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P41

  ..续本文上一页。召曰。古侍者。师回首。石霜曰。拟著即差。是著即乖。不拟不是。亦莫作个会。苟非知有。莫能知之。好去好去。师应喏喏。后僧问。和尚当时辞石霜。石霜恁么道意作么生。师曰。只教我不著是非。

  三圣院慧然禅师

  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便下座。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臭肉来蝇。

  灌溪志闲禅师

  师住末山后。上堂曰。我在临济爷爷处。得半杓。末山娘娘处。得半杓。共成一杓吃了。直至如今饱不饥。

  僧问。久向灌溪。到来只见沤麻池。师曰。汝只见沤麻池。且不见灌溪。曰如何是灌溪。师曰。劈箭急。

  九峰道虔禅师

  僧问。无间中人。行甚么行。师曰。畜生行。曰畜生复行甚么行。师曰。无间行。曰此犹是长生路上人。师曰。汝须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甚么命。师曰。长生气不常师乃曰。诸兄弟。还识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竞涌。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话月。且如诸方先德。未建许多名目。指陈巳前。诸兄弟约甚么体格商量。到这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试采听看。不假眼。试辨白看。所以道。声前抛不出。旬后不藏形。尽乾坤大地。都来是汝当人个体。向甚么处安眼耳鼻舌。莫但向意根下。图度作解。尽未来际。亦未有休歇分。所以洞山道。拟将心意学玄宗。大似西行却向东。珍重。

  台州涌泉景欣禅师

  上堂。我四十九年在这里。尚自有时走作。汝等诸人莫开大口。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见解言语。总要知通。若识不尽。敢道轮回去在。为何如此。盖为识漏未尽。汝但尽却今时。始得成立。亦唤作立中功。转功就他去。亦唤作就中功。亲他去。我所以道。亲人不得度。渠不度亲人。恁么譬喻。尚不会荐取。浑囵底但管取性。乱动舌头。不见洞山道。相续也大难。

  洛浦元安禅师

  师到夹山。不礼拜。乃当面叉手而立。山曰。鸡栖凤巢。非其同类。出去。师曰。自远趋风。请师一接。山曰。目前无阇黎。此间无老僧。师便喝。山曰。住住。且莫草草惚惚。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截断天下人舌头。即不无阇黎。争教无舌人解语。师伫思。山便打。因兹服膺。

  一日问山。佛魔不到处。如何体会。山曰。烛明千里像。闇室老僧迷。又问朝阳巳升。夜月不现时如何。山曰。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师于言下大悟。山将示灭。垂语曰。石头一枝。看看即灭矣。师曰不然。山曰。何也。师曰。他家自有青山在。山曰。苟如是。即吾宗不坠矣。

  上堂。师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锁断要津。不通凡圣。寻常向诸人道。任从天下乐欣欣。我独不肯。欲知上流之士。不将佛祖言教。贴在额头上。如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网。趋霄汉以何期。直须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是以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指南一路。智者知疏。

  问僧近离甚处。曰荆南。师曰。有一人与么去。还逢么。曰不逢。师曰。为甚不逢。曰若逢即头粉碎。师曰。阇黎三寸甚密。云门于江西见其僧。乃问还有此语否。曰是。门曰。洛浦倒退三千里。

  岩头全豁禅师

  示众。但明取纲宗。本无实法。不见道。无实无虚。若向事上觑即疾。若向意根下寻。卒摸索不著。又曰。此是向上人活计。只露目前些子。如同电拂。如击石火。截断两头。灵然自在。若道向上有法有事。真碗鸣声。涂糊汝。系罩汝。古人唤作系驴橛。若将实法与人。土亦消不得。

  示众云。夫大统纲宗中事。须识句。若不识句。难作个话会。甚么是句。百不思时。唤作正句。亦云居顶。亦云得住。亦云历历。亦云惺惺。亦云的的。亦云佛未生时。亦云得地。亦云与么时。将与么时。等破一切是非。才与么。便不与么。便转辘辘地。不见古人道。沉昏不好。须转得始得。触著便转。是句亦铲。非句亦铲。自然转辘辘。自然目前露裸裸地。饱齁齁地。不解却。不解咬。瞥起微情。早落地上。若也未得与么荡荡地。唤作依句修行。有则便须等破。与么时一物不存。信知从来学得一切言句。隘在胸中。有甚么用处。不见道。辟观辟句。外不放入。内不放出。截断两头。自然光烯烯地。不与一物作对。便是无诤三昧。兄弟。若欲得易会。但向根本明取。不见道。无依无欲。便是能仁。古人道。置毒药安乳中。乃至醍醐。亦能杀人。这个不是汝习学得底。这个不是汝去住底。不是汝色里底。莫错认门头户口。赚汝腊月三十日。赤哄哄地无益。信知古风大好。不见道。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与么送出来时便知深浅。这个是古格。于中有一般汉。信彩吐出来。有甚么碑记。但知唤作禅道。但知唤作一句子。软嫩嫩地。真是无孔铁椎。聚得一万个。有甚么用处。若是有筋骨底。不用多。诸处行脚。也须带眼始得。莫被人谩。不见道。依法生解。犹落魔界。夫唱教。须一一从自已胸襟中吐得出来。与人为榜样。今时还有与么汉么。莫终日哄地。亦无了期。欲得易会。但知于声色前。不被万境惑乱。自然露裸裸地。自然无事。送向声色中。荡荡地。恰似一团火焰相似。触著便烧。更有甚么事。不见道。非是尘不侵。自是我无心。时热珍重。

  雪峰义存禅师

  僧问西山和尚。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山举拂子示之。其僧不肯。后参师。师问甚处来。云浙中来。师曰。今夏在甚处。曰苏州西山。师曰。和尚安否。曰来时万福。师曰。何不在彼从容。曰佛法不明。师曰。有甚么事。僧举前话。师曰。汝作么生不肯他。曰是境。师曰。汝见苏州人家男女否。曰见。师曰。汝见路上林木否。曰见。师曰。凡睹人家男女。大地林沼总是境。汝肯他否。曰肯。师曰。只如拈拂子。汝作么生不肯。僧乃礼拜曰。学人取次发言。乞和尚慈悲。师曰。尽乾坤是个眼。汝向甚么处蹲坐。僧无对。

  三圣问透网金鳞。以何为食。师曰。待汝出网来向汝道。圣曰。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话头也不识。师曰。老僧住持事繁。

  师问僧甚处来。曰沩山来。师曰。沩山有何言句。曰某甲曾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据座。师曰。汝肯他否。曰某甲不肯他。师曰。沩山古佛。汝可速去忏悔。

  问僧甚么处去。曰识得即知去处。师曰。你是了事人。乱走作么。曰和尚莫涂污人好。师曰。我即不涂污你。古人吹布毛作么生。与我说来看。曰残羹馊饭。巳有人吃了。师休去。

  玄沙问师曰。某甲如今大用去。和尚作么生。师将三个木毬。一时抛出。沙作斫牌势。师曰。你亲在灵山。方得如此。沙曰。也是自家事。

  普请次。路逢一猕猴。师曰。人人有一面古镜。这个猕猴亦有一面古镜。三圣曰。旷劫无名。何以彰为古镜。师曰。瑕生也。圣曰。这老汉著甚么死急。话头也不识。师曰。老僧住持事繁。

  问。古涧寒泉时如何。师曰。瞪目不见底。曰饮者如何。师曰。不从口入。僧举似赵州。州曰。不从口入。不可从鼻孔里入。僧却问古涧寒泉时如何。州曰。苦。曰饮者如何。州曰。死。师闻得。乃曰。赵州古佛。遥望作礼。自此不答话。

  师一日在僧堂内烧火。闭却前后门。乃叫曰。救火救火。玄沙将一片柴从窗棂中抛入。师便开门。

  上堂。南山有一条鳖鼻蛇。汝等诸人。切须好看。长庆出曰。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云门以拄杖撺向师前作怕势。有僧举似玄沙。沙曰。须是棱兄始得。虽然如是。我即不然。曰和尚作么生。沙曰。用南山作么。

  闽王问曰。拟欲盖一所佛殿去时如何。师曰。大王何不盖取一所空王殿。曰请师样子。师展两手。

  上堂。尽大地撮来如粟米粒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上堂。此事如一片田地相似。一任诸人耕种。无有不承此恩力者。玄沙曰。且作么生是这田地。师曰看。玄沙曰。是即是。某甲不与么。师曰。你作么生。玄沙曰。只是人人底。

  上堂。举拂子曰。这个为中下。僧问上上人来如何。师举拂子。僧曰。这个为中下。师便打。

  上堂。诸上座。望州亭与汝相见了也。乌石岭与汝相见了也。僧堂前与汝相见了也。

  曹山本寂禅师

  僧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底人。师曰。是。曰若遇六贼来时却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悲。曰如何具大慈悲。师曰。一剑挥尽。曰尽后如何。师曰。始得和同。

  问。眉与目还相识也无。师曰。不相识。曰为甚么不相识。师曰。为同在一处。曰恁么则不分去也。师曰。眉且不是目。曰如何是目。师曰。端的去。曰如何是眉。师曰。曹山却疑。曰和尚为甚么却疑。师曰。若不疑。即端的去也。

  云门问如何是沙门行。师曰。吃常住苗稼者是。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你还畜得么。曰畜得。师曰。你作么生畜。曰著衣吃饭。有甚么难。师曰。何不道披毛戴角。门礼拜。

  师问德上座。菩萨在定。闻香象渡河。出甚么经。曰出涅槃经。师曰。定前闻。定后闻。曰和尚流也。师曰。道也太煞道。只道得一半。曰和尚如何。师曰。滩下接取。

  师问僧作甚么。曰扫地。师曰。佛前扫。佛后扫。曰前后一时扫。师曰。与曹山过靸鞋来。

  僧问亲何道伴。即得常闻于未闻。师曰。同共一被盖。曰此犹是得闻。如何是常闻于未闻。师曰。不同于木石。曰何者在先。何者在后。师曰。不见道常闻于未闻。

  僧问一牛饮水。五马不嘶时如何。师曰。曹山解忌口。

  纸衣道者来参。师问莫是纸衣道者否。者曰。不敢。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者曰。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者近前应诺。便立脱。师曰。汝只解与么去。何不解恁么来。者忽开眼问曰。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师曰。未是妙。者曰。如何是妙。师曰。不借借。者珍重便化。师示颂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沈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师问强上座曰。佛真法身。犹若虚空。…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