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罗水。
《全唐诗·卷847_34》
【采莲曲】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全唐诗·卷847_35》
【啄木】
啄木啄啄,鸣林响壑。
贪心既缘,利嘴斯凿。
有朽百尺,微虫斯宅。
以啄去害,啄更弥剧。
层崖豫章,耸干苍苍。
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全唐诗·卷847_36》
【灵松歌】
灵松灵松,是何根株。
盘擗枝干,与群木殊。
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八月天威行肃杀,万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痴冻顽冰如铁坚,重重锁到槎牙颠。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
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乍似苍龙惊起时,攫雾穿云欲腾跃。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千年朽枿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
安得良工妙图雘,写将偃蹇悬烟阁。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
《全唐诗·卷847_37》
【蠹】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
蠹极木心,以丰尔腹。
偶或成之,胡为勖人。
人而不真,繇尔乱神。
蠹兮蠹兮,何全其生。
无托尔形,霜松雪柽。
《全唐诗·卷847_38》
【行路难】
行路难,君好看,
惊波不在黤黮间,小人心里藏崩湍。
七盘九折寒崷崒,翻车倒盖犹堪出。
未似是非唇舌危,暗中潜毁平人骨。
君不见楚灵均,千古沉冤湘水滨。
又不见李太白,一朝却作江南客。
《全唐诗·卷847_39》
【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
我见苏州昆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龙。
老僧相传道是僧繇手,寻常入海共龙斗。
又闻蜀国玉局观有孙遇迹,盘屈身长八十尺。
游人争看不敢近,头觑寒泉万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
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
徽上人,真艺者。
惠我双龙不言价,等闲不敢将悬挂。
恐是叶公好假龙,及见真龙却惊怕。
《全唐诗·卷847_40》
【送人往长沙】
荆门归路指湖南,千里风帆兴可谙。
好听鹧鸪啼雨处,木兰舟晚泊春潭。
《全唐诗·卷847_41》
【偶题】
时事懒言多忌讳,野吟无主若纵横。
君看三百篇章首,何处分明著姓名。
《全唐诗·卷847_42》
【寄山中叟】
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
应笑晨持一盂苦,腥膻市里叫家常。
《全唐诗·卷847_43》
【赠琴客】
曾携五老峰前过,几向双松石上弹。
此境此身谁更爱,掀天羯鼓满长安。
《全唐诗·卷847_44》
【勉吟僧】
千途万辙乱真源,白昼劳形夜断魂。
忍著袈裟把名纸,学他低折五侯门。
《全唐诗·卷847_45》
【送人归华下】
莲花峰翠湿凝秋,旧业园林在下头。
好束诗书且归去,而今不爱事风流。
《全唐诗·卷847_46》
【夏日城中作二首】
三面僧邻一面墙,更无风路可吹凉。
他年舍此归何处,青壁红霞裹石房。
竹低莎浅雨濛濛,水槛幽窗暑月中。
有境牵怀人不会,东林门外翠横空。
《全唐诗·卷847_47》
【默坐】
灯引飞蛾拂焰迷,露淋栖鹤压枝低。
冥心坐满蒲团稳,梦到天台过剡溪。
《全唐诗·卷847_48》
【水边行】
身著袈裟手杖藤,水边行止不妨僧。
禽栖日落犹孤立,隔浪秋山千万层。
《全唐诗·卷847_49》
【寄郑谷郎中】
人间近遇风骚匠,鸟外曾逢心印师。
除此二门无别妙,水边松下独寻思。
《全唐诗·卷847_50》
【翡翠】
水边飞去青难辨,竹里归来色一般。
磨吻鹰鹯莫相害,白鸥鸿鹤满沙滩。
《全唐诗·卷847_51》
【与节供奉大德游京口寺留题】
柳岸晴缘十里来,水边精舍绝尘埃。
煮茶尝摘兴何极,直至残阳未欲回。
《全唐诗·卷847_52》
【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二十八字】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全唐诗·卷847_53》
【谢《阴符经》勉送藏休上人二首】
事遂鼎湖遗剑履,时来渭水掷鱼竿。
欲知贤圣存亡道,自向心机反覆看。
一林霜雪未沾头,争遣藏休肯便休。
学尽世间难学事,始堪随处任虚舟。
《全唐诗·卷847_54》
【幽斋偶作】
幽院才容个小庭,疏篁低短不堪情。
春来犹赖邻僧树,时引流莺送好声。
《全唐诗·卷847_55》
【赠念《法华经》僧】
万境心随一念平,红芙蓉折爱河清。
持经功力能如是,任驾白牛安稳行。
《全唐诗·卷847_56》
【对菊】
无艳无妖别有香,栽多不为待重阳。
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
《全唐诗·卷847_57》
【闭门】
正是闭门争合闭,大家开处不须开。
还防朗月清风夜,有个诗人相访来。
《全唐诗·卷847_58》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
法王遗制付仁王,难得难持劫数长。
努力只须坚守护,三千八万是垣墙。
《全唐诗·卷847_59》
【夏日寄清溪道者】
老病不能求药饵,朝昏只是但焚烧。
不知谁为收灰骨,垒石栽松傍寺桥。
《全唐诗·卷847_60》
【送惠空北游】
君向岘山游圣境,我将何以记多才。
叮咛堕泪碑前过,写取斯文寄我来。
《全唐诗·卷847_61》
【寄怀归州马判官】
三年为倅兴何长,归计应多事少忙。
又见秋风霜裛树,满山椒熟水云香。
《全唐诗·卷847_62》
【观荷叶露珠】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
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全唐诗·卷847_63》
【苦热怀玉泉寺寄仁上人】
火云如烧接苍梧,原野烟连大泽枯。
谩费葛衫葵扇力,争禁泉石润肌肤。
《全唐诗·卷847_64》
【观盆池白莲】
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
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
《全唐诗·卷847_65》
【折杨柳词四首】
凤楼高映绿阴阴,凝重多含雨露深。
莫谓一枝柔软力,几曾牵破别离心。
馆娃宫畔响廊前,依托吴王养翠烟。
剑去国亡台殿毁,却随红树噪秋蝉。
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多谢将军绕营种,翠中闲卓战旗红。
高僧爱惜遮江寺,游子伤残露野桥。
争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红杏对摇摇。
《全唐诗·卷847_66》
【答长沙丁秀才书】
月月便车奔帝阙,年年贡士过荆台。
如何三度槐花落,未见故人携卷来。
《全唐诗·卷847_67》
【戒小师】
不肯吟诗不听经,禅宗异岳懒游行。
他年白首当人问,将底言谈对后生。
《全唐诗·卷847_68》
【题旧拄杖】
亲采匡庐瀑布西,层崖悬壁更安梯。
携行三十年吟伴,未有诗人□□□。
《全唐诗·卷847_69》
【酬欧阳秀才卷】
三十篇多十九章,□声风力撼疏篁。
不堪更有精搜处,谁见萧萧雨夜堂。
《全唐诗·卷847_70》
【闻雁】
潇湘浦暖全迷鹤,逻逤川寒只有雕。
谁向孤舟忆兄弟,坐看连雁度横桥。
《全唐诗·卷847_71》
【送高丽二僧南游】
日边乡井别年深,中国灵踪欲遍寻。
何处碧山逢长老,分明认取祖师心。
《全唐诗·卷847_72》
【谢猿皮】
贵向猎师家买得,携来乞与坐禅床。
不知摘月秋潭畔,曾对何人啼断肠。
《全唐诗·卷847_73》
【酬光上人】
禅言难后到诗言,坐石心同立月魂。
应记前秋会吟处,五更犹在老松根。
《全唐诗·卷847_74》
【送僧归日本】
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
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
《全唐诗·卷847_75》
【庚午岁十五夜对月】
海澄空碧正团圆,吟想玄宗此夜寒。
玉兔有情应记得,西边不见旧长安。
《全唐诗·卷847_76》
【红蔷薇花】
晴日当楼晓香歇,锦带盘空欲成结。
莺声渐老柳飞时,狂风吹落猩猩血。
《全唐诗·卷847_77》
【贻九华上人】
一法传闻继老能,九华闲卧最高层。
秋钟尽后残阳暝,门掩松边雨夜灯。
《全唐诗·卷847_78》
【寄赓匡图兄弟】
僧外闲吟乐最清,年登八十丧南荆。
风骚作者为商确,道去碧云争几程。
《全唐诗·卷847_79》
【句】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见《西清诗话》)
香传天下口,□贵火前名。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咏茶》)
园林将向夕,风雨更吹花。(以下见《吟窗杂录》)
相思坐溪石,□□□山风。
夕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落照》)
五老峰前相见时,两无言语各扬眉。
高人爱惜藏岩里,白甀封题寄火前。(《咏茶》见《三山老人语录》)
《全唐诗·卷847_80》
《齐己》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