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何指拨。师曰。剑去远矣尔方刻舟。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曰。石牛水上卧东西得自由。问如何是目前意。师曰。秋风有韵片月无方。问如何是学人用心处。师曰。觉户不掩对月莫迷。问如何是青霄路。师曰。鹤栖云外树不倦苦风霜。问过去事如何。师曰。龙叫清潭波澜自肃。师住黄山仅十三载。学者来。无虚往。以后唐同光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示有微恙。至二十六日午时奄然坐化。寿七十二。腊五十三。明年正月二十日塔于院西北隅。
洛京韶山寰普禅师。有僧到参礼拜起立。师曰。大才藏拙户。僧过一边立。师曰。丧却栋梁材遵布衲山下见师乃问。韶山在什么处。师曰。青青翠竹处是。遵曰。莫只遮便是否。师曰。是即是阇梨有什么事。曰拟申一问。未审师还答否。师云。看君不是金牙作。争解弯弓射尉迟。遵云。凤凰直入烟霄去。谁怕林间野鹊儿。师曰。当轩画鼓从君击。试展家风似老僧。遵曰。一句迥超今古格松萝不与月轮齐。师曰。饶君直出威音外。犹较韶山半月程。遵曰。过在什么处。师曰。倜傥之辞时人知有。遵曰。与么即真玉泥中异不拨万机尘。师曰。鲁般门下徒施巧妙。遵云。学人即恁么。师意如何。师曰。玉女夜抛梭寄锦于西舍。遵曰。莫便是和尚家风也无。师曰。耕夫置玉漏(卿公事苑云。当作玉耧。谓耧犁也耕人用耧所以布子种。禅录所谓看缕打耧。正谓是也。魏略曰。皇甫阴为炖煌太守。民不晓耕种。因教民作耧犁省力过半。然耧乃陆种之具。南人多不识之。故详出焉。音楼)不是行家作。遵曰。此是文言和尚家风如何。师曰。横身当宇宙谁是出头人终谥无畏禅师。
太原海湖和尚。因有人请灌顶三藏供养。敷坐讫。师乃就彼位坐。时有云涉坐主问曰。和尚什么年行道。师曰。坐主近前来。涉近前。师曰。只如憍陈如是什么年行道。涉茫然。师咄曰。遮尿状鬼。僧问。和尚院内人何太少。定水院人何太多。师曰。草深多野鹿。岩高獬豸稀。
嘉州白水寺和尚。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四溟无窟宅一滴润乾坤。问曹溪一路合谭何事。师曰。涧松千载鹤来聚。月中香桂凤皇归。
凤翔天盖山幽禅师。僧问。如何是天盖水。师曰。四海滂池不犯涓滴。问学人拟看经时如何。师曰。既是大商何求小利。洪州建昌凤栖山同安和尚(第一世住)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胎入紫微。僧曰。忽遇客来将何只待。师曰。金果早朝猿摘去。玉华晚后凤衔来。问终日在潭为什么钓不得。师曰。玄源不隐无生宝。莫谩垂钩向碧潭。问澄机一句晓露不逢时如何。师曰。太阳门下无星月。天子殿前无贫儿。问如何是同安转身处。师曰。旷劫不曾沉玉露。目前岂滞太阳机。问险恶道中如何进步。师曰。玄身透过千差路。碧海无波往即难。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曰。一片玉轮今古在。岂同渔父夜沈钩。问如何是大勿惭愧底人。师曰。空王不坐无生殿。迦叶堂前不点灯。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六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七
吉州青原山行思禅师法嗣第五世下二十六人袁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二十六人
洪州云居山道膺禅师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
洞山第二世道全禅师 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 京兆蚬子和尚
筠州九峰普满大师 台州幽栖道幽禅师
洞山第三世师虔禅师 洛京白马遁儒禅师
越州干峰和尚 吉州禾山和尚
明州天童山咸启禅师(十一卷有目无传) 潭州宝盖山和尚
益州北院通禅师 高安白水本仁禅师
抚州疏山光仁禅师 澧州钦山文邃禅师(已上一十八人见录)
明州天童山义禅师 太原资圣方禅师
新罗国金藏和尚 益州白禅师
潭州文殊和尚 舒州白水山和尚
邵州西湖和尚 青阳通玄和尚(已上八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第六世之一四十三人鄂州岩头全豁禅师法嗣九人
台州瑞岩师彦禅师 怀州玄泉彦禅师
吉州灵岩慧宗禅师 福州罗山道闲禅师
福州香溪从范禅师 福州罗源圣寿严禅师(六人见录)
洪州大宁海一禅师 信州鹅湖山韶和尚
洪州大宁讷和尚(已上三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洪州感潭资国和尚法嗣一人
安州白兆山志圆禅师(一人见录)
濠州思明和尚法嗣一人
襄州鹫岭善本禅师(一人见录)
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法嗣一十三人
潭州谷山有缘禅师 潭州龙兴和尚
潭州伏龙山第一世和尚 京兆白云善藏禅师
潭州伏龙山第二世和尚 陕府龙峻山和尚
潭州伏龙山第三世和尚(已上七人见录)
大光山玄禅师 漳州藤霞和尚
宋州净觉和尚 华州崇胜证和尚
鄂州永寿和尚 鄂州灵竹和尚(已上六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筠州九峰道虔禅师法嗣一十人
新罗清院和尚 洪州泐潭神党禅师
吉州南源山行修禅师 洪州泐潭明禅师
吉州秋山和尚 洪州泐潭延茂禅师
洪州同安常察禅师 洪州泐潭悟禅师
吉州禾山无殷禅师 洪州泐潭牟和尚(已上十人见录)
台州涌泉景欣禅师法嗣一人
台州六通院绍禅师(一人见录)
潭州云盖山志元禅师法嗣三人
云盖山志罕禅师 新罗卧龙和尚
彭州天台和尚, (已上三人见录)
潭州谷山藏禅师法嗣三人
新罗瑞岩和尚 新罗泊严和尚
新罗大岭和尚(已上三人见录)
潭州中云盖山和尚法嗣一人
云盖山景和尚(一人见录)
河中府栖岩存寿禅师法嗣一人
道德禅师(一人无机缘语句不录)
吉州青原行思禅师第五世袁州洞山良价禅师法嗣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幽州玉田人也。姓王氏。童丱依师禀教。二十五受具于范阳延寿寺。本师令习声闻篇聚。乃叹曰。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耶。乃去诣翠微山问道。经三载有云游僧自豫章来。盛称洞山价禅师法席。师遂造焉。洞山问曰阇梨名什么。曰道膺。洞山云。向上更道。师云。向上道即不名道膺。洞山曰。与吾在云岩时秖对无异也。后师问。如何是祖师意。洞山曰。阇梨他后有一把茅盖头。忽有人问阇梨如何秖对。曰道膺罪过。洞山有时谓师曰。吾闻思大和尚生倭国作王虚实。曰若是思大佛亦不作。况乎国王。洞山然之。一日洞山问。什么处去来。师曰。蹋山来。洞山曰。阿那个山堪住。曰阿那个山不堪住。洞山曰。恁么即国内总被阇梨占却也。曰不然。洞山曰。恁么即子得个入路。曰无路。洞山曰。若无路争得与老僧相见。曰若有路即与和尚隔生去也。洞山曰。此子已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师随洞山渡水。洞山问水深浅。曰不湿。洞山曰。粗人。曰请师道。洞山曰。不干。洞山谓师曰。昔南泉问讲弥勒下生经僧曰。弥勒什么时下生。曰见在天宫当来下生。南泉曰。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师随举而问曰。只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未审谁与安字。洞山直得禅床震动乃曰。膺阇梨。师合酱次洞山问。作什么。师曰。合酱。洞山曰。用多少盐。曰旋入。洞山曰。作何滋味。师曰得。洞山问。大阐提人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如是种种孝养何在。师曰。始得孝养。自尔洞山许之为室中领袖。初止三峰其化未广。后开云居山四众臻萃。一日上堂。因举古人云。地狱未是苦。向此衣服下不明大事失却。最苦。师乃谓众曰。汝等既在遮个行。流十分去。九不较多也。更著些力便是上坐不屈平生。行脚不孤负丛林。古人道。欲得保任此事。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水底行。方有些子气力。汝若大事未办。且须履践玄途。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师曰。心识不到处。问佛与祖有何阶级。师曰。俱是阶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古路不逢人。可观上座问。的罢标指请师速接。师曰。即今作么生。观曰。道即不无莫领话好。师曰。何必阇梨问如何是口诀。师曰。近前来向汝道。僧近前曰。请师道。师曰也知也知。师掷痒和问。众还会么。众曰。不会。师曰。趁雀儿也不会。问如何得不恼乱和尚。师曰与我唤处德来。僧遂去唤来。师曰。与我闭却门。问马祖出八十八人善知识。未审和尚出多少人。师展手示之。问如何是向上人行履处。师曰。天下太平。问游子归家时如何。师曰。且喜归来。曰将何奉献。师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师谓众曰。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纵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僧问。羚羊挂角时如何。师曰。六六三十六。又曰。会么。僧曰。不会。师曰。不见道无踪迹(有僧举似赵州。赵州云。云居师兄犹在。僧乃问。羚羊挂角时如何。赵州云。六六三十六)众僧夜参侍者持灯来。见影在壁上有僧便问。两个相似时如何。师曰。一个是影。问学人拟欲归乡时如何。师曰。只遮是。新罗僧问。佛陀波利见文殊。为什么却回去。师曰。只为不将来所以却回去。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一僧出曰。便请和尚钉铁。师曰。口里底是什么。僧问。承教有言。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此意如何。师曰动即应堕恶道。静即为人轻贱(崇寿稠答云。心外有法应堕恶道。守住自己为人轻贱)僧问。香积之饭什么人得吃。师曰。须知得吃底人。入口也须抉出。有一僧在房内念经。师隔窗问。阇梨念者是什么经。对曰。维摩经。师曰。不问维摩经。念者是什么经。其僧从此得入。问孤迥峭巍巍时如何。师曰。孤迥峭巍巍。僧曰。不会。师曰。面前案山子也不会。新罗僧问。是什么得恁么难道。师曰。有什么难道。曰便请和尚道。师曰。新罗新罗。问明眼人为什么黑如漆。师曰。何怪。荆南节度使成汭遣大将入山送供。问曰。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如何是世尊密语。师召曰。尚书。其人应诺。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汝若不会世尊密语。汝若会迦叶不覆藏。僧问。才生为什么不知有。师曰。不同生。曰未生时如何。师曰。不曾灭。曰未生时在什么处。师曰。有处不收。曰什么人受灭。师曰。是灭不得者。师谓众曰。汝等师僧家。发言吐气须有来由。凡问事须识好恶。尊卑良贱信口无益。傍家到处觅相似语。所以寻常向兄弟道…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