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P2

  ..续本文上一页8、 大彻大悟的人,境就是心,心就是境。

  109、 本性的东西不能言说,不说的话众生又不懂,要说又怕落入文字的执着。

  110、 般若是诸佛之母,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定要有般若思想,他才能够成道

  111、 名气大没有用,知名度高也没有用;这临命终啊,它是真功夫,是真正的功夫。

  112、 人间现实的生活就是灵性的训练中心,训练到任何东西都难不倒你,很难放下的也统统放下,我告诉你,你已经接近佛菩萨的境界了。

  113、 钱带到棺材里面是不能用的。

  114、 我们必须学习禅师的功夫,修净土宗的人,也必须有禅定的功夫,念佛时心才能定。

  115、 宇宙中不被毁谤的人是蠢才,被毁谤的人是一种反面的赞叹。人为什么会被毁谤呢?因为太好了、太突出了,站在人家的前面,挡住人家的视线。因为长人一截,人家就准备剪掉他。

  116、 世间生死之为最,其余一切可商量。

  117、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未来,你一定要面对他、接受它,你没有办法抗拒,谁都没有能力去抗拒死亡。

  118、 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往生极乐。

  119、 执为禅之大病。

  120、 慈悲一定要站在原则之下,没有原则的慈悲是烂慈悲。

  121、 学佛是重在悟,不是重在世智辨聪。

  122、 学佛是一件很踏实的工作,要往下扎根才能往上结果。

  123、 用感应来度众生,有一天会让众生失去信心。

  124、 真实境是见性的实地功夫!

  125、 佛道要全盘的离相,才有一点消息。

  126、 如果被相粘住了,是不够资格修行的。

  127、 没有正确的见,走的都是错路、冤枉路。

  128、 佛教不是没有道场,是没有人才。

  129、 修大乘法要入门道,这个门道你弄不清楚,你跑到山上自己住十年二十年,你都不可能开悟,因为门路错误。

  130、 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办法彻底的去了解净土的思想,否则很困难。

  131、 我们如果不懂禅学,我们就完全不懂净土。

  132、 相是增上缘,体才是真实义。不见体只见相,那是凡夫。

  133、 执着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无知,不能成道,不能解脱。

  134、 修学佛法,如果不能与空相应,修到死也没有办法成就佛道。

  135、 把一切语言化作观念,这个观念变成我们追求的地方,这就是严重的错误。这样了永远不能成佛。

  136、 只有般若,它是彻底的佛道。

  137、 自性就是一切的根。

  138、 用平等的心,一如的心,没有人能打倒你。

  139、 在语言里面打转,统统是世俗法。

  140、 要真正解脱的人,一定要在彻底的心性下手。

  141、 禅学重要到没有它没办法成佛。

  142、 把一切语言化作观念,这个观念变成我们追求的地方,这就是严重的错误。这样了永远不能成佛。

  143、 大法师大名气,没有用的,要有真正大智慧大实力的人---这个才有用。

  144、 那些分别心的产物小聪明,在生死事上,都是用不上的。

  145、 放不下,苦了自己。

  146、 外道者乐于知见,凡夫总是乐于执着自己的看法。

  147、 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

  148、 祖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

  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着相。

  149、 自古以来,无着相的佛。

  150、 着相造善,着相造恶,皆是轮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151、 空的思想,是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

  152、 广求知见,就是一直沿着河边跑---永远无法到彼岸。

  153、 我们要以一颗超越的心,尊重、容纳异己的存在。

  154、 众生造业的勇气,是很可嘉的。

  155、 学佛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也终不成道。

  156、 显教的基础若不打牢的话,修密宗是最容易感应、也最容易走错路的。

  157、 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158、 把佛法当作世间学问来研究,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159、 诽谤伤害一个悟道的人,即使讲到自己嘴巴烂掉,他还是那样如如不动,只能是伤害到自己而已。

  160、 但息妄念,别无圣解。

  161、 花开见佛,就是心花开,见一切相非相,即相离相,那就见佛,见到无相的佛、法身的佛、清静心。

  162、 我们不能弘法利生,至少随喜赞叹,那也是一种功德。

  163、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164、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65、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166、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167、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168、 想度众生,还要有能力度众生,光有悲心是不够的,会被拖下去死掉的。

  169、 我们富有,不是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多,而是由于我们要求得少。

  170、 佛的大能力,也只能做助缘而已,修行成就,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努力。

  171、 如果上帝真是万能的,那他为何不把人类象皮球般一脚踢上天堂,岂不痛快

  

  172、 大乘,是菩萨的净土,安住于大乘,便是安住于净土。

  173、 现在佛教的悲哀,就是把善巧方便,误会为究竟。

  174、 其它宗教的升天堂是去享乐,佛法里讲的往生净土,是带有任务去的。

  175、 光是发一个愿要救众生,那是不够的,还得有那个能力,没有能力只有悲心,是不够的。

  176、 真正悟后的人,他绝对不会恨任何一个人。

  177、 我们死后能不能烧出舍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生能不能发大菩提心真实弘扬佛法救度利益众生。

  178、 不除内心贪嗔痴而拼命念佛欲求往生净土,那是不可能的事。

  179、 与其说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不如说是人类创造了上帝。

  180、 改正错误的思想,修正错误的行为,叫做修行。

  181、 空性的思想,是开大智慧的根本。

  182、 如果在世时对弘扬佛法完全没有贡献,死后留下一个金刚不坏身或很多舍利,那又能如何呢?

  183、 成佛以后的状态,简单讲,就是任何假相都骗不过他。

  184、 佛理易懂,习气难断。

  185、 若不除去内心贪嗔痴,就没有快乐可言。

  186、 修行,就是改变我们的习气。

  187、 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无。

  188、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的过程。

  189、 如果你自己不倒下,没有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让你倒下。

  190、 生命要掌握在投资在你不会后悔的地方,这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191、 我们一定要学会原谅别人的无知。

  192、 天下,没有不可原谅的众生。

  193、 我们喜欢把家里的灯点得很亮,却不愿意把自己内心的智慧点亮。

  194、 我们会把家里的厕所清理得很干净,却从来不把自己内心的肮脏清理干净。

  195、 修行佛道的人,心地一定要柔和,要注意无争、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则忍不下来。

  196、 证悟了空性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毁谤,也不会在意别人的赞叹。

  197、 宗教,总是盲目的,因为感情胜于理性。

  198、 我们的思想,是累积的错误。

  199、 这个身体只是借给我们暂住而已,无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执着。

  200、 若心有定,别人说你好,说你坏,都一样。

  201、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20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203、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惟坚。

  204、 古今庸人,败于“懒”字;古今才人,败于“傲”字。

  205、 名字有什么相干

  被我们称做玫瑰的,叫它别的名字,仍然同样芬芳。

  206、 法律是事后追诉,但伤害已成事实;因果是事先防范,能杜渐防微。

  207、 人常念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念死日,则道心自生。

  208、 能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209、 知足者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210、 佛法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

  211、 彻悟本性的人,即使全世界都不了解他,他也不会觉得寂寞。

  212、 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乃是智慧的开端。

  213、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好水手。

  214、 不要绝对相信权威,因为权威有时也会犯错误。

  215、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216、 顺境,处之淡然;逆境,处之泰然。

  217、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218、 靠自净内心的力量证悟解脱,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气筒。

  219、 没有反省的人,永远停留在某一个阶层,没有办法超越。

  220、 如果内心没有解脱,再大的神通,也没有用。

  221、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222、 不要因为别人的毁谤而痛苦,不要因为别人的赞叹而欢喜。

  223、 人之伟大,在于奉献的多少,而不是拥有的多少。

  224、 人忙心不盲,要有定力。

  225、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226、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227、 如果别人的愚痴能够造成你的痛苦,那你比他还愚痴。

  228、 执着近于迷惑。

  229、 空,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永恒性。

  230、 欲服大众,先调自心。

  231、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

  232、 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口。

  233、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34、 佛法是世间的真理、究竟之处。

  235、 不要迷失在无常的幻相之中!!!

  236、 哪一个菩萨是跑到深山里面去修行的?都是要面对无量无边的众生嘛。

  237、 空性,是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

  238、 空,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永恒性。

  239、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240、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241、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242、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243、 永远不会认错的人,就是永远照顾自己缺点的人。

  244、 我相——就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强烈的主观意识在主导,这个就是我相。

  245、 圣人之所以可贵,乃在于他真正解脱的智慧。

  246、 当我们的心如如不动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清净的佛净土。

  247、 我们有正见的智慧,才能圆满地成就菩提。

  248、 无明就是强烈的主观意识。

  249、 开悟的人到哪里去?往生到哪里去?开悟的人不必到哪里啊,这个宇宙就是他的家。

  250、 一切相都无所着,无有一法可得,如果有法可得就不是自性了。

  

  缘按 : 在亲证论坛上浏览学习的时候发现坡主一直坚持着“妙语连珠”的整理工作。受坡主熏陶我也渐渐地明白了进行妙语的收录是一极其重要的工作,小说是营养自己,大说可以泽被天下利益千秋。当然收录妙语工作本身只如海边拾贝无有可佳,能泽被众生的是所收录的“贝” ----- 圣贤之人的真金智慧。特别是后来坡主与在下都不约而同的发现台湾的慧律法师是一超超极的大智慧圣者,从他大脑中分泌出来的产品的营养价值至佳无比,法师讲法的讲座中时时会有一些闪耀光芒的智慧之妙语出现,坡主与我也都录下了其中的一些如珠妙语。

  现将这些阶段性的收成供养给广大朋友,俗语说,“狮乳一滴可养万众”,现在将这些慧律法师精品狮乳会集成《慧律禅师禅语精选》定能唤醒一大群沉睡众生,使我们享受智慧的人生。这些狮乳的价值万赞不过,其智慧还待读者朋友自己去品味。

  顺便谈些品读智慧大餐的几个要点 :

  a、 我等本具的佛性大智有一极特别的癖好那就是不与一切世俗尘缘为伍、不粘着与任何凡情葛藤,这一特性就构成了“不舍尘缘不入圣智”的特殊局面。所以,食智慧餐的要点一就是:平心静气、舍诸妄缘,以宁静心来品味。

  b、思维是最有利的残杀本性智慧的工具,因为思维是建立在“前提”的基础上而展开的,而这个“前提”就是佛所说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简言之我们的思维是建立在虚妄、假设的基点上,是故思维是抹杀本性智慧的工具。所以,要点二即是:不要心意识心来听法闻法。

  c、本性的最大冤家就是“自我”,“我执”越强的人其本性智慧显现的越少。当我们固守“我执”时我们的六根六识所为就是造业,业分善业与恶业,但无论善业、恶业都是生死轮流业。当我们完全放舍“我执”时本性即显现,封闭的小我回复为与众生同体的真我、大我,此时六根六识所为即是佛业 ---- 佛陀家业,肉身便可担当法器。此也是食狮乳要点之一:放下顽固的自我。

  d、要点四:不被一切囚牢所缚。文字、师父、上师、善知识、道场……是指月的工具、是前行的灯塔,但不是最究竟的法。究竟法离一切言说,一切假相。将文字、善知识等作为执著的对象实是有愧佛菩萨良苦用心。

  以上几点作为诸多朋友阅读参考之用。

  和尚缘 2004.6.11.

  

  

《慧律禅师禅语精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