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峰头云。洒落曹溪水。高张浮渡帆。直入大洋里。运载既缘终。昨夜狂风起。丫角女子带琼花。八十翁翁穿绣履。
赞白云先师真 赞四祖演和尚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师真之真。非月非水。青黄碧绿。乱涂糊看来半嗔半偷喜。
桂花包褁老黄梅。不向阴阳地上开。蜂蝶岂知香远近。难寻踪迹去还来。
自赞(三)
以相取相。都成幻妄。以真求真。转见不亲。见成公案。无事不辨。百年三万六千日。翻覆元来是这汉。
我真我赞。唯已自知。面面相觑。有甚了期。
眼睛耳聋。行步躘踵。人前强笑。叉手当胸。
辞众上堂举赵州和尚。有末后句。你作么生会。试出来道看。若会得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者。好事作么生说。良久云。说即说了也。只是诸人不知。要会么。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珍重。时崇宁三年。岁次甲申。六月二十五日。辞众。至晚。净发澡浴。二十六日。粥前。吉祥而逝。山门留七日。茶毗。四众收舍利。不可胜数。建塔于东山之南。
南堂兴和尚语 嗣五祖
小参云。山僧来日。领众下山。为国出战。烦首座作先锋。维那充殿后。僧童列于左右。助老僧作都统领。请诸人。各被忍辱铠。执智慧剑。用破悭贪。家家打开无尽藏。运出髻中珠。彼此取舍自如。略无悔吝。然后使万民乐业。四海晏清。共歌尧舜之风。高唱太平之曲。便可敛阵收旗。各务休息。当槌得胜鼓。烹露地白牛。赏设三军。以伸庆贺。老僧作师子吼。大众作象王行。敢问大众。且道。定光佛堪作个什么。良久云。卷帘敷座处。四众尽瞻依。
普请修路。上堂。木庵老教头。善请搬石头。与人正路头。令人识路头。合寺菩萨子。人人尽点头。只有一个不点头。且道。是那一个不点头。良久云。待了日。与你说。
偈颂
马祖即心即佛 答望川山顺和尚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戏海狞龙。摩天俊鹘。西江吸尽未为奇。火里生莲香拂拂。
红日三竿犹作梦。清风一枕许谁同。人来问我修何行。报道年来双耳聋。
柱杖歌
奇哉柱杖非凡木。有山水兮有节目。不短不长兮撑天柱地。不细不粗兮穿云透谷。或把行。乌龙腾跃太威狞。或把住。金毛师子眉扬竖。或横担。两轮日月互交参。或横按。七星迸出光灿烂。或靠著。参罗万象仍吞却。探水卓破金鳌头。穿云敲折老虎脚。
佛眼远禅师语 嗣五祖
上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亲切亲切。省要省要。眼目定动。料料掉掉。为报先生。莫打之绕。何也。文不加点。下座。
举。僧问赵州。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领布衫。重七斤。大众。至音绝韵。妙曲非声。通身不挂寸丝。赤体全无忌惮。诸人切莫拈锝舐指。直须截断舌头。放下身心。自然快活。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复名何物。快活快活。归堂吃茶。
台山路上。过客全稀。破灶堂前。感恩无地。雪埋庭柏。冰锁偃溪。虽在南方火炉头。不入他家齑瓮里。看看。腊月三十日。便是孟春犹寒。你等诸人。各须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
行者落发云。露柱多年出家。灯笼久巳落发。佛殿坚持禁戒。三门近得休歇。大事本来平等。无著清凉满月。度尽草木丛林。一似阳和齐发。
悟时此事元来易。迷后斯门实大难。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口透长安。
举。昔有一秀才。见长沙和尚。看千佛名经。问曰。许多佛。只闻其名。未审居何国土。长沙曰。黄鹤楼。崔颢题后。秀才还曾题否。对曰不曾。长沙曰。无事题一篇好。秀才罔措。大众。秀才问佛居何国土。长沙为什么。却恁么道。秀才寻常。嘲风咏月。为什么。长沙面前。一辞不措。若是黄鹤楼。有什么难题处。听取山僧题破。遂云。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近。下座。
拟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终莽卤。欲思不思踏破时。万里无云常显露。常显露。妙用恒沙非旦暮。诸禅伯。正好休征罢战。永息干戈。傍水依山。成就大事。况是人生易老。寿命几何。或若生死现前。毕竟将何支准。不见古德道。若不安禅静虑。到这里。总须茫然。久立。
龙门别无奇妙。刚谓单传心要。岂惟浅水无鱼。拨剔全无孔窍。二时展钵开单。逐日屙屎送尿。万事与人一般。子细看来好笑。既是万事与人一般。为什么称善知识。良久曰。我也理会不出。
举。志公曰。我见世间之人。各执一般异见。只知傍鏊求饼。不解返本观面。饼则从来是面。造作由人百变。大众会么。狸奴白牯念摩诃。猫儿狗子长相见。诸禅客。荐不荐。若言自性本圆明。大似扪空追闪电。知得么。含元殿上。更觅长安。慈氏宫中。愿生内院。
龙门三月半。大鼓声声唤。唤得一时来。特地生迷乱。大众。既是唤得一时来。为什么特地生迷乱。此段好因缘。诸人怎生断。不解断。转迷乱。若解断。较一半。良久曰。因缘一段无人断。留与诸方共断看。
十方世界龙门寺。大地山河是学徒。随顺众缘成解脱。算来全不费工夫。
飘飘飖飖杨柳花。红红赤赤远天霞。屈屈曲曲龙门路。僻僻静静野僧家。尚不心头懹胜解。谁能劫外算河沙。休粮方子斋兼粥。任运还乡苦涩茶。好大哥。吃茶去。
行者剃发云。山僧因而度得小师一人。遂拈起柱杖。示众曰。见么。法名崇木。俗姓葛。良久又云。尔既投吾出家。今为汝受三归五戒。乃曰。崇木。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巳为汝作三归。今为汝翻十邪。受五戒。汝当听受。所谓身口意也。身有三过。谓杀盗淫。意有三过。谓贪恚痴。口有四过。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作此十者。名为十恶。无此十者。名为十善。汝今三业门中。禀受戒法。所谓不杀。不盗。不妄。不淫。不饮酒。是五戒相。汝依吾教。信受奉行。复卓柱杖一下曰。崇木。闻吾教训。乃告吾曰。和尚所说。但崇木。从来无身口意。亦不知何以为持犯。纵闻三归。我不知。何者名佛法僧。闻五戒相。从何受持。虽烦和尚如此。崇木并无领览处。师放下柱杖曰。此真吾弟子也。是真归依也。真受得戒也。所以昔人云。和尚何不畜一沙弥。老宿曰。有无眼耳者。为吾寻一人来。正是此意。也好得力。小师大众。会得否。拈起柱杖曰。扶过断桥水。伴归明月村。久立。
总别同异兼成坏。只是山僧与众人。高广须弥入芥子。无边刹海在微尘。昼复夜。秋复春。境寂心融事事真。七宝大车既如此。去来语默莫因循。禅和子。闻说了。呵呵大笑道。我会也我会也。师乃呵呵笑曰。你会也。且道。西天那兰陀寺后。孤峰顶上。如今有什么人。在彼中修行。见么见么。下座。
为四面璘和尚挂真。虚空无相。不拒诸相发挥。宝镜无形。岂碍群形顿现。相与形而常伪。空与镜而常真。故即伪即真。不生不灭。大众。或若虚空顿消殒。宝镜不临台。光镜俱亡。复是何物。六十三年即且置。且道。即今四面老子。在什么处。遂提起真云。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达磨大师入中国。至今几千年。得其道者甚众。领其旨者实多。大似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大众。流言止于智者。诸人三十年后。莫道见龙门来。
举僧问德山。如何是宗门奇特事。山曰。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师曰。漏逗了也。僧问雪峰。和尚见德山。得个什么。便归来。峰曰。我当时。空手去。空手回。师曰。漏逗了也。睦州唤僧。僧回头。州云。担板汉。师曰。漏逗了也。一漏逗。二漏逗。三漏逗。用意搀前先在后。莫于祖佛结冤亲。好看衣珠常离垢。家中人。斗头走。淮南笑杀龙门叟。有人若会笑因由。眼似铜铃胆如斗。呵呵呵。归堂去。
南阎浮提人。就中多闹乱。无想四禅天。根性最迟缓。迟速不同伦。染净难回换。两个五百文。元来是一贯。贯贯。哑子拍手高声唤。聋人听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师谭止观。大众。此理如何。良久云。看黄龙山死心和尚。遗书至。上堂。死心心巳死。心死死由生。拗折黄龙角。翻身卧地行。者老子。从来翻著襕衫。倒携席帽。口头粗慥。肚里柔和。点检丛林。呵叱学者。虽传晦堂道。爱用云门禅。以骂风骂雨。为训徒。以种菜种蔬。为作务。兴灾降祸。少喜多嗔。愚人见即攒眉。智者点头相许。要去便去。果然作家。腾身元是莫徭人。睡中失却死心老。呜呼哀哉。法门不幸。
虚名虚相。谷音鉴像。弃而不修。岂明幻妄。少不努力。老矣惆怅。静以思之。随缘称量。古德云。譬如百岁老儿作歌舞。岂是小儿戏。大众。会他恁么道么。百岁老儿作歌舞。侧首低眉听节鼓。心中听拍虽了然。手脚来迟转辛苦。乃起身作舞云。会么。老作少难。下座。
一叶落天下春。无路寻思笑杀人。下是天上是地。此言不入时流意。南作北东作西。动而止喜而悲。蛇头蝎尾一试之。猛虎口里活雀儿。是何言。归堂去。
眉毛眼睫最相亲。鼻孔唇皮作近邻。至近因何不相见。都缘一体是全身。
虑而解思而知。孤灯难并太阳辉。不是心不是佛。为君埽荡精灵窟。摩天鹞子入云飞。千里万里只一突。阿喇喇。下座。
不起疏慵不进修。实无言说实无求。夺饥人口中之食。驱耕夫手里之牛。真快活。百无忧。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风浪拍天流。
陈与明还佛顶心经愿。云。唵齿临。唵齿临。唵部临。唵部临。大众。此是甚么言语。义理如何。还有人会得么。若道是言语。又不成言语。若道有道理。又不成道理。可谓言诠不到。分别不及。先圣呼为密语。又曰真言。一切言音。从是而生。一切语教。从是而出。山僧适来看经中。得七字陀罗尼。能灭千灾。成就万德。今对诸人。举此七字陀罗尼一遍。诸人谛听。遂默然。屈第一指。至第七指曰。诸人闻得么。恐诸人不闻。更举一遍。又默然。屈一指。至七指曰。闻得么。大众。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自余群生。悉皆罔措。有方便门。名曰重说偈言。今更再三分明。说此七字咒。曰佛顶心经齐愿了。大众。晓得其中旨趣么。待山僧奉为解释。一字字。要知落处…
《010 续古尊宿语要(宋 师明 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