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五力

  五力

  指五种力用。

    <一>三十七道品中之第五科。即由信等五根之增长所产生之五种维持修行、达到解脱之力量。

  (一)信力,对三宝虔诚,可破除一切邪信。

  (二)精进力,修四正勤,可断除诸恶。

  (三)念力,修四念处以获正念。

  (四)定力,专心禅定以断除情欲烦恼。

  (五)慧力,观悟四谛,成就智慧,可达解脱。

  此五者均有破恶之力,故称为「五力」。其内容与五无漏根相同,为佛教之实践道。其实践上,系由前者循序渐进至于后者。〔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智度论卷十九、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俱舍论卷二十五、法华玄义释签卷一、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

    <二>如来说法之五种力用。

  (一)言说力,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种种法,而此言说如幻人之说,无有决定,乃至如虚空而无生灭,其言说即不言说。

  (二)随宜力,如来随宜而为种种说法。如说垢法为净法,或说净法为垢法;说生死即涅槃,或说涅槃即生死。

  (三)方便力,如为令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为得大富之因。

  (四)法门力,如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

  (五)大悲力,如来为使众生信解诸法无我,起三十二种大悲广为说法。〔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持心梵天所问经卷一、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二、华严经探玄记卷三〕  

    <三>唯识不判之五种力用,又作五力难判。

  (一)定力,如来之大寂定力能普应十方。

  (二)通力,如来之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

  (三)借识力,二禅以上无寻伺、语言,若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身三识而成己用。

  (四)大愿力,如来之大愿力能度旷劫众生。

  (五)法威德力,指如来之应化威德力,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此五力皆为不可思议之胜用,与识法不相应,故称唯识不判之五力。〔宗镜录卷四十八、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五〕  

    <四>那先比丘经所立之五力。

  即制眼、制耳、制鼻、制口、制身等五种力量。

✿ 继续阅读 ▪ 四正勤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