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千灯一室。在智本非智。言得却无得。前圣本无说。后学强传述。诸佛与众生。同仁不同德。若作分别想。历劫迷邪惑。如月印千潭。含元万而一。说与智愚人。共证波罗密。
心佛歌
心与佛。等虚空。空中之物妙难穷。碧海光涵辉万状。青山色霁耸千峰。休摸索。莫施功。无形无象迥绝踪。真如妙相原非相。六通解慧亦非通。尘尘起处佛佛现。刹刹隐时心心空。了知真佛住无心。始悟无心是真佛。如是心。如是佛。心兮佛兮皆妄说。认得摩尼一粒珠。恒河沙界光常彻。寒兮暑兮侵不侵。赤条条地灭非灭。
快活歌
快活快活真快活。一切葛藤都摆脱。如今不用觅真诠。任我去来活泼泼。时人不解真实义。只待遇缘参活佛。谁知活佛眼睛前。争奈凡夫愚不识。此心何异顽石头。此身不殊樗栎质。圣恩一指髑髅碎。恰似盲人见日月。见见之中绝见闻。方得名为大休歇。眼闻耳见也寻常。不动周行八万亿。旧时窠臼泼生涯。一一于今都掉脱。我非我兮彼不知。彼非彼兮我却识。大地原来真是我。一切非我是真说。不知往古与来今。谁道长生及寂灭。凭他春夏与秋冬。任听炎蒸寒彻骨。东西南北懒拈名。懵懵懂懂忘分别。自在纵横无定体。即是天仙三世佛。闲跨泥牛海底行。或乘木凤云中涉。千峰顶上弄疯颠。十字街头打鹘突。穿衣吃饭只寻常。混俗同尘应时节。有酒一杯复一杯。有歌一阕复一阕。愚人笑我是诳言。谁解我言真老实。由他笑我非笑我。我只如今且快活。
阐真篇
原夫道本无名。因名立名。道本无形。因形成形。名者道之用。形者道之体。至道之体。本无定位。冲然漠然。而住于无所住也。非空非有。非来非去。非始非末。非向非背。明明而非照。历历而不知。融空有。合真妄。万象纷纭。而自不适闲者。我为法转也。一镜圆明。而物无遁形者。法为我用也。真妄相待。迷悟相因。融妄即真。犹冰之于水。转迷就悟。犹影之于形。夫鉴觉之功。不至于圆满者。心有照也。欲泯照而觉圆。须无心而应运。故曰天地同根。物我一如。明并日月而普被其光辉。功高二仪而均受其陶镕。非至人之无心。孰能一至于此乎。是以世尊睹明星而起悟。太上跨青牛而观化。至圣乐沂水以徜徉。皆灼知万物之备于我。而未尝有心于万物也。无心于物。故心心皆佛心。无心于道。故处处是道体。水燥火湿。阳静阴腾。一来一往。互为出入。化母孕其灵胎真君宰其坚骨。是以丹汞成焉。谷神养焉。内外明彻。表里洞达。内其神而神固。外其身而身存。然后易彼幻形。成其真体。出此真体。转彼幻形。是知大地山河。无非我体。虫鱼鸾鹤。悉成我身。可以翔六合。放旷八表。泠泠然。御景风。乘庆云。逍遥于。圣人之世。观瞻舜日尧天。又何必蓬瀛阆苑。更问壶中天地乎。虽然。非参无悟。非悟无修。非修无证。含万法于一空。纳一空于万法。不空即空。空即不空。是之谓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即真空而显妙有。即妙有以证真空。于参而实无所参。于悟而实无所悟。于修而实无所修。于证而实无所证。是谓之真参真悟。真修真证。所谓冲然漠然。而住于无所住者此也。
西江月十二首
觑著壶中日月。毫端一撮三千。由来非佛亦非仙。谁在琼楼玉殿。
此界他方不隔。圆明一性明圆。真圆明处照无边。说甚夜藏昼现。
运出六般神用。打破明暗色空。不空空处是真空。一任风幡定动。
起灭不离当念。头头物物圆融。识得万绿与千红。弹指桃源仙洞。
水自不留云影。月非长在天心。沉沉湛湛去来今。明暗双彰双隐。
若要太空著实。还从大地推寻。水云天月巳分明。鸢跃鱼飞悉听。
空色从来一体。就中谁强安名。汝渠伊我互相称。究竟何曾唤定。
拟把空花灭却。眼中自起无明。不能真幻两平平。大似磨砖作镜。
性悟头头是道。心空处处菩提。若人会得这玄机。即是佛仙秘义。
谁礼函关老子。不参西域牟尼。无根树下旧时庐。觅甚真诠妙谛。
一切有为境界。百千无相庄严。这些因被那些牵。彼此空生留恋。
师子云中哮吼。苍龙窟里盘旋霎时一缕遍三千。舒展万条白练。
慢说太虚无体。莫言大道有形。有无形体任升沈。总即圆明自性。
恰似深潭印月。却如空谷传声。昭然随处露天真。一派寒空妙境。
白浪风吹鲸跃。绿林月度雀惊。笑看上下个中因。个里谁探个境。
月印寒潭有迹。荷珠滚叶无痕。去来动止甚分明。但唱应时律令。
对境何尝有境。遣心何处非心。痴人妄执境和心。遂使纷驰不定。
翠竹黄花漏泄。鸦鸣鹊噪宣明。百般幻化此形声。法法真如实性。
即色色中非色。离空空外无空。天边明月水边风。活泼机关定动。
阴至冬寒凛冽。阳生春暖和融。真如运用妙难穷。切莫思量夺弄。
彼此幻躯互易。幻身真体同途。个中此味在冰壶。
尝著一任吞吐但自无心于物。何妨物我都卢。一条拄杖万人扶。走遍天涯寸步。
大小高低踢踏。十方六合遨游。逢源物物与头头。自觉非前非后。
触目光风霁月。圣恩浩荡难酬。祝言万载与千秋。一句天长地久。
触境会心偈四首
泉流明月月流泉。上是清溪下是天。就里玄机谁识得。只应分付钓鱼船。
触目无非大道场。明明遍界不曾藏。金风一动全身露。岩桂传来八月香。
一池秋水月为心。万象森罗倒影沈。北斗藏身南斗住。无声曲和没弦琴。
幻灭觉圆圆即幻。众生与佛更何殊。妄心尽处真心了。说个真如早不如。
示后学
紫阳张祖师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又云。睹境能无心。始是菩提面。只此二语。一部楞严全旨巳备。即世尊四十九年所说妙法。总不出此四句。佛仙一贯之理。总以见性明心。开导后学。世间种种法。皆出于自心。故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如果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则自然能转一切。而不为一切转去。究竟我是一切。毕竟一切非我。转与不转。大似吹光割水。真实地位。有何转与不转也。一切有情无情。乃如如来大圆觉海中沤泡。皆海水所成。然离海无沤泡。离沤泡别无海水。众生仙佛。同一大圆镜智。不过遇圣现圣。遇凡现凡。因有圣凡之差别。强立镜中之觉照。如圣凡同体。心镜一如。则觉照之功。何处施设。所谓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到者里始知本无圣凡。本无生灭。本无来去。本无前后。本无今古。本无上下。本无垢净。本无表里。增半点不得。减半点不得。舍半点不得。取半点不得。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不妨于本无圣凡。出入圣凡。本无生灭。出入生灭。本无来去。出入来去。本无前后。出入前后。本无今古。出入今古。本无上下。出入上下。本无垢净。出入垢净。本无表里。出入表里。非出入。是出入。离内外。即内外。心是个甚么。物是个甚么。见是个甚么。不见是个甚么。直饶识得菩提面。犹恐祖师未肯点头在。若然。则祖师与从上佛祖。实实同一鼻孔呼吸。吾徒究明大道者。当奉为宝范。幸共勉旃。
拈花寺方丈僧超善若水。
性海颂
真如性海。湛寂常澄。生佛一致。物我同情。世出世间。孰浊孰清。情与无情。谁死谁生。死原不死。生亦无生。死亦何减。生亦何增。生死去来。是幻非真。真如性海。无臭无声。水中盐味。色里胶青。言语道断。心识不行。非智可测。辨岂能明。五眼难睹。四山莫侵。荡然宽广。静矣渊深。大而河岳。细而鱼禽。炳然齐现。无迹可寻。六凡四圣。浑融一心。毫厘差互。便见升沈。理随事变。万法森森。相以性融。众器一金。不亏不溢。亘古亘今。洁不可垢。高莫能齐。非纯非杂。无著无依。空而不空。江汉所宗。有而不有。冲虚自守。妙体莹然。鉴物无谬。识浪奔腾。水性无咎。或东或西。坎止行流。适用随器。巽顺温柔。百川收纳。一味无余。三际平等。十界一如。迷则生死。悟则涅槃。一根返源。法界平安。头头无碍。法法圆通。恒沙性德。应用不穷。辉天鉴地。月朗天中。遍历尘刹。跬步不移。弹指超越。一念三祇。因该果海。果彻因基。幻相皆实。实相却非。非即是是。是即是非。无是非是。无非不非。佛魔一室。邪正同归。万象参天。肉眼不黏。群音揭地。闻性寂然。眼闻耳见。六用通圆。卷舒任运。出没随缘。六度万行。本自无偏。修而无修。是名庄严。至尊至贵。无上无先。一乘捷径。不二妙门。本来具足。法尔现成。何必拟心断妄。著意求真。厌凡忻圣。夺境夺人。如猿捕影。枉自劳形。绝情离见。当下洞然。无思无虑。密密绵绵。廓如太虚。万物育焉。渊如大海。无不包涵。亦同亦别。非一非三。纵横豁达。自在优游。欲归性海。直须溯流。溯流穷源。泯绝中边。无功用道。饱食安眠。圣凡情尽。妙觉明圆。尘尘刹刹。体用无偏。与么与么。如然如然。
拈花说
或问师曰。拈花之说。果有之耶。曰然。心印之传。诚有之者。曰若是。则世尊之出世也。祗应专以拈花设教。俾百万人天。各各自契自悟。立踏佛祖田地。岂不简易庆快。又何须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谈经。小乘大乘之各别。渐教顿教之攸分。终日劳劳焉。观机逗教。以说听为事哉。曰。恶。是何言欤。而独不闻夫子之诲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然则夫子亦惟应以一贯之说诏门人。而七十子之徒。亦惟当应之以唯也。又何必以文行忠信为教。诗书礼乐为言哉。颜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不博则触途成滞。不约则汗漫无归。二者皆不足以语道也。泗水诸贤。如宰我子贡辈。是徒以文章词说求夫子者也。子虽告以一贯之旨。终不能直下无疑。故曰予欲无言。盖不返博以归约。终不足以适道也。我佛秘传心印。教外别传之涅槃妙心。乃如来三祇炼行。百劫修因。自觉巳圆。悲他未悟。然后降迹皇宫。现身说法。始自华严。终至涅槃。随机设教。应病施方。虽十圣三贤。不无化城之果。而髻中明珠。未肯妄授于人。直到多子塔前。…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