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少依水心寺绍岩禅师出家受具。初习智者教精研止观圆融行门。后参天台国师发明玄奥。乃住雁荡山。开宝五年吴越王长子。于西关建光庆寺请师开法住持。仍于城下诸禅众中访求名行三百人同入新寺。师上堂有僧问。夜月舒光为什么碧潭无影。师曰。作家弄影汉。其僧从东过西立。师曰。不唯弄影兼乃怖头。师居之未几固辞入山。太平兴国中示灭。
杭州普门寺希辩禅师苏州常熟人也。幼出家礼本邑延福院启祥禅师落发具戒。诣楞伽山听律。寻谒天台受心印。乾德初吴越忠懿王命住越州清泰院。署慧智禅师。开宝中复召入居普门寺(即第二世住)师上堂曰。山僧素乏知见。复寡闻持。顷虽侍坐于山中。和尚亦不蒙一句开示。以至今与诸仁者聚会。更无一法可相助发。何况能为诸仁者。区别缁素商量古今。还怪得山僧么。若有怪者且道。此人具眼不具眼。有宾主义无宾主义。晚学初机必须审细。时有僧问。如何是普门示现神通事。师曰。恁么即阇梨怪老僧也。曰不怪时如何。师曰。汝且下堂里思惟去。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入觐。师随宝塔至见于滋福殿。赐紫号慧明大师。端拱中上言愿还故里。诏从之赐御制诗。及忠懿王施金。于常熟本山院创砖浮图七级高二百尺。功既就。至道三年八月二十五日示疾而逝。寿七十七。腊六十三。塔于院之西北隅。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钱塘人也。姓沈氏。丱岁出家。于天台华顶峰礼庵主重萧披剃依年受具。寻遇本山韶国师密契宗旨。乾德中吴越忠懿王命住北关倾心院。又召入居天龙寺。开宝七年甲戌安僖王请于光庆寺摄众。署善智禅师。初上堂有僧问。无价宝珠请师分付。师曰。善能吐露。曰恁么即人人具足也。师曰。珠在什么处。僧乃礼拜。师曰。也是虚言。问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师曰。深委此问。曰如何是宾。师曰。适来向汝道什么。曰宾主道合时如何。师曰。其令不行。问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如何是吞万象底光。师曰。大众总见汝恁么。问曰。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著。曰鹭倚雪巢犹可辨。光吞万象事难明。师曰。谨退。问曰青山缘水处处分明。和尚家风乞垂一句。师曰。尽被汝道了也。曰未必如斯请师答话。师曰。不用闲言。又一僧方礼拜。师曰。问答俱备。僧拟伸问。师乃叱之。师有时示众曰。欲识曹溪旨。云飞前面山。分明真实个。不用别追攀。问承古德有言。井底红尘生山头波浪起。未审此意如何。师曰。若到诸方但恁么问。曰和尚意旨如何。师曰。适来向汝道什么。师又曰。古今相承皆云。尘生井底浪起山头。结子空华生儿石女。且作么生会。莫是和声送事就物呈心句里藏锋声前全露么。莫是有名无体异唱玄谭么。上座自会即得古人意旨。不然既恁么会不得合作么生会。上座欲得会么。但看泥牛行处阳焰翻波。木马嘶时空华坠影。圣凡如此道理分明。何须久立珍重。太平兴国三年随宝塔见于滋福殿。赐紫号朗智大师。淳化初还光庆旧寺。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归寂。
天台山般若寺友蟾禅师钱塘临安人也。幼岁出家。于本邑东山朗瞻院得度。闻天台国师盛化。远趋函丈密印心地。初命住云居普贤院。僧侣咸凑。吴越忠懿王署慈悟禅师。迁止上寺众盈五百。僧问。鼓声才动大众云臻。向上宗乘请师举唱。师曰。亏汝什么。曰恁么即人人尽沾恩去也。师曰。莫乱道。雍熙三年以山门大众付受业弟子隆一继踵开法。至淳化初示灭。归葬于本山。
婺州智者寺全肯禅师。初参天台。天台问。汝名什么。曰全肯。天台曰。肯个什么。师乃礼拜。住后有僧问。有人不肯。师还甘也无。师曰。若人问我即向伊道。师太平兴国中以住持付法嗣弟子绍忠继世说法。寻于本寺归寂。
福州玉泉义隆禅师。上堂曰。山河大地尽在诸人眼睛里。因什么说会与不会。时有僧问曰。山河大地眼睛里。师今欲更指归谁。师曰。只为上座去处分明。曰若不上来伸此问。焉知方便不虚设。师曰。依俙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杭州龙册寺第五世住晓荣禅师温州白鹿人也。姓邓氏。幼依瑞鹿寺出家登戒。闻天台国师盛化。遂入山参礼受心法。初住杭州富阳净福院。后住龙册寺。二处皆聚徒开法。僧问。祖祖相传未审和尚传阿谁。师曰。汝还识得祖未。僧慧文问。如何是真实沙门。师曰。汝是慧文。问如何是般若大神珠。师曰。般若大神珠分形万亿躯。尘尘彰妙体刹刹尽毗卢。问日用事如何。师曰。一念周沙界。日用万般通。湛然常寂灭。常转自家风。师一日坐妙善台受大众小参。有僧问。向上事即不问。如何是妙善台中的的意。师曰。若到诸方分明举似。曰恁么即云有出山势水无投涧声。师乃叱之。师淳化元年庚寅八月二十九日于秀州灵光寺净土院归寂。预告门人致书辞同道。寿七十一。腊五十六。
杭州临安县功臣院庆萧禅师。僧问。如何是功臣家风。师曰明暗色空。曰恁么即诸法无生去也。师曰。汝唤什么作诸法。师乃颂曰。
功臣家风 明暗色空
法法非异 心心自通
恁么会得 诸佛真宗
越州称心敬琎禅师。僧问。结束囊装请师分付。师曰。莫讳。曰什么处孤负和尚。师曰。却是汝孤负我。师后迁住杭州保安院示灭。
福州严峰师术禅师。初开堂升座。时有极乐和尚问曰。大众颙望请震法雷。师曰。大众还会么还辨得么。今日不异灵山。乃至诸佛国土天上人间总皆如是。亘古亘今常无变异。作么生会无变异底道理。若会得所以道。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豪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移于当念。问灵山一会迦叶亲闻。今日严峰一会谁是闻者。师曰。问者不弱。问如何是文殊。师曰。来处甚分明。
潞州华严慧达禅师。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山河大地。问如何是华严境。师曰。满目无形影。
越州剡县清泰院道圆禅师。僧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也。师曰。今日迁化。岭中上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不可向汝道庭前柏树子。
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姓沈氏。身长七尺余。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门下推为杰出。僧问。险恶道中以何为津梁。师曰。以此为津梁。曰如何是此。师曰。筑著汝鼻孔。
杭州开化寺传法大师行明。本州人也。姓于氏。少投明州雪窦山智觉禅师披剃。及智觉迁住永明大道场。有徒二千。王臣钦仰法化弥盛。师自天台受记回永明。翼赞本师。海众倾仰。开宝八年智觉归寂。师遂住能仁寺。忠懿王又建大和寺(寻改名六和寺。后太宗皇帝赐号开化)延请住持二处。皆聚徒说法。僧问。如何是开化门中流出方便。师曰。日日潮音两度闻。问如何是无尽灯。师曰。谢阇梨照烛。太宗皇帝赐紫衣师号。咸平四年四月六日示灭。
越州萧山县渔浦开善寺义圆禅师。僧问一年去一年来。方便门中请师开。师曰。分明记取。曰恁么即昔时师子吼今日象王回。师曰。且喜勿交涉。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福州人也。得法于天台。又常阅首楞严了义。时谓之安楞严也。至道元年季春月将示灭。有法嗣弟子蕴仁侍坐。师乃说偈曰。
不是岭头携得事 岂从鸡足付将来
自古圣贤皆若此 非吾今日为君裁
师说偈付嘱。以香水沐身易衣安坐。令舁棺至室。良久自入棺。经三日门人与本寺瑜阇梨辄启棺睹。师右胁吉祥而卧。四众哀恸师乃再起上堂说法。及诃责垂诫曰。此度更启吾棺者非吾之子。言讫复入棺长往。
杭州龙华寺慧居禅师闽越人也。自天台领旨。吴越忠懿王命住上寺。初开堂众集定。师曰。从上宗乘到此如何言论。又如何举唱。只如释迦如来说一代时教。如瓶注水。古德尚云。犹如梦事寱语一般。且道古德据什么道理便恁么道。还会么。大施门开何曾拥塞。生凡育圣不漏纤尘。言凡则全凡。举圣则全圣。凡圣不相待个个独尊。所以道山河大地长时说法长时放光。地水火风一一如是。时有僧出礼拜。师曰。好个问头如法问将来。僧方进前。师曰。又勿交涉也。僧问。诸佛出世放光动地。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师曰。话头自破。异日上堂谓众曰。龙华遮里也只是拈柴择菜。上来下去晨朝一粥。斋时一饭睡后吃茶。但恁么参取珍重。僧问。学人未明自己。如何辨得浅深。师曰。识取自己眼。曰如何是自己眼。师曰。向汝道什么。
婺州齐云山遇臻禅师越州人也。姓杨氏。幼岁依本州大善寺出家。年满登具。预天台之室亲承印记。住齐云山宴居。法侣咸凑。僧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五六尺。其僧礼拜。师曰。塔倒也。问圆明了知为什么不因心念。师曰。圆明了知。曰何异心念。师曰。汝唤什么作心念。师秋夕闲坐。偶成颂曰。
秋庭肃肃风颾颾 寒星列空蟾魄高
搘颐静坐神不劳 鸟窠无端拈布毛
其诸歌偈皆触事而作。三百余首流行见乎别录。至道中卒于大善寺。
温州瑞鹿寺本先禅师温州永嘉人也。姓郑氏。幼岁于本州集庆院出家。纳戒于天台国清寺。得法于天台韶国师。师初遇国师。国师导以非风幡动仁者心动之语。师即时悟解。后乃示徒曰。吾初学天台法门诸下便荐。然千日之内四仪之中。似物碍膺。如仇同所。千日之后一日之中物不碍膺仇不同所。当下安乐顿觉前咎。乃述颂三首。一非风幡动仁者心动。颂曰。
非风幡动唯心动 自古相传直至今
今后水云徒欲晓 祖师真实好知音
二见色便见心。颂曰。
若是见色便见心 人来问著方难答
若求道理说多般 孤负平生三事衲
三明自己。颂曰。
旷大劫来秖如是 如是同天亦同地
同地同天作么形 作么形兮无不是
师自尔足不历城邑。手不度财货。不设卧具。不衣茧丝。卯斋终日宴坐。申旦诲诱徒众。朝夕恳至逾三十载其志弥厉。师示众云。尔等诸人还见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么。若道见则心外有法。若道不见焉奈竹林兰若山水院舍人众现在摐然地。还会恁么告示么。若会不妨灵利。无事莫立。师示众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若道佛身充满…
《004 景德传灯录(宋 道原 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