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13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日本 慧印 校订)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日本 慧印 校

  曹山大师语录序

  本寂禅师之于洞山。盖泻瓶而已。自一去不变异处。至住持大法之道。则大与余者别矣。唯因真唱。使人至真证也。唯真也深玄精粹。是以难卒见焉。世以为平坦无活用雄略。呜呼浮浅之人。胡知时世因真伪以致道之否泰哉。实不知之。故有诐辞。夫师之语要。在三堕示修治分位。异类通凡圣。明道之生熟也。洞祖所言道合人人合道。老不老事体妙者是也。苟知之不可瞒。只今唯瞒也多矣。元文之间。有与洞山录并行焉。而此亦不便多众之遮眼。庚辰之秋。吉祥之众衲就予集录焉。刊版欲与洞祖录并行。而以反正时世妄讹也。可谓好心。冀有好报。且来请引语。乃叙录中至要。以冠其首。但因曹山意见其道范。足一发其意云尔。维时。

  宝历十一年辛巳正月谷旦。印指月盥香叙。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

  远孙沙门慧印校订

  师讳本寂。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二十五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乃辞去。山遂密授洞山宗旨。复问曰。子向甚么处去。师曰。不变异处去。山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遂往曹溪礼祖塔回吉水。众向师名。乃请开法。师志慕六祖。遂名山为曹。寻值贼乱。乃之宜黄。有信士王若一。舍何王观。请师住持。师更何王为荷玉。由是法席大兴。学者云萃。洞山之宗至师为盛。

  因有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进云。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大虚。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云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师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复作五相。豻偈曰。白衣须拜相。此事不为奇。积代簪缨者。休言落魄时。輶偈曰。子时当正位。明正在君臣。未离兜率界。乌鸡雪上行。覠偈曰。焰里寒冰结。杨华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偈曰。王宫初降日。玉兔不能离。未得无功旨。人天何太迟。●偈曰。混然藏理事。眹兆卒难明。威音王未晓。弥勒岂惺惺。

  师行脚时。问乌石观禅师。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乌石曰。我若向你道即别有也。师举似洞山。山曰好个话头秖欠进语。何不问为甚么不道。师却去进前语。乌石曰。若言我不道。即哑却我口。若言我道。即謇却我舌。师归举似洞山。山曰古佛。

  云门问。如何是沙门行。师曰。吃常住苗稼者是。门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尔还畜得么。门云畜得。师曰。尔作么生畜。门云。著衣吃饭有甚么难。师曰。何不道披毛戴角。门便礼拜。

  师示众曰。诸方尽把格则。何不与他道一转语令他不疑去。云门在众出问。密密处为甚么不知有。师曰。只为密密所以不知有。门云。此人如何亲近。师曰。莫向密密处亲近。门云。不向密密处时如何。师曰。始解亲近。门云诺诺。又问。不改易底人来。师还接不。师曰。曹山无恁么闲工夫。

  因米和尚至。未相见。米遂坐却禅床。师更不出。米便去。主事遂问。和尚禅床为什么被别人坐却。师曰。去后却还来。米果回与师相见。

  智炬到参问云。古人提持那边人。学人如何体悉。师曰。退步就己万不失一。炬于言下顿忘玄解。

  金峰志至。师问曰。作甚么来。志曰。盖屋来。师曰。了也未。志云。这边则了。师曰。那边事作么生。志云。候下工日向和尚。师曰。如是如是。

  僧清锐问。某甲孤贫。请师拯济。师曰。锐阇黎近前来。锐近前。师曰。泉州白家三盏酒。吃后犹道未沾唇。

  镜清问。心径苔生时如何。师曰。难得道(音导)者。清云。向甚么处去也。师曰只见苔生。不知向甚么处去。又问。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师曰。理即如此。事作么生。清云。如理如事。师曰。谩曹山一人即得。争奈诸圣眼何。清云。若无诸圣眼。争鉴得个不恁么。师曰。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师问德上座。菩萨在定闻香象渡河。出甚么经。僧云。出涅槃经。师曰。定前闻定后闻。僧云。和尚流也。师曰。道也太杀道。始道得一半。僧云。和尚如何。师曰。滩下接取。师又问。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么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觑井。师曰。道则太杀道。只道得八成。德曰。和尚又如何。师曰。如井觑驴。

  纸衣道者来参。师问。莫是纸衣道者否。云不敢。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道者云。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道者近前应诺便立脱。师曰。汝秖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道者忽开眼问云。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师曰。未是妙。道者云。如何是妙。师曰。不借借。道者珍重便化。师示颂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沈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僧举。陆亘大夫问南泉。姓甚么。泉曰姓王。亘云。王还有眷属也无。泉曰。四臣不昧。亘云。王居何位。泉曰。玉殿苔生。问师。玉殿苔生意旨如何。师曰。不居正位。僧云。八方来朝时如何。师曰。他不受礼。僧云。何用来朝。师曰。违则斩。僧云。违是臣分上。未审君意如何。师曰。枢密不得旨。僧云。恁么则燮理之功全归臣相也。师曰。尔还知君意么。僧云。外方不敢论量。师曰。如是如是。

  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僧云。为甚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僧问。古人曰。吾有大病。非世所医。未审是甚么病。师曰。攒簇不得底病。僧云。一切众生还有此病也无。师曰。人人尽有。僧云。和尚还有此病也无。师曰。此觅起处不得。僧云。一切众生为甚么不病。师曰。一切众生若病即非众生。僧云。未审诸佛还有此病也无。师曰有。僧云。既有为甚么不病。师曰。为伊惺惺。

  僧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底人。师曰是。僧云。忽遇六贼来时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悲。僧云。如何具大慈悲。师曰。一剑挥尽。僧云。尽后如何。师曰。始得和同。

  僧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师曰。不相识。僧云。为甚么不相识。师曰。为同在一处。僧云。恁么则不分也。师曰。眉且不是目。目且不是眉。僧云。如何是目。师曰。端的去。僧云。如何是眉。师曰。曹山却疑。僧云。和尚为什么却疑。师曰。若不疑即端的去也。

  僧问。五位对宾时如何。师曰。汝即今问那个位。僧云。某甲从偏位中来。请师向正位中接。师曰不接。僧云。为甚么不接。师曰。恐落偏位中去。师却问僧。秖如不接。是对宾是不对宾。僧云。早是对宾了也。师曰。如是如是。

  僧问。万法从何而生。师曰。从颠倒生。僧云。不颠倒时万法何在。师曰在。僧云。在甚么处。师曰。颠倒作么。

  僧问。不萌之草为甚么能藏香象。师曰。阇黎幸是作家。又问曹山作么。

  僧问。三界扰扰六趣昏昏如何辨色。师曰。不辨色。僧云。为甚么不辨色。师曰。若辨色即昏也。

  师闻钟声乃曰。阿[口+耶]阿[口+耶]。僧问。和尚作甚么。师曰。打著我心。僧无对。

  师问维那。甚处来。云牵醋槽去来。师曰。或到险处又作么生牵。维那无对。

  师一日入僧堂向火。有僧云。今日好寒。师曰。须知有不寒者。僧云。谁是不寒者。师筴火示之。僧云。莫道无人好。师抛下火。僧云。某甲到这里却不会。师曰。日照寒潭明更明。

  僧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师曰。汝道洪州城里如许多人甚么处去。

  僧问。如何是无刃剑。师曰。非淬炼所成。僧云。用者如何。师曰。逢者皆丧。僧云。不逢者如何。师曰。亦须头落。僧云。逢者皆丧则固是。不逢者为甚么头落。师曰。不见道能尽一切。僧云。尽后如何。师曰。方知有此剑。

  僧问。于相何真。师曰。即相即真。僧云。当何显示。师提起托子。

  僧问。幻本何真。师曰。幻本元真。僧云。当幻何显。师曰。即幻即显。僧云。恁么则始终不离于幻也。师曰。觅幻相不可得。

  僧问。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师曰。兔角不用无。牛角不用有。问如何是常在底人。师曰。恰遇曹山暂出云。如何是常不在底人。师曰难得。

  僧问。拟岂不是类。师曰。直是不拟亦是类。僧云。如何是异。师曰。莫不识痛痒。

  人问。古人曰。人人尽有。弟子在尘蒙。还有也无。师曰。过手来。僧过手。乃点指曰。一二三四五足。

  僧问。鲁祖面壁用表何事。师以手掩耳。

  僧问。承古有言。未有一人倒地不因地而起。如何是倒。师曰。肯即是。僧云。如何是起。师曰起也。

  僧问。子归就父。为甚么父全不顾。师曰。理合如是。僧云。父子之恩何在。师曰。始成父子之恩。僧云。如何是父子之恩。师曰。刀斧斫不开。

  问灵衣不挂时如何。师曰。曹山孝满。云孝满后如何。师曰。曹山好颠酒。

  问承教有言。大海不宿死尸。如何是海。师曰。包含万有。僧云。为什么不宿死尸。师曰。绝气者不著。僧云。既是包含万有。为甚么绝气者不著。师曰。万有非其功。绝气有其德。僧云。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道有道无即得。争奈龙王按剑何。

  问具何知解善能对众问难。师曰…

《013 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日本 慧印 校订)》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