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和尚家风。师曰。开门作活。僧云。忽遇贼来又怎么生。师曰然。有新到僧参。师揭帘以手作除帽子势。僧拟欲近前。师云。赚杀人。师因事而有颂曰。
虎头生角人难措 石火电光须密布
假饶烈士也应难 蒙底那能解差互
潭州谷山和尚。僧问。省要处乞师一言。师乃起去。问羚羊挂角时如何。师曰。尔向什么处觅曰挂角后如何。师曰走。
湖南浏阳道吾山从盛禅师。师初住高安龙回。有僧问。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问如何是龙回家风。师曰。纵横射直。问如何是灵源。师曰。嫌什么。曰近者如何。师曰。如人饮水。问穷子投师乞师拯济。师曰。莫是屈著汝么。曰争奈穷何。师曰。大有人见。
福州罗山义因禅师。师上堂示众曰。若是宗师门下客必不怪于罗山。珍重。僧问。承古人有言。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曹溪即不问。如何是罗山路。师展两手。僧曰。恁么即一路得通诸路亦然。曰什么诸路。僧近前立。师曰。灵鹤烟霄外钝鸟不离窠。问承教中有言。须法身万象俱寂。随智用万象齐生。如何是万象俱寂。师曰。有什么。曰如何是万象齐生。师曰。绳床椅子。
灌州灵岩和尚。僧问。如何是道中宝。师曰。地倾东南天高西北。曰学人不会。师曰。落照机前异。师颂石巩接三平曰。
解擘当胸箭 因何只半人
为从途路晓 所以不全身
吉州匡山和尚。师有示徒颂曰。
匡山路 匡山路 岩崖险峻人难措
游人拟议隔千山 一句分明超佛祖
又有白牛颂曰。
我有古坛真白牛 父子藏来经几秋
出门直透孤峰顶 回来暂跨虎溪头
福州兴圣重满禅师。上堂示众曰。觌面分付不待文宣。对眼投机唤作参玄上士。若能如此所以宗风不坠。僧问。如何是宗风不坠底句。师曰。老僧不忍。问昔日灵山会里。今朝兴圣筵中。和尚亲传如何举唱。师曰。欠汝一问。
潭州宝应清进禅师僧问如何是实相师曰没却汝问至理无言如何通信师曰千差万别曰得力处乞师指示师曰瞌睡汉。
前安州白兆山志圆禅师法嗣。
朗州大龙山智洪弘济大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即汝是。曰如何领会。师曰。更嫌钵盂无柄那。问如何是微妙。师曰。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床边。问如何是极则处。师曰。懊恼三春月不及九秋光。
襄州白马山行霭禅师。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井底虾蟆吞却月。问如何是白马正眼。师曰。向南看北斗。
郢州大阳山行冲禅师(第一世住)僧问。如何是无尽藏。师良久。僧无语。师曰。近前来。僧才近前。师曰去。
安州白兆山竺干院怀楚禅师(第二世住)僧问。如何是句句须行玄路。师曰。沿路直到湖南。问如何是师子儿。师曰。德山嗣龙潭。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与汝素无冤仇。一句元在遮里。曰未审在什么方所。师曰。遮钝汉。
蕲州四祖山清皎禅师福州人也。姓王氏。初住郢州大阳山为第二世。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楷师岩畔祥云起。宝寿峰前震法雷。师次住安州慧日院。后迁止蕲州四祖山为第一世。年七十时遗偈云。
吾年八十八 满头垂白发
颙颙镇双峰 明明千江月
黄梅扬祖教 白兆承宗诀
日日告儿孙 勿令有断绝
淳化四年癸巳八月二十三日入灭。年八十八。
蕲州三角山志操禅师(第三世住)僧问。教法甚多宗归一贯。和尚为什么说得许多周游者也。师曰。为尔周游者也。曰请和尚即古即今。师以手敲绳床。
晋州兴教师普禅师。僧问。盈龙宫溢海藏真诠即不问。如何是教外别传底法。师曰。眼里耳里鼻里。曰只此便是否。师曰。是什么。僧咄。师亦咄。问僧。近离什么处。曰下寨。师曰。还逢著贼么。曰今日捉下。师曰。放汝三十棒。
蕲州三角山真鉴禅师(第四世住)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忽然行政令便见下堂阶。
前潭州藤霞和尚法嗣。
澧州药山和尚(第七世住)师上堂谓众曰。夫学般若菩萨不惧得失。有事近前。时有僧问。药山祖裔请师举唱。师曰。万机挑不出。曰为什么万机挑不出。师曰。他缘岸谷。问如何是药山家风。师曰。叶落不如初。问法雷哮吼时如何。师曰。宇宙不曾震。曰为什么不曾震。师曰。遍地娑婆未尝哮吼。曰不哮吼底事如何。师曰。阖国无人知。
前潭州云盖山景和尚法嗣。
衡岳南台寺藏禅师。问远远投师请师一接。师曰。不隔户。问如何是南台境。师曰。松韵拂时石不点。孤峰山下垒难齐。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岩前栽野果接待往来宾。曰恁么即谢供养。师曰。怎生滋味。问如何是法堂。师曰。无壁落。问不顾诸缘时如何师良久。
幽州潭柘水从实禅师。僧问。如何是道。师曰。个中无紫早。曰如何是禅。师曰。不与白云连。师问僧。作什么来。曰亲近来。师曰。任汝白云朝岳顶。争奈青霄不展颜。
潭州云盖山证觉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四海不曾通。问如何是一尘含法界。师曰。通身体不圆。曰如何是九世刹那分。师曰。繁兴不布彩。问如何是宗门中的的意。师曰。万里胡僧不入波澜。
前庐山归宗怀恽禅师法嗣。
归宗寺弘章禅师(第四世住)僧问。学人有疑时如何。师曰。疑来多少时也。问小船渡大海时如何。师曰。较些子。曰如何得渡。师曰。不过来。问枯木生华时如何。师曰。把一朵来。问混然觅不得时如何。师曰。是什么。
前池州嵇山章禅师法嗣。
随州双泉山道虔禅师。僧问。洪钟未扣时如何。师曰。绝音响。曰扣后如何。师曰。绝音响。问如何是在道底人。师曰。无异念。问如何是希有底事。师曰。白莲华向半天开。师后住安州法云院示灭。
前洪州云居第四世怀岳禅师法嗣。
扬州风化院令崇禅师(第一世住)舒州宿松人。七岁出家。二十登戒。契缘于云居怀岳和尚。开法于信州鹅湖。庐州节帅周本于维扬西南隅创院请师居之。僧问如。何是敌国一著棋。师曰。下将来。问一棒打破虚空时如何。师曰。把将一片来。
澧州药山忠彦禅师(第八世住)僧问。教云。诸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光明即不问如何是助发实相义。师曰。会么。曰莫便是否。师曰。是什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云岭龙昌月神风洞上泉。
梓州龙泉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不在阇梨分上。问学人欲跳万丈洪崖时如何。师曰。扑杀。
前筠州洞山道延禅师法嗣。
筠州上蓝院庆禅师。初游方问雪峰。如何是雪峰的的意。雪峰以杖子敲师头。师应诺。峰大笑。师后承洞山印解居于上蓝。僧问如何是上蓝无刃剑。师曰无。僧曰。为什么无。师曰。阇梨诸方有。
前襄州鹿门山处真禅师法嗣。
益州崇真和尚。僧问。如何是禅。师曰。澄潭钓玉兔。问如何是大人相。师曰。泥捏三官土地堂。
襄州鹿门山第二世谭和尚志行大师。僧问。如何是实际理地。师曰。南赡部洲北郁单越。曰恁么则事同一家也。师曰。隔须弥在。问远远投师请师接。师曰。从什么处来。曰江北来。师曰。南堂里安下。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戌亥年生。
襄州谷隐智静悟空大师。僧问。如何是和尚转身处。师曰。卧单子下。问如何是道。师曰。凤林关下。曰学人不会。师曰。直至荆南。问如何是指归之路。师曰。莫用伊。曰还使学人到也无。师曰。什么处著得汝。问灵山一会何异今时。师曰。不异如今。曰不异底事作么生。师曰。如来密旨迦叶不传。
庐山佛手岩行因禅师者雁门人也。未详姓氏。早习儒学。一旦舍俗出家。志求真谛乃游方。首谒襄阳鹿门山真禅师。师资道契。寻抵江淮登庐山。山之北有岩如五指。下有石窟深邃可三丈余。师宴处其中。因号佛手岩和尚不度弟子。有邻庵僧为之供侍。常有异鹿锦囊鸟驯绕其侧。江南国主李氏向仰。三遣使征召不起。坚请就栖贤寺开法。不逾月潜归岩室。僧问如何是对现色身。师竖起一指(法眼别云。还有也未)一日示有微疾。谓侍僧曰。日将午吾去矣。侍僧方对。师下床行数步屹立而化。岩顶上有松一株同日枯瘁。寿七十余。国主命画工写影。备香薪焚爇收遗骨塔于岩之阴。
前抚州曹山第二世慧霞禅师法嗣。
嘉州东汀和尚。僧问。如何是却去底人。师曰。石女纺麻纑。曰如何是却来底人。师曰。扇车关捸良计断。
前华州草庵法义禅师法嗣。
泉州龟洋慧忠禅师本州仙游县人也。姓陈氏。九岁依本山出家。既具戒杖锡观方谒草庵和尚。草庵问曰。何方而来。师曰。六眸峰来。草庵曰。还具六通否。师曰。患非重瞳。草庵然之。师回故山。属唐武宗废教例为白衣。暨宣宗中兴。师曰。古人有言。上升道士不受箓。成佛沙弥不具戒法。遂过中不食不宇而禅。乃述偈三首曰。
雪后始谙松桂别 云收方见济河分
不因世主教还俗 那辨鸡群与鹤群
多年尘事谩腾腾 虽著方袍未是僧
今日修行依善慧 满头留发候然灯
形容虽变道常存 混俗心源亦不昏
更读善财巡礼偈 当时何处作沙门
师始从参礼以至返初示灭未尝下山。葬于无了和尚塔之东隅二百步。目为东塔。经数载其塔忽坼裂连阶丈余。时主塔僧将发之。于夜宴寂中见西塔定身言曰。吾之遗质既劳汝重瘗。今东塔不烦更出也。塔主禀乎灵感召檀信重修补严饰。逮今香灯不绝。时谓陈沈二真身是也。其无了禅师嗣马祖事迹。广如别章。
前襄州含珠山审哲禅师法嗣。
洋州龙穴山和尚。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骑虎唱巴歌。问大善知识为什么却与土地烧钱。师曰。彼上人者难为酬对。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问如何是四面上事。师曰。升子里勃跳斗子内转身。
襄州凤山延庆院归晓慧广大师。僧问。言语道断时如何师曰两重公案。曰如何领会。师曰。分明举似洞山问如何是凤山境。师曰。好生看取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识么。
襄州含珠山真和尚(第三世住)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