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22 禅关策进(明 袾宏 辑)▪P4

  ..续本文上一页愤然要明此事,此句甚妙。该摄看话头之法。曲尽。

  天奇和尚示众

  汝等从今发决定心,昼三夜三,举定本参,看他是个甚么道理。务要讨个分晓。日久岁深,不炼昏沉,昏沉自退。不除散乱,散乱自绝。纯一无杂,心念不生。忽然会得,如梦而醒。覆看从前,俱是虚幻当体本来现成,万象森罗,全机独露,于这大明国里,也不枉为人。向此法门,也不枉为僧。却来随缘度日,岂不畅哉,岂不快哉。

  ○终日念佛,不知全是佛念。如不知,须看个念佛的是谁。眼就看定,心就举定,务要讨个下落。

  评曰,毒峰,天奇,皆教参究念佛,空谷何故谓。不必用此等法。盖是随机不同,任便无碍。

  古音琴禅师示众

  坐中所见善恶,皆由坐时。不起观察,不正思惟,但只瞑目静坐,心不精采,意顺境流,半梦半醒,或贪著静境。为乐,致见种种境界。夫正因做工夫者,当睡便睡一觉。一醒便起,抖擞精神,挪莏眼目,咬住牙根。掜紧拳头,直看话头落在何处。切莫随昏随沈,丝毫外境不可采著。

  ○行住坐卧之中,一句弥陀莫断。须信因深果深,直教不念自念。若能念念不空,管取念成一片。当念认得。念人,弥陀与我同现。

  异岩登禅师释疑集

  问,学人参求知识,或令提个话头,或令疑个话头,同耶,别耶答,才举话头,当下便疑,岂有二理。一念提起,疑情即现。覆去翻来,精研推究,功深力极,自得了悟。

  评曰,释疑集中,此一段文,最为精当。今人颇有滞此二端而不决者,盖未曾实做工夫故也。

  月心和尚示众

  愤起新鲜志气,举个话头,要于结末字上,疑情永长,沉沉痛切。或杜口默参,或出声追审。如失重物,务要亲逢亲得。日用中一切时,一切处,更无二念。

  △诸祖苦功节略第二。

  独坐静室

  道安大师,独坐静室十有二年,殚精构思,乃得神悟。

  评曰,此老竭精思,乃得神悟。不是一味静坐便了。

  悬崖坐树

  静琳禅师,弃讲习禅。昏睡惑心。有悬崖,下望千仞,旁出一树。以草藉之,趺坐其上。一心系念,动经宵日。怖死既重,专精不二。后遂超悟。

  草食木栖

  通达禅师,入太白山,不赍粮粒。饥则食草,息则依树。端坐思玄,五年不息。因以本打块。块破,廓然大悟。

  评曰,饶汝草食树栖,若不思玄,漫尔多载,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衣不解带

  金光照禅师,十三出家,十九入洪阳山,依迦叶和尚。服勤三载,衣不解带,寝不沾席。又在姑射山。亦如是,豁然启悟。

  引锥自刺

  慈明,谷泉,琅玡三人,结伴参汾阳。时河东苦寒,众人惮之。慈明志在于道,晓夕不忘。夜坐欲睡,引锥自刺。后嗣汾阳,道风大振,号西河师子。

  暗室不忽

  宏智禅师,初侍丹霞淳。因与僧征诘公案,不觉大笑。淳责曰,汝笑这一声,失了多少好事。不见道,暂时不在,如同死人。智再拜伏膺。后虽在闇室,未尝敢忽。

  评曰,论道而笑,古人尚呵。今世谛诙谐,捧腹无厌。丹霞见之,又当何如。

  晚必涕泣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

  三年力行

  晦堂心禅师。自言,初入道,自恃甚易。逮见黄龙先师,退思日用,与理矛盾极多。遂力行之。三年,祈寒溽暑,确志不移,方得事事如理。而今欬唾掉臂,也是祖师西来意。

  圆枕警睡

  哲侍者,睡以圆木为枕。小睡则枕转,觉而复起,率以为常。或谓用心太过。答云,我于般若缘分素薄,若不如此,恐为妄习所牵。

  被雨不觉

  全庵主,为道猛烈,无食息暇。一日倚栏看狗子话,雨来不觉,衣湿方知。

  誓不展被

  佛灯珣禅师,依佛鉴,随众咨请,邈无所入。叹曰,此生若不彻证,誓不展被。于是四十九日。只靠露柱立地,如丧考妣,乃得大悟。

  掷书不顾

  铁面昺禅师,行脚时,离乡未久,闻受业一夕遗火,悉为煨烬。得书掷之地曰,徒乱人意耳。

  坚誓省发

  灵源清禅师,初参黄龙心。随众问答,茫然不知端倪。夜誓佛前曰,当尽形寿以法为檀,愿早开解。后阅玄沙语,倦而倚壁。起经行,步促遗履,俯就之,忽大悟。

  无时异缘

  圆悟勤禅师,再参东山演,为侍者,穷参力究。自云,山僧在众,无一时异缘,十年方得打彻。

  评曰,十年之间,无一时异缘。试问,今一日间,异缘多少。何时得打彻去也。

  造次不忘

  牧庵忠禅师,初习台教,后志禅宗。谒龙门眼,造次之顷,不忘提撕。适纵步水磨,见额云。*轮常转,忽大悟。

  忘抵河津

  庆寿享禅师,参郑州普照宝公,朝夕精勤。一日以事往睢阳,过赵渡。疑情不散,忘其抵津。同行觉之曰,此河津也。豁然悲喜交集,以白宝公。公曰,此僵卧汉,未在。因教看日面佛语。一日云堂静坐,闻板声大悟。

  寝食两忘

  松源岳禅师,初以居士参应庵华,不契。愈自奋励,见密庵杰,随问随答。密叹曰,黄杨木禅耳。奋励弥切,至忘寝食。会密入室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从傍大悟。

  口体俱忘

  高峰妙禅师,在众胁不沾席,口体俱忘。或时如厕,中单而出。或时发函,不扃而去。后径山归堂,大悟。

  诸缘尽废

  杰峰愚禅师,初参古鎅石门。佩受法语,昼夜兀坐,不契。后参止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愈疑乃诸缘尽废,寝食俱不觉知,如气绝者。一夕坐至夜分,闻邻僧咏证道歌云,不除妄想。不求真,豁然如释重负。有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之句。

  杜门力参

  移刺楚材丞相,参万松老人。屏斥家务,杜绝人迹,虽祈寒溽暑,无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者几三年,乃获印证。

  评曰,如是用心,如是证道,是之谓在家菩萨也。吃得肉。已饱,来寻僧说禅,独何为哉。

  以头触柱

  中峰本禅师,侍高峰死关,昼夜精勤,困则以头触柱。一日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处,恍然开解。自谓所证未极,弥益勤苦,咨决无怠。及观流水,乃大悟。

  评曰,自谓所证未极,故终至极处。今之以途路为到家者众矣,嗟夫。

  关中刻苦

  毒峰善禅师,在淯溪进关,不设卧榻,惟置一橙,以悟为则。一夕昏睡,不觉夜半,乃去橙,昼夜行立。又倚壁睡去,誓不傍壁,辽空而行。身力疲劳,睡魔愈重。号泣佛前,百计逼拶,遂得工夫日进。闻钟声,忽不自由。偈示,沉沉寂寂绝施为,触著无端。吼似雷。动地一声消息尽,髑髅粉碎梦初回。

  胁不至席

  璧峰金禅师,参晋云海,示以万法公案。疑之三年。偶摘蔬次,忽凝然久之。海问,子定耶。对曰,定动不关。海问,定动不关,是甚么人。金以筐示之。海不肯。金扑筐于地,亦不肯。尔后工夫益切,胁不至席,一坐七日。一日闻伐木声,大悟。

  独守钝工

  西蜀无际禅师,初做工夫,四指大书帖亦不看,只是拍。盲做钝工夫,乃得大彻大悟。

  评曰,此意极是。但不明教理者,未宜效颦

  禅关策进。

  后集一门。

  △诸经引证节略

  大般若经

  空中声告常啼菩萨言,汝东行求般若,莫辞疲倦,莫念睡眠,莫思饮食,莫想昼夜,莫怖寒热。于内外法,心莫散乱。行时不得左右顾视,勿观前后上下四维等。

  华严经

  勤首菩萨偈云,如钻燧取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至灭。懈怠者亦然。释曰,当以智慧钻注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心智无住,四仪无间,则圣道可生。瞥尔起心,暂时忘照,皆名息也。

  大集月藏经

  若能精勤。系念不散,则休息烦恼,不久得成无上菩提。

  十六观经

  佛告韦提希,应当专心,系念一处。

  出曜经

  智者以慧炼心,寻究诸垢,犹如矿铁,数入百炼,则成精金。犹如大海,日夜沸动,则成大宝。人亦如是,昼夜役心不止,便获果证。

  评曰,今人但知息心而入禅那,宁知役心而获果证。

  大灌顶经

  禅思比丘,无他想念,惟守一法,然后见心。

  遗教经

  夫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评曰,守一法,制一处,幸有此等语言在。

  楞严经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

  ○又以此心,研究精极。

  弥陀经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评曰,只此一心不乱四字,参禅之事毕矣,人多于此忽之。

  楞伽经

  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心之所现者,当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勤加修习。

  金刚般若经

  萨陀波仑菩萨,七岁经行住立,不坐不卧。

  宝积经

  佛告舍利弗,彼二菩萨行精进时,于千岁中,未曾一弹指顷被睡眠之所逼恼,于千岁中,未曾起念称量饮食咸淡美恶,于千岁中,每乞食时,未曾观授食人为男为女,于千岁中,居止树下,未曾仰面观于树相,于千岁中,未曾缘念亲里眷属,于千岁中,未曾起念我欲剃头,于千岁中,未曾起念从热取凉从寒取温,于千岁中,未曾论说世间无益之语。

  评曰,此是大菩萨境界,虽非凡夫所及,然不可不知。

  大集经

  法悟比丘,二万年中,常修念佛,无有睡眠,不生贪嗔等,不念亲属衣食资身之具。

  念佛三昧经

  舍利弗,二十年中,常勤修习毗婆舍那,行住坐卧,正念观察,曾无动乱。

  自在王菩萨经

  金刚齐比丘,修习正法,诸魔隐身伺之,千岁伺之,不见一念心散可得恼乱。

  如来智印经

  轮王慧起舍国出家,三千岁系念,亦不倚卧。

  中阿含经

  尊者阿那律陀,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共住林中,后先乞食,各归坐禅,至于晡时,先从坐起者,或汲瓶水,能胜独举,如不能胜,则便以手招一比丘,两人共举,各不相语,五日一集,或两说法,或圣默然。

  评曰,此万世结伴修行之良法也。

  杂譬喻经

  波罗柰国,一人出家,自誓不得应真,终不卧…

《022 禅关策进(明 袾宏 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