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7)

  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7)

  戒律,在我们的心中,天地,在我们的眼中,你有没有信仰不要紧,你信仰什么也无所谓,因为人生重要的并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注1:周叔迦(1899—1970),字志和,笔名云者等,秋浦(今安徽东至)县人。周馥后代。建国后,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56年起,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同年,被印度摩阿菩提会推为终身会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专家和学者。

  1970年病逝,著作有《中国佛教史》、《唯识研究》、《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和《因明学》等。

  注2:鸠摩罗什(公元343-413年),中国佛教史上杰出的翻译家。其祖原籍印度,世代相国。罗什译经,质量优良。他不直译,而是采取不害原意的办法进行意译,一千五百多年来,为佛徒所喜读,他所翻译的经文,篇篇都是文笔流畅,内容深入浅出,使人读后易懂易记。鸠摩罗什是我国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翻译家中最早的一位,另外两位是真谛和玄奘。

  他为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研究佛学,先小乘,后转为大乘,尤其着重弘扬龙树、提婆的般若性空学说。《中》、《百》、《十二门》三论的译出,为后世嘉祥建立“三论宗”奠定了基础。故罗什可称为三论宗的远祖。

  鸠摩罗什的一生不仅对于我国佛教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他那高深的中文造诣,通过经文的翻译传播,对于扭转当时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辞藻华丽的形式主义的文风,也起了革新进步作用。

  鸠摩罗什的活动,对于我国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在文学方面,他翻译了很多文艺性很强的佛经。在他译的《维摩诂经》里,有许多绝妙的借物言情的文艺作品;他翻译的《杂譬喻经》里讲了好多小故事,是一部通俗的民间文学汇集,《大乘庄严论》的文章,结构也初步具备了短篇小说的规模。这些东西介绍过来以后,对于我国文学,特别是口语化的通俗文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的影响,我们从后来的变文、俗文、小说、弹词甚至戏曲中都可以清楚地找到痕迹。

  注3:《佛遗教经》,又称《遗教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垂涅槃教诫经》、《佛临涅槃略诫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

  遗教,又作遗法、遗诫、遗训、遗告、遗化。是指佛陀临涅槃时所说的教法。本经是佛陀临入涅槃时,为后世佛弟子所说的最后教法,因此特称为《佛遗教经》。与《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合称为佛遗教三经。

  注4:加藤大观是真言宗的和尚,却并非从小出家。他在寺院长大,做过刺绣工人。后来因一场大病,致使不能行走站立,时达三年。大概是因为信仰的缘故吧,笃信佛法的他又奇迹般地能够站立起来,由此,他投入佛门。和一般的信徒不同的是,他有那样的人生经历,所以对佛的信仰格外诚笃。只是他没有自己的寺院,也不靠佛事维持自己的生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