那种分别相,心不动。
我们也应该那样,不要考虑条件,另外不要外求。现在有很多人都讲“佛力”加持,什么是佛力?就是你自己,你自心努力就是佛力。有的人说:“不对啊,师父,你看人家有的没学几天,但老诵经啊,人家就修得挺好。”实际上你不知道,有的人是前生禅定努力积累下来的资粮,所以说,很快修得就很好。我们不指望这个,前生没攒下来我们今生攒,前生攒下来了我们不住在那里。
我们既然出家了,就是前生具有福报因缘。我们既然有福报因缘,剩下的事情就不再考虑了,就是一个往前走。闭着眼往前走就完事了,闭着眼睛,耳朵不听,就往前走,哪怕撞墙上撞死,是不是?我往前撞就完事了,别考虑撞前面撞个包怎么办?晕过去怎么办?没人抢救怎么办?别考虑那个事儿,你要考虑,哪个你也走不动。就是说一切条件都不要了,像傻子,像木头一样往前走,这样的话,我们修行肯定能够有所进步。
今天时间不多了,就不讲了,有时间再讲。大家听没听明白?
众弟子:听明白了。
你们是沙弥啊,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记住自己是沙弥。为什么叫你们记住自己是沙弥?就是说,沙弥一个最大的修行特点是:不允许讲理,不允许有条件。如果要是讲理,要有条件,你就不是沙弥。那你是大戒师吗?更不是。你是白衣,你不是出家人,你不是修行者。那是什么呢?混子,就是个混子。或者按世间法来讲,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如果你是个修行者,不可能提出这个条件,那个条件。
有的说:“我要求苦的条件,行不行?”那也不行,好的坏的都不能住,有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什么叫苦啊?眼前这个条件,你只要是反感了,那对你来讲就是苦,好的也变成苦的。如果你什么都不要求,那坏的就变成好的。条件在哪儿呀?就在于自心平静,不再追求。我常给你们讲:人这一生要无所求地活。无所求不是物质上无所求就完事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无所求。什么叫无所求?换句话说就是“应无所住”。只有无所求的人才能“应无所住”,你有所求都是有所住。
修行简不简单?简单,太简单了!但有的人就太复杂了。为什么复杂?因为你有所求就变得复杂了,如果你无所求就变成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这就是入道和不入道的关键地方。在有所求中去生存和计较,你永远是个失败者,永远不会成功,也可以说,就是废人一个。只有当你无所求的时候,不管早成就晚成就,肯定要成就的。因为佛法就是这条路,有所求就是心外求法,无所求就是自心成佛。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根据录音整理·
“溯源”编辑小组
打坐的方法
——坐禅就是去掉我的知见,不要有“我”的想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去掉。
◎妙祥法师
一、逆境中坐为坐禅
选自《二〇〇八年三月为海城道源寺尼众开示》
昨天我在大悲寺跟他们大戒师,还有沙弥讲坐禅的问题。我说:坐禅哪,不是吃饱了喝足了,身体非常好的搁那儿坐,那不叫坐禅。坐禅,什么叫坐禅?就是克服一切痛苦来坐禅,包括眼睛红了,眼眵出来了,耳朵疼、嗓子疼、腰疼、上火干燥,甚至有的还便血等等。必须得从这里克服出去,这才行。你要是不这样,你叫坐禅?那不叫坐禅,你那叫找个舒服地方坐一会儿。坐禅必须要从痛苦中挺过去,那才叫坐禅。
二、如何打坐
选自《二〇〇五年五月为大连居士开示》
打坐我想就是不打妄想。首先我们知道,打坐就是一个目的。不管你念佛也好,参禅也好,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一, 个——不打妄想。不管你双盘、散盘都是不打妄想。走道也可以“打坐”,甚至吃饭也可以“打坐”,有时候工作中也可以像坐禅一样地工作。当然了,这个体会你得慢慢来。
打坐在佛经里有双盘、有单盘。一个腿搁上面,一个腿搁底下,这叫单盘。两腿都盘在一起,叫双盘。双盘最殊胜,又称金刚坐。单盘呢,分吉祥坐、降魔坐,就是腿搁的方式不一样。不管哪个方式,目的都是把自己的心摄住。
一般的方式就是把腿盘上以后,找一个合适的坐垫,瘦人臀部要垫高一点。如果过胖的人臀部也要垫高一点,因为他腿胖,自己会坐得倾斜,这就不合适了。有时候,臀部那一块儿垫高一点,这样腿容易降伏一些。在打坐之前,轻轻盘上腿,再把这个下身稍活动活动,这样的话皮肉不会被夹住。衣服都要穿得宽松一些,这样盘上腿就坐。
我的想法就是,不管什么条件下都应该打坐。走道也应该像打坐一样走道,走到哪儿修到哪儿,你不必非得回到屋里打坐去。随时都要用功,出门口就用功,这是最理想的。如果回家,或是回到单位,或是回到念佛堂打坐,都可以。
打坐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静。以静来求得我们的定力和智慧,也就是在静中来求这个定和慧的问题。这里我们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静中怕有动静——就是怕声音。
有时候,有的居士在家打坐,突然有人进来了,或突然电话响,或是门响,甚至走动的声音,逼得我们有很多的居士不能打坐,就想回避这种情况,怕吓一跳。正坐得好的时候,平时不进你的门,这时候突然就敲门进来了。或是平时都不来客人,你一打坐客人就来了,就弄得心很烦,起了很大的烦恼,这不应该。
因为我们知道,你要不修,别人不来考验你。你要修,别人肯定要来考验你的。特别是打坐心一静的时候,我们耳朵听见的声音反而比平时要大。现在都是楼房,还好一些了,过去那个木头房子,你一打坐的时候,那房梁都“嘎嘎”直响。平时都听不到,这时候,突然房梁都响,有时候像折了一样,等你醒了一看,什么也没有。
要知道有很多的声音不是来源于屋子,是我们耳朵产生了幻听幻觉。耳根留下的那种习性,在清理的过程中就要反映出来。特别是敲门,有的人正打坐呢,一敲门,突然心里就吓一跳,起了很大的烦恼,说:“这一下完了,我走火入魔了。”所以说,你这么想就障道了。本来你不会走火入魔的,但是你有一个走火入魔的概念在那块儿,那非走火入魔不可。因为你这个念头就是走火入魔的念头,所以说我们应该放下,不要怕这个声音。
有时候声音对我们来讲是个好事情。因为我们六根在回收的时候,必然要发生很响的动静。六根回收得越好,声音越大。最好的时候就是蚊子叫唤,他都听得像打雷一样。所以说呢,平时敲门的声音本来不大,这时候对你来讲就非常受影响。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处理,比如有人敲门,当时你心念马上转一下:“哦,这是帮助我开悟来了。”甚至问自己:“哎呀,这声音敲得挺响,我心吓一跳,我怎么没开悟呢?虚云老和尚不就是因为声音开悟的吗?那我怎么没开悟呢?我是不是开悟了
”你这么反问一下,自己的心态马上就平了,那种所谓的“走火入魔”就不存在了,这个方法非常好。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打坐要注意这点。包括电话突然响了——“哎呀,我是不是开悟了?”问问自己。这样的话,马上把这个恐惧心就给转移了。这个要注意。
三、对治坐禅中的恶念
选自《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为朝阳居士开示》
坐禅的时候,有时候思想不净,这个只管去对治,比如说要念佛,你可以念佛;参禅,就可以参话头。净不净我都这么修,这得靠功夫,得靠时间。别想等有什么条件我再去念佛,有什么条件我再去修禅,应该有啥条件就修啥条件。如果你想把条件攒足了,到时候你又不修了,所以说这都是不能等、不能靠的事。比如说我上公交车,我在车站等车得一段时间,估计能等个十分钟。那我就修这十分钟、八分钟,心不散乱,在那儿静静地去修。有一分钟我修一分钟,有十分钟我修十分钟,就得这么攒,这才行。
四、念念禅定
选自《二〇〇七年行脚前开示》
比如说坐禅,坐禅我们叫静虑,为什么呢?就是去掉我的知见,不要有“我”的想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去掉。
六祖曾经说过: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善恶都不允许思。你有思,思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思就是世间法,就是生灭法,就是妄想,就是无明,所以不…
《参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