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感应。随有一处即具此十法。悉皆同时具足。今且据因果同时。若小乘说因果。即转因以成果。因灭始果成。若大乘因果亦得同时而不彰无尽。如似舍缘以成舍。因果同时成而不成余物。以因有亲疏故。所以成有尽也。若一乘宗明。因果同时者。举疏缘以入亲。是故如舍成时一切法界皆一时成也。若有一法不成。此舍亦不成。如似初步若到一切步皆到。若有一步非到者。一切步皆非到也。故经云。虽成等正觉不舍初发心。所以一成一切成。为一际法门也。二因陀罗网境界门。此约譬说。如帝释殿上珠网一一珠中互现一切影像。无尽一宝珠内千光万色重重交映历历区分。况此一心法界中一切人法境智重重涉入。以真如性毕竟无尽故。重重复重重。无尽复无尽也。论云。帝网有别者。唯智能知非眼所见。帝网者。此网乃是众宝丝缕所共合成。其善住法堂。纵广四十由旬。亦是众宝所共合成。其网一一丝孔之中皆有明珠。其珠体莹净。宝网交罗互相映现。一一珠网之中。皆有珠网全身及四十由旬宝殿各各全身。于中互相显现。如珠及网所有影现。其殿一一梁栋。一一缘柱。一一墙壁。一一栱枓。一一镜像之中。皆有全身殿网珠影。重重互相映现。故云。如天帝网重重无尽。今此法门亦复如是。一一位中。一一法中。一一尘中。一一境像中。一一名字中。及以九世十世。一一互周法界。并以真俗二智。互体交参周遍法界。如法界品中云。善财所参。始于文殊。末至弥勒普贤。五十三善知识。其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仙人外道。婆罗门。长者居士。天神地神。夜神昼神。国王王妃诸大菩萨等。各各处大道场互为主伴。同说舍那境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界法尔常住无有变异。又如善财至弥勒佛所。初登一阁。入已见其阁中。广博无量同于虚空。别有不可说楼阁布列其中。一一亦等虚空。一一阁中皆闻。弥勒菩萨转一生菩萨所有法门。一一阁内境像之中。会三世事无有前后。弥勒是当来成佛。善财即始发心。一念之间而能相会。此乃依于法界智乘成佛。非论前后。以古印今。以今通古。融合无二。又以一阁是总一智含其万善。多阁为别。体用重重自在无碍。此是善财。乘本不动智乘从凡入圣。至此楼阁中与三世佛会同无二。总别同异帝网之门。一切众生有能发心乘者。亦复如是。未见普贤起等虚空广大心。即闻普贤名字。便见自身入普贤身。观普贤一一毛孔中。皆有广大刹土地水火风轮。咸在其中。于一念中。举不可说不可说步。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如是念念经过不可说劫。不能尽其一毛孔之边际。反观自身一一毛孔。普贤亦在其中。一一毛孔悉同虚空。不相障碍。斯乃法尔之门恒真法界。行依理现。用称体周。即是善财常行。普贤行满。如华严经十定品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一莲华。其华广大尽十方际。以不可说叶不可说宝不可说香。而为庄严。其不可说宝。复各示现种种众宝。清净妙好极善安住。其华常放众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无所障碍。真金为网。弥覆其上。宝铎徐摇出微妙音。其音演畅一切智法。此大莲华具足如来清净庄严一切善根之所生起。吉祥为表。神力所现。有十千阿僧祇清净功德菩萨妙道之所成就。一切智心之所流出。十方佛影于中显现。世间瞻仰犹如佛塔。众生见者无不礼敬。从能了幻正法所生。一切世间不可为喻。菩萨摩诃萨于此华上结加趺坐。其身大小与华相称。一切诸佛神力所加。令善萨身一一毛孔各出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一一光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摩尼宝。皆名普光明藏。种种色相以为庄严。无量功德之所成就。众宝及华以为罗网。弥覆其上。散百千亿那由他殊胜妙香。无量色相种种庄严。复现不思议宝庄严盖。以覆其上。一一摩尼宝悉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楼阁。一一楼阁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莲华藏师子之座。一一师子座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一一光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色相。一一色相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光明轮。一一光明轮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毗卢遮那摩尼实华。一一华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台。一一台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一一佛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神变。一一神变净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众。一一众生众中现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自在。一一自在雨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法。一一佛法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一一修多罗说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法门。一一法门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金刚智所入*轮。差别言词各别演说。一一*轮成熟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界。一一众生界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众生。于佛法中而得调伏。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示现如是神通境界无量变化。悉知如幻而不染著。夫莲华者。则表因果同时清净无染。况自性清净心能起普贤无尽之因门。圆满舍那无作之果海。理事交彻舒卷同时。起尽随缘而无染著。又十定品云。譬如有人为鬼所持其身战动不能自安。鬼不现身令他身然。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子。譬如死尸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随所作事皆得成就。尸之与咒虽各差别。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同境入定异境起。异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殁多身生。非多身殁一身生。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种。所生苗稼种种味别。地虽无差别然味有殊异。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无所分别。然有一种入定多种起多种入定一种起。乃至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宫。名一切世间最胜清净藏。此大宫中普见三千大千世界诸四天下。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人间住处及三恶道。须弥山等种种诸山。大海江河陂泽泉源。城邑聚落树林众宝。如是一切种种庄严。尽大轮围所有边际。乃至空中微细游尘。莫不皆于梵宫显现。如于明镜见其面像。菩萨摩诃萨住此一切众生差别身大三昧。知种种刹见种种佛。度种种众。证种种法。成种种行。满种种解。入种种三昧。起种种神通。得种种智慧。住种种刹那际。又入法界品云。尔时善财童子发是念已。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见彼夜神在于如来众会道场。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随其所应。以妙言音而为说法。普摄无量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而得利益。乃至又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贤菩萨一切行愿。念念中示清净大愿充满法界。念念中示严净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养一切如来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门海。念念中示入一切微尘数世界海。念念中示于一切刹尽未来劫清净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来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刹现种种神通变化。念念中示诸菩萨一切行愿令一切众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无休息。所以漩洑颂云。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如上帝网之行无尽之宗。若以缘起相由门。则隐显互兴一多相入。若以法性融通门。则空有镕融理事相即。乃至一切自在神通之慧。出入妙定之门。皆不离无尽真心致兹无碍。须归宗镜法尔照明。更以六相十玄该之。历然可见。三秘密隐显俱成门。此约缘说。是以如来于一念中八相成道。不出刹那际。以降生时。即是成道时。即是度人时。即是入灭时。何以故。以一切法同时俱成故。一成一切成所以称秘密。是故隐则一心无相。显则万法标形。性相同时。空有无碍。四微细相容安立门。此就相说。微细有二。一所容微细以毛孔称性能容诸刹。诸刹存相既不能遍。是以所容微细也。二能容微细。以一尘一毛即能容故一切理事主伴一多染净等。皆从一心中齐现。若诸门隐映互相显发。重重复重重成其无尽者。即是帝网门中摄。若诸门一时炳然齐现。犹如束箭齐头显现不相妨碍者。即是此微细门中摄。如经明。一微尘中见不可说差别净秽国土。又云。无尽佛国不出一尘。五十世隔法异成门。此约三世说。如是十世以缘起力故。相即复相入。而不失三世前后短长之相。故云隔法。一切教义理事等十法。相即复相入。而不失始终差别。故名异成。十世者。三世递相即入即成九世。束为一念。一念即是平等世。合前九为十世。如五指成拳不失五指。十世一念不坏短长。华严经颂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无量诸国土。一念悉超越。经于无量劫。不动于本处。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莫见短与修。究竟刹那法。心住于世间。世间住于心。于此不妄起。二非二分别。又回向品颂云。有数无数一切劫。菩萨了知即一念。于此善入菩提行。常勤修习不退转。六诸藏纯杂具德门。此约诸行说。如似就一施门说者。则一切万法。皆悉名施。则是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等万行名杂。如是纯杂不相妨碍。故名具德。以纯杂义丝毫不滥。主伴互立能所相生具德圆融。资摄无碍七。一多相容不同门。此约理说。如是一多缘起。皆是法界中实德法性海印力用故得如然。非是方便缘修所成故。随湛寂则论一义。随智用则显多门。非一非多。恒不失体。而多而一。岂碍随缘。此大缘起陀罗尼法若无一即一切不成。所言一者。非自性一。缘起成故。乃至十者。皆非自性十。由缘成故。是故一切缘起皆无自性。随去一缘即一切不成。是故一中即具多者。方名缘起一耳。是以一中多。多中一。相容无碍。仍不相是。问。一多义门。为一时圆具。为前后不同耶。答。即圆具。即前后。逆顺同体德用自在。问。所明来…
《006 宗镜录(宋 延寿 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