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密无人见爪牙变化何时逢霹雳蜿蜒长日吐烟霞不知何代经降伏历尽乾坤几岁华。
文殊台。
烟霞万顷锦成堆旧是文殊显化台西极好风南海过中天法雨下方来彩亮狮子乘云去金佩龙王带月回千古灵踪何所见清凉石畔野花开。
古镜台。
似玉无瑕古镜台乾坤未判自先开一天雨洗尘埃净万壑云收月影来金碧画中开晓匣冰蟾晕里长苍苔何由飞上青霄外分散神光照九垓。
金鳌桥。
金鳌出地欲腾空横驾长溪碧雾中倒影不随流水去幻身应与卧龙同恍疑银汉连乌鹊复讶清波现彩虹莫向沧溟戴蓬岛行人永赖度西东。
罗汉崖。
神僧高隐在天台借问何时度海来云路旧通方广寺石崖况近梵王台灵光午夜连明月圣迹千年寄碧苔异景青春常不老至今犹见百花开。
梯云岭。
古岭岧峣近碧空天梯万丈跨飞虹云开鸟道层层险路入松门步步通仙仗每游苍树里樵歌遥度碧烟中几回自补东山屐前后登临啸晚风。
象骨峰。
大象由来力势雄是谁剸骨架空中髓枯尽变玲珑石秀发还从造化功疑是巨身沈古涧更无长鼻动春风何当一夕生元气还载神僧过日东。
磨香石。
玲珑石上好磨香造化钟成古道傍清气不随风散尽英华长与雾悠扬依稀鸡舌浮春暖恍惚龙涎吐夜凉知是何人留手泽经过谁不嗅余香。
放生池。
秋气清凉春气和放生池上放生多恣飞恣跃无拘系随去随来脱网罗荷叶盖中擎化雨菱花镜里漾仁波俯临清浅观天影万像熙熙共荡摩。
蘸月池。
湛湛平池数亩宽一波不动夜光寒弄珠神女乘空去临镜嫦娥倒影看白碧古今长混合青天上下映团栾水晶宫殿无纤翳时见蛟龙海底蟠。
望州亭。
夕阳西下水东流独上高亭望赵州云起碧空迷鹤影雨收蓬岛露鳌头尝茶人往知何处祇树华残度几秋十二栏干吟倚遍一轮明月在沧洲。
卓锡泉。
雪峰峰下翠岩前卓锡开通一派泉甘味绝胜和石髓流香应是带龙涎碧寒苔藓封灵迹清杂松篁响夜弦溪转机玄留不住终归大海浸苍天。
应潮泉。
碧沼灵泉应海潮潮来泉长去还消一呼一吸通天地乍浅乍盈随旦霄下有水仙居溟漠上浮清气逼炎嚣恐惊深窟蛟龙睡不敢问吹碧玉箫。
时天顺元年丁丑岁僧录司右街觉义前。
雪峰七十六代住山嗣祖月庵沙门源潭敬显。
次韵二十四景诗。
雪峰山。
六华凝结素芙蓉隔崦流云淡复浓夏入伏中微觉暑时移秋半便如冬银堆错落千重崱玉砌槎牙百丈松几度雨花台上望光摇楼阁起霜钟。
宝所台。
琼瑶台畔彩华亭高倚云霞远送青翡翠雀栖多宝树珍珠花插粹金瓶沉香烟吐屏前鸭紫竹枝敲榭角铃倚遍玉栏挥梵尘半空黄鹤载仙灵。
蓝田庄。
井井蓝田绕雪峰幽人种玉玉多钟径边梅落香难散岩罅泉飞水自舂山女穿云闲拾翠山僧带雨看耕农丹山碧水烟村远九里松深翠几重。
枯木庵。
古木中虚广若宫老僧于此坐谈空根蟠地轴通沧海影落湘帘映绣栊石竹云边摇晚翠山茶雪后观春红对兹休问荣枯事都在冥冥幻化中。
三毬堂。
床猊尘尾妙无边名播华夷五百年三个趯丸非定器一团真气合干圆循环偶数原奇数来往人间忽上天千百众中谁会得玄沙微笑立堂前。
一洞山。
天下名传第一山山中有洞异人寰璚芝瑶草芳菲外瑞霭祥云缥缈间偶见金莲从地涌倏看白鹤自天还天台刘阮应堪笑出洞怀仙鬓巳斑。
半山亭。
巍亭结架碧云端画栋雕梁玉砌阑势概山川能自大清留风月不须宽隔溪红影流残照入座青阴送晓寒堪笑会稽兰渚会流觞曲水恣盘桓。
化城亭。
扶筇闲步上高台满目烟霞锦作堆翠竹风摇明月碎青山雨过白云开王孙显化城中住佛子从多劫外来可是导师方便处天华法雨共徘徊。
无字碑。
一片名碑偃径边龙章鸟篆古曾镌月斜梅影淡如墨雨洗苔痕滑似涎天爱奇文雷电取地钳怪石雪霜坚要令夜夜星辰照岁久无人构一椽。
万松关。
万树乔松插汉齐孤标挻秀列菩提月中影淡霜根冷雨后阴浓草径迷黄粉飘时香逗谷白苓生处气蒸泥关前间植琅玕竹引得青鸾紫凤栖。
雪峤路。
久住银山铁壁中岧峣一径少人通天神种玉铺瑶砌羽客乘云步梵宫梦入九霄魂杳渺觉来千界月朦胧峰回岫转云深处迥与红尘路不同。
龙眠方。
蜿蜒山势半欹斜仿彿龙眠雾气遮松底枯根蟠老骨竹边新笋迸灵牙暮归古寺闻真法晨向东林咀绛霞沧海夜深明月上颔珠一颗散光华。
文殊台。
六出峰头翠作堆文殊台恍近华台维摩示疾床中卧龙女呈珠海上来狮座氤氲香雾绕象峰皎洁景星回时人会得清凉意大地春归花自开。
古镜台。
本来明镜亦非台镜若明兮心自开窈窕青鸾团影无婵娟玉兔送光来中涵日色星星火背剥铜青点点苔海角天涯云散尽禅心皎皎照京垓。
金鳌桥。
远见鳌山耸碧空鳌桥又跨汉津中衢通京国千岐路水出源头万派同白昼无踪腾化杖青霄有影接飞虹高僧西去何时返桥畔松枝欲向东。
罗汉崖。
一锡飞来驻上台巉崖高处绝人来涧边雨洗降龙钵岩畔风生伏虎台抱子玄狷窥绿树引麑白鹿舐苍苔悬知诸漏都忘尽铁杖敲门总不开。
梯云岭。
迢迢石磴挂晴空山转横垂饮涧虹断雁恍疑天上落归鸦闪与日边通远看人影依微际近听松琴杳霭中静夜不知明月上玲珑仙佩振香风。
象骨峰。
屹哉巨兽更威雄夷国来归佛地中曾授普贤行愿力仍从雪老苦修功如何孤骨长埋石无复双牙再露风焚却幻身名尚在真灵元自海涯东。
磨香石。
天降芒星石魄香谁言磨荡翠微傍晴分烟缕非风袅夜吐精花带月扬不比紫茸茶品液可宜龙脑雨中凉而今兰若流光远何必长薰解脱香。
放生池。
圣朝寿域煦天和品类群生放且多堪笑坦途施坎阱更嗟平地下丝罗谩将此处为仁海净洗人心正欲波撤去商家三面网乾坤生气共呵摩。
蘸月池。
谁凿方塘一鉴宽澄波湛湛月华寒纷纭野马空中绞灿烂冰轮水上看桂洗清香浮馥馥松垂瘦影照栾栾老僧不斫吴刚斧留个根株偃蹇蟠。
望州亭。
亭绕千山万壑流相望赵老在何州心驰寥廓天穷处目断苍茫水尽头雨洗鳌峰吟里趣云迷鹤路望中秋神机欲问因何事知在蓬瀛第九洲。
卓锡泉。
携锡寻源象骨前须臾卓锡涌甘泉清疑沆瀣潜通脉香讶神龙暗吐涎激石翻腾浮蟹眼出溪呜咽响鶤弦一泓澄定光明镜同我禅心漾个天。
应潮泉。
石中迸出契江潮气与阴阳长复消挹取多人随满浅升沈有候测晨霄曾将清味滋吟吻却笑贪名播俗嚣隐拙雪山高处卧月明洗耳夜闻箫。
二十四景总诗。
雪峰宝所近蓝田枯木三毬一洞天半岭化城无字石万松雪峤有龙眠文殊古镜金鳌畔罗汉梯云象骨巅香石放生池蘸月望州卓锡应潮泉。
当代住山远孙比丘智明九拜书。
真觉大师乘愿轮而降迹裂爱网而出尘慧解超群求道诚切择友寻师苟未契旨不计山岫夷险途路迩遐□难跋涉于再三懈怠于中道既受德峤印证犹谓未惬于怀爰获岩头提奖始发成道鳌山之语归创兹寺不召之众至无所容升堂入室四十五人云门玄沙为上鲁勘验学者机缘语句载于方册然蠹燹焚毁成坏非一赖举坠补弊有其人至是而销殒仍旧矣住山性庵明公慨念道非语言文字非语言文字而道不显忝□重寄宁忍坐视裨祖道永弛而弗张后学之失眼乃访索究寻得遗帙于道山之霜月楼躬亲誊录命匠锓梓将毕工图志以谕后属笔于余惟其酬应繁剧之际能恤厥祖机语之散失修复其败缺志可尚遂书其概附于末简耳。
时
大明成化甲辰仲冬望后前福州府僧纲司都
纲兼鼓山禅寺八十五代住持智明焚香拜志。
嗟夫时当末运正法凋零去圣真之愈远炽魔外之邪途憾生何晚弗逢佛世是以清音绝听妙解难通宁无愧于平生欤然幸佩夙因黍质缁流虽披寻梵夹渔猎藏乘仰其智山高耸睹斯义海渊深喜得游泳数载渐启昏蒙诚日益日损之可知也纵未临阃奥巳造门墙瞩兹华屋之嘉定有我跻之态孰肯虚度光阴甘心懵卤而弃学者哉所谓一轴之间性天朗耀信不诬矣故我真觉大师禅心未彻之前不惮云水亦尝三登九返之艰落后契旨于鳌山豁然心眼开通直证不疑之地方酬平生之志迄于踞坐雄峰雷音大震现狮子之全威倾醍醐之法乳接最上之根机示多方之诱导汲引后昆利资来叶向无说中说出于未闻中显闻的老婆心切所谓曾为浪子偏怜客惯爱添杯惜醉人欲使人人尘销觉净普令个个达本情忘顿省神珠在握不向佗求至宝怀中应须自庆故形于文字之中理出语言之表古云解语非干舌能观不借眸之谓也所以佛法难逢犹盲龟值木似纤芥授针释迦往昔舍全身以酬半偈常啼菩萨卖心肝而求般若岂圣言而可忽哉某甲曾览老祖语录惟尚宝之由借观者吝置不还复遭回禄板毁灰烬惧然叹惜恐杜其嘉声无传虑乎昆云无以龟鉴遽遂寻借书刊全本欲图千载之下俾祖心焕然斯在者矣。
皇明万历丙戌年季秋吉旦 题。
雪峰晚学比丘定明 谨识。
书肆某者翻刻雪峰语录二卷巳垂脱手忽得别本而点对校照则有天圣壬申岁翰林学士王随所撰之序次有元丰三年高邮孙觉所撰之后序并有方山慧真所撰之跋语而不系年也次有慧蟾所撰大师偈颂之序而不系年次有宣德癸丑岁毗陵胡濴所撰之雪峰崇圣禅寺碑记文次有永乐癸未岁希儒所作大师之赞二篇次有天顺丁丑岁月庵所作之雪峰二十四景诗并前福州府僧网司都网兼鼓山禅寺八十五代住持智明所作之二十四景诗和及总诗一首及成化甲辰仲冬望后附于此录末简之文一篇次有万历丙戌岁定明梓行此录之序右抄取为一卷附二卷后二卷录中有大师之年谱而别本无之今并看二本之编次则间有语句小异者前后易位者而于其事理互无增减譬如论语有齐鲁别而今虽鲁论独行然齐论编次亦不可不知这回所刊者雪峰之鲁论而所附者齐论之编次也且以彼所有而附于此所无使看者免二本点对之劳书肆除二本并刊之费云尔。
元禄十五壬午春日卍山老衲书。
《018 雪峰真觉禅师语录(居士 林弘衍 编)》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