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人尽委。向上宗乘事若何。师曰。但知冰是水。曰更有事也无。师曰。休问水成冰。曰弄潮须是弄潮人。师曰。这僧从浙中来。
润州金山怀贤圆通禅师。僧问。师扬宗旨得法何人。师拈起拂子。僧曰。铁瓮城头曾印证。碧溪崖畔祖灯辉。师拂一拂曰。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越州石佛寺显忠祖印禅师。僧问。如何是不动尊。师曰。热鏊上猢狲。曰如何是千百亿化身。师曰。添香换水点灯扫地。曰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系马柱。曰有甚么交涉。师曰。缚杀这汉。问会杀佛祖底始是作家。如何是杀佛祖底剑。师曰。不斩死汉。曰如何是和尚剑。师曰。令不重行。问如何是相生。师曰。山河大地。曰如何是想生。师曰。兔子望月。曰如何是流注生。师曰。无间断。曰如何是色空。师曰。五彩屏风。上堂。咄咄咄。海底鱼龙尽枯竭。三脚虾蟆飞上天。脱壳乌龟火中活。上堂。点时不到皂白未分。到时不点和泥合水。露柱勃跳入灯笼里。即且从他。汝眉毛因甚么却拖在脚跟下。直饶于此明得。也是猢狲戴席帽。于此未明。何异曲鳝穿靴。然虽如此。笑我者多哂我者少。
杭州净住院居说真净禅师。参达观遂问曰。某甲经论粗明禅直不信。愿师决疑。观曰。既不信禅岂可明经。禅是经纲经是禅纲。提纲正网了禅见经。师曰。为某甲说禅看。观曰。向下文长。师曰。若恁么经与禅乃一体。观曰。佛及祖非二心。如手搦拳如拳搦手。师因而有省。乃成偈曰。二十余年用意猜。几番曾把此心灰。而今潦倒逢知己。李白元来是秀才安吉州西余山拱辰禅师上堂。灵云见华眼中著翳。玄沙蹙指体上遭迍。不如且恁么过时。自然身心安乐。上堂。理因事有心逐境生。事境俱忘千山万水。作么生得恰好去。良久曰。且莫剜肉成疮。师有祖源通要三十卷行于世。
苏州昆山般若寺善端禅师。僧问。有生有灭尽是常仪。无生无灭时如何。师曰。昆仑著靴空中立。曰莫便是为人处也无。师曰。石女簪花火里眠。曰大众证明。师曰。更看泥牛斗入海。
节使李端愿居士。儿时在馆舍常阅禅书。长虽婚宦然笃志祖道。遂于后圃筑室类兰若。邀达观处之。朝夕咨参至忘寝食。观一日视公曰。非示现力岂致尔哉。奈无个所入何。公问曰。天堂地狱毕竟是有是无。请师明说。观曰。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花。太尉就有里寻无。手抯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避。心外闻天堂欲生。殊不知。忻怖在心善恶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无惑。公曰。心如何了。观曰。善恶都莫思量。公曰。不思量后心归何所。观曰。且请太尉归宅。公曰。秖如人死后心归何所。观曰。未知生焉知死。公曰。生则某已知之。观曰。生从何来。公罔措。观起揕其胸曰。秖在这里更拟思量个甚么。公曰。会得也。观曰。作么生会。公曰。秖知贪程不觉蹉路。观拓开曰。百年一梦今朝方省。既而说偈曰。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滔滔汴水。隐隐隋堤。师其归矣。箭浪东驰。
洞庭月禅师法嗣
苏州荐福亮禅师。僧问。不假言诠请师示诲。师曰。大众总见汝恁么。问曰。莫秖这便是也无。师曰。罕逢穿耳客。
仗锡已禅师法嗣
台州黄岩保轩禅师。僧问。不欲无言略凭施设时如何。师曰。知而故犯。僧礼拜。师便打。
龙华岳禅师法嗣
安吉州西余师子净端禅师本郡人也。姓丘氏。始见弄师子发明心要。往见龙华蒙印可。遂旋里合彩为师子皮时被之。因号端师子。丞相章公慕其道。躬请开法吴山化风盛播。开堂日僧官宣疏。至推倒回头躣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师止之遂登座。拈香祝圣罢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钓客。自西自东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师顾笑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上堂。二月二禅翁有何谓春风触目百花开。公子王孙日日醺醺醉。唯有殿前陈朝桧。不入时人意。禅家流秖这是莫思虑。坦然斋后一瓯茶。长连床上伸脚睡。咄。师到华亭。众请上堂。灵山师子云间哮吼。佛法无可商量。不如打个筋斗。便下座。问羚羊未挂角时如何。师曰怕。曰既是善知识因何却怕。师曰。山僧不曾见恁么差异畜生。
续传灯录卷第九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投子青禅师法嗣九人
芙容道楷禅师 大洪报恩禅师
洞山云禅师 福应文禅师
龙蟠昙广禅师(已上五人见录) 光化祥禅师
普贤标禅师 延洪善禅师
果侍者(已上四人无录)
玉泉皓禅师法嗣二人
林溪文庆禅师(见录) 北禅希肇禅师(无录)
夹山遵禅师法嗣一人
福昌知信禅师(见录)
佛印元禅师法嗣二十人
庆善净悟禅师 善权慧泰禅师
崇福德基禅师 宝林怀吉禅师
资福宗诱禅师 翠岩惠空禅师
密岩德溥禅师 云居仲和禅师
同安幼宗禅师 龙兴居岳禅师
万杉子章禅师
鹅湖德延禅师(已上十二人见录)
文殊道用禅师 龟峰祖廉禅师
安国以愉禅师 东禅圆同禅师
北塔惠珂禅师 香严开禅师
大别宗禅师
云居思文禅师(已上八人无录)
广因要禅师法嗣二人
妙峰如璨禅师(见录) 监山合知禅师(无录)
智海逸禅师法嗣一十一人
黄檗志因禅师 大中德隆禅师
白鹿仲豫禅师
签判刘经臣居士(已上四人见录)
荐福重言禅师 白云放禅师
兴福智正禅师 荐福严禅师
凤山世如禅师 双峰弼禅师
幽岩觉禅师(已上七人无录)
支提隆禅师法嗣三人
灵隐玄本禅师(见录) 支提文翰禅师
灵隐玄顺庵主(已上二人无录)
净土惟素禅师法嗣一人
净土惟政禅师(见录)
宝林殊禅师法嗣一人
宝林用明禅师(见录)
东山宗禅师法嗣一人
定峰晓宣禅师(见录)
法昌遇禅师法嗣三人
五峰密禅师 大和山主
慧日和尚(已上三人无录)
兴化铣禅师法嗣三人
南台以谓禅师 花药常选禅师
崇寿玢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圆通讷禅师法嗣三人
兴国智昱禅师 四祖逸禅师
三祖文铣禅师(已上三人无录)
净众先禅师法嗣一人
隆福绍珍禅师(无录)
瑞鹿安禅师法嗣二人
瑞鹿蕴仁禅师 姚歧通判(已上二人无录)
般若蟾禅师法嗣一人
般若隆一禅师(无录)
瑞鹿先禅师法嗣一人
瑞鹿如昼禅师(无录)
智者肯禅师法嗣一人
智者绍忠禅师(无录)
双林已禅师法嗣一人
枫桥来禅师(无录)
竹圆显禅师法嗣二人
广安牛心道轸禅师
香水守真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大乘遵禅师法嗣四人
龙山景静禅师 双池宠禅师
竹林用淳禅师
智门智常禅师(已上四人无录)
益首座法嗣一, 人
李林宗中书(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十目录(终)续传灯录卷第十
大鉴下第十二世投子青禅师法嗣
芙容道楷禅师。沂州沂水人。生崔氏。为人刚劲孤硬。自其少时即能辟谷学道。隐伊阳山中。后游京师藉名术台寺。试所习得度具戒。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言句也无。青曰。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禹汤尧舜也无。楷拟酬之。青以拂子摵之曰。汝发意来早有二十棒也。于是楷悟旨于言下。再拜即去。青呼曰。且来。楷亦不顾。青曰。汝到不疑之地耶。楷以手掩耳。后掌众食。青问。厨务句当良苦。对曰不敢。曰汝炊饭耶煮粥耶。对曰。人工淘米著火。行者煮粥炊饭。曰汝作甚么。对曰。和尚慈悲放他闲去。又尝从青游园。青以拄杖付楷曰。理合与么。对曰。与和尚提鞋挈杖不为分外。曰有同行在。对曰。那一人不受教。青遂休去。至晚青谓曰。早来说话未尽。对曰。更请举看。青曰。卯生日戌生月。楷即点灯来。曰上来下去总不空然。对曰。在左右理合如此。曰奴儿婢子谁家屋里无对。曰和尚尊年缺他不可。曰与么殷勤。对曰。报恩有分。元丰五年北还沂间居马鞍山。遂出世说法。初住沂州之仙洞。后迁西洛之招提龙门。又迁住郢州之大阳隋州之大洪。皆一时名公卿为之劝请。洞上之风大振西北。崇宁三年有诏住。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大观元年冬移住天宁。差中使押入不许辞免。俄开封尹李孝寿奏。楷道行卓冠丛林。宜有以褒显之。即赐紫伽黎号定照禅师。楷焚香谢恩罢。上表辞之曰。伏蒙圣慈特差彰善阁秖候谭祯。赐臣定照禅师号及紫衣牒一道。臣感戴睿恩已。即时焚香升座仰祝圣寿讫。伏念臣行业迁疏道力绵薄。常发誓愿不受利名。坚持此意积有岁年。庶几如此传道后来。使人专意佛法。今虽蒙异恩。若遂忝冒则臣自违素愿何以教人。岂能仰称陛下所以命臣住持之意。所有前件恩牒不敢只受。伏望圣慈察臣微悃。非敢饰词。特赐俞允臣没齿行道上报天恩。上阅之以付李孝寿。躬往谕朝廷旌善之意。而楷确然不回。开封尹具以闻。上怒收付有司。有司知楷忠诚而适犯天威。问曰。长老枯悴有疾乎。楷曰。平日有疾今实无。又曰。言有疾即于法免罪谴。楷曰。岂敢侥幸称疾而求脱罪谴乎。吏太息。于是受罚著缝掖编管缁州。都城道俗见者流涕。楷气色闲暇。至缁州僦屋而居。学者益亲。明年冬敕放。令自便庵于芙容湖中。数百人环绕坐卧。楷虑祸。乃日各食粥一杯。不堪者稍稍去。在者犹百许人。政和七年冬敕赐所居庵额华严禅寺。明年五月十四日无疾而殁。先写偈付侍者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初楷在大阳。青华严遣果侍者。以大阳皮履直裰付之。楷以付襄州洞山道微。微退罢还浙东殁于双林小寺。今取以还鹿门山。建阁藏之曰藏衣。楷偈句精深有旨法。作五偈述其门风。一曰。妙唱不干舌。偈曰。刹刹尘尘处处谈。不劳弹指善财参。空生也解通消息。花雨岩前鸟不嗛。二曰。死蛇惊出草。偈曰。日炙风吹草里埋。触他毒气又还乖。闇地若教开死口。长安依旧绝人来。三曰。解针枯骨吟。偈曰。死中活得是非常。密用他…
《005 续传灯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