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心久忘世。愧未使世忘。
甲马营夜泊
水上舟如织。人间事若蕉。无为与无欲。谁共我逍遥。
节食
寄形天地间。饮食唯接气。翛然等个人。
明此澹泊意龙渊南坞坐月
松树三长四短。石台七高八低。坐来夕阳在树。归去月落峰西。
昼寝
譬如木偶人。鼓歇索亦住。山僧动与静。请问诸露柱。
荆溪道中招友
正是千山红叶时。摩挲石壁好题诗。百年嚼蜡能多味。分取松根带露葵。
高祖寝堂题壁
床头悬瀑布。塔顶长苔衣。一住不复入。高寒到乃知。
示众
万里晴空谁共。三春花柳争游。王孙醉眠芳草。何似漱石枕流。
我有莲舟一叶。沙城芥劫全收。高歌唾壶击破。童稚出没洪流。
山居
胸中无一事。终日坐闲闲。睡起摩挲腹。山间与水间。
高步
登山造极。步自此始。有怀君子。行远本迩。
促都监立还山
山中有佳月。宜人终夜看。山中有好风。解衣可盘桓。泉鸣千嶂寂。松静一涛寒。永日鸟相唤。清秋虫自纨。解听紫芝曲。乔木在层峦。活埋与断壁。千古仰金兰。时哉石梁雉。雪饮且霞餐。
普请口占
年来渐觉精神复。老去偏知日月闲。饱饭安眠无一事。椎鸣随众看秋山。
枕流台题石
山中流水寂无声。枯木生花别有春。若个到来知解绝。红炉分取万年冰。
庚戌二月磬山题壁
面目分明遍界亲。偏于此地受恩深。三更月下低徊立。恍是当年侍拂巾。
磬山挥尘台(先录法济十咏之一有此名)
松根时独坐。花雨不从栽。忆昔别峰侍。无言声似雷。
庚戌题壁(三首)
本是矜矜自了僧。饱餐安寝别无能。酬恩报祖雄明哲。斗室焚香怀古人。一钵霜华半榻云。无求无喜亦无嗔。三更对月开扉坐。惭愧焚香侍立人。卧倚青山饭白云。溪声鸟语共晨昏。空庭有隙栽兰蕙。缄户无蹊入怨恩。
卷帘
寻常入望惊殊绝。何意全身住此中。传语岩栖木石侣。时时放眼识云松。
独乐园雨后(二首)
一溪银凤玉龙腾。想见霜华此得名。步到上方忘药石。劳他从者请频频。枕流石上枕流台。到者教君悔晚来。白鹭群飞千涧雪。洪钟大扣万山雷。
巡寮至大义阁(癸丑灯前)
花满寒庭月满林。巡寮未半欲三更。到门且莫掀帘入。爱此楼前布水声。
邗江赠虎公至契
交道江河下。于公见古人。素心千里月。青目一山晴。
楚州题壁
澹黄微绿拂疏风。到处垂杨适我慵。觅得小舠瓜子大。一帆漂渺水云中。
旅堂
爱柳无如我。摩挲玩岁年。旅堂忘岑寂。一树适垂轩。
开窗
风声雨声。声声入耳。花色草色。色色幽妍。
书问。
复岵瞻戴廷丞
在在是居士菩提场。物物是居士正法眼。事事是居士菩萨行。步步是居士那伽定。使十二时。不为十二时使。转一切境。不为一切境转。斯为道人。若一处光不透脱。一时光不透脱。即本分不透。须刻刻向父母未生前。绝思惟。无依倚。既恒且密。时至道成。冷眼圆明。方知在在是菩提场物物是正法眼。事事是菩萨行。步步是那伽定。使十二时。不为十二时使。转一切境。不为一切境转。此言不欺人也。居士心光。时注天目。居士慧性。不昧古今。居士至行。大建法幢。奉复。不觉缕缕。
答王泰卿居士三问
问为人容易做人难。敢问为人之道。师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问何为知生。何为知死。师云。知所从来。为知生。知所从去为知死。问临去时心不颠倒。意不散乱。在何处捉摸。师云。验在目前。师复云。居士真为生死。须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但勤持药师如来。万德洪名。持到持而无持。彻见念未生前。本来面目。则率性而行。头头是道。所谓发而皆中节。天下之达道也。如是方能了生脱死。方可出死入生。何谓了生脱死。如太虚空。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不老。何谓出死入生。譬如大海。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到此则去来自在。夭寿不二。又临去时作得主有二种。彻见本来面目。则了知生死不相干。如上所云。若未见本来面目。勤持药师如来。则临命终时。八大菩萨。接引上生极乐世界。入不退地。见佛明心。因切问虔请。不觉缕缕。
杂著。
东语西话
开了两片皮。只是粥饭罐。当世有与么人。山僧礼他三拜。
颠仙谣
憎爱胸中尽。是非眼底空。泥牛入海后。聚散问沤风。
书沩山语
行脚高士。须向声色里睡眠。声色里坐卧始得。山谷云。东坡文字语言。历劫赞扬。有不能尽。吾于沩山亦云。戊子春二日。荆邸书。
题雪窦颂古
野鸭子。知何许。马祖见来相共语。话尽云山水月情。依然不会还飞去。却把住。道道。颂出雪窦真能于法自在。匪夷所思。如清光匝地。犹戽夜塘。以尽所欲言而妙。此却把住。道道。以不完题而妙尽所欲言。如千雷并吼。易。不完题。如千日并照。难。偶阅之。直欲击碎唾壶。
草堂书壁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世尊模范如是。一语不投。折苇渡江。少林九年。终日面壁。鼻祖标格何如。
荆山旅堂纪事
丁亥十一月朔。著新絮袄。饱领本庵香饭。饭余。展足熟睡。皆行脚经年未曾有事。睡起一趺。晚晴快人。遗景在屋。庭东大树。茂绿未衰。殊映日溢目。忽忆十五年前。侍先师乌峰竹斋。瞌睡起。书窗浣壁时。复忆甲戌秋。先师迁吴兴报恩。是日结冬。破屋败垣。炊巾满谷。群贤卧草。眠霜冰骨。老人支枯藤。指点砖头瓦砾。为诸人阐最上机。余时独处江干。野色无垠。天光连水。曾和老人寄示偈云。师辟山头宇。吾撑水上门。脚同蹋实地。眼独空丛林。小儿无绳尺旷荡之言。不谓至今多人成诵。昨便鸿南去。拈句寄重监院。高歌天地外。稳卧雪霜中。他日忆此。更作何状。
书岩子纸
大雄道人。廿年来炊冰煮雪。接纳诸方。能三十夏不惮寒苦者。敢保出他人一头地。岩子能否。
参禅悟难。既悟巳。忘悟难。且道忘悟的人何如。岩子道看。
此事极平易。极欺人。等闲看得平易者。此最受人欺者也。戒之哉。
多见人在壳漏子里。谭盖天盖地之道。徒自欺耳。盖天盖地者。能把壳漏子作涂毒鼓挝。
书楚纸
近年少至性衲子。盖稍有见处。不能出头天外。全体受用。多以名利熏心。学文字语言。还知但患不成佛。不怕佛不解说法么。笔此蚬子和尚。卓立纸末。
三师说
吾有三师。父师。母师。师师。父师生我眼。师师开我眼。母师护我眼。父师。身示无常。此生我眼者也。师师。了我生死。此开我眼者也。母师。勖我证果。此护我眼者也。三师皆有大因缘。使我悚然省。豁然开。恻然痛。吾何修而得此三善知识师也。噫。吾于荆溪磬山开此眼。于江上水关忘此眼。于吴兴草堂保此眼。不知何年得真不负三师也。有客蹑而问曰。忘矣。何用保为。曰。此非汝所知也。保矣。更俟何年不负。师曰。此非汝所知也。待汝证果地涅槃。与汝共报难报之恩。可也。虽然。父师母师。出离之缘。皆赖师师。师乎师乎。粉骨碎身未足酬。将此身心奉尘刹。潜子苫次草述。时乙未九月戊戌。
西楼闻雪
潜子早失泰山之仰。不获遍任两序列职。壬辰夏。报恩乏住持。供先老人方丈。重归侍室。首修殿公务。摄客司。诸禅极不安。潜子有余乐也。向志夙夜守塔。每为事夺。适寓监院寮后轩。篝灯。正当宝峰塔下。漏下三十刻。闻雪起立。不禁清绝。向于磬山有生平徼幸处。千古快心时之句。此际是第二番境界。时壬辰十一月癸巳。手书所用破砚。犹是二十年前记室旧物。并记。
报恩旅堂闲书
近日学者有二病。一等弄聪明。习外学。一等守愚抱拙。般若不清楚。二者皆不可与言道。不识一丁者。必如六祖方可。不拨文字者。必须远同西天龙树马鸣。近同永明明教。始得无过。
题壁
本学古人。莫视流俗。阅赵州语录自励。
跋赵州三佛话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南岳磨砖。江西盐酱。不是过也。又云。非四十年不杂用心者。不知斯言简尽。
题药师日课语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大凡修持。须量已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癸巳之夏。山居不宁。偶奉亲归养江上。晏如程君。以刻成药师日课见示。此出人意表。是经流传巳久。编成日课。未之闻也。乃得之吾江之善士。为之助喜。信能修持。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随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御选明道正觉茆溪森禅师语录附
结制升座问答毕。师云。放下布袋。快活无匹。闲看猢狲。偷吃生铁。阿呵呵。的的的。问甚生前面目。谁论梨花笑日。斋堂有粥有饭。禅和要吃便吃。吃即不无。饱后作么生。夜行莫踏白。下座。
解制升座。问正法眼藏即不问。今朝解制句如何。师云。穿山鼻孔破。僧礼拜。师大笑云。虽然和盘托出。却是大段不同。琅玡禅师道。本来无一物。厌杀天下人。直饶便分明。坐在粪坑里。作么生是透脱一路。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