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国王知道了大家的想法,害怕大家嘲笑,甚至推翻自己的统治,于是他也不得不喝了雨水,这样就和大家一样了。同样地,世间人也像这些人一样,心智是失常的,虽然天天和不清净的身体在打交道,但还是觉得这是清净的,而且因为大家都有同样的身体,所以也觉得这很自然,没有什么奇怪的。
还有一个公案,在一个地方,所有的人都长了甲状腺肿大症,也就是俗称的粗脖子病。一个健康的人到了那里后,反而被那里的人嫌弃了。因为他们觉得人就应该在脖子里长出一个东西,否则就特别难看。同样地,世间人因为都有不清净的身体,也就都习惯了,觉得人就应该这样的,因此有意地忽视了身体中种种不清净的地方。
接下来贪著深重的人,还是对女人存有幻想,于是他们这样问。
设问:女人的身体虽然是不清净的,但是年轻且装扮入时的女人,应该值得追求吧?
答:
如人肢残缺,假鼻生欢喜,
花等治不净,贪著亦如是。
颂文直解
有的人身体的某一部分残缺了,比如说鼻子掉了,那么做一个假鼻子粘上时,有些愚人就会对此欢喜。同样,为了修治掉身体不净的体性,就用花、珠宝、香水等来装扮身体,因此对此产生贪著,这也是颠倒分别。
释义
一个人鼻子被砍掉后,装上了一个假鼻子,就觉得身体又完整了,因此心里很高兴。但这是愚痴的想法,因为身体其实还是不完整的,假鼻子只是掩盖了身体的缺陷而已。同样,有的女人觉得自己化了妆、喷了香水,再穿上时装,戴上珠宝,就很清净美丽,就像出水芙蓉一样了。世间上的男人,也喜欢看那些打扮入时的女人,以为女人化了妆后,就锦上添花了。这也是愚痴的想法。大家想过没有,人为什么要打扮,为什么要喷上香水、戴上珠宝?原因就是,不这样做,人就是不清净的、不漂亮的,或者说,就是难看、难闻的,因此,这些妆扮的东西,是为了遮丑,为了把缺点掩盖起来,把真相隐藏起来,用妆扮后的假相,来欺骗自己与他人。
《四百论广释》中说:有人在一只猫的鼻子上抹了油后,给了它一些粗鄙的食物吃,这只猫以为食物里面也混杂了油,于是吃得津津有味。猫鼻子上的一点油,就像是女人的妆扮;粗鄙的食物,就像女人不清净的身体。世间男人因为女人的妆扮,而误以为女人是清净、美丽的,并生起了贪著,其实也和这只猫一样地笨。
月称菩萨说,身体就像一个裸露着的伤口,香水、花、衣服等,本来是为遮盖这个伤口的,而众生因为愚痴,却将这些妆扮物,当作了真正的身体,而生起了贪著。
所以大家今后再看到世间人的妆扮时,应该知道这正说明这些人的自性是不清净、不漂亮的。这些妆扮,只是迷惑愚人的一种假相而已。这样去思维,就不会被这些五花八门的虚假妆扮所欺骗,而能看到有漏身体本来不清净的自性。
己三、修如是瑜伽之作用
若处生离贪,彼不应名净,
决定为贪因,是事都非有。
颂文直解
对于某一个事物,如果修习了断除清净颠倒的方便,就能对其远离贪心,那么执取其为清净,就是一种颠倒分别,并不应理。而无有任何事物,能决定成为贪欲之因。通过修证,必定能远离对这些事物的贪欲。
释义
有漏法中没有一个法的自性是清净的。比如对凡夫的身体来说,只要以公正的眼光去观察,就可以看到身体会排泄不净物,以及其他种种让人生起厌离的地方。一个能让人生起厌离的身体,怎么可能是个自性清净的身体呢?即使有的人贪欲心很大,但是他也不可能对于同一个人的身体一直保持贪欲心。对于其他的像鲜花等的事物也是一样的道理。草地上的鲜花,人看了后会觉得赏心悦目,但是牦牛却不喜欢,因为花不像草那样,这不是牦牛喜欢吃的东西。而且等鲜花枯萎后,人们对它的贪著心也就消失了。由此可见花等并没有清净的自性,因为如果具有清净自性的话,那它就能让牦牛也生起贪著,而且也会一直让人保持贪著,而实际并非如此。
《四百论广释》中说:一个商人外出经商时,女儿刚刚出生。后来等他回到家乡时,女儿已经长大了。当商人回来后,刚看见她的时候,被她的美貌吸引,生起了强烈的贪欲心。但是当有人告诉他这是他的女儿时,他的贪欲心马上就消失了,而生起了慈爱心。从中可以看出,众生的贪欲心,都是非理作意的产物,而且这些贪欲心,通过其他的因缘,是可以被对治掉的,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有漏法,是决定能引起人的贪欲的。
对于像身体这样的不清净法,只要认识到它们不清净的真相,断除心中的非理作意,就能够消除对它们的贪著,这就是修习断净倒方便之瑜伽的作用。
这以上引导了断除对身体清净执著的方便,下面圣天菩萨对于断除四种颠倒见,进行了归纳。
丁三、障治摄义
障是指执著,即认为世间是常、乐、净、我的四种颠倒执著。治是指对治的方便,即见世间为无常、苦、不净、无我的四种正见。摄义,即是对此无常等四相进行归纳。
无常与不净,苦性及无我,
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
颂文直解
总而言之,凡是所作的缘起法,因为是刹那性的缘故,所以是无常;凡是无常法,让人生厌离的缘故,所以是不净;凡是不净法,有损害的缘故,所以是苦;凡是苦的法,因为非自在的缘故,所以是无我。这就是四种如理作意,是现行压制四种所断的对治法。这是印藏智者们共同承许的。
如是在名言中,清净、安乐等的安立,仅是名言的显相,而无常等四法,是名言无颠倒的实相。这四种法互相并不相违,而于有漏五取蕴等的任何一事上,都全部具足。如是作为修行方便的瑜伽,其中的一个瑜伽会成为另一个瑜伽的助缘,如此修行,将会从颠倒的所断中解脱出来。这是最关键的要义。
释义
世间人觉得在有漏五取蕴等有为法上,会有常、乐、净、我这四种自性,这其实是颠倒的,是完全虚妄的。世俗的真相,是和常、乐、净、我正好相反的。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有漏的有为法上,同时具有的,恰恰是无常、苦、不净、无我这四种世俗自性。前三个自性,我们已经学完了,无我的自性,将在接下来的第四品中学习。
对于这四个自性,《四百论广释》中,月称菩萨举了这样一个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食肉的罗刹女变化成了一个男人的妻子。这个假的妻子,喜怒无常,经常把丈夫折磨得很痛苦,并且她很不清净,还一点也不听丈夫的话。这样这个丈夫才醒悟道:“这不是我真正的妻子,这是一个食肉罗刹女!”。这位罗刹女,与世间上的有漏法是一样的。表面上罗刹女是妻子的和善形象,就像有漏法在表面上具有常、乐、净、我的自性一样,而实际上她具有罗刹女的种种恶习,处处给丈夫带来痛苦,处处显示出无常、不净、难以控制(无我)的特性,就像有漏法处处显露出苦、无常、不净、无我一样。这位丈夫经过长时间观察后,发现了罗刹女的本来面目,从而断除了贪著,远离了罗刹女,获得了安全。同样,世间人经过瑜伽修行后,也能发现有漏法的无常等四相,从而断除贪著,为修行胜义瑜伽扫除了最严重、最大的、最粗的障碍。
这四个瑜伽修法,又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不管是修哪一个,对其他的三个瑜伽修法,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这个原因,就是“总于一事上,四性皆容有”。因此如果修其中某一个瑜伽方便时,发觉无法深入的时候,就可以换另一个修法,这样就能不断地进步。
这以上我们学完了第三品——“破净执品”。学完后,大家就要去认真地修,要找出自己心中执世间法为清净的颠倒见,然后用这一品的瑜伽方便一个个去对治掉。
世间人总以为身体等是清净的、值得追求的,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为自己的身体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上了,或者是用在追求异性的身体上。一些学佛的人,虽然表面上也在说厌离今世、出离轮回,但是在没有学好这些法的时候,心中总会觉得世间法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十二)》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