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P4

  ..續本文上一頁]和習語之聲。涅槃經有病行嬰兒行。有本雲婆婆和和。石室善道禅師雲。涅槃十六行中。嬰兒行爲最。哆哆和和時。喻學道人離分別取舍心。與下神歌社舞。皆一意也。且道。是何曲調。萬籁有心聞不得。孤岩無耳卻知音。

  第九則  南泉斬貓

  示衆雲。踢翻滄海。大地塵飛。喝散白雲。虛空粉碎。嚴行正令。猶是半提。大用全彰。如何施設。

  【舉】南泉一日。東西兩堂爭貓兒(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南泉見遂提起雲。道得即不斬(誰敢當鋒)。衆無對(直待兩淋頭)。泉斬卻貓兒爲兩段(抽刀不入鞘)。泉複舉前話問趙州(再來不直半文)。州便脫草鞋。于頭上戴出(好與一刀兩段)。泉雲。子若在。恰救得貓兒(心斜不覺口喝)。

  師雲。法雲圓通秀禅師。見二僧並立說話。將拄杖。到連卓數下雲。一片業地。何況兩堂衆首。因貓致诤。南泉也不與解勸。亦不與懲罰。本色道人。以本分事。爲人遂提起貓兒雲。道得即不斬。正當恁麼時。盡十方界有情無情。一齊向南泉手中乞命。當時有個出來展開兩手。不然攔胸抱住雲卻勞和尚神用。縱南泉別行正令。敢保救得貓兒。這一窟死老鼠既無些子氣息。南泉已展不縮。盡令而行。遼朝上人[辰+殳]作鏡心錄。诃南泉輩殺生造罪。文首座作無盡燈辨誤。救雲。古本以手作虛斫勢。豈直一刀兩段。鮮血淋迸哉。這兩個批判古人。文公罪重。[辰+殳]公罪輕。南泉依舊。水牯牛隊裏。搖頭擺尾。不見。佛日禅師與衆茶座次。見貓來。袖中擲鹁鴿與之。貓接得便去。日雲俊哉不可也是假作虛用。南泉自念。曲高和寡。舉前話問趙州。州便脫草鞋于頭上戴出。果然敲唱俱行。節拍成就。泉雲。子若在恰救得貓兒。這些子用處。雖難會卻易見。爾但向拈匙舉鲾處觑破。便見斬貓兒戴草鞋更無兩樣。不然更看。天童別作甚麼伎倆。頌雲。

  兩堂雲水盡紛拏(有理不在高聲)。王老師能驗正邪(明鏡當臺物來斯鑒)。利刀斬斷俱亡像(消得龍王多少風)。千古令人愛作家(有一人不肯)。此道未喪(死貓兒頭堪作何用)。知音可嘉(不道無只是少)。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功不浪施)。煉石補天兮獨賢女娲(阙一不可)。趙州老有生涯(信手拈來無不是)。草鞋頭戴較些些(且信一半)。異中來也還明鑒(衲子難謾)。只個真金不混沙(是真難滅)。

  師雲。兩堂雲水盡紛拏。至今不曾定交。若非天童會南泉例驗出端倪。往往邪正不分。邪正分明時如何判斷。便好。利劍斬斷一坑埋卻。非但剿絕一期不了公案。亦使千古之下風清寰宇。南泉當時師勝。資強。見衆無語。卻舉似趙州。表顯衆中有人。趙州脫草鞋頭上戴出。果然此道未喪。知音可嘉。孔子雲。天將未喪斯文也。看他師資。道合。唱拍相隨。無以爲喻。谥法。泉源流通曰禹。又受禅成功曰禹。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淮南子。共工氏兵強凶暴。而與堯帝爭功。力窮觸不周山而死。天柱爲之折。女娲煉五色石。補天。列子。陰陽失度名缺。煉五常之精名補。雲蓋本拈洞山掇卻泰首座果桌話雲。洞山雖有打破虛空底鑽錘。要且無補綴底針線。南泉如大禹鑿山透海。顯出神用。趙州如女娲煉石補天。圓卻話頭。萬松道。趙州十八上解破家散宅。不知有多少生涯。草鞋頭戴較些些。咄咄沒去處。作這個去就。保福展雲。雖然如是。也只是破草鞋。南泉平高就下道。子若在恰救得貓兒。翠岩芝雲。大小趙州只可自救。放過一著。天童道。異中來也還明鑒。只個真金不混沙。只能順水推舡。不解逆風把柁。而今爾這一隊上來。貓又無。爭甚狗。以拄杖趁下。

  第十則  臺山婆子

  示衆雲。有收有放。幹木隨身。能殺能活。權沖在手。塵勞魔外盡付指呼。大地山河皆成戲具。且道。是甚麼境界。

  【舉】臺山路上有一婆子(傍城莊家夾道兔)。凡有僧問。臺山路向什麼處去(一生行腳去處也不知)。婆雲。蓦直去(未當好心)。僧才行(著賊也不知)。婆雲。好個阿師又恁麼去也(爾早侯白)。僧舉似趙州(人平不語)。州雲。待。與勘過(水平不流)。州亦如前問(陷虎之機)。至來日上堂雲。我爲汝勘破婆子了也(我更侯黑)。

  師雲。臺山路上婆子。慣隨無著出寺入寺。飽參文殊前叁後叁。凡見僧問臺山路向什麼處去。便當陽指出長安大道。雲蓦直去。其僧不作疑阻便行。婆雲。好個阿師又恁麼去也。這婆子也鈎錐在手。從來觸誤多少賢良。這僧既不奈伊何。拈來舉似趙州。州雲。待與勘過。疑殺天下人。這老漢老不歇心。圖個甚麼。也要定個宗眼。州依前恁麼問。婆依前恁麼答。有底便話作兩橛。前段點這僧扶婆子。後段點婆子扶趙州。唯玄覺雲。前僧也恁麼問答。後來趙州也恁麼問答。且道。甚處是勘破處。萬松道。勘破了也。又雲。非唯被趙州勘破。赤被這僧勘破。萬松道。非但累及玄覺。亦乃累及萬松。琅玡雲。大小趙州去這婆子手裏。喪身失命。雖然如是。錯會者多。萬松道。切忌。以已方人。沩山哲雲。天下衲僧只知問路老婆。要且不知腳下泥深。若非趙州老人。爭顯汗馬功高。雖然須假天童歌揚始得。頌雲。

  年老成精不謬傳(切忌魔魅人家男女)。趙州古佛嗣南泉(鎮州端的出大蘿蔔)。枯龜喪命因圖象(靈鬼靈神返遭羅網)。良驷追風累纏牽(驟風驟雨不免羁缰)。勘破了老婆禅(幾個男兒是丈夫)。說向人前不直錢(知根不聖)。

  師雲。鬼魅以妖通成精。咒藥以依通成精。天龍以報通成精。賢聖以神通成精。佛祖以道通成精。南泉趙州乃佛祖向上人。那堪年老。所以道。年老成精也。趙州古佛嗣南泉。馬祖道。經入藏。禅歸海。唯有南泉獨超物外。趙州以長沙爲友。以南泉爲師。故勘辨中。非得失勝負之可品格。天下謂之趙州關。也不妨難過。雖然仲尼有言。神龜能現夢于元君。而不能免余且之網。智能七十二鑽。而無遺筴。而不能避刳腸之患。如是則智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莊子雲。宋元君夢人被發曰。予自宰路之淵。予爲清江使河伯之所。漁者余且得予。覺占之。神龜也。漁者果有余且。網得白龜。其圓五尺。君欲活之。蔔之曰。殺龜以蔔吉。乃刳龜。七十二鑽而無遺筴。乃其事也。洛浦曰。欲知上流之士。不將佛祖言教貼在額頭。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鳳萦金網趨霄漢。以何期。周穆王八駿。有乘雲而趨行越飛鳥者。故曰良驷追風也。此頌婆子能勘僧。而不免趙州勘破。趙州雖能勘婆。而不免琅玡點檢。參禅謂之金屎法。不會如金。勘破如屎。所以道。說向人前不直錢。汝但離卻得失勝負情量。自然平欺婆子。下視趙州。若到萬松門下。不得點胸檐板。

  第十一則  雲門兩病

  示衆雲。無身人患疾。無手人合藥。無口人服食。無受人安樂。且道。膏肓之疾。如何調理。

  【舉】雲門大師雲。光不透脫。有兩般病(還覺口幹舌縮麼)。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白日見鬼莫是眼花)。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早是結胸那堪喉閉)。又法身亦有兩般病(禍不單行)。得到法身爲法執不忘。已見猶存。墮在法身邊是一(不唯邪崇更有家親)。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養病喪軀)。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醫博未離門又早痫病發)。

  師雲。越州幹峰和尚。法嗣洞山悟本。雲門遍參曾見師與曹山疏山。此則公案先有來源。幹峰示衆雲。法身有叁種病二種光。須是一一透得。更須知有向上一竅。雲門出衆雲。只如庵內人。爲甚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門雲。猶是學人疑處。峰雲。子是甚麼心行。門雲。也要和尚相委悉。峰雲。直須恁麼始得穩坐地。門雲。喏喏。幹峰道。法身有叁種病。雲門道。法身有兩種病。萬松行腳時。諸方商量道。未到走作已到住著。透脫無依。是叁種病。今言二種。少未到走作。後二種病顯然大同。佛眼和尚道。騎驢覓驢是一。騎驢了不肯下。亦是病。乃前二病少後一種。師家一期應病施方。各垂方便。其二種光。與光不透脫有兩般病。無別。且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者。洞山道。分明觌面別無真。爭奈迷頭還認影。若具把定乾坤眼。綿綿不漏絲毫。方得少分相應。又道。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沩山所謂。無一法可當情。見猶在境。楞嚴經雲。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爲法塵分別影事。南院颙道。我當時如燈影裏行相似。所以道。亦是光不透脫。洞上宗風。靜沈死水。動落今時。名二種病。爾但出不隨應。入不居空。外不尋枝。內不住定。自然叁病。二光一時透脫。然後透脫不透脫。拈放一邊。子細點檢將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如何得安樂去。更請天童診候。頌雲。

  森羅萬象許峥嵘(聽他何礙汝識得不爲冤)。透脫無方礙眼睛(閃捧著榾朵)。掃彼門庭誰有力(拂迹成痕欲隱彌露)。隱人胸次自成情(心疑生暗鬼)。船橫野渡涵秋碧(死水浸卻)。桌入蘆花照雪明(住岸卻迷人)。串錦老漁懷就市(著本圖利)飄飄一葉浪頭行(隨流得妙)。

  師舉。法句經雲。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一即萬萬即一。即此物。非他物。一任峥嵘磊落。荒田不揀草。淨地卻迷人。直饒透脫無方正是礙眼睛處。圓覺經道。于諸妄心。亦不息滅。洞山道。靈苗瑞草。野父愁耘。何必掃彼門庭。空一切法。雲門道。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不是教爾除幻境滅幻心。別覓透脫處。叁祖道。六塵不惡。還同正覺。與圓覺經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便見作止任滅。如金剛與泥人揩背也。又道。隱人胸次自成情。此頌隱隱地似有個物相似。正是圓覺存我覺我。潛續如命。細四相病。故普覺雲。大悲世尊快說禅病。舡橫野渡涵秋碧。此頌得到法身。纜舡于澄源湛水。疏山以法身爲枯樁。此真系驢橛也。直待撥轉舡子。未免桌入蘆花照雪明處。到此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轉身還墮位。此頌直饒透得。放過即不可。到此雲門道盡。天童頌徹也。然後要見雲門意旨…

《015 從容庵錄(萬松老人 評唱 天童覺和尚 頌古)》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