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P89

  ..續本文上一頁千燈一室。在智本非智。言得卻無得。前聖本無說。後學強傳述。諸佛與衆生。同仁不同德。若作分別想。曆劫迷邪惑。如月印千潭。含元萬而一。說與智愚人。共證波羅密。

  心佛歌

  心與佛。等虛空。空中之物妙難窮。碧海光涵輝萬狀。青山色霁聳千峰。休摸索。莫施功。無形無象迥絕蹤。真如妙相原非相。六通解慧亦非通。塵塵起處佛佛現。刹刹隱時心心空。了知真佛住無心。始悟無心是真佛。如是心。如是佛。心兮佛兮皆妄說。認得摩尼一粒珠。恒河沙界光常徹。寒兮暑兮侵不侵。赤條條地滅非滅。

  快活歌

  快活快活真快活。一切葛藤都擺脫。如今不用覓真诠。任我去來活潑潑。時人不解真實義。只待遇緣參活佛。誰知活佛眼睛前。爭奈凡夫愚不識。此心何異頑石頭。此身不殊樗栎質。聖恩一指髑髅碎。恰似盲人見日月。見見之中絕見聞。方得名爲大休歇。眼聞耳見也尋常。不動周行八萬億。舊時窠臼潑生涯。一一于今都掉脫。我非我兮彼不知。彼非彼兮我卻識。大地原來真是我。一切非我是真說。不知往古與來今。誰道長生及寂滅。憑他春夏與秋冬。任聽炎蒸寒徹骨。東西南北懶拈名。懵懵懂懂忘分別。自在縱橫無定體。即是天仙叁世佛。閑跨泥牛海底行。或乘木鳳雲中涉。千峰頂上弄瘋顛。十字街頭打鹘突。穿衣吃飯只尋常。混俗同塵應時節。有酒一杯複一杯。有歌一阕複一阕。愚人笑我是诳言。誰解我言真老實。由他笑我非笑我。我只如今且快活。

  闡真篇

  原夫道本無名。因名立名。道本無形。因形成形。名者道之用。形者道之體。至道之體。本無定位。沖然漠然。而住于無所住也。非空非有。非來非去。非始非末。非向非背。明明而非照。曆曆而不知。融空有。合真妄。萬象紛纭。而自不適閑者。我爲法轉也。一鏡圓明。而物無遁形者。法爲我用也。真妄相待。迷悟相因。融妄即真。猶冰之于水。轉迷就悟。猶影之于形。夫鑒覺之功。不至于圓滿者。心有照也。欲泯照而覺圓。須無心而應運。故曰天地同根。物我一如。明並日月而普被其光輝。功高二儀而均受其陶镕。非至人之無心。孰能一至于此乎。是以世尊睹明星而起悟。太上跨青牛而觀化。至聖樂沂水以徜徉。皆灼知萬物之備于我。而未嘗有心于萬物也。無心于物。故心心皆佛心。無心于道。故處處是道體。水燥火濕。陽靜陰騰。一來一往。互爲出入。化母孕其靈胎真君宰其堅骨。是以丹汞成焉。谷神養焉。內外明徹。表裏洞達。內其神而神固。外其身而身存。然後易彼幻形。成其真體。出此真體。轉彼幻形。是知大地山河。無非我體。蟲魚鸾鶴。悉成我身。可以翔六合。放曠八表。泠泠然。禦景風。乘慶雲。逍遙于。聖人之世。觀瞻舜日堯天。又何必蓬瀛阆苑。更問壺中天地乎。雖然。非參無悟。非悟無修。非修無證。含萬法于一空。納一空于萬法。不空即空。空即不空。是之謂妙有真空。真空妙有。即真空而顯妙有。即妙有以證真空。于參而實無所參。于悟而實無所悟。于修而實無所修。于證而實無所證。是謂之真參真悟。真修真證。所謂沖然漠然。而住于無所住者此也。

  西江月十二首

  觑著壺中日月。毫端一撮叁千。由來非佛亦非仙。誰在瓊樓玉殿。

  此界他方不隔。圓明一性明圓。真圓明處照無邊。說甚夜藏晝現。

  運出六般神用。打破明暗色空。不空空處是真空。一任風幡定動。

  起滅不離當念。頭頭物物圓融。識得萬綠與千紅。彈指桃源仙洞。

  水自不留雲影。月非長在天心。沈沈湛湛去來今。明暗雙彰雙隱。

  若要太空著實。還從大地推尋。水雲天月巳分明。鸢躍魚飛悉聽。

  空色從來一體。就中誰強安名。汝渠伊我互相稱。究竟何曾喚定。

  擬把空花滅卻。眼中自起無明。不能真幻兩平平。大似磨磚作鏡。

  性悟頭頭是道。心空處處菩提。若人會得這玄機。即是佛仙秘義。

  誰禮函關老子。不參西域牟尼。無根樹下舊時廬。覓甚真诠妙谛。

  一切有爲境界。百千無相莊嚴。這些因被那些牽。彼此空生留戀。

  師子雲中哮吼。蒼龍窟裏盤旋霎時一縷遍叁千。舒展萬條白練。

  慢說太虛無體。莫言大道有形。有無形體任升沈。總即圓明自性。

  恰似深潭印月。卻如空谷傳聲。昭然隨處露天真。一派寒空妙境。

  白浪風吹鯨躍。綠林月度雀驚。笑看上下個中因。個裏誰探個境。

  月印寒潭有迹。荷珠滾葉無痕。去來動止甚分明。但唱應時律令。

  對境何嘗有境。遣心何處非心。癡人妄執境和心。遂使紛馳不定。

  翠竹黃花漏泄。鴉鳴鵲噪宣明。百般幻化此形聲。法法真如實性。

  即色色中非色。離空空外無空。天邊明月水邊風。活潑機關定動。

  陰至冬寒凜冽。陽生春暖和融。真如運用妙難窮。切莫思量奪弄。

  彼此幻軀互易。幻身真體同途。個中此味在冰壺。

  嘗著一任吞吐但自無心于物。何妨物我都盧。一條拄杖萬人扶。走遍天涯寸步。

  大小高低踢踏。十方六合遨遊。逢源物物與頭頭。自覺非前非後。

  觸目光風霁月。聖恩浩蕩難酬。祝言萬載與千秋。一句天長地久。

  觸境會心偈四首

  泉流明月月流泉。上是清溪下是天。就裏玄機誰識得。只應分付釣魚船。

  觸目無非大道場。明明遍界不曾藏。金風一動全身露。岩桂傳來八月香。

  一池秋水月爲心。萬象森羅倒影沈。北鬥藏身南鬥住。無聲曲和沒弦琴。

  幻滅覺圓圓即幻。衆生與佛更何殊。妄心盡處真心了。說個真如早不如。

  示後學

  紫陽張祖師雲。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又雲。睹境能無心。始是菩提面。只此二語。一部楞嚴全旨巳備。即世尊四十九年所說妙法。總不出此四句。佛仙一貫之理。總以見性明心。開導後學。世間種種法。皆出于自心。故曰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如果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則自然能轉一切。而不爲一切轉去。究竟我是一切。畢竟一切非我。轉與不轉。大似吹光割水。真實地位。有何轉與不轉也。一切有情無情。乃如如來大圓覺海中漚泡。皆海水所成。然離海無漚泡。離漚泡別無海水。衆生仙佛。同一大圓鏡智。不過遇聖現聖。遇凡現凡。因有聖凡之差別。強立鏡中之覺照。如聖凡同體。心鏡一如。則覺照之功。何處施設。所謂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到者裏始知本無聖凡。本無生滅。本無來去。本無前後。本無今古。本無上下。本無垢淨。本無表裏。增半點不得。減半點不得。舍半點不得。取半點不得。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不妨于本無聖凡。出入聖凡。本無生滅。出入生滅。本無來去。出入來去。本無前後。出入前後。本無今古。出入今古。本無上下。出入上下。本無垢淨。出入垢淨。本無表裏。出入表裏。非出入。是出入。離內外。即內外。心是個甚麼。物是個甚麼。見是個甚麼。不見是個甚麼。直饒識得菩提面。猶恐祖師未肯點頭在。若然。則祖師與從上佛祖。實實同一鼻孔呼吸。吾徒究明大道者。當奉爲寶範。幸共勉旃。

  拈花寺方丈僧超善若水。

  性海頌

  真如性海。湛寂常澄。生佛一致。物我同情。世出世間。孰濁孰清。情與無情。誰死誰生。死原不死。生亦無生。死亦何減。生亦何增。生死去來。是幻非真。真如性海。無臭無聲。水中鹽味。色裏膠青。言語道斷。心識不行。非智可測。辨豈能明。五眼難睹。四山莫侵。蕩然寬廣。靜矣淵深。大而河嶽。細而魚禽。炳然齊現。無迹可尋。六凡四聖。渾融一心。毫厘差互。便見升沈。理隨事變。萬法森森。相以性融。衆器一金。不虧不溢。亘古亘今。潔不可垢。高莫能齊。非純非雜。無著無依。空而不空。江漢所宗。有而不有。沖虛自守。妙體瑩然。鑒物無謬。識浪奔騰。水性無咎。或東或西。坎止行流。適用隨器。巽順溫柔。百川收納。一味無余。叁際平等。十界一如。迷則生死。悟則涅槃。一根返源。法界平安。頭頭無礙。法法圓通。恒沙性德。應用不窮。輝天鑒地。月朗天中。遍曆塵刹。跬步不移。彈指超越。一念叁祇。因該果海。果徹因基。幻相皆實。實相卻非。非即是是。是即是非。無是非是。無非不非。佛魔一室。邪正同歸。萬象參天。肉眼不黏。群音揭地。聞性寂然。眼聞耳見。六用通圓。卷舒任運。出沒隨緣。六度萬行。本自無偏。修而無修。是名莊嚴。至尊至貴。無上無先。一乘捷徑。不二妙門。本來具足。法爾現成。何必擬心斷妄。著意求真。厭凡忻聖。奪境奪人。如猿捕影。枉自勞形。絕情離見。當下洞然。無思無慮。密密綿綿。廓如太虛。萬物育焉。淵如大海。無不包涵。亦同亦別。非一非叁。縱橫豁達。自在優遊。欲歸性海。直須溯流。溯流窮源。泯絕中邊。無功用道。飽食安眠。聖凡情盡。妙覺明圓。塵塵刹刹。體用無偏。與麼與麼。如然如然。

  拈花說

  或問師曰。拈花之說。果有之耶。曰然。心印之傳。誠有之者。曰若是。則世尊之出世也。祗應專以拈花設教。俾百萬人天。各各自契自悟。立踏佛祖田地。豈不簡易慶快。又何須四十九年說法。叁百余會談經。小乘大乘之各別。漸教頓教之攸分。終日勞勞焉。觀機逗教。以說聽爲事哉。曰。惡。是何言欤。而獨不聞夫子之誨曾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然則夫子亦惟應以一貫之說诏門人。而七十子之徒。亦惟當應之以唯也。又何必以文行忠信爲教。詩書禮樂爲言哉。顔子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不博則觸途成滯。不約則汗漫無歸。二者皆不足以語道也。泗水諸賢。如宰我子貢輩。是徒以文章詞說求夫子者也。子雖告以一貫之旨。終不能直下無疑。故曰予欲無言。蓋不返博以歸約。終不足以適道也。我佛秘傳心印。教外別傳之涅槃妙心。乃如來叁祇煉行。百劫修因。自覺巳圓。悲他未悟。然後降迹皇宮。現身說法。始自華嚴。終至涅槃。隨機設教。應病施方。雖十聖叁賢。不無化城之果。而髻中明珠。未肯妄授于人。直到多子塔前。…

《004 禦選語錄(清 世宗皇帝 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