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慧律禅師禅語精選▪P2

  ..續本文上一頁8、 大徹大悟的人,境就是心,心就是境。

  109、 本性的東西不能言說,不說的話衆生又不懂,要說又怕落入文字的執著。

  110、 般若是諸佛之母,就是說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一定要有般若思想,他才能夠成道

  111、 名氣大沒有用,知名度高也沒有用;這臨命終啊,它是真功夫,是真正的功夫。

  112、 人間現實的生活就是靈性的訓練中心,訓練到任何東西都難不倒你,很難放下的也統統放下,我告訴你,你已經接近佛菩薩的境界了。

  113、 錢帶到棺材裏面是不能用的。

  114、 我們必須學習禅師的功夫,修淨土宗的人,也必須有禅定的功夫,念佛時心才能定。

  115、 宇宙中不被毀謗的人是蠢才,被毀謗的人是一種反面的贊歎。人爲什麼會被毀謗呢?因爲太好了、太突出了,站在人家的前面,擋住人家的視線。因爲長人一截,人家就准備剪掉他。

  116、 世間生死之爲最,其余一切可商量。

  117、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未來,你一定要面對他、接受它,你沒有辦法抗拒,誰都沒有能力去抗拒死亡。

  118、 我們生命的終極目標,就是往生極樂。

  119、 執爲禅之大病。

  120、 慈悲一定要站在原則之下,沒有原則的慈悲是爛慈悲。

  121、 學佛是重在悟,不是重在世智辨聰。

  122、 學佛是一件很踏實的工作,要往下紮根才能往上結果。

  123、 用感應來度衆生,有一天會讓衆生失去信心。

  124、 真實境是見性的實地功夫!

  125、 佛道要全盤的離相,才有一點消息。

  126、 如果被相粘住了,是不夠資格修行的。

  127、 沒有正確的見,走的都是錯路、冤枉路。

  128、 佛教不是沒有道場,是沒有人才。

  129、 修大乘法要入門道,這個門道你弄不清楚,你跑到山上自己住十年二十年,你都不可能開悟,因爲門路錯誤。

  130、 你一定要了解禅的思想,才有辦法徹底的去了解淨土的思想,否則很困難。

  131、 我們如果不懂禅學,我們就完全不懂淨土。

  132、 相是增上緣,體才是真實義。不見體只見相,那是凡夫。

  133、 執著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無知,不能成道,不能解脫。

  134、 修學佛法,如果不能與空相應,修到死也沒有辦法成就佛道。

  135、 把一切語言化作觀念,這個觀念變成我們追求的地方,這就是嚴重的錯誤。這樣了永遠不能成佛。

  136、 只有般若,它是徹底的佛道。

  137、 自性就是一切的根。

  138、 用平等的心,一如的心,沒有人能打倒你。

  139、 在語言裏面打轉,統統是世俗法。

  140、 要真正解脫的人,一定要在徹底的心性下手。

  141、 禅學重要到沒有它沒辦法成佛。

  142、 把一切語言化作觀念,這個觀念變成我們追求的地方,這就是嚴重的錯誤。這樣了永遠不能成佛。

  143、 大法師大名氣,沒有用的,要有真正大智慧大實力的人---這個才有用。

  144、 那些分別心的産物小聰明,在生死事上,都是用不上的。

  145、 放不下,苦了自己。

  146、 外道者樂于知見,凡夫總是樂于執著自己的看法。

  147、 學佛到最後的終極,就是放下。

  148、 祖師爲什麼要呵佛罵祖

  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著相。

  149、 自古以來,無著相的佛。

  150、 著相造善,著相造惡,皆是輪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151、 空的思想,是佛法與外道的根本區別。

  152、 廣求知見,就是一直沿著河邊跑---永遠無法到彼岸。

  153、 我們要以一顆超越的心,尊重、容納異己的存在。

  154、 衆生造業的勇氣,是很可嘉的。

  155、 學佛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也終不成道。

  156、 顯教的基礎若不打牢的話,修密宗是最容易感應、也最容易走錯路的。

  157、 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158、 把佛法當作世間學問來研究,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159、 誹謗傷害一個悟道的人,即使講到自己嘴巴爛掉,他還是那樣如如不動,只能是傷害到自己而已。

  160、 但息妄念,別無聖解。

  161、 花開見佛,就是心花開,見一切相非相,即相離相,那就見佛,見到無相的佛、法身的佛、清靜心。

  162、 我們不能弘法利生,至少隨喜贊歎,那也是一種功德。

  163、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則甘于平凡,卻享受平凡。

  164、 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

  165、 自尊太強,優越感太重的人,將不堪一擊,少許逆境,足以使他徹夜難眠。

  166、 誹謗他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

  167、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幹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168、 想度衆生,還要有能力度衆生,光有悲心是不夠的,會被拖下去死掉的。

  169、 我們富有,不是因爲我們所擁有的多,而是由于我們要求得少。

  170、 佛的大能力,也只能做助緣而已,修行成就,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努力。

  171、 如果上帝真是萬能的,那他爲何不把人類象皮球般一腳踢上天堂,豈不痛快

  

  172、 大乘,是菩薩的淨土,安住于大乘,便是安住于淨土。

  173、 現在佛教的悲哀,就是把善巧方便,誤會爲究竟。

  174、 其它宗教的升天堂是去享樂,佛法裏講的往生淨土,是帶有任務去的。

  175、 光是發一個願要救衆生,那是不夠的,還得有那個能力,沒有能力只有悲心,是不夠的。

  176、 真正悟後的人,他絕對不會恨任何一個人。

  177、 我們死後能不能燒出舍利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今生能不能發大菩提心真實弘揚佛法救度利益衆生。

  178、 不除內心貪嗔癡而拼命念佛欲求往生淨土,那是不可能的事。

  179、 與其說是上帝創造了人類,不如說是人類創造了上帝。

  180、 改正錯誤的思想,修正錯誤的行爲,叫做修行。

  181、 空性的思想,是開大智慧的根本。

  182、 如果在世時對弘揚佛法完全沒有貢獻,死後留下一個金剛不壞身或很多舍利,那又能如何呢?

  183、 成佛以後的狀態,簡單講,就是任何假相都騙不過他。

  184、 佛理易懂,習氣難斷。

  185、 若不除去內心貪嗔癡,就沒有快樂可言。

  186、 修行,就是改變我們的習氣。

  187、 我慢不可有,佛慢不可無。

  188、 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的過程。

  189、 如果你自己不倒下,沒有任何人任何力量可以讓你倒下。

  190、 生命要掌握在投資在你不會後悔的地方,這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191、 我們一定要學會原諒別人的無知。

  192、 天下,沒有不可原諒的衆生。

  193、 我們喜歡把家裏的燈點得很亮,卻不願意把自己內心的智慧點亮。

  194、 我們會把家裏的廁所清理得很幹淨,卻從來不把自己內心的肮髒清理幹淨。

  195、 修行佛道的人,心地一定要柔和,要注意無爭、忍辱,這個忍辱一定要通達空性跟無相,否則忍不下來。

  196、 證悟了空性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毀謗,也不會在意別人的贊歎。

  197、 宗教,總是盲目的,因爲感情勝于理性。

  198、 我們的思想,是累積的錯誤。

  199、 這個身體只是借給我們暫住而已,無常一到就要搬家,切勿執著。

  200、 若心有定,別人說你好,說你壞,都一樣。

  201、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202、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誇學。

  203、 事無難易,惟心堅忍可成矣!所謂金剛非堅,願力惟堅。

  204、 古今庸人,敗于“懶”字;古今才人,敗于“傲”字。

  205、 名字有什麼相幹

  被我們稱做玫瑰的,叫它別的名字,仍然同樣芬芳。

  206、 法律是事後追訴,但傷害已成事實;因果是事先防範,能杜漸防微。

  207、 人常念病日,則塵念自息;人常念死日,則道心自生。

  208、 能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209、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210、 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211、 徹悟本性的人,即使全世界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會覺得寂寞。

  212、 對于生命無常的覺醒,乃是智慧的開端。

  213、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好水手。

  214、 不要絕對相信權威,因爲權威有時也會犯錯誤。

  215、 肯低頭的人,永遠不會撞到矮門。

  216、 順境,處之淡然;逆境,處之泰然。

  217、 世間一切,爲我所用,非我所有。

  218、 靠自淨內心的力量證悟解脫,如同常人依靠自己的呼吸;靠外在的力量加持,如同重病人依靠氧氣筒。

  219、 沒有反省的人,永遠停留在某一個階層,沒有辦法超越。

  220、 如果內心沒有解脫,再大的神通,也沒有用。

  221、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222、 不要因爲別人的毀謗而痛苦,不要因爲別人的贊歎而歡喜。

  223、 人之偉大,在于奉獻的多少,而不是擁有的多少。

  224、 人忙心不盲,要有定力。

  225、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聖人。

  226、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227、 如果別人的愚癡能夠造成你的痛苦,那你比他還愚癡。

  228、 執著近于迷惑。

  229、 空,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永恒性。

  230、 欲服大衆,先調自心。

  231、 學佛,就是在學做人。

  232、 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口。

  233、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234、 佛法是世間的真理、究竟之處。

  235、 不要迷失在無常的幻相之中!!!

  236、 哪一個菩薩是跑到深山裏面去修行的?都是要面對無量無邊的衆生嘛。

  237、 空性,是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

  238、 空,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永恒性。

  239、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240、 律己要嚴,待人要寬。

  241、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242、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積極地爲大衆服務。

  243、 永遠不會認錯的人,就是永遠照顧自己缺點的人。

  244、 我相——就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識在主導,這個就是我相。

  245、 聖人之所以可貴,乃在于他真正解脫的智慧。

  246、 當我們的心如如不動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進入清淨的佛淨土。

  247、 我們有正見的智慧,才能圓滿地成就菩提。

  248、 無明就是強烈的主觀意識。

  249、 開悟的人到哪裏去?往生到哪裏去?開悟的人不必到哪裏啊,這個宇宙就是他的家。

  250、 一切相都無所著,無有一法可得,如果有法可得就不是自性了。

  

  緣按 : 在親證論壇上浏覽學習的時候發現坡主一直堅持著“妙語連珠”的整理工作。受坡主熏陶我也漸漸地明白了進行妙語的收錄是一極其重要的工作,小說是營養自己,大說可以澤被天下利益千秋。當然收錄妙語工作本身只如海邊拾貝無有可佳,能澤被衆生的是所收錄的“貝” ----- 聖賢之人的真金智慧。特別是後來坡主與在下都不約而同的發現臺灣的慧律法師是一超超極的大智慧聖者,從他大腦中分泌出來的産品的營養價值至佳無比,法師講法的講座中時時會有一些閃耀光芒的智慧之妙語出現,坡主與我也都錄下了其中的一些如珠妙語。

  現將這些階段性的收成供養給廣大朋友,俗語說,“獅乳一滴可養萬衆”,現在將這些慧律法師精品獅乳會集成《慧律禅師禅語精選》定能喚醒一大群沈睡衆生,使我們享受智慧的人生。這些獅乳的價值萬贊不過,其智慧還待讀者朋友自己去品味。

  順便談些品讀智慧大餐的幾個要點 :

  a、 我等本具的佛性大智有一極特別的癖好那就是不與一切世俗塵緣爲伍、不粘著與任何凡情葛藤,這一特性就構成了“不舍塵緣不入聖智”的特殊局面。所以,食智慧餐的要點一就是:平心靜氣、舍諸妄緣,以甯靜心來品味。

  b、思維是最有利的殘殺本性智慧的工具,因爲思維是建立在“前提”的基礎上而展開的,而這個“前提”就是佛所說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簡言之我們的思維是建立在虛妄、假設的基點上,是故思維是抹殺本性智慧的工具。所以,要點二即是:不要心意識心來聽法聞法。

  c、本性的最大冤家就是“自我”,“我執”越強的人其本性智慧顯現的越少。當我們固守“我執”時我們的六根六識所爲就是造業,業分善業與惡業,但無論善業、惡業都是生死輪流業。當我們完全放舍“我執”時本性即顯現,封閉的小我回複爲與衆生同體的真我、大我,此時六根六識所爲即是佛業 ---- 佛陀家業,肉身便可擔當法器。此也是食獅乳要點之一:放下頑固的自我。

  d、要點四:不被一切囚牢所縛。文字、師父、上師、善知識、道場……是指月的工具、是前行的燈塔,但不是最究竟的法。究竟法離一切言說,一切假相。將文字、善知識等作爲執著的對象實是有愧佛菩薩良苦用心。

  以上幾點作爲諸多朋友閱讀參考之用。

  和尚緣 2004.6.11.

  

  

《慧律禅師禅語精選》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