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9 古尊宿语录▪P122

  ..续本文上一页堂。凡夫色碍。二乘空碍。菩萨色空无碍。目前万象森罗。理事融通自在。僧堂又添暖火。十方高人共会。不必更分彼此同是一真法界。喝一喝。下座上堂云。今朝十月二十五。须知有法离言句。本明本妙不假修一队古佛参堂去。上座。冬后一阳生乾坤。解通变衲僧莫守株。彼此丈夫汉。日日天真活。人人自可见。如何都不顾。随他物所转。喝一喝下座。

  启圣节上堂。舜日共佛日长明。尧风与祖风并扇。所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祝延圣寿今正是时。乃呼万岁万万岁。下座。

  上堂。僧问。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山即不问。如何是宝。师云。阇黎终日骑牛不识牛。进云。恁么则从今日归家去也。师云。如何是那一宝。僧便喝。师云。前三三后三三。又作么生。进云。谢师指示。师却喝云。不识云门关捩子。等闲动著眼[目+蚩][目+蚩]。复云。那一宝。非今非古。非僧非俗。非男非女。十二时中光明烜赫。还有人著得价么。若有人著得价。三十年后不得辜负归宗。莫有人著价么。这一队汉。十二时中是个甚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十月半。天上月初圆。遂拈拂子云。拂子岂不是圆。又敲禅床云。何曾偏来。大众。只这偏圆道。声色闹浩浩。眼耳但闻。莫问归宗老。

  上堂。衲僧门下。无非过量境界自在禅定。乃喝一喝云。岂不是过量境界。又謦欬一声云。岂不是自在禅定。阿呵呵。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上堂。好雪。大众。米面柴炭之属一切成现。寒则围炉向暖火。困来拽被盖头眠。好大众。适从僧堂来。却向僧堂去。喝一喝下座。

  上堂。大众。休得也无了期。共来林下学无为。袈裟同肩一拂子。相逢能得几多时。喝一喝下座。

  化城大师来上堂。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得火宅未到宝所。且在化城。今日相逢化城。不见宝所何在。元来只是旧时源上座。大众。元来一时总是旧时人。伏惟珍重。

  上堂。大众。古人道。尽大地是个解脱法门。枉作佛法会却。何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归宗则不然。尽大地是个解脱法门。不作知见解会有时见山不唤作山。有时见水不唤作水。大众。彼此丈夫。莫受人谩。

  上堂。大众。归宗不是无禅可谈无法可说。正值雪寒不宜久立。

  乃喝一喝云。归堂向火。

  上堂云。今朝正月初五。未免为君重举。斩新日月分明。禅家且莫莽卤。还有不莽卤底么。且道是什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正月初十。晴暖春风袭袭。触目无碍法门大家一时证入。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大众。佛法两字。彼此不著便。众中莫有师子儿么。不敢望你哮吼一声。使大众一时顶门上眼开。且莫嚼他古人残羹馊饭也难得。归宗今日谩你诸人去也。蓦拈柱杖掷下云。南山鳖鼻蛇。解弄者收取。喝一喝下座。

  上堂。二月仲春渐暄。时来万物争妍。莫待桃花悟道。出门芳草芊芊。喝一喝下座。

  上堂。举教中道。不见一法是大过患。乃喝一喝云。有什么过。蓦拈柱杖卓云。有什么患。复横按云。德山棒临济喝。举世何人解提掇。天高地迥万象闲。总是僧家好时节。遂掷下云。是什么时节。喝一喝下座。

  上堂。世尊三昧迦叶不知。迦叶三昧阿难不知。因甚不知。只为浅深有异。三德六味。施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首座三昧大众不知。因甚不知。对面不相识。开单展钵拈匙放箸。大众三昧各不相知。因甚不知。阿呵呵。复拈柱杖横按云。我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卓柱杖下座。

  上堂。拈柱杖云。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古人道。你有柱杖子。我与你柱杖子。你无柱杖子。我夺却你柱杖子。归宗则不然。你有柱杖子。我夺却你柱杖子。你无柱杖子。我与你柱杖子。大众。芭蕉与么。归宗不与么。且道与么是不与么是。掷下柱杖云。是什么。良久云。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上堂。山门今日供养罗汉。为十方檀越酬还心愿。亡者生天现存获福。召云大众。但只随例餐锝子。莫问人间短与长。复拈起柱杖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三界不柰伊何。堪受人天供养。这一队少丛林汉。总好与二十柱杖。喝一喝下座。

  上堂。大众。彼我虽殊根尘有异。然则性自平等无平等者。平等尚无。况有不平等者。蓦拈柱杖云。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遂掷下云。扑落非他物。且道是什么物。喝一喝下座。

  隆庆长老来上堂。大众。教中道。佛灭度后为善知识者。总是见佛来。然则其为善知识者。亦不可容易睹。善知识者。亦不可轻慢。隆庆禅师斯之谓也。老僧与知事首座大众。同增欢庆。乃喝一喝云。虎溪宗派龙山子孙。吉州隆庆大启禅门。古人所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蓦拈起柱杖云。为是家珍为是外物。大众。却请隆庆禅师决断。掷下柱杖下座。

  因开福专使至上堂。近有人从成都来。乃得潭州信。却说庐陵米价高。蓦拈起柱杖云。风行草偃。掷下云。是什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日往月来大尽小尽。光阴已去生死渐近。大众总是祖师门下客。须知生死不相关。且道归宗与么说话。还有过也无。良久云。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上堂举。昔日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婆云。蓦直去。僧拟行。婆云。好个阿师又恁么去。师云。游台山者憧憧往来莫知其数。未有一人不被伊瞒。唯赵州一日谓众曰。台山下婆子。被老僧勘破了也。大众虽然不受伊瞒。若点检来也。好吃婆手中棒。且道。赵州过在什么处。若知赵州过。方解不受人瞒。归宗门下莫有不受人瞒底么。喝一喝下座。

  上堂。如来大师云。不能了自心。如何知正道。又寒山菩萨云。一念了自心。开佛之知见。大众。是什么。直下了取。拈柱杖云。何谁不见。阿谁不知。知见分明。又击禅床云。阿谁不闻。阿谁不了。了心平等。若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卓柱杖下座。

  上堂。良久云。船子下扬州。大地无寸土。蛇咬虾蟆声。更有众生苦。蓦拈柱杖掷下云。今朝二十五。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旦。万物随时变。地肥茄子多。雨足甜瓜贱。红桃大似拳。绿李圆如弹。谁识归宗大道心。拈来一一人难辨。蓦拈柱杖云。你有柱杖子。我与你柱杖子。你无柱杖子。我夺却你柱杖子。又作么生辨。若辨得出。不虚在归宗过夏。若辨不出。禅床且替他吃棒。乃击禅床下座。

  上堂。大道不假雕镌。人心何须造作。但知一切临时。拈来无非妙药。蓦拈柱杖云。岂不是妙。又掷下云抛来掷去。有什么过。乃喝云。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上堂。古人有大智慧。随宜自在无可不可。故僧问古德。如何是古佛心。答云。墙壁瓦砾是。僧云。墙壁瓦砾岂不是无情。德云是。僧云。无情还解说法否。德云。常说炽然说无间歇。其僧于言下大悟。证无情说法。师云。古佛身心如饮醍醐。渴心永寂。奇特甚奇特。安乐则不妨安乐。若是德山临济烜赫儿孙。他亦不吃这般茶饭。何也不是他所食之物。且道。德山临济儿孙所食何物。良久乃嘘嘘。佛法门中。可谓刁刀莫辨鱼鲁难分。下座。

  上堂。今朝六月二十五。莫问超佛及越祖。但只粥饭饱便休。日月朝昏自回互。蓦拈柱杖云。回互不回互。佛殿走出三门。僧堂趒过厨库。柱杖子穿却诸人鼻孔。回而更相涉。乃掷下良久云。不尔依位住。喝一喝下座。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庐山山北到江州。蓦拈柱杖掷下云。若知扑落非他物。须信纵横得自由。解夏日上堂。四月十五结夏。七月十五解夏。世俗谛中有秋有夏有解有结。佛法门中无是无非无得无失。莫非妙用。有时结也。九十日内。水泄不通。圣凡路绝。谁敢咳嗽。若咳嗽也。须是你解咳嗽始得。有时解也。十方通彻。去来自在。亦须知有路头去处始得。且道不解不结又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昨日撞钟送法眼入塔。今朝击鼓集禅众升堂。千般时节万种因缘。总不出这个。大众且道。这个是什么。乃喝云。异生见解我执不同。又争怪得老僧。

  上堂。今朝八月中秋。正是月圆当户。所谓盲者不见非日月之咎。故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迷者自迷悟者自悟。大众当知。不得莽卤。

  上堂。一切众生总一般妙明。日用更无偏等。闲却被邪师指。刚道西来别有禅。蓦拈柱杖云。且道。是西来是妙明心地。复掷下云。试断看。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今朝九月一。夜来霜气寒。当知门外路。一一透长安。喝一喝下座。

  上堂。诸州丐士经年去。次第归来复纳疏。打鼓普请共证明。今朝九月二十五。大众证明则不无。须知钵孟饭。粒粒皆辛苦。钵里饭滋味。大众总知。归宗道。今朝九月二十五又且如何。良久乃呼侍者。参退请诸郡化主吃茶。喝一喝下座。

  上堂。今朝十月一。天下暖炉开。衲僧顶门眼。依旧蒙尘埃。岁月既已往。死生还到来。床添新蒿荐。一任雪成堆。遂拈袈裟角云。大众。人人有分。须是顶门眼开始得。喝一喝下座。

  上堂。古人所谓终日忙忙。那事无妨。师云。不妨简要。只如开单展钵拈匙把箸扬眉瞬目。有什么妨处。行住坐卧动静去来。又有何异。蓦拈柱杖敲香卓云。妨个什么。复掷下云。不可唤作忙也。敢问大众。那事作么生。良久喝一喝下座。

  上堂。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唯二乘禅定寂灭为乐。是为真乐。学般若菩萨。法喜禅悦为乐。是为真乐。三世诸佛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乐。是为真乐。石霜普会云。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是谓二乘寂灭之乐。云门云。一切智通无障碍。拈起扇子云。释迦老子来也。是谓法喜禅悦之乐。德山棒临济喝。是三世诸佛慈悲喜舍之乐。除此三种乐。不为乐也。且道。归宗一众在三种内三种外。良久云。今日庄主设饡饭俵嚫钱。参退僧堂内。普请吃茶去。喝一喝下座。

  上堂。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好大众。修山主见处。与大众见处。日用无差。大众见处。与归宗。长老见处。日用…

《009 古尊宿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