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两扇。迷迷迷兮迷不醒。一声狮子当空震。日照潼关四面开。长安大道何须问。垢垢垢兮垢不净。纵汲西江浣难尽。亭亭出水妙莲花。生在污泥不染性。狂狂狂兮狂不定。罡风吹透寒冰浸。六窗受月片云闲。猿马何须绳索禁。邪邪邪兮邪不正。驱逐么魔愁剑钝。金刚百练绕指柔。百万魔军齐乞命。迷者醒。垢者净。狂者定。邪者正。顷刻凡夫顷刻圣。圣圣凡凡岂两人。明珠一颗当心印。三春物态好繁华。万树夭桃万树花。如何遍满无亏缺。请从个里究根芽。日上三竿万象森。大千世界普光明。如何一隙皆生白。破暗通幽彻底清。沧江之水浩漫漫。一平如掌无峰峦。如何尽泯高低迹。放眼从教平等观。梵志梦中多梵志。刹那一梦千年事。如何千劫一刹那。妙谛须知融摄意。冷然微笑天宇空。闻声赞叹绕天龙。何人长啸响山谷。直似寒虫吟壁中。巨灵抬手华山劈。区区真是缚鸡力。我闻佛力大无边。一指能援众生溺。渡非航。卓非锡。海靡涯。履一只。黑漫漫。明历历。二五原来是一十。打破算盘珠。珠珠归一一。何须披半夜之衣。不待面九年之壁。归依复归依。稽首。当前佛。祥风甘露遍十方。亿众常安一心福。
偶吟二十首。
圆光一颗本虚空。万象森罗面面逢。月影印潭潭印月。欲分宾主却何从。
双丸旋转在当前。暑往寒来孰后先。探取无生无灭理。大椿朝槿恰齐年。
鸢飞鱼跃各升沈。山自苍苍水自深。欲识高山流水意。夜来明月印天心。
思从觉路觅真传。枉踏芒鞋路万千。识得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
本来无相亦无名。才著思量翳障生。尘掩镜光云掩月。不分明处最分明。
非空非色非明暗。无我无人无古今。可叹世人多不解。掌中一指是知音。
参佛佛原无觅处。传心心又在何方。不如真妄都忘了。笑看忙人梦里忙。
佛本无心安有意。西来之意问奚为。莫言此处人难会。露柱原来也不知。
认著依然不是真。休从语句枉劳神。可怜一树庭前柏。赚尽古今多少人。
永嘉七字指迷津。心法双忘性即真。始信如来大圆觉。仍然宇宙一凡人。
不坐蒲团不面墙。声闻色见总寻常。自从领略醍醐味。六月炎风透体凉。
多年暗谷一灯明。明暗都从眼界成。何似道人酣寝后。一轮红日在三更。
地阔天空方寸宽。笑他蚁磨与鰋竿。一筇偶上蓬山顶。百万峰峦脚底看。
畏喧求寂两纷张。臧谷原来总失羊。万事心中无一事。荷花雨迸满池香。
门前谁断客停车。只要主人省得家。一任春风蝴蝶闹。可能飞上雪梅花。
焚修朝暮傍莲台。圣见凡情枉自猜。大地山河俱是佛。谩教移过净瓶来。
合浦珠光映月圆。行人岸上误流连。归来认取衣中宝。何用重寻下水船。
奥义莫从言外觅。真诠休向句中求。拨开文字抛知识。无孔笛吹江上秋。
心净时时闻妙香。何劳鼻观费思量。诸般法相归乌有。一任天花作道场。
诵罢莲经有会时。倚阑高咏昔贤诗。梧桐月向怀中落。杨柳风来面上吹。
西江月十二首
才见冬风栗冽。旋看春色芳菲。个中消息是耶非。斯理无难领会。
都说鸢飞鱼跃。何妨鸢跃鱼飞。高卑俯仰总天机。方是活泼泼地。
身上垢衣未解。怀中尘镜慵磨。不知自障碍偏多。反说佛门高大。
悟即易如拾芥。迷时难若填河。忽然梦醒发高歌。心佛原无两个。
代谢本无生灭。循环安有初终。请看春夏与秋冬。来往犹如接踵。
人见是空是色。我言无异无同。天然空色在其中。一任风幡自动。
泛海乘风破浪。苍茫不见涯垠。忽逢宝筏渡迷津。彼岸不须重问。
本自无真无幻。休言非幻非真。万缘既息有何因。一点灵光无性。
佛旨非藏非露。佛言非浅非深。若从语句觅真心。恍似充饥画饼。
鱼兔得时便了。筌蹄何用重寻。自参自悟自通灵。聊把经文印证。
谁道心兮微渺。时时遍满乾坤。一轮月印万川明。方识万殊一本。
悟道谁分顿渐。成功岂在操存。天长地久自惺惺。到底不离主敬。
多少灵山法众。一人识解高超。语言文字总徒劳。才睹拈花即笑。
老马也能知路。昏鸦几见迷巢。即心即佛不须招。何必自生颠倒。
喻法偶拈拄杖。传心试取袈裟。云门胡饼赵州茶。妙味惜无知者。
窗外青青翠竹。篱边郁郁黄花。无端花竹影交加。聊作道人禅话。
现在尚为幻境。未来过去茫然。强询父母未生前。有见仍同无见。
池内是冰是水。爨中为火为烟。开时成掌握成拳。此际何须分辨。
无味乃为至味。希音方是玄音。何人解鼓没弦琴。更有何人解听。
古井湛然常寂。闲云散去休寻。经言成佛本无心。心有即成凡境。
烦恼皆由心起。无心烦恼何居。志公密谛指迷途。脱尽众生愁苦。
方寸本无爱憎。大千安有荣枯。妄从尘海觅亨衢。忘却家园乐土。
史说不知不识。易言何虑何思。果然无作亦无为。便是羲皇上世。
芳草落花踪迹。孤云野鹤襟期。春风沂水咏归时。想见一般况味。
左都御史张照得天居士。
心赋(并序)
(臣)幼诵诗书。惟通章句。长窥缃素。徒乱狂华。既理障之沉深。亦欲根之坚固。周旋乐趣。弥益苦荄。意蕊纷开。头燃良痛。侧闻宗说。能使心地清凉。乃阅教文。涉猎龙宫宝藏。初知山河大地。本是妄生。地水火风。原从幻结。一身非有。此外何言。然而明暗色空。尘尘和合。身亲民物。了了当前。欲遣去则皆非。岂混同而犹是。舍一取一。罔息于驰求。前三后三。弥增其较计。得少谓足。中止化城。慕圣厌凡。两头壁垒。惟身惟口惟意。步步交加。曰贪曰嗔曰痴。层层涉入。灭此生彼。终无巳时。误后悔前。岂能自在。幸十世福田之广种。遇一人首出之垂慈。钦惟。皇上参赞三无。经纶万有。用周孔之典则。致唐虞之协和。尊居九重。而如游山泽。恩覃八极。而视等浮云。同太虚之穆清。若杲日之明照。现。帝王身而为说法。发如来藏于一微尘。夙契一贯之心源。宏阐别传之妙旨。未尝言说。巳震雷音。普示提撕。常垂甘露。怜(臣)迷头认影。为(臣)解结开巾。遂使蛙出井心。翘首而瞻天际。蜂穿纸隙。翾飞以近日辉。始知本性如然。此门不二。大学之道。固御世之权衡。直指之传。乃明德之统要。非叙伦庸礼修政明刑。何以妙此心之法相。非破妄泯真圆通普觉。何以浚万化之灵源。空有相倚而成。尽其有。才圆空性。幻实异名而一。履其实。始了幻因。名相空华。涅槃实际。如犹未到寸丝不挂之实际。将何以辨万善具足之空华。世出世间。不取一法。空投空际。宁舍万缘。历劫难报斯恩。大千的归一旨。今者。奉。敕恭撰心赋一篇。进呈。御览。爰述此序。自志本末。夫心也者。譬喻莫施。敷陈奚尽。婴儿开口。巳了根源。佛祖相商。莫能下语。即金针在手。何由捉霞彩以裁缝。纵彩笔凌云。岂可取太清以绘画。然一丝孔宛然华藏。千须弥不异毫毛。物物圆成。头头显露。岂(臣)斯赋。独乃非心。心亦非心。赋宁是赋。盖即鹦鹉翦舌而学语。蚯蚓鼓脰而鸣欢。黄花对日而舒颜。翠竹因风而吟籁云尔。赋曰。
无生无灭。无在无迁。慈氏以后。威音以前。卓尔独存而离彼离此。湛然常住而匪中匪边。惟圆斯觉。惟觉斯圆。圆不见圆。圆周他自。觉无所觉。觉遍人天。拈起十方虚空。不足以洁其大。数尽恒沙万有。不足以语其全。芥子孔中。容纳四大海水。屈伸臂顷。直过万八千年。攘为已有。则曰正法眼藏。权当人情。则曰直指别传。何凡何俗。何圣何贤。何迷何悟。何法何禅。六趣三涂。全该真体。十身四智。靡隔妄缘。起而无生。诸佛入涅槃于众生识海。寂而常动。众生堕生死于诸佛心源。无一尘而不入。如大圆镜。无一刹而非真。是金刚圈。若大火之聚空。濯手难近。若水银之堕地。转瞬渺然。法法依之影现。如摩尼珠体非一色。物仗此光腾。如宝丝网层映相连。扩为六合。而又包六合之外。故莫量其外之际。碎为微尘。而又居微尘之中。故莫测其中之坚。色色全彰。头头显露。廓然无相而众相交横。寂尔无音而群音并吐。欲要其终。智胜之所不能穷。欲原其始。然灯之所不能溯。欲走以避。则九天九地总相逢。欲捉以观。则千劫千生不能遇。茫无朕迹。何地可以染污。周遍大千。何所容其保护。大小同量。高卑同度。有无同体。生灭同住。亦是亦非。亦起亦仆。亦远亦近。亦缁亦素。了之则一道齐平。执之则千途各立。依回于地水火风。眩转于受想仃识。牵缠于见闻觉知。泥滞于去来今昔。迷误于狐唾狸涎。寻探于破书残籍。茫昧于泬寥杳冥。计较于寸分丈尺。拈弄于有觉精魂。断灭于无知木石。厌弃于人我众生。埋没于暗明空色。安排于佛刹道场。起倒于世谛徽纆。习惯于捏目生华。痴著于遗金拾砾。淆乱于欣就厌离。纷纭于得失损益。乌非黑。鹤非白。无始劫来名相迹。道黑道白。鹤正白。乌正黑。六结当心不调直。疑白疑黑。是以著处便粘。交加不释。以胶投漆而漆亦为胶。以客迎宾而宾全是客。春蚕成茧而茧还缚身。夏虫依冰而冰先丧魄。热毒海漫漫沉沉。铁围山巍巍岌岌。四种相怪怪奇奇。一个我绵绵脉脉。枕中槐国。指挥鸟虎龙蛇。石里火光。分别卵胎化湿。人间之滴水难消。地狱之程途孔亟。火厚二百肘。何处莲华。风吹三千年。几时安宅。病既千端。丹斯万品。西天四七。受药师之亲传。东土二三。共医王之正禀。或拈大地作伊蒲之馔。充彼饥虚。或缉浮云成金缕之衣。苏其澿鰰。或然香灯宝炬。照彼昏酣。或驱法电智雷。醒其寱寝。或喻空华。或方二月。涤除有漏根窠。或指四大。或标六尘。卷却无明衾枕。或现檀那之力。佛钵可满以少华。或建精进之幢。金刚不杂于凡饪。或戒香薰习。出白净于泥涂。或定水渊澄。返真常以渐寖。或禁嗔蛇之妄动。免烧功德之林。或喻太末之难缘。拈出菩提之锦。或收狂象以擐拴。或禁亡猿以圈槛。或挥智慧剑。破欲网之重重。或桌般若航。度爱河之黮黮。或说干城。大海上。无边龙蜃楼台。或谭…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