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P73

  ..续本文上一页请出来说看。说得分明。许汝通前九带。圆明道眼。若见不亲切。说不相应。惟依吾语而为已解。则名谤法。大众到此如何。众无语。师叱之去。

  金山昙颖达观禅师

  师首谒太阳玄禅师。遂问洞山特设偏正君臣意明何事。阳曰。父母未生时事。师曰。如何体会。阳曰。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师罔然。遂谒谷隐。举前话。隐曰。太阳不道不是。只是口门窄。满口说未尽。老僧即不然。师问如何是父母未生时事。隐曰。粪墼子。师曰。如何是夜半正明天晓不露。隐曰。牡丹花下睡猫儿。师愈疑骇。一日普请。隐问今日运薪耶。师曰然。隐曰。云门问僧人搬柴。柴搬人。如何会。师无对。隐曰。此事如人学书。点画可效者工。否者拙。盖未能忘法耳。当笔忘手。手忘心。乃可也。师于默契。良久曰。如石头云。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隐曰。汝以为药语。为病语。师曰。是药语。隐呵曰。汝以病为药。又安可哉。师曰。事如函得盖。理如箭直锋。妙宁有加者。而犹以为病。实未喻旨。隐曰。妙至是。亦只名理事。祖师意旨。智识所不能到。矧事理能尽乎。故世尊云。理障碍正见知。事障续诸生死。师恍如梦觉。曰如何受用。隐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师叹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终非活路。住后示众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尽是死门。俱非活路。直饶透脱。犹在沉沦。莫教孤负平生。虚度此世。要得不孤负平生么。拈拄杖卓一下曰。须是莫被拄杖谩始得。看看。拄杖子穿过你诸人髑髅。勃跳入你鼻孔里去也。又卓一下。

  过京师。寓止驸马都尉李端愿之园。李公问曰。地狱毕竟是有是无。师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就有里寻无。手抯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李曰。心如何了。师曰。善恶都莫思量。李曰。不思量后。心归何所。师曰。且请太尉归宅。

  上堂。山僧平生意好相扑。只是无人搭对。今日且共首座搭对。卷起袈裟下座索首座相扑。座才出。师曰。平地上吃交。便归方丈。

  光庆遇安禅师

  上堂。欲识曹溪旨。云飞前面山。分明真实个。不用别追攀。僧问。古德有言。井底红尘生。山头波浪起。未审此意如何。师曰若到诸方但恁么问。曰和尚意旨如何。师曰适来向汝道甚么。

  景清居素禅师

  僧问即此见闻非见闻。为甚么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师曰。填凹就缺。

  驸马李遵勖居士

  公谒谷隐。问出家事。隐以崔赵公问径山公案答之。公于言下大悟。作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公一日与坚上座送别。公问近离上党。得届中都。方接麈谈。遽回虎锡。指云屏之翠峤。访雪岭之清流。未审此处彼处。的的事作么生。座曰。利剑拂开天地静。霜刀才举斗牛寒。公曰。恰值今日耳聩。座曰。一箭落双雕。公曰。上座为甚么著草鞋睡。座以衣袖一拂。公低头曰。今日可谓降伏也。座曰。普化出僧堂。

  华严道隆禅师

  师初参石门彻和尚。问曰。古者道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虽有此语。疑心未歇时如何。石门曰。知有乃可随处安闲。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不知有而安闲。如人在村落住。有少声色。则惊怪传说。师于言下有省。

  文公杨亿大年居士

  公问广慧曰。承和尚有言。一切罪业。皆因财宝所生。劝人疏于财利。况南阎浮提众生以财为命。邦国以财聚人。教中有财法二施。何得劝人疏财乎。慧曰。幡竿尖上铁笼头。公曰。海坛马子似驴大。慧曰。楚鸡不是丹山凤。公曰。佛灭二千岁。比丘少惭愧。

  投子义青禅师

  师谒见圆通秀禅师。无所参问。惟嗜睡而巳。执事白通。通即曳杖入堂。见师正睡。乃击床呵曰。我这里无闲饭与上座吃了打眠。师曰。和尚教某何为。通曰。何不参禅去。师曰。美食不中饱人吃。通曰。争奈大有人不肯上座。师曰。待肯堪作甚么。通曰。上座曾见甚么人来。师曰。浮山。通曰。怪得恁么顽赖。遂握手相笑归方丈。

  兴阳清剖禅师

  师在太阳作园头。种瓜次。阳问甜瓜何时得熟。师曰。即今熟烂了也。曰拣甜底摘来。师曰。与甚么人吃。曰不入园者。师曰。未审不入园者还吃也无。曰汝还识伊么。师曰。虽然不识。不得不与。阳笑而去。

  僧问娑竭出海乾坤震。觌面相逢事若何。师曰。金翅鸟王当宇宙。个中谁是出头人。曰忽遇出头时又作么生。师曰。似鹘捉鸠君不信髑髅前验始知真。曰恁么则叉手当胸。退身三步也。师曰。须弥座下乌龟子。莫待重遭点额回。

  罗浮山显如禅师

  师初到太阳。阳问汝是甚处人。曰益州。阳曰。此去几里。曰五千里。阳曰。你与么来。还曾踏著么。曰不曾踏著。阳曰。汝解腾空那。曰不解腾空。阳曰。争得到这里。曰步步不迷方。通身无辨处。阳曰。汝得超方三昧耶。曰圣心不可得。三昧岂彰名。阳曰。如是如是。

  修撰曾会居士

  公幼与明觉同舍。乃冠异涂。天禧间。公守池州。一日会于景德寺。公遂以中庸大学参以楞严。符宗门语句。质明觉。觉曰。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耶。学士要径节理会此事。乃弹指一下曰。但恁么荐取。公于言下领旨。

  云居晓舜禅师

  师参洞山。一日如武昌行乞。首谒刘居士。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请开疏。若不相契。即请还山。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师[忏-千+么][忏-千+罗]而归。洞山问其故。师述前语。山曰。汝问我。师理前问。山曰。此去汉阳不远。师进后语。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师于言下大悟。

  师尝讥天衣说葛藤禅。一日闻怀迁化。于法堂上合掌云。且喜葛藤桩子倒了也。秀圆通时在会中作维那。每见诃骂不巳。乃谓同列曰。我须与这老汉理会一上。及夜参。又如前诃骂。秀出众厉声曰。岂不见圆觉经中道。师遽曰。久立大众伏惟珍重。便归方丈。秀曰。这老汉通身是眼。骂得怀和尚也。

  翠岩真点胸常骂师说无事禅。石霜永和尚令人传语云。舜在洞山悟古镜因缘。岂是说无事禅。你骂他。自失却一只眼。师闻之作颂曰。云居不会禅。洗脚上床眠。冬瓜直儱侗。瓠子曲弯弯。永和尚亦作颂曰。石霜不会禅。洗脚上床眠。枕子扑落地。打破常住砖。

  上堂。诸方有弄蛇头。拨虎尾。跳大海。剑刃里藏身。云居这里寒天热水洗脚。夜间脱袜打睡。早朝旋打行缠。风吹篱倒。唤人夫劈蔑缚起。

  师问秀圆通曰。你见怀和尚有何言句。秀举怀投机颂。师曰。不好。别有甚言句。秀曰。一日有长老来参。怀举拂子云。会么。云不会。怀云。耳朵两片皮。牙齿一具骨。师叹曰真善知识。

  佛日契嵩禅师

  师得法于洞山。师夜则顶戴观世音菩萨像。而诵其号必满十万乃寝。自是世间经书章句。不学而能。作原教论十万余言。以抗宗韩排佛之说。读者畏服。后居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进。仁宗嘉赏。令编次入藏。赐号明教。

  太守许式

  公得法于洞山。一日与泐潭澄上蓝溥坐次。潭问闻郎中道。夜坐连云石。春栽带雨松。当时答洞山甚么话。公曰。今日放衙早。潭曰。闻答泗州大圣扬州出现语是否。公曰。别点茶来。潭曰。名不虚传。公曰。和尚早晚回山。潭曰。今日被上蓝觑破。蓝便喝。潭曰。须你始得。公曰。不奈船何。打破戽斗。

  公入上蓝僧堂。问首座年多少。曰六十八。公曰。僧腊多少。曰四十七夏。公曰。圣僧得几夏。曰与虚空齐受戒。公拍板头曰。下官吃饭。不似首座吃盐多。

  玉泉承皓禅师

  无尽居士张公。奉使京西南路。就谒之。问曰。师得法何人。师曰。复州北塔广和尚。公曰。与伊相契。可得闻乎。师曰。只为伊不肯与人说破。公善其言。

  僧入室次。狗子在室中。师叱一声。狗子便出去。师曰。狗却会。你却不会。

  一日众集。师问曰。作什么。曰入室。师曰。待我抽解来。及上厕来。见僧不去。以拄杖赶散。

  示寂。门人围绕。师笑曰。吾年八十一。老死舁尸出。儿郎齐著力。一年三百六十日。言毕而逝。

  育王怀琏大觉禅师

  师持律严甚。仁庙尝赐以龙脑钵盂。师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钵食。此钵非法。仁庙益嘉叹师自京师乞还山。时英宗赐手诏。有经过庵院。任性住持语。师藏之不以示人。东坡为师撰宸奎阁记。欲一见之。师终不出。示寂后。始得之笥中。示寂之时。年八十二。

  法昌倚遇禅师

  师谒北禅。禅问近离甚处。师曰。福严。禅曰。思大鼻孔长多少。师曰。与和尚当时见底一般。禅曰。汝道我见时长多少。师曰。和尚大似不曾到福严。禅曰。学语之流。又问来时马大师安乐否。师曰。安乐。禅曰。向汝道甚么。师曰。教和尚莫乱统。禅曰。念汝新到。不能打得你。师曰。某甲亦放和尚过。茶罢。禅问乡里甚处。师曰。漳州。禅曰。三平在彼作甚么。师曰。说禅说道。禅曰。年多少。师曰。与露柱齐年。禅曰。有露柱且从。无露柱年多少。师曰。无露柱一年也不少。禅曰。夜半放乌鸡。

  师事北禅最久。慈明过北禅。师侍立。禅曰。汾阳狮子。可煞威狞。明曰。不道来者咬杀。禅曰。审如此。汾阳门下道绝人荒耶。明举拂子曰。这个因甚到今日。禅未及对。师从旁曰。养子不及父。家门一世衰。禅呵曰。汝具甚眼目。乃敢尔。师曰。若是咬人狮子。终不与么。明将去。至龙牙像前指问师云。谁像。师曰。龙牙像。明曰。既是龙牙像。为甚在北禅。师曰。两彩一赛。明曰。像在此。龙牙在甚处。师拟对。明掌之曰。莫道不能咬人。师曰。乞儿见小利。明呵逐之。

  游庐山寓圆通。时大觉琏公方赴诏。辞众曰。此事分明须荐取。莫教累劫受轮迥。师问曰。如何是此事。曰荐取。师曰。头上是天。脚下是地。荐个甚么…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