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全唐诗·卷839_48》
【过鹿门作】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全唐诗·卷839_49》
【题玉泉寺大师影堂】
大化终华顶,灵踪示玉泉。
由来负高尚,合向好山川。
洞壑藏诸怪,杉松列瘦烟。
千秋空树影,犹似覆长禅。
《全唐诗·卷839_50》
【秋日钱塘作】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
海浸全吴白,山澄百越青。
英雄贵黎庶,封土绝精灵。
句践魂如在,应悬战血腥。
《全唐诗·卷839_51》
【送人赴举】
分有争忘得,时来须出山。
白云终许在,清世莫空还。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
明年从月里,满握度春关。
《全唐诗·卷839_52》
【友人寒夜所寄】
通宵亦孤坐,但念旧峰云。
白日还如此,清闲本共君。
二毛凋一半,百岁去三分。
早晚寻流水,同归麋鹿群。
《全唐诗·卷839_53》
【酬洞庭陈秀才】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
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
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全唐诗·卷839_54》
【题鹤鸣泉八韵】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
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
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
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全唐诗·卷839_55》
【登金山寺】
四面白波声,中流翠峤横。
望来堪目断,上彻始心平。
鸟向天涯去,云连水国生。
重来与谁约,题罢自吟行。
《全唐诗·卷839_56》
【寄吴都沈员外彬】
归休兴若何,朱绂尽还他。
自有园林阔,谁争山水多。
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
野醉题招隐,相思可寄么。
《全唐诗·卷839_57》
【寄明月山僧】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
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
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全唐诗·卷839_58》
【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全唐诗·卷839_59》
【酬西川楚峦上人卷】
玉垒峨嵋秀,岷江锦水清。
古人搜不尽,吾子得何精。
可信由前习,堪闻正后生。
东西五千里,多谢寄无成。
《全唐诗·卷839_60》
【览延栖上人卷】
今体雕镂妙,古风研考精。
何人忘律韵,为子辨诗声。
贾岛苦兼此,孟郊清独行。
荆门见编集,愧我老无成。
《全唐诗·卷839_61》
【寄洛下王彝训先辈二首】
贾岛存正始,王维留格言。
千篇千古在,一咏一惊魂。
离别无他寄,相思共此门。
阳春堪永恨,郢路转尘昏。
北极新英主,高科旧少年。
风流传贵达,谈笑取荣迁。
洛水秋空底,嵩峰晓翠巅。
寻常谁并马,桥上戏成篇。
《全唐诗·卷839_62》
【酬岳阳李主簿卷】
把卷思高兴,潇湘阔浸门。
无云生翠浪,有月动清魂。
倚槛应穷底,凝情合到源。
为君吟所寄,难甚至忘筌。
《全唐诗·卷839_63》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
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
何妨继馀习,前世是诗家。
《全唐诗·卷839_64》
【送吴守明先辈游蜀】
凭君游蜀去,细为话幽奇。
丧乱嘉陵驿,尘埃贾岛诗。
未应过锦府,且合上峨嵋。
既逐高科后,东西任所之。
《全唐诗·卷839_65》
【寄普明大师可准】
莲岳三征者,论诗旧与君。
相留曾几岁,酬唱有新文。
翠窦容闲憩,岚峰许共分。
当年若同访,合得伴吟云。
《全唐诗·卷839_66》
【还黄平素秀才卷】
求己甚忘筌,得之经浑然。
僻能离诡差,清不尚妖妍。
冷澹闻姚监,精奇见浪仙。
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
《全唐诗·卷839_67》
【与张先辈话别】
为予同志者,各自话离心。(“予同志”三缺字补自《白莲集·卷二》)
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巴江经峡涨,楚野入吴深。(“经峡”二字补自《白莲集·卷二》)
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全唐诗·卷839_68》
【寄朱拾遗】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全唐诗·卷839_69》
【荆门送兴禅师】
洒落南宗子,游方迹似云。
青山寻处处,赤叶路纷纷。
虎共松岩宿,猿和石溜闻。
何峰一回首,忆我在人群。
《全唐诗·卷839_70》
【过西山施肩吾旧居】
大志终难起,西峰卧翠堆。
床前倒秋壑,枕上过春雷。
鹤见丹成去,僧闻栗熟来。
荒斋松竹老,鸾鹤自裴回。
《全唐诗·卷839_71》
【喜夏雨】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
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
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全唐诗·卷839_72》
【酬元员外见寄八韵】
旧隐梦牵仍,归心只似蒸。
远青怜岛峭,轻白爱云腾。
艳冶丛翻蝶,腥膻地聚蝇。
雨声连洒竹,诗兴继填膺。
访戴情弥切,依刘力不胜。
众人忘苦苦,独自愧兢兢。
处世无他望,流年有病僧。
时惭大雅客,遗韵许相承。
《全唐诗·卷839_73》
【浣口泊舟晓望天柱峰】
根盘潜岳半,顶逼日轮边。
冷碧无云点,危棱有瀑悬。
秀轻毛女下,名与鼎湖偏。
谁见扶持力,峨峨出后天。
《全唐诗·卷839_74》
【寄楚萍上人】
北面香炉秀,南边瀑布寒。
自来还独去,夏满又秋残。
日影松杉乱,云容洞壑宽。
何峰是邻侧,片石许相安。
《全唐诗·卷839_75》
【竹里作六韵】
我来深处坐,剩觉有吟思。
忽似潇湘岸,欲生风雨时。
冷烟濛古屋,干箨堕秋墀。
径熟因频入,身闲得遍欹。
踏多鞭节损,题乱粉痕隳。
犹见前山叠,微茫隔短篱。
《全唐诗·卷839_76》
【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
簪履为官兴,芙蓉结社缘。
应思陶令醉,时访远公禅。
茶影中残月,松声里落泉。
此门曾共说,知未遂终焉。
《全唐诗·卷839_77》
【盆池】
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
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
《全唐诗·卷839_78》
【喜乾昼上人远相访】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圣明殊未至,离乱更应多。
澹泊门难到,从容日易过。
馀生消息外,只合听诗魔。
《全唐诗·卷839_79》
【过陈陶处士旧居】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
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
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全唐诗·卷840_1》
【寄敬亭清越】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
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
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
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
《全唐诗·卷840_2》
【湘江渔父】
湘潭春水满,岸远草青青。
有客钓烟月,无人论醉醒。
门前蛟蜃气,蓑上蕙兰馨。
曾受蒙庄子,逍遥一卷经。
《全唐诗·卷840_3》
【书古寺僧房】
绿树深深处,长明焰焰灯。
春时游寺客,花落闭门僧。
万法心中寂,孤泉石上澄。
劳生莫相问,喧默不相应。
《全唐诗·卷840_4》
【湖西逸人】
老隐洞庭西,渔樵共一溪。
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
橘柚园林熟,蒹葭径路迷。
君能许邻并,分药劚春畦。
《全唐诗·卷840_5》
【潇湘二十韵】
二水远难论,从离向坎奔。
冷穿千嶂脉,清过几州门。
阔去都凝白,傍来尽带浑。
经游闻舜禹,表里见乾坤。
浦静鱼闲钓,湾凉雁自屯。
月来分夜底,云度见秋痕。
暮气藏邻寺,寒涛聒近村。
离骚传永恨,鼓瑟奏遗魂。
雾拥鱼龙窟,槎欹岛屿根。
秋风帆上下,落日树沈昏。
柳少沙洲缺,苔多古岸存。
禽巢依橘柚,獭径入兰荪。
色自江南绝,名闻海内尊。
吴头雄莫遏,汉口壮堪吞。
寥泬晴方映,冯夷信忽翻。
渡遥峰翠叠,汀小荻花繁。
势接湖烟涨,声和瘴雨喷。
急摇吟客舫,狂溅野人樽。
疏凿谁穷本,澄鲜自有源。
对兹伤九曲,含浊出昆仑。
《全唐诗·卷840_6》
【江行早发】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
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
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全唐诗·卷840_7》
【宜阳道中作】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全唐诗·卷840_8》
【落日】
晚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能销几度落,已是半生来。
吹叶阴风发,漫空暝色回。
因思古人事,更变尽尘埃。
《全唐诗·卷840_9》
【春兴】
柳暖莺多语,花明…
《齐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