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那種知見,對一切環境要生起高興。坐禅時一看:“哎呀,東倒西歪的。”你看到他們東倒西歪的,起煩惱了:“這哪能坐禅?”你到底是給他坐呀,還是給你自己坐?爲什麼他倒?因爲你有分別心他就倒。你要沒分別心:“噢,他倒了,倒了說明我要不好好坐,那就是我的樣子。”自己趕緊提起正念:“我好好坐吧。”當你坐好了再瞅的時候,他也不倒了,變過來了。所以說,外面的一切影像,都是我們內心的分別所造成的,但是呢,沒有幾個人認可這個事。
頭些日子有個居士,我給他講,講完了問他:“你明不明白?”“師父,我不明白。”說了半天他不明白,我說:“你回家好好明白吧!”他老怨天怨地怨外面。換句話說,最愚蠢的人就是怨外面,不怨自己。我們既然學佛了,既然修禅定,要想成就佛法、成就佛道,就不要怨外面。
眼睛那是一個障道的因緣,耳朵也是障道的因緣,不能看、不能聽,不去聽、不去感受。所以說,眼前怎麼用好這個心,就是我們最殊勝的地方,也是我們的基礎。也就是說我們通過禅定,把這種不分別心用到我們所有的生活中去,分分秒秒都用這種心去修,那你很快就有所進步。所以說,這個禅定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不只是禅宗坐禅,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都得坐禅。念佛也得坐,有的說:“念佛人念佛就行了。”念佛你走時(指臨終往生)得什麼樣呢?也得進入禅定去念佛,這才行。《淨土文》不講嗎:“如入禅定。”告訴你“如入禅定”,你回避也不行,經書在那兒寫著呢。有的說:“我念佛和入禅定那是兩回事。”嘴念心不動,那就是禅定。所以過去祖師大德不講嗎:“每日吃飯未吃一粒米。”就是心不動,雖然吃飯,他沒有那種分別相,心不動。
我們也應該那樣,不要考慮條件,另外不要外求。現在有很多人都講“佛力”加持,什麼是佛力?就是你自己,你自心努力就是佛力。有的人說:“不對啊,師父,你看人家有的沒學幾天,但老誦經啊,人家就修得挺好。”實際上你不知道,有的人是前生禅定努力積累下來的資糧,所以說,很快修得就很好。我們不指望這個,前生沒攢下來我們今生攢,前生攢下來了我們不住在那裏。
我們既然出家了,就是前生具有福報因緣。我們既然有福報因緣,剩下的事情就不再考慮了,就是一個往前走。閉著眼往前走就完事了,閉著眼睛,耳朵不聽,就往前走,哪怕撞牆上撞死,是不是?我往前撞就完事了,別考慮撞前面撞個包怎麼辦?暈過去怎麼辦?沒人搶救怎麼辦?別考慮那個事兒,你要考慮,哪個你也走不動。就是說一切條件都不要了,像傻子,像木頭一樣往前走,這樣的話,我們修行肯定能夠有所進步。
今天時間不多了,就不講了,有時間再講。大家聽沒聽明白?
衆弟子:聽明白了。
你們是沙彌啊,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記住自己是沙彌。爲什麼叫你們記住自己是沙彌?就是說,沙彌一個最大的修行特點是:不允許講理,不允許有條件。如果要是講理,要有條件,你就不是沙彌。那你是大戒師嗎?更不是。你是白衣,你不是出家人,你不是修行者。那是什麼呢?混子,就是個混子。或者按世間法來講,就是個不務正業的人。如果你是個修行者,不可能提出這個條件,那個條件。
有的說:“我要求苦的條件,行不行?”那也不行,好的壞的都不能住,有什麼條件是什麼條件。什麼叫苦啊?眼前這個條件,你只要是反感了,那對你來講就是苦,好的也變成苦的。如果你什麼都不要求,那壞的就變成好的。條件在哪兒呀?就在于自心平靜,不再追求。我常給你們講:人這一生要無所求地活。無所求不是物質上無所求就完事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無所求。什麼叫無所求?換句話說就是“應無所住”。只有無所求的人才能“應無所住”,你有所求都是有所住。
修行簡不簡單?簡單,太簡單了!但有的人就太複雜了。爲什麼複雜?因爲你有所求就變得複雜了,如果你無所求就變成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這就是入道和不入道的關鍵地方。在有所求中去生存和計較,你永遠是個失敗者,永遠不會成功,也可以說,就是廢人一個。只有當你無所求的時候,不管早成就晚成就,肯定要成就的。因爲佛法就是這條路,有所求就是心外求法,無所求就是自心成佛。
好,今天就講到這裏。
·根據錄音整理·
“溯源”編輯小組
打坐的方法
——坐禅就是去掉我的知見,不要有“我”的想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去掉。
◎妙祥法師
一、逆境中坐爲坐禅
選自《二〇〇八年叁月爲海城道源寺尼衆開示》
昨天我在大悲寺跟他們大戒師,還有沙彌講坐禅的問題。我說:坐禅哪,不是吃飽了喝足了,身體非常好的擱那兒坐,那不叫坐禅。坐禅,什麼叫坐禅?就是克服一切痛苦來坐禅,包括眼睛紅了,眼眵出來了,耳朵疼、嗓子疼、腰疼、上火幹燥,甚至有的還便血等等。必須得從這裏克服出去,這才行。你要是不這樣,你叫坐禅?那不叫坐禅,你那叫找個舒服地方坐一會兒。坐禅必須要從痛苦中挺過去,那才叫坐禅。
二、如何打坐
選自《二〇〇五年五月爲大連居士開示》
打坐我想就是不打妄想。首先我們知道,打坐就是一個目的。不管你念佛也好,參禅也好,都是一個目的,就是一, 個——不打妄想。不管你雙盤、散盤都是不打妄想。走道也可以“打坐”,甚至吃飯也可以“打坐”,有時候工作中也可以像坐禅一樣地工作。當然了,這個體會你得慢慢來。
打坐在佛經裏有雙盤、有單盤。一個腿擱上面,一個腿擱底下,這叫單盤。兩腿都盤在一起,叫雙盤。雙盤最殊勝,又稱金剛坐。單盤呢,分吉祥坐、降魔坐,就是腿擱的方式不一樣。不管哪個方式,目的都是把自己的心攝住。
一般的方式就是把腿盤上以後,找一個合適的坐墊,瘦人臀部要墊高一點。如果過胖的人臀部也要墊高一點,因爲他腿胖,自己會坐得傾斜,這就不合適了。有時候,臀部那一塊兒墊高一點,這樣腿容易降伏一些。在打坐之前,輕輕盤上腿,再把這個下身稍活動活動,這樣的話皮肉不會被夾住。衣服都要穿得寬松一些,這樣盤上腿就坐。
我的想法就是,不管什麼條件下都應該打坐。走道也應該像打坐一樣走道,走到哪兒修到哪兒,你不必非得回到屋裏打坐去。隨時都要用功,出門口就用功,這是最理想的。如果回家,或是回到單位,或是回到念佛堂打坐,都可以。
打坐應該注意一個問題,就是靜。以靜來求得我們的定力和智慧,也就是在靜中來求這個定和慧的問題。這裏我們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有的人靜中怕有動靜——就是怕聲音。
有時候,有的居士在家打坐,突然有人進來了,或突然電話響,或是門響,甚至走動的聲音,逼得我們有很多的居士不能打坐,就想回避這種情況,怕嚇一跳。正坐得好的時候,平時不進你的門,這時候突然就敲門進來了。或是平時都不來客人,你一打坐客人就來了,就弄得心很煩,起了很大的煩惱,這不應該。
因爲我們知道,你要不修,別人不來考驗你。你要修,別人肯定要來考驗你的。特別是打坐心一靜的時候,我們耳朵聽見的聲音反而比平時要大。現在都是樓房,還好一些了,過去那個木頭房子,你一打坐的時候,那房梁都“嘎嘎”直響。平時都聽不到,這時候,突然房梁都響,有時候像折了一樣,等你醒了一看,什麼也沒有。
要知道有很多的聲音不是來源于屋子,是我們耳朵産生了幻聽幻覺。耳根留下的那種習性,在清理的過程中就要反映出來。特別是敲門,有的人正打坐呢,一敲門,突然心裏就嚇一跳,起了很大的煩惱,說:“這一下完了,我走火入魔了。”所以說,你這麼想就障道了。本來你不會走火入魔的,但是你有一個走火入魔的概念在那塊兒,那非走火入魔不可。因爲你這個念頭就是走火入魔的念頭,所以說我們應該放下,不要怕這個聲音。
有時候聲音對我們來講是個好事情。因爲我們六根在回收的時候,必然要發生很響的動靜。六根回收得越好,聲音越大。最好的時候就是蚊子叫喚,他都聽得像打雷一樣。所以說呢,平時敲門的聲音本來不大,這時候對你來講就非常受影響。
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處理,比如有人敲門,當時你心念馬上轉一下:“哦,這是幫助我開悟來了。”甚至問自己:“哎呀,這聲音敲得挺響,我心嚇一跳,我怎麼沒開悟呢?虛雲老和尚不就是因爲聲音開悟的嗎?那我怎麼沒開悟呢?我是不是開悟了
”你這麼反問一下,自己的心態馬上就平了,那種所謂的“走火入魔”就不存在了,這個方法非常好。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打坐要注意這點。包括電話突然響了——“哎呀,我是不是開悟了?”問問自己。這樣的話,馬上把這個恐懼心就給轉移了。這個要注意。
叁、對治坐禅中的惡念
選自《二〇〇八年十一月爲朝陽居士開示》
坐禅的時候,有時候思想不淨,這個只管去對治,比如說要念佛,你可以念佛;參禅,就可以參話頭。淨不淨我都這麼修,這得靠功夫,得靠時間。別想等有什麼條件我再去念佛,有什麼條件我再去修禅,應該有啥條件就修啥條件。如果你想把條件攢足了,到時候你又不修了,所以說這都是不能等、不能靠的事。比如說我上公交車,我在車站等車得一段時間,估計能等個十分鍾。那我就修這十分鍾、八分鍾,心不散亂,在那兒靜靜地去修。有一分鍾我修一分鍾,有十分鍾我修十分鍾,就得這麼攢,這才行。
四、念念禅定
選自《二〇〇七年行腳前開示》
比如說坐禅,坐禅我們叫靜慮,爲什麼呢?就是去掉我的知見,不要有“我”的想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去掉。
六祖曾經說過:不思善不思惡。就是善惡都不允許思。你有思,思是什麼呢?因爲我們的思就是世間法,就是生滅法,就是妄想,就是無明,所以不…
《參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