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八)▪P3

  ..续本文上一页所有,所以说“殊特”。理体远离一切戏论,平等一相,又能顺应众生的心,显现无量功德庄严,这叫“穷尽微妙”。

  总之,首先这样认识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信心才会真实引发起来,也才会由衷发起欣求往生的心。这里做一个对比观察,就特别明显,娑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漏法、都是苦的自性,这上是不可能有万德庄严的,因为只是惑业的力量所现,而极乐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圆明具德,因为唯是佛的妙心所现,这样见到两者的差距,我们对娑婆世界应当生彻底的厌离,对极乐世界应当生全心的希求。

  第二十八、菩萨道树普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首先要了解这一愿的涵义:一切诸佛都以菩提树作佛事,但这仅仅利益到福德深厚的人,福德薄少者无缘见到菩提树,所以得不到菩提树的加持而迅速开悟。看到这种情况,法藏菩萨发起大愿,使薄福者也能见到极殊胜的菩提树而开悟、成道。

  那么菩提树有哪种奇妙的功德呢?僧肇大师这样解释:佛在树下成道,此树称为“菩提树”。树光无不照耀,香气无不普熏,形相和色彩微妙,随众生的心所好而见到;树出法音,随众生的心所好而听到。这是如来果报应化之树,值遇的众生都自然悟道。

  现在弥陀悲愿是要使善根微劣者也能见到菩提树,得大加持。菩提树是佛秘密庄严心所现,加持作用不可思议,能使有缘接触者迅速开悟、成道。只要缘着菩提树见、闻、接触等,就能顿时得到不退转,证得无生法忍。使众生一往生就住在了不退转地当中,就是弥陀愿海的一大主题,这一大愿如何实现呢?确实在弥陀大愿海里,周到、完备地设计好了一切,最终也如愿以偿地圆满实现了。众生一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就依着从如来妙心所现的净土万德庄严,在见色闻声等时,当下使六根寂静,远离一切分别、苦恼,当时就能证得无生法忍,一直到菩提之间永远不会退转,有这么大的利益。

  本愿成就文里这样说到:微风吹着菩提树上的枝叶,演出无量的妙法音声,这个音声普传到诸佛的国土,凡是闻到妙音的人都得到甚深法忍,直至成佛之间,永不退转。唐译这样说:“于甚深法,证无生忍,住不退转无上菩提。”从这里明显看出,这不是单凭自己的力量,渐次地证到无生法忍,而是佛的妙心显现为菩提树,发出无量微妙法音。起到的加持作用不可思议。一切都是佛以悲愿的力量顺应众生的心,现起无数幻化。风是从佛无漏心幻出来的,树是从佛的无漏心幻出来的,风吹击菩提树的树枝,发出无量妙法音声,音声普遍传到无量世界,众生一听到就得到甚深法忍,永远不退转无上菩提。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摄持力和加持力。

  经只是举一个方面说到“知见菩提树的光色”。其实在极乐世界,菩萨们的六根接触到菩提树的六尘,都得到大加持。就像本经所说:“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意思是说,眼睛见到菩提树的颜色和形状,耳朵闻到菩提树发出的声音,鼻子嗅到树的香尘,舌头尝到树的味尘,身体触到树的光明,心里忆念树所说的妙法等时,无论哪个根接触到菩提树,当时心里就得到佛力加持,得到甚深法忍,心被佛力加持之后,就永远不会退转。而且眼、耳等的六根受到了加持,都转成清净明澈,不会有丝毫恼乱和苦患。依据这些圣言量,就能生起胜解,确实是只要一往生到西方净土,就有佛力入在自己心间,从此住持着自己的心,直到成佛之间,永远不退。

  所以,往生后得到的利益是佛的神力加持所致,这个加持表现成无数的幻化和妙用,对众生做全面加持。在净土中,行者的五根触到微妙五尘,加持就入在他心上,而顿时转成清净,没有任何扰乱,因此安住在不退转中。

  所以《阿弥陀经》里宣说极乐净土的万德庄严。虽然处处是庄严相,但作用奇妙,眼见耳闻等,由有缘而入无缘,以有相而证无相。心一缘,加持就入进去了。所以这里也讲到,目见色、耳闻声等,都会得到甚深法忍,一直到成佛之间永不退转。就是得到了佛力摄持,那种带动的力量不可思议,能使众生的心念念往觉悟上转,而不会迷惑下堕。

  所谓的“无量光色”,在愿成就文里讲到:道场菩提树由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为庄严。在菩提树的各枝条间,垂挂着妙宝、璎珞,百千万种的妙色,种种变化,无量光焰普照无边世界。珍宝妙网覆盖在树上,随着众生所愿,妙网中显现一切庄严。(这就知道“无量光色”的意思。这里,一切庄严都是以佛的无漏心为体,作用不可思议。以国土的无量庄严能带起自心的无量庄严。)接下来讲到的菩提树的声音、香气、味尘和光明,分别对应耳闻、鼻嗅、舌尝、身触等。

  总之,菩提树能使一切见闻者都顿时升入不退转位,证得无生法忍,作用不可思议。这本来是佛的秘密庄严心所现,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菩提树的功能奇妙难思,善根薄的人本来很难见到,但是得到弥陀悲愿的特别加被,净土的一切菩萨都能见到菩提树,而速证菩提。

  第二十九、受经普得智辩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这句愿文是法藏菩萨发大愿使一切净土菩萨都能由受持经法等,而开发智慧。

  愿文中的受持、读诵、讽诵、开演,总的是指十法行。依靠对于教法作受持、读诵等法行,就能开发辩才智慧,所以十法行是因,开发辩才是果。法藏菩萨立下大愿要使自己国土的一切菩萨都能受持经法、得到辩才,所以是“普得智辩愿”。“普”是指一切受持者,都能开发辩才。

  内在有了无碍的智慧,表现在外,就是能无碍地演说正法,这叫辩才。辩才的体性是智慧。有法、义、辞、辩四种无碍解。

  (一)法无碍解:“法”是指善恶、有漏、无漏等种种差别法,任何一个法又有很多名称,比如无明,又叫做痴、愚蒙、暗等等;智慧,又叫做觉、明等等。对于诸法的种类和任何一个法的各种名称都通达无碍,叫做“法无碍解”。

  (二)义无碍解:就是了达各种名字所诠的涵义,这个义是指诸法的自相和共相,对诸法的各种涵义通达无碍,叫做“义无碍解”。

  (三)辞无碍解:就是对于各世界、各地区、各种类众生的语言,通达无碍。

  (四)辩无碍解:指对一切提问都能自在无碍地回答,得到了从某一个法义展开乃至宣说一个大劫也不会穷竭的智慧。(比如问:“轮回的状况如何?”可以从各方面不断地宣说,即使说上一个大劫,慧辩也不会穷竭。这是因为智慧无碍地了知诸法的自相和共相,所以对任何提问都能自在地宣说、解释。)

  这叫四无碍解。当然层次上有很多差别,现在是总体上这么讲,后面还会讲到,佛的愿力不但要使受持经法的人都得到慧辩,而且要使他的慧辩增长到无限的程度。这就是弥陀悲愿,以无比的加持使众生本具的无量功德都得到最充分地开发,而不会只停留在某个有限的量上。弥陀愿海有显发众生如海功德的力量,所以大乘行者由往生西方净土,就能圆满地成就普贤行愿,而速成佛道。

  这是初步讲到通过佛说法,以教法为发起辩才的因缘,当法受持在心里时,会起很多作用。得到佛愿力加被,都能开启辩才。所以我们未来往生到极乐世界,进了阿弥陀佛的讲堂,佛就降甘露到我们心里,听完佛讲经,再受持、读诵、演说等,心中的辩才会迅速开发。

  汉译本中说到:阿弥陀佛随往生者前世求道时心里的喜好,随他的意乐而给他说法,这样一领受就能迅速开解和得道,都智慧明了。当时闻法的效果,是圣众对所愿的法门,无不欢喜读诵和修习。各自讽诵经法都达到通畅流利,心中永无厌足。而且,诸菩萨和阿罗汉中有诵经者,声音如雷;有讲经者,如疾风暴雨(“疾风暴雨”是形容辩才迅捷,滔滔不绝)。以上是这一愿成就状况的一段描写。

  第三十、慧辩无有限量愿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上一愿是加持净土菩萨作诵经等法行,都能开发辩才。这一愿是进一步发誓,使净土菩萨的慧辩达到无限的程度。就是无论法、义、辞、辩哪种无碍解,都达到无有限量的境界,比如辞无碍解,不是只通达几种或几十种语言,而是通达无数种语言。其他可依此类推。

  按我的看法,能不能这样解释:一般依靠对教法读诵、受持等,虽然能开启辩才,但都有局限,所以要从内心开出无量辩才,关键是证得无分别智,证到诸法大平等性,然后在后得位自然起用,对蕴界处等的广大义和空性等的甚深义都能彻底了达,断除一切疑惑,由此会发起无量辩才。

  本经后面有以上两愿的成就文,里面讲到:“极乐菩萨,以无碍智,为人演说……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意思是,极乐菩萨以无碍的大智慧为众生演说正法,而且极有效果,能使众生除灭烦恼过患等。

  总之,如果我们往生净土,得到佛愿力加被,就能迅速开发极广大的辩才。上面讲到弥陀愿海加被行者成就五通,最低程度以百千万亿那由他为量,而这里发愿成就菩萨的慧辩要达到无限的量,要知道这种量是无穷大。

  第三十一、净国照见十方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上面法藏菩萨虽然发起无上心,誓愿国土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但还没有发愿在国土任何一处都统收十方刹海,到这里进一步发愿统收十方刹海,誓愿国土广博严净,任何一处都镜纳十方。所以生西方一土,就等于生十方佛土,西方和十方没有距离。

  “明镜”这个比喻是表达广狭无碍、小大相容,就像高山上放一面一尺长的明镜,里面能收尽千万里的景象。明镜只有一尺,是狭小的相,但里面能含容极广大、繁多的境相,这就是广狭无碍,在狭小里含容广大,这也是十玄门中的一种。而且像照镜子看自己的脸那样,就是说十方刹海就显现在眼前,不是相隔很远。

  这一愿显示了极乐国土的体性和量,也就是《往生论》所说的国土清净功德、性功德和量功德。

  “国土清净”这一句,说明了极乐国土的体性,处处像明镜那样能彻照十方无数刹海,这就看出西方净土极其不可思议的境界。唐译本中说到:“国土光净,遍无与等,彻照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从这句愿文看出,极乐世界整个是一个光明清净的世界,是无比开阔广大的世界,而且是处处遍照十方刹海的世界。《往生论》中这样说道:“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这是阿弥陀佛出世无量善根所成就的极其稀有国土功德庄严。

  这一愿的成就文是:“国土恢廓广荡,不可限极。”唐译说:“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皆照”是指极乐国土任何一处,都能彻照十方无量佛刹。所以这个无边际的极乐世界里,任何一处都含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诸佛世界。所以是无量中的无量,无边中的无边。

  《往生论》里说:“宫殿楼阁,镜纳十方。”在宫殿楼阁等的任何处都如明镜般,含容十方刹海无数净秽现相、演示着无量众生情界种种善恶业缘的现相。宋译本中说到:“众生睹者,生希有心,不久速成无上菩提。”这一句讲到了极乐国土量功德的作用,这叫做“影像作佛事”,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最先进的极大宽银幕现场教学,它的广度是整个十方刹海,它的内容是无数净秽、善恶的缘起现相,它的效果是在亲眼目睹时,使人生起稀有心,发起大道心,而能不久速成无上菩提。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