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如何解释?

  信众:无量寿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师父能解释解释这句话吗?

  师父:刚才你提的那个问题,那个“无明”的问题,不知道你听了有没有一点点,这位有智慧的居士呀?

  信众:既然你说到了这个问题了,那我就接着问“无明”的事,你说这个无明是自然有的?还是因缘生的呢?

  师父:这个我们这里理解无明,其实要用种智慧来理解无明,否则我们没有办法看清无明的真相。无明并不是一个实体,所以它既不是因缘有,也不是从哪里生来,从哪里跑来的,无明没有来也没有去,无明也不是说有,也不是说没有,你不能把无明做实有的这样的去定位。

  信众:你理解的不错,从佛教的概念上,有两个角度,一个因缘生的,再一个就是咱们的这个本性,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我想无明不可能超出佛性的范围内,独自存在,永远不灭的,我也说不清楚。

  师父:就是按照你问的这样讲,无明它不是离开佛性之外而有的,所以不能称为它有。

  信众:也不能称为它无。其实我啥意思呢,我本身并不是在这个无明上打转转这个意思。既然说从这个自性上生起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为什么产生了无明呢?比如说我们在修那个清净本性,那还能不能回来,再产生无明呢?

  师父:所以你的这个问题在这里,你认为我们的佛性本来是清净的,如果你说我们本来就清净的话,怎么变成无明了呢?

  我们的佛性清净,是在智慧的状态下它才清净的,我们没有觉悟之前,我们也不能说它是清净。所以说我们要受一个戒,叫妄语戒,我们总不能说我们凡夫,现在就是佛吧,我们这样说的话,我们就叫打妄语。所以从智慧的角度来看,是清净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得到智慧。所以不是说因为从清净变成了无明,不是那样,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觉悟是无明,不过我们觉悟了,这个无明就无所从来,无所从去。

  信众:我现在打到这个窝窝里面了,不管怎么说都不对。  

  师父:好的,我们多打打,就会有智慧了。  

  信众:我问下一个问题吧,在那个无量寿经里头,我看到有这样两句话,“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我就想这句话是一个什么状态?

  师父:《佛说阿弥陀经》里讲,六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于五浊恶世能说此经典,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赞叹呢?因为很多的众生是没有办法来了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净土的法门对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对于这个清虚之体、无极之身,是需要信,没有办法以智来解。是需要对佛的这种信任,对佛的人格的完全信任,是完全对三宝的依赖,所以是靠信得度的,不是靠智得度的。所以就是你能明白,你不能告诉我;我如果能明白,我也不能告诉你,这是靠信去讲的,是不立文字,靠一种信心,心与心之间的传递。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依信来得度的,不是依智而得度的,还是可以思量的,佛能思量,所以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谢谢你这样问,阿弥陀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