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万缘放下,唯念弥陀

  万缘放下,唯念弥陀

  本一班:妙利

  求法一年来,依俗世之见解“不求甚解”。若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思想,实在难以求得真经;若以孔孟之学,老庄之道学习佛陀的言教,临终之时,业障现前,堕三恶道必定无疑。

  学习《沙弥律仪》后,发现作为一个合格的小沙弥,不可以沉溺于世间学术中,无法自拔。以此反观自身,二十一岁前没有与佛结缘,四书五经、算命、堪舆(地理)、风水等等书籍“一览无余”。经过几年生活阅历、感触稍有增长。发现:世事无常,一切世间学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生死。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指“生”,延续香火。古人又说:“死者为大,入土为安。”这是“死”!难道真的“人死如灯灭”吗?否也!倘若人死之后化为灰烬,那么所谓的“灵魂、神识、意识”,又去向何方?佛陀,圆满的觉音,自利又利他,自度且度他。经过无始劫的修行,悟出了真理。他发现了“因果六道轮回,因果丝毫不爽,轮回的确存在”。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俗话说:人生如梦,倘若到晚年之时,还仅停留于享受“天伦之乐”和“五欲横流”中,那么到时就“悔时晚矣”了!佛陀的慈悲为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之众生,不问自说了《阿弥陀经》宣说极乐国土之清净、庄严。亦说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广大。但众生因无量劫来的习气所致,刚强难化、难调难伏。

  经古大德之修行、实证:一句弥陀最方便,倘若能做到,一心系念,心无杂念,心中唯有“南(na)无(mo)阿弥陀佛”,一日乃至七日,临终之时对西方净土,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对娑婆世间的的万事万物不起一念贪心,往生是十拿九稳之事。

  世间万般皆无耐,唯有弥陀最实在!

✿ 继续阅读 ▪ 开启慧眼见真相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