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四讲)▪P2

  ..续本文上一页,我们仍然把古老的木刻书拿出来一印再印,仍然把有句点没有标点,只有全文没有分段的经文影印又再影印,宋明时代印行佛经多采用流金印刷,现在一般书籍都是彩色版面,而佛教本应重视佛法的流通传播,为什么我们现在反不重视印刷的精美呢?

  印刷精美以外,生动的文字更重要,当初鸠摩罗什大师译经,非常重视通顺畅达,甚至长行不足,补以重颂,总使你读来朗朗上口,没有文字障碍。多少历代大师将经文改编为变文体裁,用来歌唱,如八相成道变文,维摩诘变文,为了度生的方便,如此苦心的普及佛教读物,为什么古人能,我们今人就不能呢?

  基于这种原因,我们希望今后佛教界能从下列佛教读物用力:

  1.编印佛化家庭丛书:佛教的重点,不一定要定于寺院,每一信者的家庭,应该就是一所道场,在家庭,拥有一部佛化家庭丛书。举凡家庭份子的需要,如修身篇、处事篇、职业篇、财务篇、伦理篇、素食篇、解疑篇、应用篇、仪礼篇、经论篇等,让家庭每一份子人人都觉得家中拥有一部佛教百科全书,凡是他需要的佛法,在家庭丛书中,都能获得实用。

  2.编印佛陀圣僧丛书:宗教给人启发信仰,除教理以外,主要就是教主和圣弟子的人格给人崇敬,所以教主佛陀传记,菩萨、罗汉、圣僧的事迹,能以流畅的文笔,亦事亦理的叙述,给学者有见贤思齐的想法,最能摄受各方面的信徒。甚至善男信女见闻的证道,士农工商学佛的心得,都应编印丛书,作为入门的基础。

  3.编印敦品励志丛书:佛教给予人的,不止对来生的希望,尤其对现世人格道德的完成。社会上敦品励志的书籍很多,但都没有佛法的深入与圆融。比方说:发心篇、结缘篇、律己篇、利行篇、爱语篇、除习篇、达观篇、嘉言篇等,此书能编印完成,则家庭的父母教导子女,学校的老师教导学生,机关的上司告诫部下,相交的朋友互勉互励。如此实用的佛教,谁不接受?

  4.编印禅净概论丛书:佛法的经论,浩瀚无涯,但最为人普遍接受的莫过于禅与净土,但此类书籍供人研究的多,供人实践的少。比方,参禅究竟有多少法门,悟道的过程究竟怎么样?九住心的阶第,七支禅的坐法,还有语录的范例,禅僧的行谊等,都可分类编纂。《净土十要》很好,《净土全书》搜罗也广,只是我们要求更精更简,更能通达易行。

  5.编印分龄分性丛书:例如男士的有工商篇、经营篇、应酬篇、正行篇等,女士的有治家篇、育儿篇、衣食篇、健康篇等;分龄的应有少年丛书、青年丛书、女青年丛书、妇女丛书、中年人丛书、无量寿丛书等。我们所以主张分龄和分性别编印丛书,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今日三根普被的读物太难了,不如分开来,各取所需,各读己爱之书,比较给有心人容易契入。

  6.编印文艺文学丛书:如果说到弘扬佛法的文学力量,当推文艺创作。有的人笔力如万钧之重,有的人笔如千军万马,文艺作品最能脍炙人口,最能深入人心。佛教应该鼓励文字界人士以佛经内容编写各种文艺作品,以便汇集成篇,如:小说篇、散文篇、寓言篇、诗歌篇、譬喻篇、戏剧篇等,因为佛法文学化,佛法才更容易宣扬。

  现在,普及佛教文化,光靠文字丛书已经有嫌不足之感,我们更能重视所谓视听的效果,各种录音录像,能把各种佛学讲座、梵呗音乐、电视电影、连环漫画等,纳入有计划的推行之中,佛教读物果能如此普及,佛教还挂念没有前途吗?

  四.增强信息运用 

  过去我们把佛法关在山门里,把佛经放在藏经楼上,众生未能得益,实在可惜!何以致此?佛教不重视信息传播之故也!而佛陀并不如此,佛陀是一位最重视信息传播的大圣者。

  佛陀说法,一说到国土,此界他方,十方无量世界,如果佛陀信息不够,何能跟十方世界来往?何能畅说东方琉璃世界、西方弥陀净土?佛陀说法,一说到众生,天上人间,五趣六道,设若佛陀没有他的信息,何能纵论法界众生?何能解脱众生苦恼?在佛经里,佛陀经常提到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电神、雷神、风神、雨神,其实那都是佛陀的神通无碍,信息运用。

  佛陀上升忉利天探母,目犍连到东方佛国试探佛陀说法的音量,佛陀告诉弟子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甚至畅论华藏世界里种种情形。佛陀的神通就是信息,佛陀的心力就是信息。甚至佛陀托钵乞食、行脚云游,都是将信息落实于生活之中。佛陀对社会的了解,对人心的了解,都有他自己的信息管道,故佛教未来不能不重视信息!

  假如今日全世界各国都有数份佛教日报,全世界各国都有一两家电视台,则佛教活跃于群众生活中,群众需要接受信息,他就需要接受佛教!

  佛教在现代如不重视信息的价值,仍然关闭在深山丛林里,形成个人自我的圈圈,坐井观天,自我陶醉,不能和世界脉搏同时跳动,不能和大众人心同时共鸣,怎么能弘扬佛法?怎么能普渡众生?怎么能解除众生的忧悲苦恼?怎么能贡献于国家社会?现在寺院里装设电话,用电话连络法务多么方便;现在道场里安置传真、电脑,大家的心意交流多么迅速!所以为了佛教的前途,我们呼吁佛教界重视信息的运用,我们建议佛教界成立下列有关信息的机构:

  1.佛教通讯社: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大型的通讯社,把各种信息供应世界各地,让社会大众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佛教亦应有一个传播善行善事的通讯社,把佛教每天的活动,每天的大事,对政经的看法,对舆论的督促,甚至对一切生权(超过人权)的维护,对有关和平的倡导,让佛教能在天涯若比邻的现代社会,扮演一个和大众同在的角色!

  2.佛教资料社:佛教需要各种资料社,因为佛学太过博大精深,光是要在万千卷的大藏经中,找寻一份自己需要的资料,谈何容易?现在社会上每一个机关,每一家报纸,他们都不惜一切的建立数据文件,临时需要,一查便知。现在有人研究佛学,要历史上的资料;弘法讲经,要讲说的根据资料;想探知世界各地的佛教,要国际间人事资料;想明白各种学说,各种考据,要研究考据的资料,总之,有了资料社。可以用收费的方法,维持资料社,给予大家的方便。

  3.电脑询问中心:目前这个时代可以称为电脑信息的时代,现在一切学术、经济、教育、政事都已由电脑控制。人所需要的一切,都可求助电脑。现在,电脑里有人事资料,有数据档案,有统计图表,有电脑藏经。可是电脑的发达,目前仍是政府机关,各级团体所用,一般民间大众仍无法人人拥有,假如佛教界先能注意及此,成立电脑询问中心,各种征信、各种资料,都可向电脑中心查知,佛教造福大众,大众自然成为信徒。

  4.开设电台电视台:弘法最容易获得的效果,当推电台或电视台,一场讲经,三五百人听讲,就算不错,但电台广播,数十万人听;电视台弘法,可数百人观看,所以世界其它国家,基督教、天主教,都有自设的电台和电视台。目前台湾佛教,在各电台电视台所播出的节目,不是有很大的效果吗?假如佛教界能自设电台、电视台,可以在二六时中,不断的出和雅音,法音宣流,佛法每日在每个人家出现,佛法必能发扬广大!

  5.信息人的联谊会:我们假定将佛教报刊杂志的主持者,定为信息人,则目前的信息人彼此间都没有联谊来往,所以由佛教报刊所报导的信息都挂一漏万,或门户偏颇。设若佛教各信息人互相合作,成立信息联谊会,彼此互相交换信息,让佛教徒只要订一份杂志,就能了解全佛教的动态。

  6.道场相互观摩会:佛教道场即使宗派不同,但仍如一体之五官,一家之兄弟姐妹。佛教大众不是冤家仇敌,不必同行相轻,同中虽有异,但异中仍可求同。所以我们主张各寺院可组织相互观摩会,让寺众和信徒,经常互访、互谈、互相交换心得,互相交换信息。佛教道场必因彼此相互了解,相互增加情谊,人我之间必因信息的沟通交流,消除误会隔阂,则佛教必然呈现出一片祥和之气,何忧佛教没有前途!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里?

  我们的主张是:

  一、重新结集三藏

  二、普建八宗丛林

  三、普及佛教读物

  四、增加信息应用

  佛教界若能有此共识,则佛教前途必光大无疑!

  

  

《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四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