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职业观的变迁看世道人心▪P2

  ..续本文上一页混乱的时代,人心向恶,稍不留意,就会犯下恶行。善恶虽是细微的,但善恶的果报却是丝毫不爽的。善就如同鲜花,花朵败谢之后,余香仍然弥散;恶就如同鲜血,就算努力擦拭,腥臭也不能彻底消除。给自己寻找借口是徒劳的,因为因果不虚。  

    我们究竟能不能选择职业?

  职业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任何职业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别。谁说博士就要去教大学,而当不了幼儿园老师呢?谁认为农民就比官员低贱呢?

  但是,因为我们的妄想,常常把职业这个简单的东西,披上一层十分可怕的外衣。它里面还隐藏了欲望、雄心、权力和妄想。这些东西,都不是职业本身具有的,而是我们强行赋予它的。职业无贵贱,是人心有贵贱。

  正是因为职业里面,被我们无端地赋予了欲望和权力这些肮脏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就会被搞得十分躁动不安。我们真的是认为高级白领就比蓝领阶级更高贵吗?我们真的认为官员就比百姓更聪明吗?不是!我们只是渴望更大程度地满足我们的贪婪,渴望更大程度地实现我们的瞋恨,渴望更大程度地扩张我们的愚痴。所以,我们就有了职业选择这一说。

  的确,有一些职业,正好是你喜欢的,而且也不是很累,相对轻松。同时,有一些职业,你正好不怎么喜欢,因此做起来,十分勉强,感觉很疲劳。所以,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去改变现状,谋求所谓更好的职业。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一种极大的误解。

  如果深入佛法,我们会真正地发现,我们之所以从事某种职业,承受愉快或者不愉快,疲劳或者不疲劳,其实根本原因,不是我们主动选择的缘故,而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力量在驱使我们走到了这个地步。其实,这并不复杂。真正的佛子都知道,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业力所致,是在因果循环的铁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毫无选择余地的,更何况是职业呢?

  如果一个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他能够知道,职业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而已。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关注职业外衣里隐藏的欲望、权力和瞋恨,而是关注这个职业是否能够更多地提供给我们行善积福的机会和空间,关注这个职业是否隐藏这行恶积祸的陷阱。这才是最重要的认识。  

    安于当下

  正如刚才说过的,别说过去的几千年、几百年,人类的职业观发生了那么大的变迁。就是过去的几十年里,不知道有多少职业从被人羡慕,沦落到被人鄙视,又有多少职业,从被人鄙视,上升到被人羡慕。世人忙忙碌碌地看东望西,追南逐北,眼珠子总是围着一个叫做职业的东西打转。这个叫做职业的东西,表明上看,是一根骨头,实际上,里边是包裹着剧烈的毒药,那就是欲望和权力。所以说,不懂得佛法的人,总觉得自己吃不饱,非要寻找更加果腹的东西。我们了解了佛法,就应该深入领会佛陀的慈悲,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职业认识。

  我们再回到那位老居士关于他儿子职业未来的话题上。我发现,很多人都曾经想过类似于“我想要……”这样的问题。我想要读博士,我想要当官,我想要发财,我想要开办企业……诸如此类。但是,又有几个人在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曾经想过:我不要……呢?

  所以,我认为一个佛子在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先要思考“我不要”的问题,然后才是“我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普通所受的五戒律是属于禁止含义的,都是“不能”。不能杀生,不能偷盗,不能邪淫,不能妄语,不能喝酒。因此,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凡是违背了这些戒律的,就属于“不能”的行列。

  说简单,其实做起来却也未必简单的。比如有些著名演员,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还做高档白酒的代言人。这就是在从事职业的时候,忘记了“不能”两个字。再比如说,受过五戒的网络黑客,靠一点计算机技术入侵别人的电脑,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很高明,其实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盗戒。

  在做了这些排除工作之后,排除掉那些“不能”的职业,我们应该从业力的高度,来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更应该从菩萨行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职业。任何职业,只要是不触犯杀、盗、淫、妄、酒,能够让我们自力更生,养活自己,都是正当的。但是,正当的职业,未必就是善的、好的,有可能是恶的、坏的,或者带着一些恶的、坏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佛教徒提高警觉。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做是菩萨行的实践机会,这个世界上,几乎就没有什么不好的职业了。一个律师,如果能够平息纷争,劝人宽容谅解,而不是激发诉讼,那么,即便他损失了一点诉讼代理费,却赚了巨大的福报。这就是在律师这个职位上行菩萨行了。如果一个农民,诚信地种植绿色粮食、蔬菜,而拒绝撒农药。因为撒农药不仅杀死了虫子,也潜在地是在杀死消费者。那么,他也是在自己的职业上行菩萨道。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叹的。

  所以我想,安于当下,在职业这问题上,也是行得通的。当我们仰望别人的职业,比如当官、比如企业家,而大加羡慕的时候,其实内心就已经开始中毒了。因为我们就开始被名利的烈火烧灼了。当我们认为某些职业低贱而不能从事的时候,比如环卫工人、农民、体力蓝领,我们内心也开始中毒了。职业,虽然可以说只是一个谋生的手段,但同时,它也是检验我们内心的试金石。

  因此,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先用“不能”两个字来培养戒心,然后安于当下,在现有的职业岗位上努力实践佛法,来培养定力。最后,如果在佛法的启迪下,能够在当前的职业里开蒙智慧,也就是开慧。于是,戒、定、慧三者皆备,这不是最上善之选吗?  

  

《从职业观的变迁看世道人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