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P86

  ..續本文上一頁兩扇。迷迷迷兮迷不醒。一聲獅子當空震。日照潼關四面開。長安大道何須問。垢垢垢兮垢不淨。縱汲西江浣難盡。亭亭出水妙蓮花。生在汙泥不染性。狂狂狂兮狂不定。罡風吹透寒冰浸。六窗受月片雲閑。猿馬何須繩索禁。邪邪邪兮邪不正。驅逐麼魔愁劍鈍。金剛百練繞指柔。百萬魔軍齊乞命。迷者醒。垢者淨。狂者定。邪者正。頃刻凡夫頃刻聖。聖聖凡凡豈兩人。明珠一顆當心印。叁春物態好繁華。萬樹夭桃萬樹花。如何遍滿無虧缺。請從個裏究根芽。日上叁竿萬象森。大千世界普光明。如何一隙皆生白。破暗通幽徹底清。滄江之水浩漫漫。一平如掌無峰巒。如何盡泯高低迹。放眼從教平等觀。梵志夢中多梵志。刹那一夢千年事。如何千劫一刹那。妙谛須知融攝意。冷然微笑天宇空。聞聲贊歎繞天龍。何人長嘯響山谷。直似寒蟲吟壁中。巨靈擡手華山劈。區區真是縛雞力。我聞佛力大無邊。一指能援衆生溺。渡非航。卓非錫。海靡涯。履一只。黑漫漫。明曆曆。二五原來是一十。打破算盤珠。珠珠歸一一。何須披半夜之衣。不待面九年之壁。歸依複歸依。稽首。當前佛。祥風甘露遍十方。億衆常安一心福。

  偶吟二十首。

  圓光一顆本虛空。萬象森羅面面逢。月影印潭潭印月。欲分賓主卻何從。

  雙丸旋轉在當前。暑往寒來孰後先。探取無生無滅理。大椿朝槿恰齊年。

  鸢飛魚躍各升沈。山自蒼蒼水自深。欲識高山流水意。夜來明月印天心。

  思從覺路覓真傳。枉踏芒鞋路萬千。識得平常心是道。饑來吃飯困來眠。

  本來無相亦無名。才著思量翳障生。塵掩鏡光雲掩月。不分明處最分明。

  非空非色非明暗。無我無人無古今。可歎世人多不解。掌中一指是知音。

  參佛佛原無覓處。傳心心又在何方。不如真妄都忘了。笑看忙人夢裏忙。

  佛本無心安有意。西來之意問奚爲。莫言此處人難會。露柱原來也不知。

  認著依然不是真。休從語句枉勞神。可憐一樹庭前柏。賺盡古今多少人。

  永嘉七字指迷津。心法雙忘性即真。始信如來大圓覺。仍然宇宙一凡人。

  不坐蒲團不面牆。聲聞色見總尋常。自從領略醍醐味。六月炎風透體涼。

  多年暗谷一燈明。明暗都從眼界成。何似道人酣寢後。一輪紅日在叁更。

  地闊天空方寸寬。笑他蟻磨與鰋竿。一筇偶上蓬山頂。百萬峰巒腳底看。

  畏喧求寂兩紛張。臧谷原來總失羊。萬事心中無一事。荷花雨迸滿池香。

  門前誰斷客停車。只要主人省得家。一任春風蝴蝶鬧。可能飛上雪梅花。

  焚修朝暮傍蓮臺。聖見凡情枉自猜。大地山河俱是佛。謾教移過淨瓶來。

  合浦珠光映月圓。行人岸上誤流連。歸來認取衣中寶。何用重尋下水船。

  奧義莫從言外覓。真诠休向句中求。撥開文字抛知識。無孔笛吹江上秋。

  心淨時時聞妙香。何勞鼻觀費思量。諸般法相歸烏有。一任天花作道場。

  誦罷蓮經有會時。倚闌高詠昔賢詩。梧桐月向懷中落。楊柳風來面上吹。

  西江月十二首

  才見冬風栗冽。旋看春色芳菲。個中消息是耶非。斯理無難領會。

  都說鸢飛魚躍。何妨鸢躍魚飛。高卑俯仰總天機。方是活潑潑地。

  身上垢衣未解。懷中塵鏡慵磨。不知自障礙偏多。反說佛門高大。

  悟即易如拾芥。迷時難若填河。忽然夢醒發高歌。心佛原無兩個。

  代謝本無生滅。循環安有初終。請看春夏與秋冬。來往猶如接踵。

  人見是空是色。我言無異無同。天然空色在其中。一任風幡自動。

  泛海乘風破浪。蒼茫不見涯垠。忽逢寶筏渡迷津。彼岸不須重問。

  本自無真無幻。休言非幻非真。萬緣既息有何因。一點靈光無性。

  佛旨非藏非露。佛言非淺非深。若從語句覓真心。恍似充饑畫餅。

  魚兔得時便了。筌蹄何用重尋。自參自悟自通靈。聊把經文印證。

  誰道心兮微渺。時時遍滿乾坤。一輪月印萬川明。方識萬殊一本。

  悟道誰分頓漸。成功豈在操存。天長地久自惺惺。到底不離主敬。

  多少靈山法衆。一人識解高超。語言文字總徒勞。才睹拈花即笑。

  老馬也能知路。昏鴉幾見迷巢。即心即佛不須招。何必自生顛倒。

  喻法偶拈拄杖。傳心試取袈裟。雲門胡餅趙州茶。妙味惜無知者。

  窗外青青翠竹。籬邊郁郁黃花。無端花竹影交加。聊作道人禅話。

  現在尚爲幻境。未來過去茫然。強詢父母未生前。有見仍同無見。

  池內是冰是水。爨中爲火爲煙。開時成掌握成拳。此際何須分辨。

  無味乃爲至味。希音方是玄音。何人解鼓沒弦琴。更有何人解聽。

  古井湛然常寂。閑雲散去休尋。經言成佛本無心。心有即成凡境。

  煩惱皆由心起。無心煩惱何居。志公密谛指迷途。脫盡衆生愁苦。

  方寸本無愛憎。大千安有榮枯。妄從塵海覓亨衢。忘卻家園樂土。

  史說不知不識。易言何慮何思。果然無作亦無爲。便是羲皇上世。

  芳草落花蹤迹。孤雲野鶴襟期。春風沂水詠歸時。想見一般況味。

  左都禦史張照得天居士。

  心賦(並序)

  (臣)幼誦詩書。惟通章句。長窺缃素。徒亂狂華。既理障之沈深。亦欲根之堅固。周旋樂趣。彌益苦荄。意蕊紛開。頭燃良痛。側聞宗說。能使心地清涼。乃閱教文。涉獵龍宮寶藏。初知山河大地。本是妄生。地水火風。原從幻結。一身非有。此外何言。然而明暗色空。塵塵和合。身親民物。了了當前。欲遣去則皆非。豈混同而猶是。舍一取一。罔息于馳求。前叁後叁。彌增其較計。得少謂足。中止化城。慕聖厭凡。兩頭壁壘。惟身惟口惟意。步步交加。曰貪曰嗔曰癡。層層涉入。滅此生彼。終無巳時。誤後悔前。豈能自在。幸十世福田之廣種。遇一人首出之垂慈。欽惟。皇上參贊叁無。經綸萬有。用周孔之典則。致唐虞之協和。尊居九重。而如遊山澤。恩覃八極。而視等浮雲。同太虛之穆清。若杲日之明照。現。帝王身而爲說法。發如來藏于一微塵。夙契一貫之心源。宏闡別傳之妙旨。未嘗言說。巳震雷音。普示提撕。常垂甘露。憐(臣)迷頭認影。爲(臣)解結開巾。遂使蛙出井心。翹首而瞻天際。蜂穿紙隙。翾飛以近日輝。始知本性如然。此門不二。大學之道。固禦世之權衡。直指之傳。乃明德之統要。非敘倫庸禮修政明刑。何以妙此心之法相。非破妄泯真圓通普覺。何以浚萬化之靈源。空有相倚而成。盡其有。才圓空性。幻實異名而一。履其實。始了幻因。名相空華。涅槃實際。如猶未到寸絲不挂之實際。將何以辨萬善具足之空華。世出世間。不取一法。空投空際。甯舍萬緣。曆劫難報斯恩。大千的歸一旨。今者。奉。敕恭撰心賦一篇。進呈。禦覽。爰述此序。自志本末。夫心也者。譬喻莫施。敷陳奚盡。嬰兒開口。巳了根源。佛祖相商。莫能下語。即金針在手。何由捉霞彩以裁縫。縱彩筆淩雲。豈可取太清以繪畫。然一絲孔宛然華藏。千須彌不異毫毛。物物圓成。頭頭顯露。豈(臣)斯賦。獨乃非心。心亦非心。賦甯是賦。蓋即鹦鹉翦舌而學語。蚯蚓鼓脰而鳴歡。黃花對日而舒顔。翠竹因風而吟籁雲爾。賦曰。

  無生無滅。無在無遷。慈氏以後。威音以前。卓爾獨存而離彼離此。湛然常住而匪中匪邊。惟圓斯覺。惟覺斯圓。圓不見圓。圓周他自。覺無所覺。覺遍人天。拈起十方虛空。不足以潔其大。數盡恒沙萬有。不足以語其全。芥子孔中。容納四大海水。屈伸臂頃。直過萬八千年。攘爲已有。則曰正法眼藏。權當人情。則曰直指別傳。何凡何俗。何聖何賢。何迷何悟。何法何禅。六趣叁塗。全該真體。十身四智。靡隔妄緣。起而無生。諸佛入涅槃于衆生識海。寂而常動。衆生墮生死于諸佛心源。無一塵而不入。如大圓鏡。無一刹而非真。是金剛圈。若大火之聚空。濯手難近。若水銀之墮地。轉瞬渺然。法法依之影現。如摩尼珠體非一色。物仗此光騰。如寶絲網層映相連。擴爲六合。而又包六合之外。故莫量其外之際。碎爲微塵。而又居微塵之中。故莫測其中之堅。色色全彰。頭頭顯露。廓然無相而衆相交橫。寂爾無音而群音並吐。欲要其終。智勝之所不能窮。欲原其始。然燈之所不能溯。欲走以避。則九天九地總相逢。欲捉以觀。則千劫千生不能遇。茫無朕迹。何地可以染汙。周遍大千。何所容其保護。大小同量。高卑同度。有無同體。生滅同住。亦是亦非。亦起亦仆。亦遠亦近。亦缁亦素。了之則一道齊平。執之則千途各立。依回于地水火風。眩轉于受想仃識。牽纏于見聞覺知。泥滯于去來今昔。迷誤于狐唾狸涎。尋探于破書殘籍。茫昧于泬寥杳冥。計較于寸分丈尺。拈弄于有覺精魂。斷滅于無知木石。厭棄于人我衆生。埋沒于暗明空色。安排于佛刹道場。起倒于世谛徽纆。習慣于捏目生華。癡著于遺金拾礫。淆亂于欣就厭離。紛纭于得失損益。烏非黑。鶴非白。無始劫來名相迹。道黑道白。鶴正白。烏正黑。六結當心不調直。疑白疑黑。是以著處便粘。交加不釋。以膠投漆而漆亦爲膠。以客迎賓而賓全是客。春蠶成繭而繭還縛身。夏蟲依冰而冰先喪魄。熱毒海漫漫沈沈。鐵圍山巍巍岌岌。四種相怪怪奇奇。一個我綿綿脈脈。枕中槐國。指揮鳥虎龍蛇。石裏火光。分別卵胎化濕。人間之滴水難消。地獄之程途孔亟。火厚二百肘。何處蓮華。風吹叁千年。幾時安宅。病既千端。丹斯萬品。西天四七。受藥師之親傳。東土二叁。共醫王之正禀。或拈大地作伊蒲之馔。充彼饑虛。或緝浮雲成金縷之衣。蘇其澿鰰。或然香燈寶炬。照彼昏酣。或驅法電智雷。醒其寱寢。或喻空華。或方二月。滌除有漏根窠。或指四大。或標六塵。卷卻無明衾枕。或現檀那之力。佛缽可滿以少華。或建精進之幢。金剛不雜于凡饪。或戒香薰習。出白淨于泥塗。或定水淵澄。返真常以漸寖。或禁嗔蛇之妄動。免燒功德之林。或喻太末之難緣。拈出菩提之錦。或收狂象以擐拴。或禁亡猿以圈檻。或揮智慧劍。破欲網之重重。或桌般若航。度愛河之黮黮。或說幹城。大海上。無邊龍蜃樓臺。或譚…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