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出生相(「从右胁生」已下),四在家相(「示现」已下,童子二相及受欲相在此中),五出家相(「见老」已下,出家入真苦行),六成道相(「现五」已下,降魔相摄中),七转*轮相(「释梵」已下),八入涅槃相(「示现灭度」已下)。嫂妻相摄于在家中,降魔摄成道中,以类分为八相。)
二开合者:诸经论所说,出没不同,《法华》龙女成佛唯有二相,或说七相,(降魔摄于成道)或开说九相,或说十相。又如天王如来无出家相,(《大论》)又如宝月佛无苦行及降魔相(《大般若经》)。如是等皆是应同始终,应化身化事故随机不定也,而说八者,且从大判耳。
以故此经注家开合亦不同,如嘉祥为八相,合童子、嫂妻二相(《四教仪》云「纳妃」)属现相,盖皆现生所经,而不入道要故。如憬兴开上二相(嫂妻、童子)、降魔、成道合为九相,降魔是成道前方便故。如净影加之住胎为十相。义寂亦开往诣道场为十相。望西依憬兴。《会疏》约义类分八相,今从之。
三约教分别者:如《释签》五之一(四十一)云:「若权教中,藏通两佛前五相同,后三相异。藏教佛断结成道故,通教无生四谛成道故,成道相既异,转*轮、入涅槃亦随不同,虽有不同,总但云『八相』。八中望别教道皆劣,别教教道望圆证道犹劣,是圆教证道八相,具如《华严》云:『或有佛种种说法,或见在于都率天上,或见来下处于母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或见成道,或见转*轮,或见入涅槃。』皆言『或』者,二相中皆八相故。」(文)今准释有四门,如理思之。
问:妙应无方,化仪千差,何举此界释迦八相例叹诸大士耶?
答:《要解》上(八左)云:以释迦八相寄菩萨说。此意有二:
一示此众与释迦同净土来现众,此乃主伴无二,互示主伴,主伴二而无二,同一大悲故。下文曰:「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已」言可见,皆已成佛道众也。
二示八相示现一代化仪皆为此经序分,今新改异威仪,说奇特法,住佛所住,即弥陀也,其示现八相,度脱一切众生者,一时来会,标一代化仪但归此一法。是以《法华》、《华严》以往生为终益,彼犹为弥陀十九愿益,第十八真实之利至今经彰已,出世本怀其可知。凡诸经中菩萨叹德长者无过此经,盖是阿难得佛妙旨述叹之。释迦已从安养出,八相示现说此妙经,菩萨亦于十方如释迦尊,八相示现说此妙法,释迦尊至其处,亦为伴之义,岂可无哉!(已上)
《会疏》二(五右)三义不出此二义。
今按:就此经明八相有三重:
一先辨释迦八相化事,以叹于普贤等列众深德,智德不可思议,经列普贤等一百四菩萨叹德云:「于念念中,现天宫没受生,出家修行苦行,诣菩提树下,降魔、成佛、般涅槃相,常不厌舍一切众生,觉悟令发大菩提。」(文)可准解之。
二以普贤等八相例于释迦出化利生,何以然者?
如《华严》〈行愿品〉云:「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文)当知普贤等皆在极乐,共围绕阿弥陀佛,今从极乐世界中出,释迦亦然。是以普贤等八相化事如今释迦化事无异,共是「还相回向」人故。
三以释迦出化亦例还来秽国之人。下文云「示现同彼如我国也」,《和赞》云:「至安乐净土人,还五浊恶世,如释迦牟尼佛,利益众生无边。」正此义也。
具此三重,故举以显焉,学者深思。
「处兜率天」等明处天相。新「都史多」,旧「兜率陀」,或云「兜术」,或云「兜驶多」,此云「知足天」,亦云「妙足」,欲界中空居天名也。(《应音》十九、《琳音》十二)人间四百年为彼天一昼夜,寿命四千岁,身形长二里。(《婆沙》、《正法念经》)
何由住兜率,非余天?《大论》四(十八)有四说:有人云因缘(能化修因)业熟(所化机缘)故生;(是一)复次,下地结使厚浊,上地结使利,彼天(兜率)结使不厚不利,智慧安稳故;(是二,《涅槃经》说近之)复次,兜率天寿与佛出世时相会故;(是三,《毗婆沙》七十八有说都史天寿量与菩萨成佛及瞻部州人见佛业熟时分相称)复次,佛常居中道故,于六欲及梵天中上三下三,于彼天下生中国。(是四)如望西《会疏》二(四十四)引。
盖了惠以出世时不定难第三义,一(二十九右)会释甚凿。今按:彼第三说即是举有部异说,《婆沙》有说可以见,何容疑乎!
又《梵网述记》上本云:「若依《华严》,有十事业住兜率天故,彼《经》四十三云:此第四天非沉、非逸,易可教化,故生第四,不生余天。」(文)同第二说,明其相状如《会疏》二(三左)引《大庄严经》。
「弘宣正法」者,《因果经》云:「释迦生兜率天,其名号『圣善惠菩萨』,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文)兴引《庄严经》云:「为欲证无上觉,乃趣一生补处,从此命终,生兜率天,为彼天子,名『净幢』。诸天子等百千拘胝那由佗数,大集法堂,围绕菩萨,听受所说无上大法,断诸烦恼,生广大心。」
二下生相(下天托胎)
舍彼天宫.降神母胎.
初句下天,次句托胎。「舍彼天宫」者,如《会疏》二(五左)依《因果经》明相状,引《宝积》明舍彼下生之所以。上「降神母胎」者,正明托胎,「母」者摩耶夫人,《上生经疏》云:「佛母摩诃摩耶夫人,此云『大术』,早为迁寿。」(文)《探玄》二十云:「摩耶者,此云『幼生』,菩萨夫人者,梵名『提婆多』,正翻应名『天后』,古人就义名曰『夫人』。」(文)
托胎相如《会疏》二(七右)引《大庄严经》〈离世间品〉明十种所以。又引《俱舍》会。然降神时,凡有三说:
一者,《因果经》曰:「尔时菩萨欲降母胎,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乃至以四月八日明相出时降神母胎。」《普曜经》同之。
二者,《瑞应经》云「因母昼寝」,《经》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夫人梦寤,自知身重。」
三者,《大论》云「中夜降神」,此乃从诞生日一年已前,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四月八日也,或十五日云云。
《西域记》云:「上坐部菩萨以嗢咀罗頞沙荼月二十日夜(嗢咀罗頞沙荼,箕宿名,四月黑半、五月白半也。《婆沙》、《俱舍》光宝三月黑半,四月白半也),当此五月十五日。诸部则以此月二十三日夜降母胎,当此五月八日。」(文)
依《大庄严经》,三月十五日明星出时托神。《经》云:「菩萨春分中,毗舍佉月(氏月二月黑半,三月白半。若依婆沙等,正月黑半,二月白半为氏月也)不寒不热之氏宿合时,(此方三月十五日夜氏与月合)白月圆净,弗沙星(三月白半七日夜鬼与月合)正与月合,其母安稳睡眠时,于母右胁降神而入(弗沙星明星,故是八日晓也)。」
问:四生中卵、湿二果报劣,应佛不生,化生胜,何故佛不化生,受胎生耶?」
答:有多义。《影疏》(上十六左)如《涅槃经》略有八义云云。《祥疏》二义与第三、第七同,可见。准他经有住胎相,此经缺之。净影加之立虚科。如《会疏》(八右)广辨住胎相。
第三现生相二,初出胎殊异:
从右胁生.
《唐本》云「于彼寿终降生右胁」,此合托胎出生,故云「降生」也。尔时,圣后入蓝毗尼园中,诸根寂静,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即举右手,攀无忧树(彰无苦恼),菩萨渐渐从右胁出,犹如日轮出于云翳等。如《会疏》广依《庄严经》明其相状。《兴疏》略引经。
嘉祥云:「示异凡秽,故从右胁生,右是便,欲明先权后实也。」义寂云:「为化众生离左道故,左道非正之法也。汉土贵左道,老子生左胁,梵右为胜。」
《大集经》云:「有诸众生常行左道,菩萨见已,修习右道,为令众生舍左道故。」《寄归传》三:「特崎拏是其右,总明尊便之目。」
释尊诞生周第四代、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也。日本地神五代,鸬鹚草葺,不合尊治天也,从其至神武天皇即位元年辛西三百六十八年也。诞生日有异说如别处。
次生时灵瑞(有五:一现行,二放光,三地动,四自称,五天众归仰。(《会疏》))
现行七步.(《唐本》:见行七步)光明显曜.(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而自唱言:于我一切世间最为尊贵)释梵奉持.天人归仰.(释梵诸天咸缘亲奉)
此中有五瑞:一现行,二放光,三地动,四自称,五天众归仰,可知。《唐译》亦大同之。
初「现行七步」者,现身威。净影云:「于十方各行七步(依《涅槃经》),示现丈夫奋迅之力,于十方世界独出无畏。」祥云「明过六道」。义寂云「现七觉法相故」(《华严十事》第八)。憬兴云:「菩萨生已,不假扶持,即于十方各行七步,下足之处皆生莲华,无有怖畏,欲示丈夫超于六道奋迅之力,故行之七步。」(文)此以净影、祥释会合经文。《大庄严经》及《涅槃经》说十方行七步,今经总云「现行七步」,义通十方,故云「十方各行」也。
「光明显曜,普照十方」者,二示放光,身光普照,令人觉知佛生。(影、祥)又身光利物故,兴及《会疏》(十四左)引《大庄严经》。
「无量佛土,六种震动」者,三明地动,谓震动大地,使魔怯伏。(祥、影、兴同之)「震」者,《应音》二(二右)云:《公羊传》曰:地震者何?地动也。《周易》:震,动也。经文有从手作振,发也,掉也,掉亦动也。
六种动者,《华严经》云:一震(隐隐有声)(影云:如世空物,振之则下),二动(摇扬不安,如车掉),三吼(发声),四击(涌是也,如泉涌,如金沸。),五起(自下升上名「起」,如面起),六觉(动势令人心觉),是名「六动相」,此各有三,名十八相。《兴疏》云:准《长…
《大无量寿经甄解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