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篇
自古以来,佛教徒总是在丧葬的时候才想到要采用佛教的仪礼,反而生养婚庆却极少以佛教的仪式去进行。因此,佛教之所以无法在中国生根,就是因为佛教只顾及人生后面的一半,对于另外前面的一半并未表示特别关心。
在西方社会上,上至国王登基加冕,下至百姓从生到死,都有举行宗教的仪礼,杀鸡宰羊也都经过诵经作法,尤其最近美国的议会新春开议,也礼请法师主持诵经洒净,可见日常生活的种种都离不开宗教。因此,佛教今日应重视人间生活,才能为社会大众所推崇。比方说,佛教家庭,在婴儿一出生,就要到寺院取名,寄养给佛祖; 求学时则要行入学礼;乃至成婚有佛化婚礼、成年有弱冠礼、生日有祝寿礼,这些都是属于佛教的人生礼仪。本篇就人生礼仪的内容:毓麟之礼、皈依之礼、成年之礼、佛化婚礼、寿诞之礼等,说明如下。
一、毓麟之礼
"毓"有养育、教育的意思,"麟"是麒麟儿的简称。
新生命是父母心里的愿望,在一个孩子自母体,自千年大地苦苦孕育中诞生后,他的养育、教育,对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新的经验,新的学习,因此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帮助父母培养菩提幼苗的成长。在佛教的人生礼仪中,有所谓"毓麟之礼",提供给为人父母者来教养子女,其内容包括孕育生命之初的胎教,及至出生后的命名、弥月、寄名、入学、祭祖、拜年等礼仪。
1胎教须知
母亲在怀孕时,性情能慈悲、温和、尊重,常行善事,所谓种善因,得善果,业力不可思议,将来儿女出生,必定能受到母亲性格遗传的影响,这就是胎教。《杂阿含经》卷三十六云:"我见众生主怀妊之时,我即教彼,为其子故,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及其生已,复教三归;及生知见,复教持戒。"可见人生的教育并非始自出生,更非进入学校才开始,在每一刻的孕育中,良好的因缘,都是子女美 好未来的好缘份。又我国自古也有胎教之说。根据《新书.胎教杂事》记载:"周后妃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骂,胎教之谓也。"这是说母亲怀孕时,言行谨守礼仪,可使胎儿受到良好的影响。
注意饮食起居:母亲的健康,与胎儿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饮食起居要正常,三餐要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抽烟、不喝酒、不吸食毒品等;平时生活作息要规律,不熬夜、不沉迷牌桌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心情平和:母亲在怀孕时,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往往会有种种的不适,因此孕妇应该放松心情,保持心情的平和、愉悦,并长存慈悲心。家中的成员也应该协助营造和乐的家庭气氛,以孕育慈悲柔和、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拥有修持生活:(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能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妇女在平时就要有修持生活,怀孕期间,每天尤其要有固定的修持功课,不论是礼佛诵经、持咒念佛等,都能使孩子福德智能增长,相貌端正,受人喜爱,自小培植善根,播撒菩提种子。
1命名示范
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命名都很重视,有的甚至在婴儿未出生前就已经为他们取好名字,期盼等待新生命的到来。一般父母为子女命名,男名喜刚强,女名喜柔顺。命名方式有依世序取名,即由祖先选定世代序名,每一代男子应依同族世代预排的次序而有一定的字号;有以儿女出生时的干支八字,送请命卜师看命,以八字中所缺五行之一或二为命名;有的因为以前生育之子女不顺利,或经算命,认为命运不好,为期望子女养育顺利,所以取卑贱者为名,例如:猪屎、狗屎、招弟、罔市、罔腰等;有的依出生时节,或出生地理等而命名;有的以纪念出生当时某种事件而命名,例如:光复、来台等;有的因向神求子,或生子后祈求神明的庇佑而命名,例如:天送、天来、天赐等;有的是父母瞩望其子女聪明贤淑而名;有的则依其身体容貌特征而名,例如:大头、大目、红毛等。总之,命名方式不一而足。
在佛教,命名只要雅而不俗,叫起来顺口、响亮、不怪异、偏僻,就是好名字。今略举一百一十名,提供参考。
法满 法贤 净慧 净光 净德 净因 净美 善月 善明 善德
善容 善智 善慧 德淳 德明 德贞 德裕 德光 德硕 德仁
德胜 德超 德均 德隆 智澄 智圆 智朗 智山 智月 智弘
智光 智深 智弘 智诚 智泉 智林 智航 智立 智华 智满
智颖 智广 普明 普信 普月 普容 普安 普智 达性 达观
法真 法和 香华 思诚 思平 思淳 思圣 思绍 思敏 思贤
思仁 思德 思谦 思道 圆智 圆照 圆应 圆德 圆明 弘忠
弘善 弘宗 修圆 正勤 志和 志彻 志忠 志一 志诚 志全
志朗 志道 志清 志弘 宏智 宏开 宏净 宏真 宏意 慈莲
慈鬘 慈音 慈如 明心 明慧 明真 明华 迦陵 静仪 宝莲
宝华 宝云 宝瑜 jia华 嘉文 静慧 光明 云音 龙德 香莲
1弥月之庆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弥月",也就是"满月"。一般世俗于是日敬神祀祖,或宴请亲友以为庆祝。
佛教徒在子女弥月之日,可以带婴儿到寺院礼佛,或供佛斋僧,祝祷母亲、婴儿平安,千万不可杀生祭祀,造业损福。
1寄名礼
过去民风未开,医学常识不发达,婴儿死亡率高,因此一般民间时兴将孩子寄名给神明,以祈长寿。现代佛教徒也可以在子女弥月时,为他举行"寄名礼仪式"寄托佛祖名下,让子女从小就与佛祖结下缘份,做为将来进一步认识、信仰三宝的因缘。
1入学礼
过去依儒家的规矩,学童入学的第一天,要先礼拜孔老夫子,行过礼以后方准入学。佛教徒的入学礼,则应礼拜佛陀,次应向祖先、父母顶礼,由父母给予一番叮咛、嘱咐,让子女体认自己已达学龄期,从今以后应该认真用功读书。
1祭祖礼
"祭祖礼"是在子女学业告一段落,准备出外就业、就学,或子女升官乃至成就一切荣耀之事时,向祖先禀报的礼仪。祭祖礼的举行,一者让子女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了解自己今日的一切,来自祖先的传承;同时提醒自己今后所行所作,不可有辱祖先,进而要以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自我期许。因此,祭祖礼有培养感恩心与责任感的双重意义。
1拜年礼
过年是中国人的一大节庆,拜年更是不可免的礼俗。子女除了向父母拜年以外,还要向长辈、亲戚、师长拜年。"拜年"可以培养子女尊敬长上、谦恭有礼的良好习惯,父母应该给予子女正确的观念教育,千万不要让拜年定位在收取压岁钱的贪求之上。
二、皈依之礼
在子女的人生启蒙、人格教育的养成期,父母应该为子女选择人生的善知识||皈依三宝。皈依的意义,在于以佛法僧三宝做为我们人生的老师。一般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信仰的力量,在于使我们明了人生的真理,发掘自性的宝藏。因此在子女满月后,父母即可为其皈依。这是美好人生的开始,也是信仰的传承。有关皈依三宝的意义、程序、须知、注意事项,请参阅寺院巡礼篇。
三、成年之礼
"成年"的定义,并不是年龄的累积,而是能负责、肯担当、知奉献、除恶习、去放逸,并有喜悦的人生观,随时懂得将欢喜散布给人。对别人的示范力量,就是自我成熟。"成年礼"是一种生命的礼仪,这种仪式表示一个人或一群人从孩童转变为成人时,所得到社会认定的一种转变。
今日佛教以年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女为对象,举行成年礼,即是希望藉由庄严隆重的祝祷仪式,令参礼者体认到成人的真正意义,进而肩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
1成年礼程序
报到
整队
共同成长
脱胎换骨
承担挑战
敲胜利钟
典礼程序
唱三宝颂
主持人致词
宣誓
授证、用印
唱佛教青年的歌声
贵宾致词
家长代表致词
青年代表致词
传灯
回向
献灯
拍摄团体照
礼成
1注意事项
成年礼可以个别举行,亦可集体办理。
恭请德学兼备的法师为主持人,并可邀请年高德邵堪为青年表率者担任上宾。
行成年礼之男女,服装宜端庄整洁。
会场布置务求简朴庄重,中央必须设置佛像。
准备结缘礼品。
1祝祷文
佛教善男女,今行成年礼,
诸佛菩萨众,龙天齐欢喜。
今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由父母、亲友引领于三宝座前祈福礼赞,惟愿佛陀、观音大士的庇佑,及在诸位来宾和众善知识的祝祷下,愿佛陀您的光明照 耀着他们,愿佛陀您的行愿加持他们,使他们像您一样具足智能;愿您的慈悲加被他们,为他们带来福德,未来充满光明、吉祥。佛陀!愿您接受与会大众的祝祷。我们在您的座下再一次的祈求,希望今天参加的大众,都能得到您的摄受,光明无量、平安吉祥。
伟大的佛陀!请接受我的祈愿。
因缘殊胜力,佛光照十方,
与会众人等,均得善利益。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1开示范例
范例一
各位青年朋友,首先恭喜大家能有大善根,在佛陀座前举行成年之礼,以下有几句话提供给你们,作为今后待人处事的参考:
做一个箱子:要提得起放得下,提得起放得下的人生,会增进自己的阅历。
做一枝彩笔:人生如画,要用彩笔绘出自己灿烂的人生。
做一面镜子:照破自己的缺失,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
做一根蜡烛:在工作中牺牲、服务、奉献,如烛光照亮别人。
做一滴净水:给人解渴,滋润世界一切众生。
做一尊佛祖:心中有佛,自然会择善去恶。
范例二
各位青年朋友,首先恭喜大家能有…
《人生礼仪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