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之路
益西彭措法师讲述
“导归极乐班”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日子正式开班了。开班的宗旨是帮助大家往生极乐世界。所谓的“往生之路”还是平常讲到的“信、愿、行”三资粮。开设“导归极乐班”的课程也是把重点放在强化大家的信、愿、行上,想方设法来辅助大家增长信、愿、行。
按照最简单的方式来解释,“信”就是对阿弥陀佛有信心,“愿”就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行”就是有了信愿之后,修能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这里面,信、愿是发起净业的前导,也是往生的必须条件。不论选择修密、参禅、持名、观想等的哪种法门,都一定要具备信愿,才可能往生。如果没有信愿,那就不成为往生的根器。这一点大家务必要特别明确。
如果你已经铁定了心,今生就一定要去极乐世界,绝不改变,那一定会在你的行动上体现出来,下至会把布施一碗饭的功德都回向西方。所以,真正有信愿的人,一定会把平常修行的功德全部回向在往生上。没有这个行动,就说明你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去西方。
打个比方,你如果真有想买一幢房子的愿望,就会把平常挣的钱一笔一笔都妥善地存在银行里,作为买房基金。等到你资金充足的时候,就可以买到这幢房子。如果你买房的愿望是很真实的,那一定会付诸行动。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是真想在净土七宝池里得到自己一个莲台,那肯定会把平常修行的每一笔善根都投放在这上面。有信、愿的情况就像是这样,一定会勤修往生的正因,会把功德回向在往生上。这样往生的资粮一旦积累充足,就会往生。所以,我们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要强化信、愿,使得每一个人能真正生起信、愿。这就是推动净业修行的极关键的前导,因此要再再强化。
强化的途径,也没有别的窍门,还是要加强对净土经教的学习,使得你对于阿弥陀佛的愿海、极乐世界的殊胜功德、往生净土的必要性等等,再再地加强认识。从这里会强有力地生起信愿。
至于行门,我主要讲解“持名念佛”法门。我们下面的听众有很多情况,有一部分人主要修持名念佛的法门,有一部分人修持其他往生法门。我要讲的是持名念佛,如果你不属于这种类型,那就应当做相应的转换。看看课上讲到的方法、要点,能不能用在自己的修行上。在这上要灵活掌握。
总的来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一份净业的修行,不管你是持名、持咒或者修破瓦法等等,这些不拘一格,大家的共同点是应当强化净业,来保证往生。无论是持名、持咒、观想或者万善兼修,都要用你坚定求生西方的愿力来摄持回向。总之,要把握住信、愿、行这三个要点,来达到往生。
我们首先会用好几节课强调出离心的重要。结合在净土上解释,出离心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是往生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条件,所以我们首先就从这里讲起。
出离心对于往生至关重要
当今时代,大多数念佛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信、愿、行不到量。不能说不信,但是这个信心不够圆满;也不是没有愿,但是这个愿力不够坚定;也不是没有行,而是不能精进。
为什么信、愿、行不到量呢?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就自然能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样在信、愿、行上面都能达到彻底。
那么,该如何培养出离心呢?这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有的,而是必须通过长期的闻思,启发清净的智慧,从而在见解上获得决定。有了这个定解,心就会发生猛利的变动,从这里就会产生出强大的信、愿、行。
具体该怎样产生定解呢?这里必须要把握好两个要点:一个是要认识苦谛;另一个就是要认识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也就是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娑婆世界的苦,真正看透轮回唯一是苦的自性,非常的可怕。另一方面要清楚地认识到极乐世界具有无比殊胜的功德,是真实安乐的体性。
这样生起了正确的认识后,对于整个轮回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彻底的厌离娑婆,并且会一心坚定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内心里面发生了这样的转变,自然就会出生到量的信、愿、行。也就是说,这时的信达到了圆满,完全相信轮回纯一是苦,相信弥陀愿海就是那样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决定能救拔我出离生死苦海,由此对阿弥陀佛生起无比的信心。这时的愿也达到了坚定,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一心想要摆脱轮回,唯一希求往生极乐,再没有其他的想法。这时的行也具足了精进,在信、愿的推动下,会实实在在、全力以赴地行持。像这样,信、愿、行就很彻底了。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也说到:“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不得生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都看过很多有关往生净土方面的传记,能很明显的发现,凡是往生的人都具足真实、到量的信、愿,没有一个例外。而生起到量的信、愿,必须在关键的要点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在你的心里聚集好它的因——出离心。否则虽然不能说信、愿、行完全没有,但是达不到量,不合标准,也不会有大的作用。这就好比我们要生火,首先必须把燃料放好,各方面的因缘集聚完备,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燃烧起来。如果温度不够,各方面的条件不圆满,始终是无法点燃的。
出离心的标准
关于出离心的标准,高一点来说,就是对于娑婆世界,对于整个三界轮回,下至一刹那的羡慕心、希求心也没有。但是,这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一刹那不离开求解脱的心,这太高了,做不到。有时候遇到一些悦意的对境,很可能会忘失正念,这也情有可原。毕竟作为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很难出生强大的对治力量。
所以,我们不从高处谈,就只从最基本的来说。也就是大多数人不一定有因缘出家,或者离开维持生活的正常工作,去深山里闭关修行。但从最低程度来讲,一定要有出离的想法,也就是在自己的心里,轮回世间和极乐净土这二者之间,以净土的心为重。这就是出离心的基本条件。如果连这种最起码的心态都没有,那就很危险。因为平时都不能这样把握住自己的心,到临终时更不可能把握好。所以,每个人都要辨别清楚,在心上做出正确的取舍,否则一辈子浑浑噩噩,到时候耽误的是自己。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我们从最低的来说,首先,爱阿弥陀佛要胜过爱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在自己心里,最重要的是阿弥陀佛,与世间恩德最大的父母相比,自己对阿弥陀佛的感情更深。
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在世俗缘起上,对什么看得越重,心倾向于那方面的力量就会越强,关键时刻就会发生作用。所以,你必须要一点一点地培养,一次又一次地引生出来,这样经过几百次、上千次的引发,重于净土的心就加强到量了。
引生这种心态的前提,首先就是对于西方净土有足够的了解,这一点必须要学好《无量寿经》。否则把根本的经放在一边,谈很多这样那样的修法、标准,虽然能说一点,但是你的心里没有因,根本不了解弥陀愿海的殊胜,不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也不可能真心信乐西方净土。这样了解之后,就要反复不断的熏习,让这种力量不断的加强。从最开始的很陌生,变得非常熟悉,一想起来就有一种很殷重的心,最后成为你心中念念不忘的事。
其他方面以此类推,就是要时时处处在心里对比娑婆世界和极乐净土,不断地加强对极乐世界的情感,要超过对娑婆世界一切事物的爱重。
再举例来说,爱观世音菩萨胜过爱自己的妻子;爱大势至菩萨胜过爱自己的儿女;爱莲池海会的诸上善人胜过爱自己的亲友眷属。可以这样想:一往生到西方净土就能和那么多的大菩萨在一起,时时刻刻处在佛菩萨的海会当中,那会受多大的加持啊!在这个世界里,虽然有圣人,但我们遇到圣者的机会寥若晨星。而在极乐世界,像文殊、普贤这样的补处大菩萨,有无量无边阿僧祇那么多。阿弥陀佛如今已成佛十劫,每一刹那,从十方无数世界中往生的人有多少,何况十个大劫合起来,已经成就了无数的补处菩萨。那是一股无比巨大的力量。所以但愿我能早日处于佛菩萨的坛城之中,永不离开。
再比如,爱净土的楼阁胜过爱自己的房屋。心心念念就想早一点进入西方净土的七宝楼阁之中,不像现在住的土木建筑,那里具足无量的庄严,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大变小,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十方世界,见到各种的景象后,自然会引发悲心、精进等各种功德。
同样,爱净土的莲花胜过爱自己的财产。深深地盼望着早一天从七宝池的莲花中出生,不是在这个世界从母胎里出生。从莲花中化生出来,就是清虚微妙之身,自然具足一切相好庄严,从此之后“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那有多好啊!
并且,爱阿弥陀佛的名号胜过爱自己的名誉。不要天天念着自己,要念就念阿弥陀佛。念得破除无明,念得心中万德庄严……阿弥陀佛的名号,确实是闻名十方。要深深地相信这句名号,超过世间的一切名号。
还有,爱净业胜过爱自己的职业。世间的各种职业,像是教书、行医、经商等等,究竟来说都是一些无意义的事。但是我们修净业,修的就是和阿弥陀佛相应的业,是获得弥陀愿海巨大加持的业。因为我们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已经成就,知道阿弥陀佛的法界身、光明身周遍一切时处,自己至诚恳切地祈祷,念念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阿弥陀佛决定当下就摄持你。所以说,修持往生西方净土的业实在是太好了,太有价值了,这跟每天做世间的行业完全不同。所起的每一念信愿,念的每一声佛号都不会空耗,修得越多就越欢喜,越有把握。如果能一天到晚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沐浴在佛光当中。这的确是人生中最幸运的事。谁能够有因缘,有福报修这样的净业,那么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另外,爱功德水胜过爱自己的饮食。在《称…
《往生之路 第一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