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005 續傳燈錄▪P18

  ..續本文上一頁。磚頭瓦片。問鬧中取靜時如何。師曰。冤不可結。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眉毛下。曰便與麼會時如何。師曰。瞳兒笑點頭。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日月星辰。曰如何是向下事。師曰。地獄镬湯。問萬裏無雲時如何。師曰。猢狲忍餓。曰乞師拯濟。師曰。甚麼火色。問古人拈槌舉拂意旨如何。師曰。白日無閑人。曰如何承當。師曰。如風過耳。問握劍當胸時如何。師曰。老鴉成隊。曰正是和尚見處。師曰。蛇穿鼻孔。僧拂袖便出。師曰。大衆相逢。問從上諸聖向甚麼處行履。師曰。十字街頭。曰與麼則敗缺也。師曰。知爾不到這田地。曰到後如何。師曰。家常茶飯。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幹姜附子。曰與麼則不同也。師曰。冰片雪團。上堂。春雨微微檐頭水滴。聞聲不悟歸堂面壁。上堂。若論大道直教杼山無開口處。爾諸人試開口看。僧便問。如何是大道。師曰。擔不起。曰爲甚麼擔不起。師曰。大道。上堂。若論此事切莫道著。道著即頭角生。有僧出曰。頭角生也。師曰。禍事。曰某甲罪過。師曰龍頭蛇尾。伏惟珍重。師元豐八年十月十二晚忽書偈曰。雪鬓霜髭九九年。半肩毳衲盡諸緣。廓然笑指浮雲散。玉兔流光照大千。擲筆而寂靈隱德章禅師。初住大相國寺西經藏院。慶曆八年九月一日仁宗皇帝诏師于延春閣下齋。宣普照大師問。如何是當機一句。師曰。一言迥出青霄外。萬仞峰前險處行。曰作麼生是險處行。師便喝。曰皇帝面前何得如此。師曰。也不得放過。明年又宣入內齋。複宣普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師曰。雷驚細草萌芽發。高山進步莫遲遲。曰如何是奪境不奪人。師曰。戴角披毛異來往任縱橫。曰如何是人境兩俱奪。師曰。出門天外回流光影不真。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奪。師曰。寒林無宿客大海聽龍吟。後再宣入化城殿齋。宣守賢問。齋筵大啓如何報答聖君。師曰。空中求鳥迹。曰意旨如何。師曰。水內覓魚蹤。師進心珠歌曰。心如意心如意。任運隨緣不相離。但知莫向外邊求。外邊求終不是。枉用工夫隱真理。識心珠光耀日。秘藏深密無形質。拈來掌內衆人驚。二乘精進爭能測。碧眼胡須指出。臨機妙用何曾失。尋常切忌與人。看大地山河動岌岌。師皇祐二年乞歸山林養老。禦批杭州靈隱寺住持。賜號明覺。

  琅邪覺禅師法嗣

  蘇州定慧超信海印禅師桂州人。僧問。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師曰。湘源斑竹杖。曰意旨如何。師曰。枝枝帶淚痕。問如何是第一句。師曰。那吒忿怒。曰如何是第二句。師曰。衲僧罔措。曰如何是第叁句。師曰。西天此土。上堂。泥蛇咬石鼈。露柱啾啾叫。須彌打一棒。閻老呵呵笑參。上堂。若識般若即被般若縛。若不識般若亦被般若縛。識與不識拈放一邊卻。問諸人。如何是般若體。參堂去。上堂。莺聲闌蟬聲急。入水烏龜頭不濕。鹭鸶飛入蘆花叢。雪月交輝俱不及。吽。

  洪州泐潭曉月禅師本州章氏子。僧問。修多羅教如標月指。未審指個甚麼。師曰。請高著眼。曰曙色未。分人盡望。及乎天曉也尋常。師曰。年衰鬼弄人。

  越州姜山方禅師。僧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單著布衫穿市過。曰學人未曉。師曰。騎驢踏破洞庭波。曰透過叁級浪專聽一聲雷。師曰。伸手不見掌。曰還許學人進向也無。師曰。踏地告虛空。曰雷門之下布鼓難鳴。師曰。八花毬子上不用繡紅旗。曰叁十年後此話大行。師便打。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師曰。穿針嫌眼小。曰出水後如何。師曰。盡日展愁眉。問如何是一塵入正受。師曰。蛇銜老鼠尾。曰如何是諸塵叁昧起。師曰。鼈咬釣魚竿。曰恁麼則東西不辨。南北不分去也。師曰。堂前一盂夜明燈。簾外數莖青瘦竹。問諸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不識酒望子。曰出世後如何。師曰。釣魚船上贈叁椎。問如何是佛。師曰。留髭表丈夫。問奔流度刃疾焰過風。未審姜山門下還許借借也無。師曰。天寒日短夜更長。曰錦帳繡鴛鴦行人難得見。師曰。髑髅裏面氣沖天。僧召和尚。師曰。雞頭鳳尾。曰諸方泥裏洗姜山畫將來。師曰。姜山今日爲客。且望阇黎善傳。雖然如是不得放過。便打。上堂。穿雲不渡水。渡水不穿雲。乾坤把定不把定。虛空放行不放行。橫叁豎四乍離乍合將長補短即不問。汝諸人飯是米做一句要且難道。良久曰。私事不得官酬。上堂。不是道得道不得。諸方盡把爲奇特。寒山燒火滿頭灰。笑罵豐幹這老賊。

  福州白鹿山顯端禅師本州周氏子。僧問。如何是道。師曰。九州百粵。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乘肥衣錦。問如何。是大善知識。師曰。持刀按劍。曰爲甚麼如此。師曰。禮防君子。問如何是異類。師曰。鴉巢生鳳。上堂。摩騰入漢肉上剜瘡。僧會來吳眼中添屑。達磨九年面壁鬼魅之由。二祖立雪求心翻成不肖。汝等諸人到這裏如何吐露。若也道得海上橫行。若道不得林間獨臥。以拄杖擊禅床一下。問如何是無相佛。師曰。灘頭石師子。曰意旨如何。師曰。有心江上住不怕浪淘沙。問凝然湛寂時如何。師曰。不是阇黎安身立命處。曰如何是學人安身立命處。師曰。雲有出山勢水無投澗聲。問如何是教意。師曰。楞伽會上。曰如何是祖意。師曰。熊耳山前。曰教意祖。意相去幾何師曰寒松。連翠。竹秋水對紅蓮。

  滁州琅邪山智遷禅師。僧問。如何是琅邪境。師曰。松因有限蕭疏老。花爲無情取次開。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發長僧貌醜。問如何是和尚爲人句。師曰。眼前叁尺。雪曰莫便是也無。師曰。腦後一枝花。

  泉州涼峰洞淵禅師。僧問。如何是涅槃。師曰。刀斫斧劈。曰如何是解脫。師曰。衫長褲短。問諸聖不到處師還知也無。師曰。老來無力下禅床。問離四句絕百非時如何。師曰。柴門草自深。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松直棘曲。問如何是佛。師曰。金沙照影。曰如何是道。師曰。玉女抛梭。曰佛與道相去幾何。師曰。龜毛長一丈兔角長八尺。

  真州真如院方禅師參琅邪。唯看柏樹子話。每入室陳其所見。不容措詞。常被喝出。忽一日大悟直入方丈曰。我會也。琅邪曰。汝作麼生會。師曰。夜來床薦暖一覺到天明。琅邪可之。

  宣州興教院坦禅師。永嘉牛氏子。業打銀。因淬砺瓶器有省。即出家參琅邪機語頓契。後依天衣懷禅師。時住興教。擢爲第一座。衣受他請欲聞州乞師繼之。時刁景純學士守宛陵。衣恐刁涉外議。乃于觀音前祝曰。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願示夢于刁學士。刁夜夢牛在興教法座上。衣淩晨辭州。刁舉所夢。衣大笑。刁問其故。衣曰。坦首座姓牛又屬牛。刁就座出帖請之。師受請升座。有雪窦化主省宗出問。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遼天。出世後爲甚麼杳無消息。師曰。雞足峰前風悄然。宗曰。未在更道。師曰。大雪滿長安。宗曰。誰人知此意令我憶南泉。拂袖歸衆更不禮拜。師曰。新興教今日失利。便歸方丈。令人請宗至。師曰。適來錯秖對一轉語。人天衆前何不禮拜蓋覆卻。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黃金。爭肯禮拜無眼長老。師曰。我別有語在。宗乃理前語。至未在更道處。師曰。我有叁十棒寄爾打雪窦。宗乃禮拜。

  江州歸宗可宣禅師漢州人也。壯爲僧即出峽依琅邪。一語忽投群疑頓息。琅邪可之。未幾令分座。淨空。居士郭功甫過門問道與厚。及師領歸宗。時功甫任南昌尉。俄郡守恚師不爲禮捃甚。遂作書寄功甫曰。某世緣尚有六年。奈州主抑逼。當棄余喘托生公家。願無見阻。功甫閱書驚喜且颔之。中夜其妻夢間見師入其寢。失聲曰。此不是和尚來處。功甫撼而問之。妻詳以告。呼燈取書示之相笑不已。遂孕及生乃名宣老。期年記問如昔。至叁歲白雲端禅師抵其家。始見之曰。吾侄來也。雲曰。與和尚相別幾年。宣倒指曰。四年矣。蓋與相別一年方死。雲曰。甚處相別。曰白蓮莊上。雲曰。以何爲驗。曰爹爹媽媽明日請和尚齋。忽聞推車聲。雲問。門外是甚麼聲。宣以手作推車勢。雲曰。過後如何。曰平地兩條溝。果六周無疾而逝。

  秀州長水子璇講師。郡之嘉興人也。自落發誦楞嚴不辍。從洪敏法師。講至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謂敏曰。敲空擊木(木一作竹)尚落筌蹄。舉目揚眉已成擬議。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而證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聞琅邪道重當世即趨其席。值上堂次出問。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琅邪憑陵答曰。清淨本然雲何忽生山河大地。師領悟禮謝曰。願侍巾瓶。琅邪謂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勵志扶持報佛恩德。勿以殊宗爲介也。乃如教再拜以辭。後住長水承禀日顧衆曰。道非言象得。禅非擬議知。會意通宗曾無別致。由是二宗仰之。嘗疏楞嚴等經。盛行于世。

  續傳燈錄卷第七續傳燈錄卷第八目錄

  大鑒下第十二世

  天衣懷禅師法嗣八十叁人

  慧林圓照本禅師  法雲法秀禅師

  慧林覺海沖禅師  長蘆應夫禅師

  佛日智才禅師  天缽重元禅師

  瑞岩子鴻禅師  棲賢智遷禅師

  淨衆梵言首座  叁祖沖會禅師

  資壽捷禅師  觀音啓禅師

  天童元善禅師  長蘆體明禅師

  開元智孜禅師  澄照慧慈禅師

  法雨慧源禅師  崇德智澄禅師

  棲隱有評禅師  定慧雲禅師

  大同旺禅師  鐵佛因禅師

  報本法存禅師  開聖棲禅師

  衡山惟禮禅師  顯明善孜禅師

  啓霞惠安禅師  雲門靈侃禅師

  太平元坦禅師  佛日文祖禅師

  望仙宗禅師  五峰用機禅師

  佛足處祥禅師  明因慧赟禅師

  西臺其辯禅師  開元智譚禅師

  永泰智覺禅師  龍華文喜禅師

  永泰自仁禅師  延恩法安禅師

  侍郎楊傑居士(已上四十一人見錄)

  慈雲慶珰禅師  靈岩洞偕禅師

  桐城诠禅師  淨慧可證禅師

  寶林光寂禅師  感慈道賓禅師

  泗洲宗尚禅師  白塔晦禅師

  報恩和禅師  偃峰簡諸禅師

  道吾元泰禅師  無爲楚仙禅師

  報恩應潭禅師  龍門宗贲禅師

  顯親順宗禅師  長耳相禅師

  薦福惠洪禅師  延福恩禅師

  景德普俊禅師  薦福明因禅師

  開化惠圓禅師  萬壽和禅師

  定法本和尚  長蘆鑒禅師

  墨山有琦禅師  上藍文…

《005 續傳燈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