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5 续传灯录▪P18

  ..续本文上一页。砖头瓦片。问闹中取静时如何。师曰。冤不可结。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眉毛下。曰便与么会时如何。师曰。瞳儿笑点头。问如何是向上事。师曰。日月星辰。曰如何是向下事。师曰。地狱镬汤。问万里无云时如何。师曰。猢狲忍饿。曰乞师拯济。师曰。甚么火色。问古人拈槌举拂意旨如何。师曰。白日无闲人。曰如何承当。师曰。如风过耳。问握剑当胸时如何。师曰。老鸦成队。曰正是和尚见处。师曰。蛇穿鼻孔。僧拂袖便出。师曰。大众相逢。问从上诸圣向甚么处行履。师曰。十字街头。曰与么则败缺也。师曰。知尔不到这田地。曰到后如何。师曰。家常茶饭。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干姜附子。曰与么则不同也。师曰。冰片雪团。上堂。春雨微微檐头水滴。闻声不悟归堂面壁。上堂。若论大道直教杼山无开口处。尔诸人试开口看。僧便问。如何是大道。师曰。担不起。曰为甚么担不起。师曰。大道。上堂。若论此事切莫道著。道著即头角生。有僧出曰。头角生也。师曰。祸事。曰某甲罪过。师曰龙头蛇尾。伏惟珍重。师元丰八年十月十二晚忽书偈曰。雪鬓霜髭九九年。半肩毳衲尽诸缘。廓然笑指浮云散。玉兔流光照大千。掷笔而寂灵隐德章禅师。初住大相国寺西经藏院。庆历八年九月一日仁宗皇帝诏师于延春阁下斋。宣普照大师问。如何是当机一句。师曰。一言迥出青霄外。万仞峰前险处行。曰作么生是险处行。师便喝。曰皇帝面前何得如此。师曰。也不得放过。明年又宣入内斋。复宣普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雷惊细草萌芽发。高山进步莫迟迟。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戴角披毛异来往任纵横。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曰。出门天外回流光影不真。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寒林无宿客大海听龙吟。后再宣入化城殿斋。宣守贤问。斋筵大启如何报答圣君。师曰。空中求鸟迹。曰意旨如何。师曰。水内觅鱼踪。师进心珠歌曰。心如意心如意。任运随缘不相离。但知莫向外边求。外边求终不是。枉用工夫隐真理。识心珠光耀日。秘藏深密无形质。拈来掌内众人惊。二乘精进争能测。碧眼胡须指出。临机妙用何曾失。寻常切忌与人。看大地山河动岌岌。师皇祐二年乞归山林养老。御批杭州灵隐寺住持。赐号明觉。

  琅邪觉禅师法嗣

  苏州定慧超信海印禅师桂州人。僧问。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师曰。湘源斑竹杖。曰意旨如何。师曰。枝枝带泪痕。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那吒忿怒。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衲僧罔措。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西天此土。上堂。泥蛇咬石鳖。露柱啾啾叫。须弥打一棒。阎老呵呵笑参。上堂。若识般若即被般若缚。若不识般若亦被般若缚。识与不识拈放一边却。问诸人。如何是般若体。参堂去。上堂。莺声阑蝉声急。入水乌龟头不湿。鹭鸶飞入芦花丛。雪月交辉俱不及。吽。

  洪州泐潭晓月禅师本州章氏子。僧问。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未审指个甚么。师曰。请高著眼。曰曙色未。分人尽望。及乎天晓也寻常。师曰。年衰鬼弄人。

  越州姜山方禅师。僧问。如何是不动尊。师曰。单著布衫穿市过。曰学人未晓。师曰。骑驴踏破洞庭波。曰透过三级浪专听一声雷。师曰。伸手不见掌。曰还许学人进向也无。师曰。踏地告虚空。曰雷门之下布鼓难鸣。师曰。八花毬子上不用绣红旗。曰三十年后此话大行。师便打。问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师曰。穿针嫌眼小。曰出水后如何。师曰。尽日展愁眉。问如何是一尘入正受。师曰。蛇衔老鼠尾。曰如何是诸尘三昧起。师曰。鳖咬钓鱼竿。曰恁么则东西不辨。南北不分去也。师曰。堂前一盂夜明灯。帘外数茎青瘦竹。问诸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不识酒望子。曰出世后如何。师曰。钓鱼船上赠三椎。问如何是佛。师曰。留髭表丈夫。问奔流度刃疾焰过风。未审姜山门下还许借借也无。师曰。天寒日短夜更长。曰锦帐绣鸳鸯行人难得见。师曰。髑髅里面气冲天。僧召和尚。师曰。鸡头凤尾。曰诸方泥里洗姜山画将来。师曰。姜山今日为客。且望阇黎善传。虽然如是不得放过。便打。上堂。穿云不渡水。渡水不穿云。乾坤把定不把定。虚空放行不放行。横三竖四乍离乍合将长补短即不问。汝诸人饭是米做一句要且难道。良久曰。私事不得官酬。上堂。不是道得道不得。诸方尽把为奇特。寒山烧火满头灰。笑骂丰干这老贼。

  福州白鹿山显端禅师本州周氏子。僧问。如何是道。师曰。九州百粤。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乘肥衣锦。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持刀按剑。曰为甚么如此。师曰。礼防君子。问如何是异类。师曰。鸦巢生凤。上堂。摩腾入汉肉上剜疮。僧会来吴眼中添屑。达磨九年面壁鬼魅之由。二祖立雪求心翻成不肖。汝等诸人到这里如何吐露。若也道得海上横行。若道不得林间独卧。以拄杖击禅床一下。问如何是无相佛。师曰。滩头石师子。曰意旨如何。师曰。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问凝然湛寂时如何。师曰。不是阇黎安身立命处。曰如何是学人安身立命处。师曰。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问如何是教意。师曰。楞伽会上。曰如何是祖意。师曰。熊耳山前。曰教意祖。意相去几何师曰寒松。连翠。竹秋水对红莲。

  滁州琅邪山智迁禅师。僧问。如何是琅邪境。师曰。松因有限萧疏老。花为无情取次开。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发长僧貌丑。问如何是和尚为人句。师曰。眼前三尺。雪曰莫便是也无。师曰。脑后一枝花。

  泉州凉峰洞渊禅师。僧问。如何是涅槃。师曰。刀斫斧劈。曰如何是解脱。师曰。衫长裤短。问诸圣不到处师还知也无。师曰。老来无力下禅床。问离四句绝百非时如何。师曰。柴门草自深。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松直棘曲。问如何是佛。师曰。金沙照影。曰如何是道。师曰。玉女抛梭。曰佛与道相去几何。师曰。龟毛长一丈兔角长八尺。

  真州真如院方禅师参琅邪。唯看柏树子话。每入室陈其所见。不容措词。常被喝出。忽一日大悟直入方丈曰。我会也。琅邪曰。汝作么生会。师曰。夜来床荐暖一觉到天明。琅邪可之。

  宣州兴教院坦禅师。永嘉牛氏子。业打银。因淬砺瓶器有省。即出家参琅邪机语顿契。后依天衣怀禅师。时住兴教。擢为第一座。衣受他请欲闻州乞师继之。时刁景纯学士守宛陵。衣恐刁涉外议。乃于观音前祝曰。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愿示梦于刁学士。刁夜梦牛在兴教法座上。衣凌晨辞州。刁举所梦。衣大笑。刁问其故。衣曰。坦首座姓牛又属牛。刁就座出帖请之。师受请升座。有雪窦化主省宗出问。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辽天。出世后为甚么杳无消息。师曰。鸡足峰前风悄然。宗曰。未在更道。师曰。大雪满长安。宗曰。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拂袖归众更不礼拜。师曰。新兴教今日失利。便归方丈。令人请宗至。师曰。适来错秖对一转语。人天众前何不礼拜盖覆却。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礼拜无眼长老。师曰。我别有语在。宗乃理前语。至未在更道处。师曰。我有三十棒寄尔打雪窦。宗乃礼拜。

  江州归宗可宣禅师汉州人也。壮为僧即出峡依琅邪。一语忽投群疑顿息。琅邪可之。未几令分座。净空。居士郭功甫过门问道与厚。及师领归宗。时功甫任南昌尉。俄郡守恚师不为礼捃甚。遂作书寄功甫曰。某世缘尚有六年。奈州主抑逼。当弃余喘托生公家。愿无见阻。功甫阅书惊喜且颔之。中夜其妻梦间见师入其寝。失声曰。此不是和尚来处。功甫撼而问之。妻详以告。呼灯取书示之相笑不已。遂孕及生乃名宣老。期年记问如昔。至三岁白云端禅师抵其家。始见之曰。吾侄来也。云曰。与和尚相别几年。宣倒指曰。四年矣。盖与相别一年方死。云曰。甚处相别。曰白莲庄上。云曰。以何为验。曰爹爹妈妈明日请和尚斋。忽闻推车声。云问。门外是甚么声。宣以手作推车势。云曰。过后如何。曰平地两条沟。果六周无疾而逝。

  秀州长水子璇讲师。郡之嘉兴人也。自落发诵楞严不辍。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木(木一作竹)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已成拟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而证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闻琅邪道重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次出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邪凭陵答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师领悟礼谢曰。愿侍巾瓶。琅邪谓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励志扶持报佛恩德。勿以殊宗为介也。乃如教再拜以辞。后住长水承禀日顾众曰。道非言象得。禅非拟议知。会意通宗曾无别致。由是二宗仰之。尝疏楞严等经。盛行于世。

  续传灯录卷第七续传灯录卷第八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天衣怀禅师法嗣八十三人

  慧林圆照本禅师  法云法秀禅师

  慧林觉海冲禅师  长芦应夫禅师

  佛日智才禅师  天钵重元禅师

  瑞岩子鸿禅师  栖贤智迁禅师

  净众梵言首座  三祖冲会禅师

  资寿捷禅师  观音启禅师

  天童元善禅师  长芦体明禅师

  开元智孜禅师  澄照慧慈禅师

  法雨慧源禅师  崇德智澄禅师

  栖隐有评禅师  定慧云禅师

  大同旺禅师  铁佛因禅师

  报本法存禅师  开圣栖禅师

  衡山惟礼禅师  显明善孜禅师

  启霞惠安禅师  云门灵侃禅师

  太平元坦禅师  佛日文祖禅师

  望仙宗禅师  五峰用机禅师

  佛足处祥禅师  明因慧赟禅师

  西台其辩禅师  开元智谭禅师

  永泰智觉禅师  龙华文喜禅师

  永泰自仁禅师  延恩法安禅师

  侍郎杨杰居士(已上四十一人见录)

  慈云庆珰禅师  灵岩洞偕禅师

  桐城诠禅师  净慧可证禅师

  宝林光寂禅师  感慈道宾禅师

  泗洲宗尚禅师  白塔晦禅师

  报恩和禅师  偃峰简诸禅师

  道吾元泰禅师  无为楚仙禅师

  报恩应潭禅师  龙门宗贲禅师

  显亲顺宗禅师  长耳相禅师

  荐福惠洪禅师  延福恩禅师

  景德普俊禅师  荐福明因禅师

  开化惠圆禅师  万寿和禅师

  定法本和尚  长芦鉴禅师

  墨山有琦禅师  上蓝文…

《005 续传灯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