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P28

  ..續本文上一頁峰頭雲。灑落曹溪水。高張浮渡帆。直入大洋裏。運載既緣終。昨夜狂風起。丫角女子帶瓊花。八十翁翁穿繡履。

  贊白雲先師真  贊四祖演和尚

  一月在天。影含衆水。師真之真。非月非水。青黃碧綠。亂塗糊看來半嗔半偷喜。

  桂花包褁老黃梅。不向陰陽地上開。蜂蝶豈知香遠近。難尋蹤迹去還來。

  自贊(叁)

  以相取相。都成幻妄。以真求真。轉見不親。見成公案。無事不辨。百年叁萬六千日。翻覆元來是這漢。

  我真我贊。唯已自知。面面相觑。有甚了期。

  眼睛耳聾。行步躘踵。人前強笑。叉手當胸。

  辭衆上堂舉趙州和尚。有末後句。你作麼生會。試出來道看。若會得去。不妨自在快活。如或未然者。好事作麼生說。良久雲。說即說了也。只是諸人不知。要會麼。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珍重。時崇甯叁年。歲次甲申。六月二十五日。辭衆。至晚。淨發澡浴。二十六日。粥前。吉祥而逝。山門留七日。茶毗。四衆收舍利。不可勝數。建塔于東山之南。

  南堂興和尚語  嗣五祖

  小參雲。山僧來日。領衆下山。爲國出戰。煩首座作先鋒。維那充殿後。僧童列于左右。助老僧作都統領。請諸人。各被忍辱铠。執智慧劍。用破悭貪。家家打開無盡藏。運出髻中珠。彼此取舍自如。略無悔吝。然後使萬民樂業。四海晏清。共歌堯舜之風。高唱太平之曲。便可斂陣收旗。各務休息。當槌得勝鼓。烹露地白牛。賞設叁軍。以伸慶賀。老僧作師子吼。大衆作象王行。敢問大衆。且道。定光佛堪作個什麼。良久雲。卷簾敷座處。四衆盡瞻依。

  普請修路。上堂。木庵老教頭。善請搬石頭。與人正路頭。令人識路頭。合寺菩薩子。人人盡點頭。只有一個不點頭。且道。是那一個不點頭。良久雲。待了日。與你說。

  偈頌

  馬祖即心即佛  答望川山順和尚

  即心即佛。鐵牛無骨。戲海獰龍。摩天俊鹘。西江吸盡未爲奇。火裏生蓮香拂拂。

  紅日叁竿猶作夢。清風一枕許誰同。人來問我修何行。報道年來雙耳聾。

  柱杖歌

  奇哉柱杖非凡木。有山水兮有節目。不短不長兮撐天柱地。不細不粗兮穿雲透谷。或把行。烏龍騰躍太威獰。或把住。金毛師子眉揚豎。或橫擔。兩輪日月互交參。或橫按。七星迸出光燦爛。或靠著。參羅萬象仍吞卻。探水卓破金鳌頭。穿雲敲折老虎腳。

  佛眼遠禅師語  嗣五祖

  上堂。世尊拈花。迦葉微笑。親切親切。省要省要。眼目定動。料料掉掉。爲報先生。莫打之繞。何也。文不加點。下座。

  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雲。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大衆。至音絕韻。妙曲非聲。通身不挂寸絲。赤體全無忌憚。諸人切莫拈锝舐指。直須截斷舌頭。放下身心。自然快活。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複名何物。快活快活。歸堂吃茶。

  臺山路上。過客全稀。破竈堂前。感恩無地。雪埋庭柏。冰鎖偃溪。雖在南方火爐頭。不入他家齑甕裏。看看。臘月叁十日。便是孟春猶寒。你等諸人。各須努力向前。切忌自生退屈。

  行者落發雲。露柱多年出家。燈籠久巳落發。佛殿堅持禁戒。叁門近得休歇。大事本來平等。無著清涼滿月。度盡草木叢林。一似陽和齊發。

  悟時此事元來易。迷後斯門實大難。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門口透長安。

  舉。昔有一秀才。見長沙和尚。看千佛名經。問曰。許多佛。只聞其名。未審居何國土。長沙曰。黃鶴樓。崔颢題後。秀才還曾題否。對曰不曾。長沙曰。無事題一篇好。秀才罔措。大衆。秀才問佛居何國土。長沙爲什麼。卻恁麼道。秀才尋常。嘲風詠月。爲什麼。長沙面前。一辭不措。若是黃鶴樓。有什麼難題處。聽取山僧題破。遂雲。容顔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複還親近。下座。

  擬思量。何劫悟。不思量。終莽鹵。欲思不思踏破時。萬裏無雲常顯露。常顯露。妙用恒沙非旦暮。諸禅伯。正好休征罷戰。永息幹戈。傍水依山。成就大事。況是人生易老。壽命幾何。或若生死現前。畢竟將何支准。不見古德道。若不安禅靜慮。到這裏。總須茫然。久立。

  龍門別無奇妙。剛謂單傳心要。豈惟淺水無魚。撥剔全無孔竅。二時展缽開單。逐日屙屎送尿。萬事與人一般。子細看來好笑。既是萬事與人一般。爲什麼稱善知識。良久曰。我也理會不出。

  舉。志公曰。我見世間之人。各執一般異見。只知傍鏊求餅。不解返本觀面。餅則從來是面。造作由人百變。大衆會麼。狸奴白牯念摩诃。貓兒狗子長相見。諸禅客。薦不薦。若言自性本圓明。大似扪空追閃電。知得麼。含元殿上。更覓長安。慈氏宮中。願生內院。

  龍門叁月半。大鼓聲聲喚。喚得一時來。特地生迷亂。大衆。既是喚得一時來。爲什麼特地生迷亂。此段好因緣。諸人怎生斷。不解斷。轉迷亂。若解斷。較一半。良久曰。因緣一段無人斷。留與諸方共斷看。

  十方世界龍門寺。大地山河是學徒。隨順衆緣成解脫。算來全不費工夫。

  飄飄飖飖楊柳花。紅紅赤赤遠天霞。屈屈曲曲龍門路。僻僻靜靜野僧家。尚不心頭懹勝解。誰能劫外算河沙。休糧方子齋兼粥。任運還鄉苦澀茶。好大哥。吃茶去。

  行者剃發雲。山僧因而度得小師一人。遂拈起柱杖。示衆曰。見麼。法名崇木。俗姓葛。良久又雲。爾既投吾出家。今爲汝受叁歸五戒。乃曰。崇木。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巳爲汝作叁歸。今爲汝翻十邪。受五戒。汝當聽受。所謂身口意也。身有叁過。謂殺盜淫。意有叁過。謂貪恚癡。口有四過。妄言绮語兩舌惡口。作此十者。名爲十惡。無此十者。名爲十善。汝今叁業門中。禀受戒法。所謂不殺。不盜。不妄。不淫。不飲酒。是五戒相。汝依吾教。信受奉行。複卓柱杖一下曰。崇木。聞吾教訓。乃告吾曰。和尚所說。但崇木。從來無身口意。亦不知何以爲持犯。縱聞叁歸。我不知。何者名佛法僧。聞五戒相。從何受持。雖煩和尚如此。崇木並無領覽處。師放下柱杖曰。此真吾弟子也。是真歸依也。真受得戒也。所以昔人雲。和尚何不畜一沙彌。老宿曰。有無眼耳者。爲吾尋一人來。正是此意。也好得力。小師大衆。會得否。拈起柱杖曰。扶過斷橋水。伴歸明月村。久立。

  總別同異兼成壞。只是山僧與衆人。高廣須彌入芥子。無邊刹海在微塵。晝複夜。秋複春。境寂心融事事真。七寶大車既如此。去來語默莫因循。禅和子。聞說了。呵呵大笑道。我會也我會也。師乃呵呵笑曰。你會也。且道。西天那蘭陀寺後。孤峰頂上。如今有什麼人。在彼中修行。見麼見麼。下座。

  爲四面璘和尚挂真。虛空無相。不拒諸相發揮。寶鏡無形。豈礙群形頓現。相與形而常僞。空與鏡而常真。故即僞即真。不生不滅。大衆。或若虛空頓消殒。寶鏡不臨臺。光鏡俱亡。複是何物。六十叁年即且置。且道。即今四面老子。在什麼處。遂提起真雲。生涯何所有。今古與人傳。

  達磨大師入中國。至今幾千年。得其道者甚衆。領其旨者實多。大似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大衆。流言止于智者。諸人叁十年後。莫道見龍門來。

  舉僧問德山。如何是宗門奇特事。山曰。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師曰。漏逗了也。僧問雪峰。和尚見德山。得個什麼。便歸來。峰曰。我當時。空手去。空手回。師曰。漏逗了也。睦州喚僧。僧回頭。州雲。擔板漢。師曰。漏逗了也。一漏逗。二漏逗。叁漏逗。用意攙前先在後。莫于祖佛結冤親。好看衣珠常離垢。家中人。鬥頭走。淮南笑殺龍門叟。有人若會笑因由。眼似銅鈴膽如鬥。呵呵呵。歸堂去。

  南閻浮提人。就中多鬧亂。無想四禅天。根性最遲緩。遲速不同倫。染淨難回換。兩個五百文。元來是一貫。貫貫。啞子拍手高聲喚。聾人聽得佯不管。天明日出是夜半。智者大師譚止觀。大衆。此理如何。良久雲。看黃龍山死心和尚。遺書至。上堂。死心心巳死。心死死由生。拗折黃龍角。翻身臥地行。者老子。從來翻著襕衫。倒攜席帽。口頭粗慥。肚裏柔和。點檢叢林。呵叱學者。雖傳晦堂道。愛用雲門禅。以罵風罵雨。爲訓徒。以種菜種蔬。爲作務。興災降禍。少喜多嗔。愚人見即攢眉。智者點頭相許。要去便去。果然作家。騰身元是莫徭人。睡中失卻死心老。嗚呼哀哉。法門不幸。

  虛名虛相。谷音鑒像。棄而不修。豈明幻妄。少不努力。老矣惆怅。靜以思之。隨緣稱量。古德雲。譬如百歲老兒作歌舞。豈是小兒戲。大衆。會他恁麼道麼。百歲老兒作歌舞。側首低眉聽節鼓。心中聽拍雖了然。手腳來遲轉辛苦。乃起身作舞雲。會麼。老作少難。下座。

  一葉落天下春。無路尋思笑殺人。下是天上是地。此言不入時流意。南作北東作西。動而止喜而悲。蛇頭蠍尾一試之。猛虎口裏活雀兒。是何言。歸堂去。

  眉毛眼睫最相親。鼻孔唇皮作近鄰。至近因何不相見。都緣一體是全身。

  慮而解思而知。孤燈難並太陽輝。不是心不是佛。爲君埽蕩精靈窟。摩天鹞子入雲飛。千裏萬裏只一突。阿喇喇。下座。

  不起疏慵不進修。實無言說實無求。奪饑人口中之食。驅耕夫手裏之牛。真快活。百無憂。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風浪拍天流。

  陳與明還佛頂心經願。雲。唵齒臨。唵齒臨。唵部臨。唵部臨。大衆。此是甚麼言語。義理如何。還有人會得麼。若道是言語。又不成言語。若道有道理。又不成道理。可謂言诠不到。分別不及。先聖呼爲密語。又曰真言。一切言音。從是而生。一切語教。從是而出。山僧適來看經中。得七字陀羅尼。能滅千災。成就萬德。今對諸人。舉此七字陀羅尼一遍。諸人谛聽。遂默然。屈第一指。至第七指曰。諸人聞得麼。恐諸人不聞。更舉一遍。又默然。屈一指。至七指曰。聞得麼。大衆。唯佛與佛。乃能知之。自余群生。悉皆罔措。有方便門。名曰重說偈言。今更再叁分明。說此七字咒。曰佛頂心經齊願了。大衆。曉得其中旨趣麼。待山僧奉爲解釋。一字字。要知落處…

《010 續古尊宿語要(宋 師明 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