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命自我造”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命自我造”

  大四班:照岩

  当今社会上有种普遍现象,大家都会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靠自己去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当然,这种说法本身并无差错,可是,关键建立这种说法的基石是什么?多数人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可以为了一己之私而为所欲为,虽然可以带来暂时的安乐,但随之而来的更是无尽的苦恼,故圣者为之叹息,贤者以之为戒。

  “命本在天。君子之命在我,小人之命亦在我。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而必欲得之,命不肯受也。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这是明末著名学者吕坤的一部著作《呻吟语》中的一段话。

  “命本在天”四个字点明人生要义,这个“天”可不是我们一般所指的“上苍”或者说“老天爷”,而是指“为上”、“为尊”、“不可更改”的意思。在佛法里这个“命”就是“业力”,我们的生命被强大的业力推动,在六道中长劫轮转,没有一时的止息,这就是“命”。“命”是谁造就的,就是我们自己。故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现代人都会说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如何去改变呢?“君子以义处命,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命不足道也”,君子就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周易·乾·文言》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在面对自己的命运时,不会用私欲接物,只以道义来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就是君子心胸,因其知天命,古人常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门中之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也正契合此理。而“小人以欲犯命,不可得而必欲得之,命不肯授也”。这个“欲”指私欲、欲望,也就是自私自利之心,佛法里谓之“妄想、执着”,妄想什么呢?妄想自己的位置可以爬得更高,妄想有更多的财富,妄想可以掌控一切,妄想可以青春永驻等等!这些都是妄想。那么什么是执着呢?执着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一旦失去了就要拼了命不择手段地夺取;执着这个身体也是我,一旦无常到来就万分痛苦。这些都是“私欲”,过去生没造各种福业,今生即使以私欲之心种种机巧获得,也终究如昙花朝露般一现即逝,所以说“命不肯授也”。

  无论君子小人都认为“命自我造”,为什么结果不同呢?“但君子谓命在我,得天命之本然;小人谓命在我,幸气数之或然。是以君子之心常泰,小人之心常劳。”君子说命自我造,是因为他认识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即“业果法则”,凡事有因、有缘、有果、有报,善因感得乐果,恶因感得苦果,所以君子安之若素,自然心中常泰。而小人之所谓命自我造,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点世智辩聪,认为世间的事情是气数的巧合(如西方兴起的一种学说叫“混沌学”,例如北美州的一只蝴蝶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影响整个欧洲的天气),处事总心存侥幸,处处皆用机心,所以常劳心而心常劳。试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呢?是不是经常有人会对你说“唉!真累!”问“哪儿累”,曰“心累”。他还肯定有一套支撑的理由是不是,“当今这社会,不算计你都活不下去”,想来我们之所以能生活下去是因为“算计”,那六道众生就不是因业轮转了,而是在“算计”着轮转,想想甚是可笑!

  最后,我想以唐伯虎的警世诗为结尾,与大家共勉:

  措身物外谢时名,著眼闲中看世情,

  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

  过来昨日疑前世,睡起今朝觉再生,

  说与明人应晓得,与愚人说也分明。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缺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但凡行事要知机,斟酌高低莫乱为!

  乌江项羽今何在?赤壁周瑜业更谁?

  赢得我时何足幸,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

  举世不忘浑不了,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一死休;

  西下夕阳难把手,东流逝水绝回头,

  世人不解苍天意,空使身心夜半愁。

✿ 继续阅读 ▪ 嗔恨心的启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