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原始佛教之中道 参考资料▪P2

  ..续本文上一页996页中栏。

   [51]《杂·八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22页上栏。

   [52]《杂·一一经》,《大正藏》第2册第2页上栏,参见南传《S。22.18。Hetu(因)》。

   [53]《中·二○一· [口*荼]帝经》,《大正藏》第1册第766页下栏,参见南传《M。 38。 Mahātanhāsavkhayasuttaj(爱尽大经)》。

   [54]《杂·二八九经》,《大正藏》第2册第81页下栏,参见南传《S。12.61。Assutavā(无闻)》。

   [55]《杂·一三〇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359页上栏至359页中栏,参见《别译杂·三○六经》、《增·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一经》、南传《S。2.26。Rohita (赤的)》、《A。4.45。Rohitassa (赤马〔天子〕)》。

   [56]《杂·二三一经》,《大正藏》第2册第56页中栏,参见南传《S。35.82。Loka(世间)》。

   [57]《杂·二三○经》,《大正藏》第2册第56至56页中栏, 参见南传《S。35.65-68。 Samiddhi(三弥离提)》。

   [58]《杂·二三三经》,《大正藏》第2册第56页下栏, 参见南传《S。35.107。 Loka(世间)》。

   [59]《长·三○·世纪经》,《大正藏》第1册第144至145页上栏,参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

   [60]《增·四意断品·第八经、第九经》、《增·增上品·第四经》、《增·八难品·第三经》,《大正藏》第2册。

   [61]《杂·三二一经》,《大正藏》第2册第91页中栏。

   [62]《杂·三二〇经》,《大正藏》第2册第91页中栏。

   [63]《杂·三一九经》,《大正藏》第2册第91页上栏至91页中栏,参见南传《S。35.23。Sabba (一切)》。

   [64]《杂·一九五经》,《大正藏》第2册第50页上栏,参见南传《S。35.1-12。 Anicca etc。(无常等)》。

   [65]《佛说力士移山经》,《大正藏》第2册第859页上栏。

   [66]《长·二·游行经》,《大正藏》第1册第26页中栏,参见南传《D。16。Mahā-Parinibbāna-Suttanta(大般涅槃经)》。

   [67]《增·听法品·第五经》,《大正藏》第1册第707页下栏。

   [68]《长·三〇·世纪经》,《大正藏》第1册第114至114页下栏,参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

   [69]《长·三〇·世纪经》,《大正藏》第1册第137页中栏至141页上栏,参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大楼炭经》。

   [70]《M。72。婆蹉衢多火〔喻〕经》,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二第267页,参见汉传《杂·九六二经》、《别译杂·一九六经》。

   [71]《D。9。布咤婆楼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第205页,参见汉传《长·二八·布咤婆楼经》。

   [72]《M。63。摩罗迦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中部经典二第188页至195页,参见汉传《中·二二一·箭喻经》、失译《佛说箭喻经》。

   [73]《杂·一三〇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359页上栏至359页中栏。

   [74]《增·苦乐品·第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657页上栏至657页中栏。

   [75]《别译杂·一九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444页下栏至445页下栏。

   [76]《别译杂·一九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445页下栏至446页上栏。

   [77]《杂·二八经》,《大正藏》第2册第6页上栏。

   [78]《杂·三四经》《大正藏》第2册第6页中栏至6页下栏,参见南传《S。22.59。 Pa·ca(五)》。

   [79]《增·九众生居品·第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766页中栏。

   [80]《杂·一三五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372页中栏。

   [81]《杂·五一经》,《大正藏》第2册第12页中栏, 参见南传《S。22.32。 Pabhavgu(坏法)》。

   [82]《中·一五九·阿伽罗诃那经》,《大正藏》第1册第682页上栏至682页中栏。

   [83]《长·二一·梵动经》,《大正藏》第1册第93页上栏至93页中栏,参见《杂·一七一经》、支谦译《佛说梵网六十二见经》、南传《D。1。Brahmajāla Sutta(梵网经) 》。

   [84]《杂·一五六经》,《大正藏》第2册第44页上栏。

   [85]《长·七·弊宿经》,《大正藏》第1册第42至42页下栏,参见《中·七十一·蜱肆经》、法贤译《大正句王经》、南传《D。23。 Pāyāsi Suttanta(弊宿经)》。

   [86]《杂·二六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69页下栏,参见南传《S。22.99。Gaddula(系绳)》。

   [87]《杂·四〇一经》,《大正藏》第2册第107页下栏,参见南传《S。56.35。Sattisata(百枪)》。

   [88]《增·力品·第二经》,《大正藏》第2册第717页下栏。

   [89]八岁出家,得阿罗汉果。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D。23。Pāyāsi Suttanta(弊宿经)》作Kumāra-kassapo(童子迦叶),汉传《中·七十一·蜱肆经》作“鸠摩罗迦叶”,《大正句王经》作“童子迦叶”。

   [90]《长·七·弊宿经》,《大正藏》第1册第42页中栏至47页上栏,参见《中·七十一·蜱肆经》、法贤译《大正句王经》、南传《D。23。Pāyāsi Suttanta(弊宿经)》。

   [91]《杂·七九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205页下栏,参见南传《S。45.35。Sāma··a(沙门法)》。

   [92]《杂·一〇四经》,《大正藏》第2册第30页下栏,参见南传《S。22.85。Yamaka(焰摩迦)》。

   [93]《杂·七二经》,《大正藏》第2册第19页上栏。

   [94]《杂·一〇四经》,《大正藏》第2册第31页下栏,参见南传《S。22.85。Yamaka(焰摩迦)》。

   [95]《增·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十经》,《大正藏》第2册第764页下栏 。

   [96]《杂·三○○经》,《大正藏》第2册第85页下栏,参见南传《S。12.46。A··ataraj(异)》。

   [97]《别译杂·一九五经》,《大正藏》第2册第444页下栏。

   [98]《大乘入楞伽经》卷四,《大正藏》第16册第608页下栏。

   [99]《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卷九,《大正藏》第26册第497页上栏。

   [100]《说一切有部发智大毗婆沙论》卷二〇〇,《大正藏》第27册第1002页中栏。

   [101]《杂·三七经》,《大正藏》第2册第8页中栏,参见南传《S。22.94。 Puppha or Vaddha(华/增长)》。

   [102]《S。24.2。我所》,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1页。

   [103]《S。24.3。我》,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3页,参见汉传《杂·一五二经》。

   [104]《S。24.37-44。有色我等》,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25页至328页。

   [105]《杂·一六五经》,《大正藏》第2册第45页上栏。

   [106]《杂·一五三经》,《大正藏》第2册第43页下栏。

   [107]《S。24.8。(大)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13页,参见汉传《杂·一六一经》。

   [108]《S。24.2。我所》,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1页至302页。

   [109]《S。24.3。我》,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3页,《S。24.37-44。有色我等》,相应部经典三第325页至328页。

   [110]《S。24.4。无我所》,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5页。

   [111]《S。24.6。作》,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9页,参见汉传《杂·一六二经》。

   [112]《S。24.5。无》,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06页至307页,参见汉传《杂·一五四经、一五六经》。

   [113]《中·一八九·圣道经》,《大正藏》第1册第735页下栏,参见南传《M。117。Mahācattārīsakasuttaj(大四十经)》。

   [114]《四阿鋡暮抄解》卷上,婆素跋陀撰,符秦西域三藏鸠摩罗佛提等译,《大正藏》第25册第8页中栏。

   [115]《中·一二四·八难经》,《大正藏》第1册第613页中栏,参见《增·八难品·第一经》、南传《A。8.29。Akkhanā(难)》。

   [116]《大智度论》卷三七,《大正藏》第25册第331页上栏至331页中栏。

   [117]《中·一八九·圣道经》,《大正藏》第1册第735页下栏,参见南传《M。117。Mahācattārīsakasuttaj(大四十经)》。

   [118]《S。24.7。因》,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三第311页,参见汉传《杂·一五七经、一五八经、一五九经、一五五经》。

   [119]《长·二八·布咤婆楼经》,《大正藏》第1册第110页上栏,参见南传《D。…

《原始佛教之中道 参考资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