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疑问吾。何笑。吾曰。和尚一等出世未有师。可往浙中华亭县参船子和尚去。师曰。访得获否。道吾曰。彼师上无片瓦遮头。下无卓锥之地。师遂易服直诣华亭。会船子鼓桌而至。师资道契微眹不留(语见船子章)师比遁世忘机。寻以学者交凑庐室星布晓夕参依。唐咸通十一年庚寅海众卜于夹山遽成院宇。师上堂示众曰。夫有祖以来时人错会。相承至今以佛祖句为人师范。如此却成狂人无智人去。他只指示汝。无法本是道。道无一法。无佛可成。无道可得。无法可舍。故云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佛祖边学。此人未有眼目。皆属所依之法不得自在。本只为生死茫茫识性无自由分。千里万里求善知识。须有正眼永脱虚谬之见。定取目前生死。为复实有。为复实无。若有人定得许汝出头。上根之人言下明道。中下根器波波浪走。何不向生死中定。当取何处更疑佛疑祖替汝生死。有智人笑汝偈曰。
劳持生死法 唯向佛边求
目前迷正理 拨火觅浮沤
僧问。从上立祖意教意。和尚此间为什么言无。师曰。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曰既无饥人。某甲为什么不悟。师曰。只为悟迷却阇梨。师说颂曰。
明明无悟法 悟法却迷人
长舒两脚睡 无伪亦无真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曰如何得会。师曰。清净之水游鱼自迷。问如何是本。师曰。饮水不迷源。问古人布发掩泥当为何事。师曰。九乌射尽一翳犹存。一箭堕地天下不黑。问祖意与教意同别。师曰。风吹荷叶满池青。十里行人较一程。师有小师随侍日久。师住后遣令行脚。游历禅肆无所用心。闻师聚众道播他室。回归省觐而问曰。和尚有如是奇特事。何不早向某甲说。师曰。汝蒸饭吾著火。汝行益吾展钵。什么处是孤负汝处。小师从此悟入。师一日吃茶了。自烹一碗过与侍者。侍者拟接。师乃缩手曰。是什么。侍者无对。有一大德来问师。若是教意某甲即不疑。只如禅门中事如何。师曰。老僧也只解变生为熟。问如何是实际之理。师曰。石上无根树山含不动云。问如何是出窟师子。师曰。虚空无影象足下野云生。西川首座游方至白马。举华严教语问曰。一尘含法界无边时如何。白马曰。如鸟二翼。如车二轮。首座曰。将谓禅门别有奇特事。元来不出教乘。乃回本地。寻向夹山盛化。遣小师持前语而问师。师曰雕沙无镂玉之潭。结草乖道人之思。小师回举似首座。首座乃赞。将谓禅门与教意不殊。元来有奇特之事。问如何是夹山境。师曰。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华落碧岩前。师再辟玄枢逮于一纪。唐中和元年辛丑十一月七日召主事曰。吾与众僧话道累岁。佛法深旨各应自知。吾今幻质时尽即去。汝等善保护如吾在日。勿得雷同世人辄生惆怅。言讫至于夜奄然而逝。其月二十九日塔于本山。寿七十七腊五十七敕谥传明大师。塔曰永济。
行思禅师第五世。
前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法嗣。
投子感温禅师(第二世住)僧问。师登宝座接示何人。师曰。如月覆千溪。僧曰。恁么即满地不亏也。师曰。莫恁么道。僧问。父不投为什么却投子。师曰。岂是别人屋里事。僧曰。父与子还属功也无。师曰。不属。曰不属功底如何。师曰。父子各自脱。曰为什么如此。师曰。汝与我会。师游山见蝉蜕壳。侍者问曰。壳在遮里蝉子向什么处去也。师拈壳就耳畔。摇三五下作蝉响声。其僧于是开悟。
福州牛头微禅师。师上堂示众曰。三世诸佛用一点伎俩不得。天下老师口似匾担。诸人作么生大不容易。除非知有莫能知之。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山畬粟米饭野菜澹黄齑。僧曰。忽遇上客来又作么生。师曰。吃即从君吃不吃任东西。问不问骊龙颔下珠。如何识得家中宝。师曰。忙中争得作闲人。
西川青城香山澄照大师。僧问。诸佛有难向火焰里藏身。未审衲僧有难向什么处藏身。师曰。水精瓮里著波斯。问如何是初生月。师曰。太半人不见。
陕府天福和尚。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黄河无滴水华岳总平治。
濠州思明和尚在投子众时。有僧问。如何是上座沙弥童行。师曰诺。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屎里蛆儿头出头没。
凤翔府招福和尚。僧问。东牙乌牙皆出队。和尚为什么不出队。师曰。住持各不同。阇梨争得怪。
兴元府中梁山遵古禅师。问空劫无人能问法。即今有问法何安。师曰。大悲菩萨瓮里坐。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道士担漏卮。
襄州谷隐和尚。僧问。如何是不触白云机。师曰。鹤带鸦颜浮生不弃。
安州九嵕山和尚。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即汝是。问远闻九嵕及至到来只见一嵕。师曰。阇梨只见一嵕不见九嵕。曰如何是九嵕。师曰。水急浪华粗。
盘山和尚(幽州第二世住)僧问。如何出得三界。师曰。在里头来多少时耶。曰如何出得。师曰。青山不碍白云飞。问承教有言。如化人烦恼如石女儿。此理如何。师曰。阇梨直如石女儿去。
安州九嵕敬慧禅师(第二世住)僧问。解脱深坑如何过得。师曰。不求过。僧曰。如何过得。师曰。求过亦非。
东京观音院岩俊禅师邢台人也。姓廉氏。初参祖席遍历衡庐岷蜀。尝经凤林深谷。欻睹珍宝发现。同侣相顾意将取之。师曰。古人锄园触黄金若瓦砾。待吾菅茆覆顶。须此供四方僧。言讫舍去。造谒投子。投子问曰。子昨宿何处。师曰。在不动道场。曰既言不动曷由至此。师曰。至此岂是动耶。曰元来宿不著处然。投子默认许之。寻抵东京。会有梁少保李鄑。即河阳节度使罕之兄也。雅信内典尤重于师。因舍宅建院曰观音明圣。请师居之。周高祖世宗二帝潜隐时。每登方丈必施跪礼。及即位特赐紫。号净戒大师。众常数百。乾德丙寅三月示疾垂诫门人讫。怡颜合掌而灭。寿八十五。腊六十五。其年四月八日塔于东郊丰台村。
前鄂州清平山令遵禅师法嗣。
蕲州三角山令圭禅师初参清平。清平问曰。来作么。师曰。来礼拜。曰礼拜阿谁。师曰。特来礼拜和尚。清平咄曰。遮钝根阿师。师乃礼拜。清平于师颈上以手斫一下。师从此抠衣密领宗旨。住后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五景德传灯录卷第十六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第五世中七十二人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法嗣九人
鄂州岩头全豁禅师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
天台瑞龙院慧恭禅师 泉州瓦棺和尚
襄州高亭简禅师 洪州感潭资国和尚(已上六人见录)
德山鹅湖绍奭大师 凤翔府无垢和尚
益州双流尉迟和尚(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潭州石霜庆诸禅师法嗣四十一人
河中南际山僧一禅师 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
庐山怀祐禅师 筠州九峰道虔禅师
台州涌泉景欣禅师 潭州云盖山志元禅师
潭州谷山藏禅师
福州覆船山洪荐禅师
朗州德山存德慧空禅师 吉州崇恩和尚
石霜第三世辉禅师 郢州芭蕉和尚
潭州肥田伏和尚 潭州鹿苑晖禅师
潭州宝盖约禅师 越州云门海晏禅师
湖南文殊和尚 凤翔府石柱和尚
潭州中云盖和尚 河中栖岩存寿禅师
南岳玄泰上座(已上二十一人见录) 杭州龙泉敬禅师
潞府盘亭宗敏禅师 新罗钦忠禅师
新罗行寂禅师 洪州鹿源和尚
郢州大阳山和尚 滑州观音和尚
郓州正觉和尚 商州高明和尚
许州庆寿和尚 镇州万岁和尚
第二世镇州灵寿和尚 镇州洪济禅师
吉州简之禅师 大梁洪方禅师
卬州守闲禅师 新罗朗禅师
新罗清虚禅师 汾州爽禅师
余杭通禅师(已上二十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澧州夹山善会禅师法嗣二十二人
澧州乐普山元安禅师 洪州上蓝令超禅师
郓州四禅和尚 江西逍遥山怀忠禅师
袁州盘龙山可文禅师 抚州黄山月轮禅师
洛京韶山寰普禅师 太原海湖和尚
嘉州白水寺和尚 凤翔府天盖山幽禅师
洪州同安和尚(已上一十一人见录) 韶州昙普禅师
吉州仙居山和尚 太原资福端禅师
洪州卢仙山延庆和尚 越州越峰和尚
朗州只阇山和尚 益州栖穆和尚
嵩山全禅师 益州夹山院和尚
西京云岩和尚 安福延休和尚(已上一十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行思禅师第五世中前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法嗣
鄂州岩头全豁禅师泉州人也。姓柯氏。少礼清原谊公落发。往长安宝寿寺禀戒。习经律诸部。优游禅苑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为友。自余杭大慈山迤逦造于临济。属临济归寂乃谒仰山。才入门提起坐具曰。和尚。仰山取拂子拟举之。师曰。不妨好手。后参德山和尚。执坐具上法堂瞻视。德山曰。作么。师咄之。德山曰。老僧过在什么处。师曰。两重公案。乃下参堂。德山曰。遮个阿师稍似个行脚人。至来日上问讯。德山曰。阇梨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德山曰。什么处学得遮个虚头来。师曰。全豁终不自谩。德山曰。他后不得孤负老僧。他日参师入方丈门侧身问。是凡是圣。德山喝。师礼拜。有人举似洞山。洞山曰。若不是豁上座大难承当。师闻之乃曰。洞山老人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雪峰在德山作饭头。一日饭迟。德山掌钵至法堂上。峰晒饭巾次见德山便云这老汉钟未鸣鼓未响托钵向什么处去。德山便归方丈。峰举似师。师云。大小德山不会末后句。山闻令侍者唤师至方丈问。尔不肯老僧那。师密启其意。德山至来日上堂与寻常不同。师到僧堂前抚掌大笑云。且喜得老汉会末后句。他后天下人不奈何。虽然如此也秖得三年(德山果三年后示灭)师一日与雪峰义存钦山文邃三人聚话。存蓦然指一碗水。邃曰。水清月现。存曰。水清月不现。师踢却水碗而去。自此邃师于洞山。存豁二士同嗣德山。师与存同辞德山。德山问。什么处去。师曰。暂辞和尚下山去。德山曰。子他后作么生。师曰。不忘。曰子凭何有此说。师曰。岂不闻智过于师。方堪传授智与师齐减师半德。曰如是如是。当善护持。二士礼拜而退。存返闽川居象骨山之雪峰。师庵于洞庭卧龙山。…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