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僧宝的意义
——大三班:能律
《大集经》云:“佛言所有众生于现在世及未来世,应当深信佛法僧。彼诸众生生于人世中,常得受于胜妙果报,不久当得入无畏城。”三宝是父母之福田,僧宝理应如是,佛法弘扬离不开僧宝,故僧是佛教之主轴。
所谓僧宝,本指大小乘中证果得菩萨与声闻僧。然在末法,也泛指出家相,持佛戒律,如法修行的出家人,都称为僧宝。古人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是啊!出家人能舍离尘世也,剃发染衣,凭此,实可敬佩。唐太宗问玄装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许多僧人未证圣位,应当如何?”法师答道,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石砺,土木雕成罗汉,敬奉则能培福,铜铁铸之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夫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敬凡夫僧。有少许人看到出家众不如法之事,便退失信心,好比农夫种田,不能因为这一片田里长了几棵草,就要把整片稻田毁坏,也有些人认为我在家修行,只皈依二宝佛法,不皈依僧宝。这实属误解,这是邪知邪见,离开了三宝,所修的就不是佛法,这是在破坏佛法,毁坏佛教。
僧宝是正法久住的幢相,是众生得以解脱德因缘,僧是僧团的总称。敬僧不识恭敬者当中某一位而是需要恭敬僧团这个团体。《菩提道次第广论》云:“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等不毁殁,又一切种不应分说,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敬佛、敬法、敬僧是佛弟子的基本准则,故应恭敬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