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教法篇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P2

  ..续本文上一页

  摆脱这两种的偏颇生活,启开心眼、进修智慧,才是导向觉悟的中道生活。

  这中道生活,究系何所指呢?那就是:正确的看法、正当的思惟、正经的语言、正大的行为、正常的生活、正当的努力、正直的记忆、正规的心思集中等八种正道。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六·转*轮经

  一切万物都是依缘而有生灭,没有所谓的有与无;愚痴之人或者见有见无,但具真智慧者的所见,是超越于有无的,这就是中道的正确见解。

  ——楞伽经

  (二)一根木材在大河之中顺流而下,这木材既不靠近两岸,也不沦没入中流;既不漂上陆地,也不为人所捞取;复不被卷入漩涡、也不会从内部腐朽,最后终于流入大海。

  这根木材所譬喻的是:既不执内,亦不执外;既不执有,也不执无;既不执正,也不执邪;虽离迷惘,但不拘泥于悟觉,任其一身在中流里浮动,一如学道之人的中道见解和中道生活。

  ——杂阿含经卷四三

  学道生活中最切要者,就是不执著两边的极端,经常运步在中道之间。

  一切万物,既无生、亦无灭。了解它没有常性而不受拘束,不执持自己所做的善,更不系缚于任何物体。不受拘束,就是不坚持,也就是不执著。学道之士,既不畏惧死,更不求贪生。至于说这种见解、那种见解,应该是不追逐在任何见解之后。

  ——楞伽经等

  人,当兴起执著心的时候,迷惘的生活,马上即将开始,所以步向觉悟之路的人,他们过的是:不坚持、不执取、不停滞、不受拘束的生活。

  (三)因为觉悟没有其自体的本质,实际上也没有觉悟处。

  因为有迷惘,所以才有觉悟;如无迷惘,何来觉悟?离开迷惘,即无觉悟;离开觉悟,亦无迷惘。

  至此,执著觉悟也是一种障碍。

  ——巴利本中部二·一八·蜜丸经

  有了黑暗,才需要照明。黑暗如果消失,照明当下即无用场,于是照明与被照明的物体,同时均消匿于无形。

  诚然,学道之士,觉悟而不停滞于觉悟之境;之所以须求觉悟,那是因为犹在迷惘之中。

  达到这番境地,即使在障碍中也能得悟,在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一切烦恼之境,正是开悟之处,必当戮力以赴。

  ——楞伽经

  (四)事物平等而无差别谓之空;事物共自体的本质没有实相,既不生、亦不灭,因为用语言无法表达或形容,故谓之空。

  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互的关系而成立、互相依附而存在,没有一个是单独成立的。

  正如光和影、长和短、白和黑的物体,其自体的本质并非只靠单方面就可得而为有,所以称之谓无自性。

  复次,迷外无觉,觉外无迷;这两件事情相互之间并不抵触,两件事也没有相反的冲突。

  ——楞伽经

  (五)人们经常看到事物的生成或消灭,其实实物本来就没有生,亦无灭。

  眼睛之得以见到事物的真实状态、了解到生灭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们自己想到有我,才会执著属我所有,但是本来就没有我,又怎么能属我所有?了解到无我和有我本一不二的道理,就是觉悟。

  人,想到了既有清净也有污秽,而为这两件事所拘束。但是事物本来就没有清净也没有污秽,清净也好、污秽也罢,同时都是人的心机作用而已。

  人们对善恶,本作不同的想法而固执于善和恶。但是,善无独有、恶不孤存;证悟觉道之人,了解到善与恶本来不是两回事,就是觉悟不二法门的道理。

  人们经常畏惧不幸而企望幸福;但以真智慧去衡量这两件事情,在不幸当中也有幸福。因此,觉悟到不幸中也会有幸福存在,了解到那是缠缚身心和拘束自由,从而将失去真实的自在;这种人才算是觉悟到不二的道理。

  因此,无论说有与无、迷与悟、实与妄、正与邪,其实都不是两个极端相反的,其真实情况都无法言说、表示和认识。这些言语和心机,都有必要将之远离;人们如果远离了这些言语和心机用事,就可以悟得真实的空性。

  ——维摩经·入不二品

  (六)例如:莲荷不会生长在清净的高原和陆地,反而在污泥中才会开花;不是离开了迷就能得悟。错误的见解和迷惘都是成佛的种子。

  若不冒著种种的危险潜到海底,就得不到价值连城的宝物;不进入迷惘的泥海之中,也得不到觉悟之宝。执著自我坚固如山的人,其后,如能发心探求真理,最终,同样也会得到觉悟。

  因此,往昔有位仙人攀登如刃的高山,并且回身自行投入大火之中,当身体尚未坠及火焰,顿时自觉于一阵意外的清凉,当下便觉悟了迷惘。名闻利欲的刃山、怨憎的火焰,觉悟的凉风起处,便怡然地得度了。

  ——华严经第三四·入法界品

  (七)佛的教法是让我们离开相反的两端,以觉悟中道不二的道理。如果你执取了相反两端的任何一边,即使那是善的、是正的,也是错误。

  如果,人们的思想一味地固执于一切事物的变迁,这将陷入一种错误的想法。还有,如果固执于一切事物都是不变的想法,这也是根本错误的思惟。如果依然执著人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永久都无法脱离苦恼;如果执著无我,那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这对学道亦无何助益。

  复次,坚持一切事物都是苦恼,也是错误的想法;如果说一切事物只有快乐,这也是错误的想法。佛的教法是中道,是脱离两端而不偏不倚的。

  ——楞伽经等

  

  

《教法篇 第二章 人心与真实的本体》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