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P4

  ..续本文上一页]和习语之声。涅槃经有病行婴儿行。有本云婆婆和和。石室善道禅师云。涅槃十六行中。婴儿行为最。哆哆和和时。喻学道人离分别取舍心。与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且道。是何曲调。万籁有心闻不得。孤岩无耳却知音。

  第九则  南泉斩猫

  示众云。踢翻沧海。大地尘飞。喝散白云。虚空粉碎。严行正令。犹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设。

  【举】南泉一日。东西两堂争猫儿(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南泉见遂提起云。道得即不斩(谁敢当锋)。众无对(直待两淋头)。泉斩却猫儿为两段(抽刀不入鞘)。泉复举前话问赵州(再来不直半文)。州便脱草鞋。于头上戴出(好与一刀两段)。泉云。子若在。恰救得猫儿(心斜不觉口喝)。

  师云。法云圆通秀禅师。见二僧并立说话。将拄杖。到连卓数下云。一片业地。何况两堂众首。因猫致诤。南泉也不与解劝。亦不与惩罚。本色道人。以本分事。为人遂提起猫儿云。道得即不斩。正当恁么时。尽十方界有情无情。一齐向南泉手中乞命。当时有个出来展开两手。不然拦胸抱住云却劳和尚神用。纵南泉别行正令。敢保救得猫儿。这一窟死老鼠既无些子气息。南泉已展不缩。尽令而行。辽朝上人[辰+殳]作镜心录。诃南泉辈杀生造罪。文首座作无尽灯辨误。救云。古本以手作虚斫势。岂直一刀两段。鲜血淋迸哉。这两个批判古人。文公罪重。[辰+殳]公罪轻。南泉依旧。水牯牛队里。摇头摆尾。不见。佛日禅师与众茶座次。见猫来。袖中掷鹁鸽与之。猫接得便去。日云俊哉不可也是假作虚用。南泉自念。曲高和寡。举前话问赵州。州便脱草鞋于头上戴出。果然敲唱俱行。节拍成就。泉云。子若在恰救得猫儿。这些子用处。虽难会却易见。尔但向拈匙举鲾处觑破。便见斩猫儿戴草鞋更无两样。不然更看。天童别作甚么伎俩。颂云。

  两堂云水尽纷拏(有理不在高声)。王老师能验正邪(明镜当台物来斯鉴)。利刀斩断俱亡像(消得龙王多少风)。千古令人爱作家(有一人不肯)。此道未丧(死猫儿头堪作何用)。知音可嘉(不道无只是少)。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功不浪施)。炼石补天兮独贤女娲(阙一不可)。赵州老有生涯(信手拈来无不是)。草鞋头戴较些些(且信一半)。异中来也还明鉴(衲子难谩)。只个真金不混沙(是真难灭)。

  师云。两堂云水尽纷拏。至今不曾定交。若非天童会南泉例验出端倪。往往邪正不分。邪正分明时如何判断。便好。利剑斩断一坑埋却。非但剿绝一期不了公案。亦使千古之下风清寰宇。南泉当时师胜。资强。见众无语。却举似赵州。表显众中有人。赵州脱草鞋头上戴出。果然此道未丧。知音可嘉。孔子云。天将未丧斯文也。看他师资。道合。唱拍相随。无以为喻。谥法。泉源流通曰禹。又受禅成功曰禹。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淮南子。共工氏兵强凶暴。而与尧帝争功。力穷触不周山而死。天柱为之折。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列子。阴阳失度名缺。炼五常之精名补。云盖本拈洞山掇却泰首座果桌话云。洞山虽有打破虚空底钻锤。要且无补缀底针线。南泉如大禹凿山透海。显出神用。赵州如女娲炼石补天。圆却话头。万松道。赵州十八上解破家散宅。不知有多少生涯。草鞋头戴较些些。咄咄没去处。作这个去就。保福展云。虽然如是。也只是破草鞋。南泉平高就下道。子若在恰救得猫儿。翠岩芝云。大小赵州只可自救。放过一著。天童道。异中来也还明鉴。只个真金不混沙。只能顺水推舡。不解逆风把柁。而今尔这一队上来。猫又无。争甚狗。以拄杖趁下。

  第十则  台山婆子

  示众云。有收有放。干木随身。能杀能活。权冲在手。尘劳魔外尽付指呼。大地山河皆成戏具。且道。是甚么境界。

  【举】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傍城庄家夹道兔)。凡有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一生行脚去处也不知)。婆云。蓦直去(未当好心)。僧才行(著贼也不知)。婆云。好个阿师又恁么去也(尔早侯白)。僧举似赵州(人平不语)。州云。待。与勘过(水平不流)。州亦如前问(陷虎之机)。至来日上堂云。我为汝勘破婆子了也(我更侯黑)。

  师云。台山路上婆子。惯随无著出寺入寺。饱参文殊前三后三。凡见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便当阳指出长安大道。云蓦直去。其僧不作疑阻便行。婆云。好个阿师又恁么去也。这婆子也钩锥在手。从来触误多少贤良。这僧既不奈伊何。拈来举似赵州。州云。待与勘过。疑杀天下人。这老汉老不歇心。图个甚么。也要定个宗眼。州依前恁么问。婆依前恁么答。有底便话作两橛。前段点这僧扶婆子。后段点婆子扶赵州。唯玄觉云。前僧也恁么问答。后来赵州也恁么问答。且道。甚处是勘破处。万松道。勘破了也。又云。非唯被赵州勘破。赤被这僧勘破。万松道。非但累及玄觉。亦乃累及万松。琅玡云。大小赵州去这婆子手里。丧身失命。虽然如是。错会者多。万松道。切忌。以已方人。沩山哲云。天下衲僧只知问路老婆。要且不知脚下泥深。若非赵州老人。争显汗马功高。虽然须假天童歌扬始得。颂云。

  年老成精不谬传(切忌魔魅人家男女)。赵州古佛嗣南泉(镇州端的出大萝卜)。枯龟丧命因图象(灵鬼灵神返遭罗网)。良驷追风累缠牵(骤风骤雨不免羁缰)。勘破了老婆禅(几个男儿是丈夫)。说向人前不直钱(知根不圣)。

  师云。鬼魅以妖通成精。咒药以依通成精。天龙以报通成精。贤圣以神通成精。佛祖以道通成精。南泉赵州乃佛祖向上人。那堪年老。所以道。年老成精也。赵州古佛嗣南泉。马祖道。经入藏。禅归海。唯有南泉独超物外。赵州以长沙为友。以南泉为师。故勘辨中。非得失胜负之可品格。天下谓之赵州关。也不妨难过。虽然仲尼有言。神龟能现梦于元君。而不能免余且之网。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而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庄子云。宋元君梦人被发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觉占之。神龟也。渔者果有余且。网得白龟。其圆五尺。君欲活之。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乃其事也。洛浦曰。欲知上流之士。不将佛祖言教贴在额头。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周穆王八骏。有乘云而趋行越飞鸟者。故曰良驷追风也。此颂婆子能勘僧。而不免赵州勘破。赵州虽能勘婆。而不免琅玡点检。参禅谓之金屎法。不会如金。勘破如屎。所以道。说向人前不直钱。汝但离却得失胜负情量。自然平欺婆子。下视赵州。若到万松门下。不得点胸檐板。

  第十一则  云门两病

  示众云。无身人患疾。无手人合药。无口人服食。无受人安乐。且道。膏肓之疾。如何调理。

  【举】云门大师云。光不透脱。有两般病(还觉口干舌缩么)。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白日见鬼莫是眼花)。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早是结胸那堪喉闭)。又法身亦有两般病(祸不单行)。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已见犹存。堕在法身边是一(不唯邪崇更有家亲)。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养病丧躯)。子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医博未离门又早痫病发)。

  师云。越州干峰和尚。法嗣洞山悟本。云门遍参曾见师与曹山疏山。此则公案先有来源。干峰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更须知有向上一窍。云门出众云。只如庵内人。为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门云。犹是学人疑处。峰云。子是甚么心行。门云。也要和尚相委悉。峰云。直须恁么始得稳坐地。门云。喏喏。干峰道。法身有三种病。云门道。法身有两种病。万松行脚时。诸方商量道。未到走作已到住著。透脱无依。是三种病。今言二种。少未到走作。后二种病显然大同。佛眼和尚道。骑驴觅驴是一。骑驴了不肯下。亦是病。乃前二病少后一种。师家一期应病施方。各垂方便。其二种光。与光不透脱有两般病。无别。且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者。洞山道。分明觌面别无真。争奈迷头还认影。若具把定乾坤眼。绵绵不漏丝毫。方得少分相应。又道。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沩山所谓。无一法可当情。见犹在境。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南院颙道。我当时如灯影里行相似。所以道。亦是光不透脱。洞上宗风。静沈死水。动落今时。名二种病。尔但出不随应。入不居空。外不寻枝。内不住定。自然三病。二光一时透脱。然后透脱不透脱。拈放一边。子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如何得安乐去。更请天童诊候。颂云。

  森罗万象许峥嵘(听他何碍汝识得不为冤)。透脱无方碍眼睛(闪捧著榾朵)。扫彼门庭谁有力(拂迹成痕欲隐弥露)。隐人胸次自成情(心疑生暗鬼)。船横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却)。桌入芦花照雪明(住岸却迷人)。串锦老渔怀就市(著本图利)飘飘一叶浪头行(随流得妙)。

  师举。法句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一即万万即一。即此物。非他物。一任峥嵘磊落。荒田不拣草。净地却迷人。直饶透脱无方正是碍眼睛处。圆觉经道。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洞山道。灵苗瑞草。野父愁耘。何必扫彼门庭。空一切法。云门道。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不是教尔除幻境灭幻心。别觅透脱处。三祖道。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与圆觉经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便见作止任灭。如金刚与泥人揩背也。又道。隐人胸次自成情。此颂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正是圆觉存我觉我。潜续如命。细四相病。故普觉云。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舡横野渡涵秋碧。此颂得到法身。缆舡于澄源湛水。疏山以法身为枯桩。此真系驴橛也。直待拨转舡子。未免桌入芦花照雪明处。到此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还堕位。此颂直饶透得。放过即不可。到此云门道尽。天童颂彻也。然后要见云门意旨…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