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二祖不往西天。遂回复因阅楞严而发明。故应机捷敏与修多罗合。至与雪峰征诘亦当仁不让。峰曰。备头陀再来人也。闽帅王审知。令公王延彬。皆以师礼之。众常八九百。沙到蒲田县。百戏迎之。次日问小塘长老。昨日许多喧闹向甚处去也。小塘提起袈裟角。也不妨紧峭。第一不得向喧静昨日今朝处著眼。蹉过当阳一段大事。小塘不费心力。信手拈起袈裟。沙云。潦挑没交涉。小塘甚处是没交涉处。玄沙是许不许。大沩哲云。大沩即不然。或有问。但鸣指一下。如有个衲子出来。云潦挑没交涉。却肯他。何故大丈夫汉。捋虎须也是本分。且道。利害在甚么处。又云。小塘怀藏至宝。遇别者以增辉。玄沙本分钻锤一击。乃光流千古。法眼别云。昨日有多少喧闹。法灯云。今日更好笑。看他二尊宿是当派下儿孙。觑破玄沙用底。一向宽遮外罗却就里。暗箭相射。天童具通方眼。见伊家长里短。彻底颂出。颂云。
夜壑藏舟(衲子难谩)。澄源著桌(肯堕死水)。龙鱼未知水为命(当局者迷)。折筋不妨聊一搅(打草惊蛇)。玄沙师小塘老(一状领过)。函盖箭锋(易开终始口)。 探竿影草(难保岁寒心)潜缩也老龟巢莲(藏身处没踪迹)。游戏也华鳞弄藻(没踪迹处莫藏身)。
师云。玄沙问昨日喧闹。如庄子大宗师篇云。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趋。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天童以玄沙昨日今日置问。藏舟密负以验小塘。却来澄源湛水里尚桌孤舟。此玄中铭恐滞死水。玄沙句中眼活。要人识动静根源。卧龙球和尚曰。欲得省要却是山河大地。与汝发明。其事既常。亦能究竟。若从文殊门入者。一切有为土木瓦石助汝发机。若从观音门入者。一切音响。虾蟆蚯蚓助汝发机。若从普贤门入者。不动步而到。我以此三门。方便示汝。如将一只折筋搅大海水。令彼鱼龙知水为命。若常知动静语默来去根源。早不空过。此颂玄沙为人处。若是作家。函盖箭锋。探竿影草。把定放行。看取提袈裟与没交涉。看是何道理。史记龟策。传太史公曰。余至江南。观其行事。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此没交涉。潜缩也不妨游戏。游戏也不妨潜缩。今画鱼藻图。藻水草也。随波摇漾自成文章。又藻水草有文者也。见论语。山节藻棁。要识二老么。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第八十二则 云门声色
示众云。不断声色是随处堕。声求色见。不见如来。莫有就路还家底么。
【举】云门示众云。闻声悟道(双丸塞耳)。见色明心(两叶遮睛)。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糊饼。放下手却是馒头(又被风吹别调中)。
师云。天童举话谈其神骏。略其玄黄。本录。云门示众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作么生。是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举手云。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糊饼。放下手。元来却是馒头。圆通国师道。韶阳老人。可谓唱弥高而和弥寡。如今却向延圣拂子头上。入方网三昧。东方入定西方起。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还会么。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万松道。海中寻不得。岸上却相逢。更看。天童甚处相见。颂云。
出门跃马扫搀抢(阃外将军令)。万国烟尘自肃清(风行草偃)。十二处亡闲影响(并作一家)。三千界放净光明(更无两样)。
师云。闻声悟道。道岂有声。见色明心。心岂有色。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仁义之兵无敌于天下。搀抢棓彗其殃一也。以声色为影响。表不实也。影谓镜像水月。响谓空谷传声。此皆在道心中。为搀抢也。万国犹万法也。十二处犹六根六尘也。三千界光明。照破影响。由除影响。放出光明。不见。百丈古灵道。灵光独耀回脱根尘。忽若根根尘尘皆遍法界。又作么生。将谓是馒头。却是糊饼。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五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六
侍者离知录
第八十三则 道吾看病
示众云。通身做病。摩诘难痊。是草堪医。文殊善用。争如参取向上人得个安乐处。如何是安乐处。
【举】沩山问道吾。甚么处来(来处要分明)。吾云。看病来(福田第一即不无)。山云。有几人病(更要两等)。吾云。有病者不病者(却是尔有第二月)。山云。不病者莫是智头陀么(陷虎之机)。吾云。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速道速道(却被葫芦倒缴藤)。山云。道得也没交涉(祸不入慎家之门)。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二十三岁参百丈大智。充典座二十年。因拨火悟道。后与华林。赌净瓶下语。赢得沩山。连帅李景让。奏号同庆寺。相国裴休。尝咨玄奥。师尝见野火问道吾。还见火么。吾曰。见。山云。从何处起。吾曰。除去行住坐卧。请师别致一问来。山休去。佛鉴拈云。炎炎野火。人人皆见。独有道吾。见得迥别。万松道。一等是看病。不似道吾觑透心肝五脏。沩山通方便。相席打令道。道得也与他没交涉。唯有天童道。没交涉处。正好道。颂云。
妙药何曾过口(吞不入吐不出)。神医莫能捉手(无处摸索)。若存也渠本非无(唯言遍天下)。至虚也渠本非有(不见一纤毫)。不灭而生(虚若谷神常不死)。不亡而寿(道先象帝自长生)。全超威音之前(舒不到头)。独步劫空之后(卷不到尾)。成平也天盖地擎(把定乾坤)。运转也乌飞兔走(斡旋造化)。
师云。红丝脉断。药病俱亡。服药忘了口来。诊脉忘了手来。所谓攒簇不得底病。华陀拱手。扁鹊攒眉。道有通。身无影像。道无。遍界不曾藏。齐朝昙鸾法师。得仙经十卷。后逢流支三藏。问曰。佛法中有长生不死法。胜得此土仙方否。三藏唾地曰。此土那有长生法。纵得延年报尽还坠。即怀中探出无量寿观经。授与鸾曰。此大仙方。常得解脱。永出生死。楞严十仙报尽。还来转入诸趣。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东坡上佛印诗。长生未暇学。且学长不死。全超威音之前。先天而未成。已成独步劫空之后。后天而既坏不坏。成平也。天盖地擎。运转也。乌飞兔走。此唤作全体作用摄用归体。静为天地本。动合圣贤心。还会这般说话么。拨开妙净圆明眼。识取吉祥安乐人。
第八十四则 俱胝一指
示众云。一闻千悟。一解千从。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克的简当处试拈出看。
【举】俱胝和尚凡有所问。只竖一指(费许多气力作么)。
师云。婺州金华山俱胝禅师。初庵于天台。有尼名实际。到来顶笠执锡。绕师三匝曰。道得即拈下笠子。三问。胝并无对。际便去。胝曰。日势稍晚。且留一宿。际曰。道得即宿。胝又无对。际去后。胝自叹曰。我虽处丈夫形。而无丈夫之气。拟弃庵诸方参学去。其夜山神告曰。师不须离此山。将有大菩萨来为和尚说法也。果旬日天龙和尚至。师罄诚迎礼。具陈前事。天龙竖指示之。胝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僧到。唯举一指。无别提唱。所畜童子。于外被人诘曰和尚说何法要。童子竖起一指。归举似胝。胝以刀断其指。童子叫呼走出。胝召一声。童子回首。胝却竖起一指。童子忽然领悟。胝将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言讫示灭。万松道。好与截却指头。长庆代云。美食不中饱人吃。万松道。不贪香饵味。可谓碧潭龙。玄沙云。我当时若见。与拗折指头。万松道。不唯与童子雪冤。抑亦与后人出气。玄觉云。且道。玄沙恁么道。意作么生。万松道。果然疑著。云居锡云。只如玄沙恁么道。肯伊不肯伊。若肯何言拗折指头。若不肯俱胝过在甚么处。万松道。过在肯不肯。先曹山云。俱胝承当处莽卤。只认得一机一境。一种是拍手拊掌。是他南园奇怪。万松道。水中择乳须是鹅王。玄觉又云。且道。俱胝还悟也未。若悟为甚么。说承当处莽卤。若不悟又道用一指头禅不尽。且道。曹山意旨在甚么处。万松道。曲高和寡。期遇知音。后来嘉山来禅师。在镇府西天宁。人问。铁牛和尚塔何在。山以手指之。忽然省发。乃成颂云。铁牛铁牛。更莫别求。有人问我。竖起指头。万松道。虽是承当莽卤。要且不借傍来。不见。明招独眼龙问国泰深禅师。古人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作么生拈却三行咒。泰竖起一指。招云。不因今日。争识得这瓜州客。万松道。假令患状殊。先须疗其本。参同契。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可谓夜深认得来时路。不待天明便出关。佛国颂云。问答机缘岂易酬。无钱难作好风流。心中有事说不得。只向忙中竖指头。若要作好风流说心中事。更参天童和尚。颂云。
俱胝老子指头禅(缩却驴蹄)。三十年来用不残(至今跷手乱下)。信有道人方外术(这里使不著)。了无俗物眼前看(犹嫌少在)。所得甚简(逼塞乾坤)。施设弥宽(不消一捏)。大千刹海饮毛端(不留涓滴)。鳞龙无限落谁手(天童犹在)。珍重任公把钓竿(不妨惊人手段)。师复竖起一指云看(惭惶杀人)。
师云。万古常空一朝风月。岂止三十年用不残。庄子大宗师篇。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若无方外之术。争得世出世间全在一指头上见彻根源。古诗道。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天童近取诸身。唯用一指。简易之道。要而不繁。维摩毛吞大海名小不思议经。华严。尘含法界名大不思议经。楞严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又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轮。庄子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惊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燀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浙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所谓。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后来接得断指童子。国泰[王+舀]别峰相见。嘉山来误入桃源。今日天童颂后。又竖一指云。看。柏山大隐和尚道。大小天童随人脚跟走。五祖演和尚举。僧问投子。如何是十身调御子。下禅床立。还有僧问老僧。亦下禅…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