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P4

  ..续本文上一页,乃是用鲜花所编,永远新鲜,芬芳扑鼻,清净无尘垢。等到命终时,花冠自然凋谢。2、衣服秽垢: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洁(只有三铢重,二十四铢为一两),不需要洗濯。为什么?因为天上清净,没有尘埃。等到命终时,衣服自然肮脏。3、两腋汗出:因为天上清凉,天人永不出汗,等到命终时,便从腋下流出汗水,其臭不可闻。4、体放臭味:天人的身上,总是放香气,善多放大香气,善少放小香气,比人间的香水还要香若干倍。等到命终时,却放出奇臭的气味,如同死尸一般,令其他天人不敢接近。5、不安于座:天人常坐禅,不动于座,衣食行一思而有,所谓“思衣衣至,思食食至。”衣服不大不小、不宽不窄,恰好合身。食物不多不少、不碱不淡,正合口味。想到何处旅行,一思而至。这是什么道理?因为天人有神足通,遂心所欲,不受任何的限制。可是到了命终的时候,就没有定力,知道已经发生四种现象,心乱如麻,就坐立不安,忽坐忽立,便堕落于轮回中,去受生死,或堕地狱,或转为人,没有一定,而是照业力所决定。

  你们不要认为生到天上,就有保险,不修行坐禅,照样要堕落三恶道中。就是释提桓因(基督教称为上帝,道教称为玉皇大帝,天主教称为天主)也不能例外,照样去投生。

  今天讲个公案。忉利天的天主,有一天发现自己有五衰现象,愁眉不展,心急如焚,忽然想起释迦牟尼佛,可能有解救的办法。于是来到佛所,说明来意。佛对他说:“所造的定业,无法更改。你要皈依三宝,再去投生,消了业障,再回到天宫作天主。”天主遂到人间投驴胎。母驴怀胎之后,有意将主人的瓷器踢碎,主人大怒,用棒打驴,因而堕胎。天主回到天宫,又作天主。从此以后,笃信佛法,成为佛教护法神。

  这位法师又能听龙声,龙在往昔修行时,乘急戒缓的缘故,所以有神通,但为畜生。这位法师听到人的声音,便知前因后果,或者过去是龙身,现在是人身。也许现在是人身,未来是龙身。一听声音,便能晓得前因后果。

  夜叉声:夜叉译为捷疾鬼,这种鬼有三种:一为地行夜叉,不会飞行,但是行走很快。二为空行夜叉,会飞。三为天行夜叉,也会飞。他们常给人添麻烦,皈依佛法之后,反而成为护法神,保护修道人的安全。

  乾闼婆声:译为嗅香神,他们不吃荤而吃素,欢喜嗅香气。帝释天有大法会时,燃起牛头栴檀香,他们嗅香而至妙法堂。演奏音乐,表演歌舞,令诸天众,皆大欢喜。

  阿修罗声:译为无端正。男修罗的相貌,奇丑无比,五官不端正,故名无端正。可是女人非常美丽,所以释提恒因(天主)的太太,就是阿修罗王的女儿。由此可证,阿修罗的女人,非常标致,否则,释提桓因绝对不会娶修罗女做太太。他们有天褔而无天德,性情好斗。这位法师,一听声音,便知三世的果报。

  迦楼罗声:译为金翅鸟。因为它的翅膀是金色,闪闪发光,它专吃龙。一般飞禽专吃虫类,大鹏金翅鸟是大鸟,龙是大虫,所以金翅鸟专吃龙。它在空中巡视大海中应死的龙,发现龙时,用翅膀(展开有三百由旬)煽海水,成为两半,应死的龙,吓得发抖,遂失去神通,露出体形,等著被吞。可是大鹏金翅鸟将要死时,就没有威力,龙也不怕它,反而吐出毒气,将它毒走。金翅鸟无可奈何,飞返金刚山,被火所焚而死,留下焚不坏的心,成为如意珠。

  龙王眼见自己的种族被金翅鸟所吞,快要到绝种的时候,来到佛所,乞佛慈悲,解救危机。佛送龙王一件袈裟,对它说:“将此袈裟拆成一缕一缕,每龙的角上挂一缕,这样金翅鸟就不能搏龙而食了。”龙王回到龙宫,按照佛所指示,每条龙有了护身的法宝。从此大鹏金翅鸟再也找不到龙为食物,饿得难忍,也来佛所,对佛说:“世尊!您对龙慈悲,对我不慈悲,我没有龙可食,那么,我吃什么?”佛对它说:“你要晓得因果报应,你今生吃龙,龙来生吃你,互相吞食,无有了期。在佛法中要戒杀生,你从今以后,不要吃肉,要吃斋食。”金翅鸟问:“我吃什么斋食呢?请世尊指示!”佛说:“自今天开始,叫我弟子在午斋时,送一份米饭给你,足够你吃饱的,不要担心!”所以一直到现在,在午斋时,送出七粒米,一粒米变成七粒米,七拉米变成四十九粒米,变化为无量米,足够金翅鸟所食。有天眼通的人,可以看见大鹏金翅鸟飞来取食。

  紧那罗声:译为疑神,因为他头上有一角,令人怀疑,故为疑神。他是帝释天的乐神,演奏庄严的法曲,令闻者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摩侯罗伽声:译为蟒神,又为大腹行。它在未皈依佛前,专放毒气,伤害人畜,作为食物。皈依佛之后,改邪归正,成为护法神。

  以上是天龙八部,它们各有所因,各有所果。这样种种的声音,解说妙法莲华经这位法师,悉知悉见,皆能明了。

  火的声音、水的声音、风的声音,这位法师一听,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过去发生什么灾难?或者在现在将要发生什么灾难?或者在未来会发生什么灾难?一清二楚的知道。为什么?因为受持妙法莲华经所得的功德,所加持才有这种神通力。

  地狱的声音、畜生的声音、饿鬼的声音,这位法师,一听到这个人的声音,便知前生是什么?或者来生是什么?都能预知,丝毫不会错的。

  我们在吃饭前要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雄话,信施难消。”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何谓五观?就是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有这五种观想,所吃的食物,一定消化。如果没有这五种观想,一定不会消化,所谓“三心不了水难消,五观若明金易化”,若是三心不了,就是喝施主一杯清水,你也消化不了。这五种观想若是明白了,就是一餐吃了值一斤金子的饮食,也会消受得了的。所以出家人在吃午饭时,一定要念供养咒。

  古德说:“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吃下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各位看一看!吃了饭不修行,罪过多大!将来要变牛变马来还债,多么可怕呀!各位!要认识清楚这种果报,不可依佛穿衣、赖佛吃饭,将来的罪过不堪设想。

  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声。佛声。

  比丘声:比丘译为乞士,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中国人称比丘为和尚,和尚的生活,行人所不能行的事,忍人所不能忍的事,修忍辱波罗蜜,绝对不发脾气,过著清心寡欲、淡泊明志的朴素生活,与世无争,对人无求。为什么?因为求解脱,得自在,所以不贪财、不结婚、不求名、不食肉、不多睡,没有五欲之恋,专心修道,容易有成就。所以说出家乃是大丈夫所为之事,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

  比丘尼声:女人出家修行者,称为尼师。目的如前因。阿难尊者向佛恳求,准许女人出家修道,但是需守八敬法。这位法师一听他(她)们的声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者在过去是出家人?或者现在要做出家人?或者在来生要做出家人?详细而明了。

  声闻声:他们是聆听佛说四谛(苦、集、灭、道)法而悟道,故为声闻。可是他们自度不度他、自觉不觉他、自利不利他,故为自了汉。小乘的思想,就是不管闲事,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这是小乘人的作风。

  辟支佛声:也就是缘觉,观察十二因缘而觉悟,故为缘觉。在佛出世时为缘觉,在佛未出世时为独觉。他们在深山穹谷中,研究万物生灭之理,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觉悟一切无常,无师而证得真理——了生脱死。

  菩萨声:他们是修六度万行,而行菩萨道,广济众生,有牺牲的精神,为拯救众生离苦得乐,乃倒驾慈航,从常寂光净土来到娑婆世界,普度众生,并且发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精神多么伟大呀!我们出家人,要向地藏王菩萨学习,要有慈悲心。在佛教中有两句话:“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要向这条大道迈进,遇到挫折也不回头,直达目的地——无众生可度为止。大乘的思想,为人不为己,所谓“舍己救人”。有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否则,慈悲成为口头禅,说到做不到,等于空谈,违背出家人的责任和义务。

  佛声:佛是觉悟的人,因为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的缘故,所以得到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佛已经三觉圆满、万德具备,受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所尊敬,故称为世尊。

  出家修道人,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差。如果专修一边,功德不会圆满,所谓“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怎样修福?多作功德,救济苦难的人。怎样修慧?讲经说法,印经流通。

  这位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一听到这种声音,便知三世的因果。或是声闻耳,或是辟支佛声,或是菩萨声,或是佛声,这四圣的声音,完全知道,而且分析很清楚,绝对无讹。

  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常耳。皆悉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

  总而言之,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内和以外,所有一切的声音,这位法师,虽然没有获得天耳通,可是以父母所生清净平常之耳,皆能完全听知。这样分别种种的音声,而不会破坏耳根。为什么?因为不被声尘所转,所以不坏耳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悲心切切,愿意将长行的义理,用偈颂再重新宣说一遍。

  父母所生耳 清净无浊秽 以此常耳闻 三千世界声

  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以父母所生的肉耳,非常清净,没有污浊秽垢。用这个平常耳能听三千大千世界内外一切的声音,清清楚楚。

  象马车牛声 钟铃螺鼓声 琴瑟箜篌声 箫笛之音声

  或者是象声,或者是马声,或者是车声,或者是牛声。所有的钟声、铃声、螺声、鼓声,…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