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P3

  ..续本文上一页劝架也罢了,怎么幸灾乐祸呢?”

  仙崖禅师摆摆手:

  “不是幸灾乐祸,他们死了以后,我好替他们念经。”

  这个看热闹的人就和仙崖吵起架来,这时众人的注意力转向,那夫妻两个也休战了,一起围过来看热闹:

  “他们吵什么?”

  仙崖禅师看他们夫妻不吵架了,就对他们开示:

  “唉!我有几句话奉献给你们:再厚的冰块,太阳出来也会溶化;再生硬的饭菜,熊熊的火光也会煮熟。夫妻彼此要像太阳温暖对方,要像一把火,热热的溶化对方,让对方成熟,互相敬重才好。”

  禅师在世间弘法利生,往往三言两语就可以发人深省。禅,就是这样风趣、自在。

  有位信徒做生意倒闭了,来向一休禅师道别:

  “师父啊!我负债倒闭,这里不能住了,我准备远走高飞。”

  一休禅师问:

  “你欠人的债,要还啊!还清了再走。”

  “我没力量还啊!”

  “叫儿子还!”

  “我没儿子。”

  “叫女儿还。”

  “女儿怎么有钱?”

  “女儿嫁个金龟婿,不就有钱了吗?”

  “我女儿才八岁,怎能嫁人呢?”

  “谁说八岁不能嫁人?嫁给我好了。”

  “师父开玩笑,出家人怎么可以娶妻?”

  “这样我才能替你还债啊!”

  信徒看一休禅师一本正经的样子,实在没有法子,只好将信将疑地问:

  “你怎样娶我的女儿呢?”

  “你回去发请帖,说某月某日一休要讨你的女儿、做你的女婿,欢迎大家来观礼祝贺。但是每一个人要向你买一把扇子,我免费替他们题字。”

  信徒无奈,回去照做了。结果从早到晚人潮络绎不绝,纷纷买扇请一休禅师题字,大家都好奇的来看究竟怎么一回事。这一来,信徒就卖出好几百把扇子,赚了不少钱。到晚上,一休禅师问信徒:

  “今天卖扇子的钱,够不够还债呀?”

  信徒数数,除了还债,还剩很多,一休禅师很欣慰的说:

  “好了!你不必躲债逃亡了,我也不必做你的女婿了!”

  禅师处理事情多么风趣!

  一休禅师还有另外一段公案,也可以看出他在弘法利生上的洒脱:

  有一天,信徒送给一休禅师的师父一瓶醇蜜,很甜很香。师父急着出门,又怕这瓶蜜被吃掉,就把一休叫来,叮咛道:

  “一休啊!这是一瓶毒药,千万不能随便碰,你好好看家。”

  一休年纪虽小,却很灵巧,师父前脚一走,一休就把一瓶蜜吃掉了,又不小心把师父心爱的花瓶打破。师父回来后,看到满地碎片,惊问道:

  “好大胆!谁打破了我心爱的花瓶!”

  一休流着泪上前自首:

  “师父,是我啦!我不小心把花瓶打破了,知道师父很喜欢它,自觉罪孽深重,没脸向师父忏悔,就把那瓶毒药喝掉了,算是自杀谢罪。”

  这样的谢罪法,使人哑巴吃黄莲,真正哭笑不得。这样的幽默风趣,是禅师弘法利生常有的事。

  还有一个信徒来找乐善禅师问:

  “禅师!我太太悭贪不舍,请你慈悲开示我太太好吗?”

  禅师答应了。见到这位太太,就举起一个拳头说:

  “阿弥陀佛,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不知怎么回事?”

  那位太太说:“这是畸型的毛病。”

  禅师把手张开,又问:

  “假如天天这样呢?”

  “也是畸型!”

  禅师伸手指着她说:“太太!你把钱赚进来,而不知布施出去,也是畸型。钱要像流水一样流通,能出才能进,要懂得运用。”

  在禅师的教示下,做人处事的很多方式都忽然明晰了。过去参学的人到寺庙挂单,要和住持和尚论道,赢了才可以挂单。有一次住持身体不适,不得已只好找他那瞎了一只眼的师弟庖代,和尚交代他说:

  “师弟,请你今天替我跟挂单的人对话。”

  师弟连忙推辞:“不行呀!我不会说话呀!”

  住持安慰他说:“不讲话最好。”

  对方来了,他就坐在那里不讲话,对方伸出一根指头,这师弟就伸出二根指头,对方比三个指头,这师弟就举起一只拳头,那人就说:

  “输了!我输了!”

  不挂单就离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输的?

  “我跟他比一指头,表示大觉世尊,人天无二,唯我独尊。他就用二指头驳我:佛法虽二,二而不一。我举三根指头,意指佛法僧三宝一体,团结一致,佛法长存。他却大剌剌举个拳头表示:不谈空话,空有一体,圆融一致。每次他都比我有理,我怎么能不输呢?”

  这一边住持听说挂单的人走了,就问他师弟说:

  “你怎么打发那人的?”

  这个师弟气冲冲的说:

  “那人存心不正,一来就跟我比一指,骂我独眼龙,只有一个眼睛;我尊敬他是客人,勉强竖起二根指头,称赞他有两个眼睛很幸福。谁想到他竟比三个指头,嘲笑我们两人一共三只眼,我气得竖起拳头来要揍他,他就吓跑了!”

  有时候,是佛法非佛法,不是佛法是佛法。你以为打坐是禅吗?闭眼是禅吗?不!禅不止是打坐闭眼,禅是无所不在的。有时候看似离禅很远,不是禅法,甚至打你、骂你,虽然奇形怪状,却能把禅的味道显露出来。

  如同微风是风,台风也是风,松树是树,柳树也是树;禅,不能从世相世智上去看,要透过本质实相了解。禅师们在日常弘法利生时,一举手,一投足,行住坐卧之间,往往很洒脱自在的呈现了人生的真义。

  我祝福大家都能从禅宗的人物里受用禅趣,体验禅理,享受人生洒脱自在的风光。

  

  

《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禅者云游与参访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